首页期刊导航|生命的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命的化学
生命的化学

阮康成

双月刊

1000-1336

smhx@sibs.ac.cn

021-54921091

200031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407

生命的化学/Journal Chemistry of Lif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述性、通讯性的学术期刊,重点刊登国内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最新发展趋势的综述性、进展性文章,同时也刊登技术和方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的传记轶事、书评、教学讨论、访问观感、学术活动信息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洋生物毒素的损伤机制

    李金倩尚欣瑞彭蕾樊哲哲...
    1742-1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生物毒素来源于有毒海洋生物,是一类具有高活性的特殊代谢成分.独特新颖的化学结构造就了其对生物体特殊的损伤机制和剧烈的毒性效应.目前,海洋生物毒素损伤机制的研究特别是靶向离子通道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许多机制尚不清楚.因此,进一步探索海洋生物毒素的损伤机制十分必要,既有助于防治海洋毒素中毒,又有望将其转化为新型"海洋药物".本文综述了目前已有报道的海洋生物毒素对生物的损伤机制,包括直接影响细胞膜各类离子通道活性、干扰胞内蛋白磷酸化过程、扰乱线粒体功能、诱发炎症免疫反应,甚至造成细胞死亡等,为后续深入研究海洋生物毒素的其他损伤机制提供参考.

    海洋生物毒素损伤机制离子通道蛋白磷酸化线粒体功能

    染料木素抗结直肠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邱媛莫中成陈燕华卢恒哲...
    1750-1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预后差且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迫切需要探索挖掘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寻找新的治疗药物.染料木素已被大量研究证明可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它是一种多酚异黄酮化合物,大量存在于大豆或大豆制品中,在亚洲人群中被广泛食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糖尿病、抗炎症、抗肥胖和抗血管生成、心脏保护功能及抗癌,其中抗癌作用研究最为广泛.染料木素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涉及多个方面: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抗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等.本文将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将近年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开发具有良好抗癌潜力的新型治疗药物,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结直肠癌染料木素拓扑异构酶

    CXCL8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

    王溪溪王沁尧尹乙杰黄晨晨...
    1758-1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耐药是影响疾病进程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 chemokine ligand 8,CXCL8)又称为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是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成员.CXCL8在多种肿瘤患者的循环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药物疗效和预后有相关性.CXCL8主要通过招募细胞浸润、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获得干性特征,还能通过促进血管生成等多途径降低药物的应答效力.本文概述了CXCL8在肿瘤耐药形成中的作用,为建立疗效监测指标、制订联合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肿瘤耐药CXCL8微环境

    肠道菌群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

    范诗琴郑文莉马静
    1767-1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和肺部具备相似的黏膜结构、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胃肠道和呼吸道黏膜菌群紊乱影响肠道疾病和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发展和预后.当肠道微生物群失调时会导致肠道炎症的发生,诱发肠道免疫反应并增加肠黏膜上皮的通透性,细菌及炎症因子经肠-肺轴或其他路径引发肺部疾病,致使组织器官缺血缺氧,造成肺部疾病预后不良.本文将重点关注肠道菌群失调与ALI/ARDS的关系,阐述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的肠道和肺部慢性炎症,为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肺部疾病的原因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为后续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呼吸系统疾病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肠-肺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童成文李胜
    1773-1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常具有多种肺外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COPD的致病因素有长期吸烟、缺少锻炼、有害气体的吸入等,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方式,而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骨质疏松的特点是骨量低和骨组织微结构恶化,导致骨脆性增加,从而增加骨折风险.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可能会增加COPD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导致患者肺功能进一步恶化.故COPD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因果.COPD患者骨质疏松的高患病率被认为是由常见危险因素(如年龄较大和吸烟)以及COPD特定危险因素(如全身炎症、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维生素D缺乏等)造成的.目前,临床上针对COPD患者的治疗大多忽略了对其合并症骨质疏松的治疗,且COPD合并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对COPD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COPD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骨密度

    PCBP1在神经发育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马凌云霍丽蓉
    1781-1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Poly(rC)结合蛋白1[poly(rC)-binding protein 1,PCBP1]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38000的RNA或DNA结合蛋白.众所周知,PCBP1通过其特有的KH结构,参与了细胞内的转录和转录后调控,包括选择性的pre-mRNA剪接、mRNA稳定性和翻译.PCBP1不仅在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调控轴突导向相关基因的表达中至关重要,而且可以调节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调控细胞增殖和转移基因影响神经肿瘤细胞的行为,影响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反应的程度,以此参与多种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综上所述,深入研究PCBP1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分子机制,并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PCBP1神经发育神经疾病

    ALAS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呈现髓鞘损伤和肌萎缩

    彭亚会郑天虎刘蓓王冕...
    1790-1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δ-氨基-γ-酮戊酸(δ-aminolevulinic acid,ALA)是血红素合成途径的第一个产物.ALA合酶(δ-aminolevulinic acid synthase,ALAS)有两种同工酶ALAS1和ALAS2,其中ALAS2仅在红系细胞表达.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全身过表达ALAS2的小鼠具有明显的肌萎缩表型,与同龄对照野生型小鼠相比,这种小鼠3月龄时神经反射实验反应时间延长,7月龄时疲劳转棒仪实验持续时间缩短,10月龄时脊髓和延髓在透射电镜下可见髓鞘板层松散且腓肠肌HE染色可见去神经支配样肌萎缩.ALA具有神经毒性,过量ALA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可能是该转基因小鼠肌萎缩成因之一.

    δ-氨基-γ-酮戊酸合酶2肌萎缩髓鞘损伤δ-氨基-γ-酮戊酸延髓脊髓

    创新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化学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范丽娟佟辉
    1796-1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合理地设计、组织并实施教学活动,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们努力探索的方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的重组DNA技术一章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我们采用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了线下课程导入,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中将传统课堂、小组临床案例讨论及汇报与双师讨论课堂相结合,以及课后测验、实践和知识内化等教学活动.结果显示,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的融合巩固并拓展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生物化学学习的知行合一.这种教学模式符合人类认知基本规律,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而且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医学知识水平,增进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达到了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该教学模式有助于从多方面培养临床医学创新人才,为新形势下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重组DNA技术创新混合式教学小组讨论式学习双师讨论课堂

    生物化学课程脂类代谢的教学方法探讨

    谢兆辉李学贵王丽燕焦德杰...
    1804-1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类代谢是生物化学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在糖、脂、蛋白及核酸等四大物质代谢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章节涉及的代谢途径繁多、内容庞杂,学习难度大,往往容易造成本章学习效果不好,进而导致物质代谢整体学习质量差的现象.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根据本章不同知识模块的特点,若采取适当的学习方法,并适时导入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可以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本文主要就笔者将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图表法、比较教学法和归纳总结法等4种教学方法,图片法和谚语法等2种课程思政融入策略在脂类代谢教学中的应用作一论述,旨在为课程思政理念下,提高脂类代谢的教学质量,提供可供借鉴的教学思路和实践经验.

    脂类代谢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