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命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

王恩多

月刊

1004-0374

cbls@sibs.ac.cn

021-54922830

200031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

生命科学/Journal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评述、综述、研究简讯(动态)等形式报道国内外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重点报道生命科学领域的评述性或综述性文章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生命科学有关的项目介绍、研究进展、管理经验和问题咨询,同时也报道该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科学家介绍、研究机构介绍和书评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走向新的综合

    吴家睿
    283-284页

    氯通道膜蛋白内部Cl-/H+耦合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向泽雨王哲于涛
    285-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氯通道是细胞膜上一类离子选择性跨膜蛋白,其功能是调节细胞内部溶液pH、细胞容积、盐类离子转运以及细胞电兴奋性.按照离子输运方式的差异,氯通道膜蛋白可分为氯离子通道和Cl-/H+转运体两类,其中Cl-/H+转运体内部的离子转运过程具有显著耦合性,且该过程需要借助水分子参与.本文针对Cl-/H+耦合转运微观机制研究进行总结及展望,为氯通道实验研究、临床疾病诊治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氯通道膜蛋白离子转运机制结构转变

    eIF4A在帽依赖和IRES介导的翻译起始中的作用

    郭可盈周杰
    291-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体内翻译起始机制分为两类:帽依赖性翻译起始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s,IRES)介导的翻译起始.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为经典的帽依赖性翻译起始模型,而大多数正链RNA病毒选择依赖于IRES的翻译机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A(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A,eIF4A)是DEAD-box RNA解旋酶家族的成员,具有依赖于RNA的ATP酶活性和RNA解旋酶活性,而eIF4A具体的解旋机制至今仍不清晰.同时,eIF4A与其他翻译因子有着复杂而紧密的联系,在帽依赖性与IRES介导的翻译起始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对eIF4A的功能、结构以及eIF4A在帽依赖性与IRES介导的翻译起始过程中的机制作一综述.

    eIF4AIRES依赖性翻译帽结构依赖性翻译翻译起始

    机器学习方法在植物基因组信息预测中的研究现状

    张兆旭管思彤林一鸣苏培森...
    302-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目前已经积累了海量多组学数据.因此如何开发和改进相关处理软件工具,从而有效利用这些海量数据发掘有用的生物学信息,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其中机器学习方法凭借其显著的预测、分类、数据挖掘和集成能力,在此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综述了不同类型机器学习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以及这些方法在植物基因组功能预测中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机器学习模型在植物分子相互作用预测、重要功能位点预测、功能注释、作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成果,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本文有助于植物研究者快速了解和应用机器学习方法,从而推进植物遗传相关机制的研究和作物性状改良.

    机器学习植物基因组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分子位点预测功能注释作物育种

    牛磺酸氯胺抗病原微生物和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朱琳杨欣雨劳文艳武庆洁...
    316-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磺酸氯胺(chloramine taurine,TauCl)是机体在炎症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卤代产物,其主要由活化的中性粒细胞经髓过氧化物酶催化生成次氯酸,再进一步与胞内牛磺酸反应而合成.近年来大量研究集中在TauCl广谱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和对急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该文从TauCl的合成、杀伤病原微生物作用、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和抗炎作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以期为将TauCl开发成兼具抗病原微生物和抗炎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或药物提供参考.

    牛磺酸氯胺嗜中性粒细胞抗病原微生物抗炎

    HIF1α、GLP-1在择时运动调控葡萄糖稳态中的作用

    徐雅宁陈佳佳秦督然褚航...
    324-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体每日血糖变化具有生物节律性,择时运动是依据机体生物节律选择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方法.近年研究发现,不同运动时段对机体葡萄糖代谢的调控效果不同.然而,调控机制尚未阐明.本文以"运动时间效应"为切入点,对早/晚择时运动、餐前/餐后择时运动、不同运动方式的运动次序对葡萄糖稳态的不同干预效果进行了概述,并重点综述了择时运动对葡萄糖稳态调控的作用机制,尤其是择时运动可能通过缺氧诱导因子 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介导"运动时间效应",从而对葡萄糖稳态进行调控,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择时运动葡萄糖稳态HIF1αGLP-1生物节律

    细胞外囊泡参与T细胞耗竭机制的研究进展

    代明珠余卫平薛明
    33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指由各种细胞释放的脂质双层膜结构,可携带不同物质参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T细胞耗竭(T cell exhaustion,TCE)是指抗原刺激和(或)炎症持续存在造成T细胞分化、数量与质量异常改变,出现以耗竭T细胞(exhausted T cells,Tex cells)表现为主要特征的反应状态.EVs携带的信号分子能参与T细胞耗竭过程.本文综合评述了 EVs在T细胞耗竭机制中的作用及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细胞外囊泡T细胞耗竭机制免疫治疗

    N6-甲基化腺苷修饰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马唯吴宇丹张红艳李彦姝...
    343-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观遗传学在乳腺癌的恶性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N6-甲基化腺苷(m6A)修饰是最丰富的RNA修饰,参与调节乳腺癌细胞恶性行为的通路及癌细胞所处的肿瘤微环境.同时,乳腺癌发病率居于我国女性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首次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是严重危及我国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然而,乳腺癌早期治疗预后较好.当晚期出现转移后,患者5年生存率差.m6A作为一种可能用于乳腺癌早筛的生物标志物及新的药物治疗靶点,给乳腺癌的早期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系统地综述了 m6A修饰相关因子及其在乳腺癌恶性行为中发挥的调控作用,并列出现已知的一些靶向药物和潜在的早筛方法,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监测提供新的思路.

    N6-甲基化腺苷乳腺癌信号通路药物

    多功能蛋白ASPP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张明珠朱景怡张智宇赵健...
    353-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参与的复杂过程,临床上肿瘤治疗存在复发率高且易耐药等现象,寻找肿瘤易转移、易复发及耐药的干预靶点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多功能蛋白p53促凋亡刺激蛋白2(ASPP2)是一种单倍体不足肿瘤抑制因子,自被发现以来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备受关注.ASPP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均明显下调,且其下调水平与肿瘤晚期及不良预后相关,表明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主要综述ASPP2在肿瘤转移、耐药和代谢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以ASPP2为治疗靶点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p53促凋亡刺激蛋白2肿瘤转移肿瘤耐药肿瘤代谢

    CAR-T免疫细胞疗法在抗病毒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项诗棋王嘉元孙健红张同存...
    360-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病毒感染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尤其是具有潜伏感染能力的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Epstein-Barr 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这些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与宿主蛋白互作,导致宿主细胞在其表面表达一些特异性的感染或潜伏标志蛋白,可以成为CAR-T 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CAR-T)的靶点,为难治性病毒性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方向.

    CAR-T细胞疗法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pstein-Barr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