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

赵丽

半月刊

1005-6521

tjfood@vip.163.com

022-59525671

301609

天津市静海经济开发区(天宇园)科技大道9号

食品研究与开发/Journal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食品研究与开发》是由天津市食品研究所和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食品专业科技期刊,于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大16开,共12个印张(192页)。其专业突出,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是一本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包括实用技术的刊物。本刊已被“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知名媒体收录,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检测分析、生物工程、营养保健、贮藏保鲜、质量安全、专题论述和食品机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野生灵芝驯化前后子实体活性成分比较

    张彬彬王慧真刘晓雪郭金英...
    164-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采集的25个野生灵芝子实体及其驯化栽培后的子实体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香草醛-高氯酸-冰乙酸显色法、凯氏定氮法、考马斯亮蓝法、马弗炉灼烧法、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和总还原力测定试验等测定灵芝多糖、三萜、粗蛋白、可溶性蛋白、灰分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并比较分析其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灵芝菌株之间及同一菌株驯化前后子实体之间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大部分野生灵芝的多糖和灰分含量高于其驯化后子实体,如野生灵芝多糖含量最高达57.30%,驯化后最高仅为49.40%;而大部分菌株驯化后子实体的三萜、粗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野生灵芝,如野生灵芝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6.29 mg/g,驯化后最高可达10.04 mg/g;驯化前水提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均高于驯化后子实体.

    野生灵芝驯化栽培多糖三萜粗蛋白可溶性蛋白灰分抗氧化活性

    不同衍生剂柱前衍生-HPLC-SPD二极管阵列测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粉中牛磺酸含量

    王亮亮邱宇陈同强荆辉华...
    172-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察3种不同衍生剂的衍生效果,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SPD二极管阵列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粉中牛磺酸含量的检测方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粉经温水溶解,超声辅助提取,以乙酸铵溶液(pH4.2)-乙腈作为流动相,采用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丹磺酰氯(dansulfonyl chloride,Dansyl-Cl)、邻苯二甲醛(O-phthalaldehyde,OPA)3种不同衍生剂对其进行柱前衍生,用高效液相色谱-SPD二极管阵列进行测定.从样品检测总时长、操作步骤、回收率、样品稳定性及准确性多角度考察这3种不同衍生剂对牛磺酸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磺酸含量在浓度为2.01μg/mL~60.30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好,相关系数均达0.999以上,在20、40、80 mg/100 g的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94.4%~103.7%,3种衍生剂均能满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粉中牛磺酸的测定,实际样品检测结果差异不大;从整个检测分析过程看,3种不同衍生剂的衍生方式适合程度依次为2,4-二硝基氟苯>丹磺酰氯>邻苯二甲醛.

    不同衍生剂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粉牛磺酸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

    任鹏柴艳兵张耀广张洪鑫...
    179-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豆油为代表性基质,建立气相色谱测定食用植物油中1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方法.测定方法为样品经过提取液(乙腈)超声提取,离心取上清液,上清液经C18填料净化,40℃旋转蒸干,加入1.00 mL正己烷复溶,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18种有机氯农药在5 ng/mL~60 ng/mL线性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定量限为5μg/kg~16μg/kg,在添加量为5μg/kg~20μg/kg的加标回收试验下,18种有机氯农药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0.3%~118.3%.精密度验证所得相对标准偏差为1.8%~12.7%.因此,该方法满足实验室要求,可用于定性及定量检测食用植物油中1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

    气相色谱法有机氯农药残留食用植物油检测方法

    基于糖蜜原料的γ-聚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优化

    李祥松王慧超赵廷彬张琳...
    186-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是一种新型绿色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食品、医药等众多领域.目前γ-PGA生产成本高,产量低等问题较为突出.为降低生产成本,该文以廉价甘蔗糖蜜作为碳源.利用单因素与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结果显示,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糖蜜可溶性固形物浓度8.68%、酵母膏浓度4.23 g/L、FeSO4·7H2O浓度0.78 g/L,味精浓度80 g/L,γ-PGA产量为(67.88±0.41)g/L,与预测值67.17 g/L非常接近,相较于优化前γ-PGA产量提高了1.19倍,为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培养基组成γ-聚谷氨酸响应面优化甘蔗糖蜜地衣芽孢杆菌

    浓香型白酒微量成分的研究进展

    侯雅馨王俊山武亚帅陈昊...
    194-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浓香型白酒香气浓郁、绵甜醇厚,是中国白酒生产和消费的主流.不同地域、品牌和年份的浓香型白酒各具特色,这与微量成分的种类、含量以及比例密切相关.微量成分的差异不仅取决于原料及生产工艺,还与不同产地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目前,浓香型白酒中已检测出861种微量成分,包括酯类、醇类、酸类、醛酮类化合物等.该文从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主要流派、微量成分的研究方法以及风味物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白酒行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微量成分风味物质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派

    SBA-15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冉帆凡李露
    206-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综述介孔材料SBA-15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介绍固定化方法包括物理吸附法、包埋法、共价结合法和交联法的特点.同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归纳SBA-15固定化酶在制备生物基化学物质、生物传感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最后展望SBA-15固定化酶的应用前景,未来可在固定化酶载体和技术上深入研究,进一步推进SBA-15固定化酶在工业中的实际应用.

    SBA-15固定化介孔二氧化硅载体

    大蒜油及大蒜多糖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王玥玮刘元郝惠阳张怡...
    21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蒜油及大蒜多糖作为大蒜深加工制品,具有多种功能活性,因此大蒜油、大蒜多糖保健食品的开发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简要总结大蒜油及大蒜多糖的常规提取方法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根据近年来国内外进行的体内、体外试验研究对大蒜油及大蒜多糖的功能活性进行综述.

    大蒜大蒜油多糖含硫有机化合物活性

    接骨木活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魏鑫鑫姚俊修吴德军张仁堂...
    218-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骨木富含糖及糖苷类、黄酮类、萜类、酚类等功能成分,是我国传统医药、食品的优势资源,具有抗氧化、抗骨质疏松、抗炎、抗病毒、抗真菌、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及促进骨折愈合等作用,目前已有广泛的应用.该文对接骨木中主要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进行总结,以期为接骨木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接骨木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得率生物活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杭州特色旅游食品营销策略创新

    余云建杜萍
    后插5-后插6页

    循环经济背景下豫西地区苹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王苏玮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