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曹奎

月刊

1672-3600

sqsysk@126.com

0370-2586863、2586865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平原路55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蒲柏研究在中国(1896-2022)

    陈家瑶王弋璇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蒲柏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末、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末与进入21世纪以来的20多年。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与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下,各时期的蒲柏研究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早期的蒲柏研究表现为粗略的介绍与印象式批评。在80年代审美的复归与新批评理论的影响下,该时期的蒲柏研究表现出对文本自足性的高度重视,兼顾文本发生的历史语境。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理论思潮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蒲柏研究的繁荣,研究方法与对象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尽管中国的蒲柏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蒲柏研究的未来值得期待。

    蒲柏研究范式18世纪英国文学

    "救乱"与"东迁":郑武公"处于卫三年"探析

    廖昊东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华简(陆)·郑武夫人规孺子》记载郑武公曾"处于卫三年",这一材料似乎揭示了郑国在"两周之际"曾作出了巨大的政治转向。郑桓公预感天下大乱,带领周之遗老史伯、虢叔等东迁,代表了畿内诸侯的利益。因此幽王死后,郑国拥立携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而郑武公极有可能在此时被卫国软禁,"处于卫三年",并作出了拥立周平王、迎娶仇敌之女武姜的决定。郑国虽然支持平王取得了王位,但与周天子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两者之间的不信任感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扩大,在繻葛之战后最终走向破裂。

    郑国二王并立东迁卫国

    论宋代官僚士大夫淳风厚俗思想及其实践影响

    李浩高子琳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道德教化的方式淳风厚俗,通过风俗向善移易,反哺教化,是传统中国官僚士大夫治世的重要理念。有宋一代,伴随着官僚士大夫群体的崛起,淳风厚俗思想开始广泛出现。在官僚士大夫的治世论说中,淳风厚俗思想的核心是"正风俗以治天下",实现方法是"一道德以同风俗",终极目标是"厚风俗以安万民"。实践转化过程中,以官僚士大夫为主体构成的地方官,运用劝谕、旌表等教民手段,兴学、乡约等养民手段,禁断、治讼等化民手段,对治下风俗进行了规范与改善。从社会治理成效及其影响来看,宋代官僚士大夫主导的淳风厚俗活动填补了乡官衰落后地方风俗教化之缺漏,促进了以儒家道德为价值取向的风俗之发展,强化了官僚政治体制下民间社会之基层控制。

    宋代教化淳风厚俗基层控制

    天授者何?章学诚的神秘体验与性情论阐发

    王际沣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章学诚的个人回忆中有一段神秘的"天授"经历,在这一神秘体验的背后隐藏的是章学诚对性情论的重视。透过这一富有神秘色彩的"天授"经历,性情的重要性被提升至天授于人的高度。性情是每个学者内在的直观性的体现,应自由发挥而非被世俗世风所裹挟。在极度重视客观实证主义的乾嘉考据学时代,如何达到学、性、情三者的和谐统一,不为纯智识主义压制而丧失个人主体性的发挥,避免学者沦为纯粹考据的机器,成为章学诚反思的重点。性情论对于今日反思绝对的客观实证主义,重拾史学的人文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章学诚文史通义性情乾嘉考据学

    传统农区闲置宅基地的成因、试点探索与治理策略

    张富利程书一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的城郊地区和发达地区乡村城镇,传统农区因自然资源缺乏、地理位置偏远、人口负担大、城镇化滞后、经济机会稀缺,大量劳动力流出,加之当地农户占地思想严重、基层管理不善,致使一户多宅、面积超标、宅基地荒弃等宅基地闲置问题突出。金寨、泸县、余江三处传统农区试点在宅基地改革中采取了增减挂钩、三权分置、有偿退出、有偿使用等方案,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传统农区宅基地的制度改革,应进一步统筹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土地管理能力、淡化传统家业产权观念、完善三权分置下产权再造治理模式、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团体建设、改善民生配套设施、完善宅基地退出后的配套机制的治理策略。

    传统农区宅基地退出三权分置多元化补偿治理策略

    重大行政征收决定法制审核地方政策文本分析

    韩忠伟殷虹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来自《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方案》中不同省市出台的15个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选取审核事项、审核内容、审核主体和责任追究四个指标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仅有少数市县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性强,对以往混乱的行政征收法制审核部分进行了规范,多数市县的重大行政征收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仍存在审核事项边界不清、审核内容呈趋同性、审核主体权限划分不明、责任追究机构缺失等问题。上述问题,可通过类化审核内容、革新审核事项构建方式、规范审核主体资质标准、完善责任追究机制等方式予以解决。

    行政征收法制审核政策文本

    幼小衔接研究的十年回眸与未来展望—— 基于CiteSpace6.1R3的可视化分析

    汤小霞沈小强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小衔接对基础教育具有持续性的影响,高质量的幼小衔接有利于让早期教育在小学阶段发挥出持续性作用。以文献计量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探析近十年幼小衔接研究发现: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自2017年后上升明显;形成了一批以刘源和东北师范大学为代表的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但其持续影响力和合作程度低;研究经历了缓慢发展期和迅速发展期;研究内容丰富,涉及幼小衔接内涵与本质、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和国外经验介绍等多个方面,但是其深度不够,对幼小衔接背后的关键问题研究不足。基于此,未来幼小衔接研究应树立合作意识,打破研究壁垒;转换研究范式,加强实证研究;改变思维方式,丰富研究视角;把握问题关键,精准深入研究。

    幼小衔接近十年可视化分析研究综述

    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及特点研究

    卢长娥王勇汪玥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学龄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在性别上和年龄上有部分差异,但具体类型差异均较为显著,父母离异、家庭贫困、留守三类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显著低于处境正常学前儿童。根据研究结果,建议相关部门及学前教育机构通过建立健全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动态监测,以提前预防并化解威胁儿童健康的潜在风险;针对不同类型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具体状况,做到积极引导与精准帮扶;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培育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

    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

    ChatGPT背景下的学习空间重构:可为与难为

    代乐梅王永明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空间是学习者学习发生的主要场所,主要分为物理学习空间和虚拟网络学习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的虚拟网络学习空间不断拓展。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的最新代表,具有高通用性、强认知性、多情境性等诸多特点,理论上有利于交互性学习空间和个性化学习空间的重新构建。在教育实践中,ChatGPT的高通用性有利于教育各主体协同构建交互性学习空间。此外,ChatGPT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具有强认知性,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空间的构建。新技术的出现,给教育实践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难为之困。开发者在引入ChatGPT类学习工具时,要特别注意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问题、虚拟学习空间对真实物理学空间的挤压问题以及教育公平问题。

    ChatGPT学习空间学习空间重构

    高校青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意见表达研究

    叶玉露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社交媒体平台成为高校青年意见表达的主要空间。高校青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意见表达呈现出差异化、个性化和圈层化的新态势。与此同时,高校青年使用社交媒体表达意见时出现了意见表达的泛娱乐化、非理性化和暴力化倾向的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层面应该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高校层面需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阵地,社交平台层面必须加强行业自律,高校青年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从而形成多元协同治理的格局。

    高校青年社交媒体意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