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顺铂和培美曲塞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Th1/Th2细胞因子和血清miR-29b、miR-221的影响

    苏敬蔚苏志雄陈二宝柯裕民...
    2115-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顺铂和培美曲塞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标志物、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和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29b、miR-221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福建省立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31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顺铂和培美曲塞治疗,n=65)和研究组(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顺铂和培美曲塞治疗,n=66)。对比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Th1/Th2细胞因子、血清miR-29b、miR-221表达水平,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48。48%)、疾病控制率(81。82%)高于对照组(29。23%)、(60。00%)(P<0。05)。研究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Th2、白细胞介素-4(IL-4)、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miR-221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γ-干扰素(IFN-γ)、Th1、miR-29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结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NSCLC患者,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临床疗效,考虑可能与改善免疫功能和调节血清miR-29b、miR-221表达水平有关。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参芪扶正注射液顺铂培美曲塞肿瘤标志物Th1/Th2细胞因子miR-29bmiR-221

    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陆英超陈向阳冯硕袁斌...
    2120-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锁定钢板内固定后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4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分为A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35)和B组(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n=39)。对比两组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功能评分(UCLA)、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B组术后VAS评分较A组更低,ASES、UCLA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后伸、前屈、外展、内收活动度大于A组(P<0。05)。结论: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相比,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手术时间偏长,但其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扩大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更具优势。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关节镜锁定钢板内固定疗效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TIPS术后门静脉分支远端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孙清刘芳刘德嘉徐扬...
    2125-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后门静脉分支远端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行TIPS的3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内门静脉分支远端血栓形成发生与否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IPS术后门静脉分支远端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术后门静脉分支远端血栓形成发生率10。67%(32/300)。血栓组年龄、术前3d内血浆D-二聚体(D-D)、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门静脉主干直径、门脉左支直径、Child-Pugh分级A级比例、门静脉流速与非血栓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LDL水平升高、门脉左支直径增大是TIPS术后门静脉分支远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Child-Pugh分级为A级为保护因素(P<0。05)。血栓组TIPS术后6个月TIPS支架通畅率、肝性脑病、肝功能损伤及死亡发生率与非血栓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TIPS术后门静脉分支远端血栓形成与年龄、术前LDL、Child-Pugh分级、门脉左支直径相关,但对患者术后6个月TIPS支架通畅率、肝性脑病、肝功能损伤及死亡发生率没有影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门静脉分支远端血栓预后

    三维超声血管血流参数联合血清CA125、TK1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张荣问姣赵佳悦刘苗...
    2130-2133,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血管血流参数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胸苷激酶1(TK1)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20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接受三维超声检查,观察血管血流参数[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并检测术前血清CA125、TK1水平。术后随访2年,统计预后不良发生情况。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维超声血管血流参数联合血清CA125、TK1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随访期间失访2例,发生预后不良54例。预后不良组VI、FI、VFI及血清CA125、TK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VI、FI、VFI、CA125、TK1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775、0。809、0。867、0。807,其中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16,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三维超声血管血流参数VI、FI、VFI和血清CA125、TK1水平升高,三维超声血管血流参数联合CA125、TK1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具有较高价值。

    子宫内膜癌三维超声糖类抗原-125胸苷激酶1预后预测价值

    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的列线图风险模型构建与验证

    周健张兰英刘钰婷安璇...
    2134-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COPD患者112例,根据呼吸功能锻炼行为情况分为低依从性组(n=68)和高依从性组(n=44)。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行为低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模型预测价值。结果:年龄≥ 60岁、在职、无家庭支持、活动后呼吸困难、疾病不确定感高、运动自我效能低为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行为低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在职、家庭支持、活动后呼吸困难、疾病不确定感、运动自我效能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5、0。645、0。717、0。600、0。660、0。672、0。908,预测模型对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低依从性的预测价值更高,当取截断值(cut-off)值为0。498时,其灵敏度为0。912,特异度为0。795。Bootstrap法(B=1000)内部验证显示,修正偏差后的预测曲线与理想线基本重合,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16,表明该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范围为0。01~0。92,净收益率>0。结论:年龄≥ 60岁、在职、无家庭支持、活动后呼吸困难、疾病不确定感高、运动自我效能低为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行为低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有助于评估锻炼依从性并制定干预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血清CA125、IP-10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李志兰陆志成郭乃华雷昕...
    2140-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48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分为A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66例、B组(单纯肺结核患者)214例、C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非糖尿病患者)10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T-SPOT。TB,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A125、IP-10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SPOT。TB联合血清CA125、IP-10水平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结果:A组T-SPOT。TB阳性率低于B组,但高于C组,B组T-SPOT。TB阳性率高于C组(P<0。05);A组抗原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6-kD(ESAT-6)原值高于B组、C组,B组抗原CFP10、抗原ESAT-6原值高于C组(P<0。05)。A组血清CA125、IP-10水平高于B组和 C,B 组血清 CA125、IP-10 水平高于 C 组(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T-SPOT。TB、CA125、IP-10、T-SPOT。TB+CA125、T-SPOT。TB+IP-10、三项联合诊断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1、0。769、0。779、0。880、0。885、0。937;三项联合诊断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AUC大于T-SPOT。TB、CA125、IP-10单独和联合诊断。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T-SPOT。TB阳性率和血清CA125、IP-10水平升高,T-SPOT。TB联合血清CA125、IP-10能提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肺结核糖尿病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CA125IP-10诊断价值

    血清Irisin、TMAO、MIF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研究

    马旭明李晶李万鹏王璐珍...
    2145-2149,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鸢尾素(Irisin)、氧化三甲胺(TMAO)、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CHF合并AF患者175例纳入合并AF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另选取同期收治未合并AF的CHF患者100例纳入未合并AF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risin、TMAO、MI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F合并A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risin、TMAO、MIF对CHF合并A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未合并AF组比较,合并AF组血清Irisin水平降低,血清TMAO、MIF水平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Irisin水平降低,血清TMAO、MIF水平升高(P<0。05)。随访6个月,175例CHF合并AF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6。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和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NT-proBNP)、TMAO、MIF升高为CHF合并A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Irisin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risin、TMAO、MIF联合预测CHF合并A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大于血清Irisin、TMAO、MIF单独预测的0。787、0。780、0。777。结论:CHF合并AF患者血清Irisin水平降低,TMAO、MIF水平升高,且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血清Irisin、TMAO、MIF水平联合检测对CHF合并AF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鸢尾素氧化三甲胺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预测价值

    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和血清AGEs、NGAL、MCP-1的影响

    薛晓霞张丽丽张丽娟钱晓翠...
    2150-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和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如皋市中医院2021年6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DN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达格列净治疗)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健脾益肾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AGEs、NGAL、MCP-1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Scr、BUN、UACR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CRP、TNF-α、IL-1β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MDA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SOD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NGAL、AGEs、MCP-1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达格列净可有效减轻DN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调节血清AGEs、NGAL、MCP-1水平。

    健脾益肾活血方达格列净糖尿病肾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AGEsNGALMCP-1

    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倪小能路伟卢英云孙梁...
    2155-2158,2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均为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rTMS治疗,A组给予低频率rTMS,B组给予高频率rTMS。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残疾程度(DR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Vs)、搏动指数(PI)]、神经细胞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B组GCS评分高于A组,DRS评分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Vm、Vs高于A组,PI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BDNF高于A组,GFAP、S100-β、NSE低于A组(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rTMS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具有一定的促醒效果,其中以高频的促醒效果更佳,可有效调节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机体脑血流动力学,改善GCS、DRS评分。但高频rTMS治疗不良反应较低频rTMS更大,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疗法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临床研究

    复荣通脉胶囊联合缬沙坦在保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中的效果研究

    赵伟伟王峰吴婷婷邢海洋...
    2159-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复荣通脉胶囊联合缬沙坦在保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中的效果。方法:2022年5月~2023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分为缬沙坦联合安慰剂治疗的安慰剂组(46例)和缬沙坦联合复荣通脉胶囊治疗的复荣通脉组(46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抽签法,所有患者均治疗12周。统计两组治疗12周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血压控制情况、心、肾功能、颈动脉、脑血流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复荣通脉组总有效率高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舒张压、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左心房内径指数(LAD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颈内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CA-IMT)、颈动脉斑块数量与治疗前比较,降低,复荣通脉组低于安慰剂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升高,复荣通脉组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复荣通脉胶囊联合缬沙坦可调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心、肾功能及颈动脉中层、中膜厚度,提高脑血流速度,可缓解靶器官损伤,具有较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疗效较好。

    原发性高血压复荣通脉胶囊缬沙坦靶器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