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炎症应激程度的影响及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因素

    席俊男毋少华薛惠元冯松松...
    2310-2313,2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炎症应激程度的影响及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自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反应指标、应激反应指标、APACHEⅡ评分、GCS评分,使用因素分析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及APACHE Ⅱ评分表达水平低,对氧磷酶-1(PON-1)、谷胱甘肽过氧化(GSH-Px)、GCS评分高(P<0。05);经因素分析,内毒素、高血压和糖尿病均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肠内营养治疗能有效降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炎症应激程度,进而增加患者的临床获益,而患者发生肠道菌群失调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水平内毒素有关。

    重症脑卒中肠内营养炎症应激肠道菌群失调影响因素

    百令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肾功能的回顾性研究

    宋世娜张倩倩刘铁民孙书红...
    2314-2317,2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微炎症状态、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2年9月,回顾性收集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降糖降脂组(56例)和百令胶囊组(64例)。降糖降脂组采用二甲双胍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百令胶囊组在降糖降脂组的基础上采用百令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糖脂代谢指标、微炎症状态及肾功能。结果:百令胶囊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高于降糖降脂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及24 h尿白蛋白(24hUT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治疗前比较,降低,百令胶囊组低于降糖降脂组(P<0。05);两组血清白介素-10(IL-10)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升高,百令胶囊组高于降糖降脂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疗效较好。

    糖尿病肾病百令胶囊二甲双胍瑞舒伐他汀微炎症状态肾功能

    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肖韦韦罗凤侠李津谭培培...
    2318-2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联合全麻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患者围术期镇痛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行FHR术的老年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试验组实施FICB联合全麻。于术后4h、12h、24h和48h,记录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两组镇痛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记录两组镇痛不良反应和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 d,对患者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检测。结果:在术后4h~24h,试验组相比对照组有着更低的VAS评分(P<0。05);两组术后48h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术中使用的瑞芬太尼更少(P<0。05),术后使用舒芬太尼也较少(P<0。05)。术后1 d和术后3d,试验组相比对照组有着较高MMSE评分(P<0。05);术后7d内,试验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62%vs25。00%,P<0。05)。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有着较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较短的术后住院时间(P<0。05)。术后1 d,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有着较低的IL-6、TNF-α水平(P<0。05)。结论:FICB复合全麻可为老年FHR患者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使阿片类药物消耗减少,并可降低术后炎症水平,有助于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神经阻滞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认知功能

    改良Gufoni法应用于向地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白文婷孙畅包洪靖孙丽峰...
    2323-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向地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患者应用改良Gufoni法与传统Gufoni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84例确诊的原发性向地眼震型水平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改良组予以传统Gufoni法联合向健侧甩头复位,对照组予以传统Gufoni法复位,评定两组疗效(观察首次复位30 min、l d后的疗效,若复位未成功,继续给予相同的手法复位,但复位次数不能超过3次,复位30分钟后对复位效果进行观察);同时观察复位成功后的残留症状。结果:1。改良组的首次复位成功有38例(90。5%)高于对照组24例(5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7,P=0。001)。经过3次复位,改良组有41例(97。6%)复位成功,对照组复位成功的有36例(85。7%),两组整体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6,P=0。048)。改良组复位成功所需循环次数少于传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1,P=0。047)。2。改良组复位成功后有残余症状的患者占比例为21。4%(9/42),显著低于对照组42。9%(18/42),2组患者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21,P=0。035)。改良组的患者中同时出现2种残余症状的比例为4。8%(2/42),低于传统组19。1%(8/42),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086,P=0。043)。结论:改良Gufoni法较传统Gufoni法提高了首次复位、总复位成功率,减少了复位成功所需循环次数,而且减少了残留症状的发生率。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Gufoni法复位改良Gufoni法复位疗效

    布托啡诺预处理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成颖刘明群陈杏杨奇星...
    2328-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布托啡诺预处理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TPVB)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我院60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静脉麻醉,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组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TPVB,并给予布托啡诺预处理。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术后疼痛情况、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刻比较,两组T,时刻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下降(P<0。05);与T1时刻比较,两组T2时刻HR、MAP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2、T3时刻HR、MAP均较低(P<0。05)。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PCIA使用次数较对照组更低、更短、更少(P<0。05)。术后8h、12h、24h,观察组静息时、咳嗽时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E、Cor、ACTH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使用布托啡诺预处理联合超声引导下TPVB能控制血流动力学与阿片类药物总用量,缩短拔管时间,还能减轻术后疼痛与应激反应。

    布托啡诺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肺癌根治术镇痛效果应激反应

    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超声征象及其与卵巢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问姣郭怡张倩苏雪...
    2333-2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的超声征象及其与卵巢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到2023年8月收治的148例卵巢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病理及病理活检作为诊断金标准,将60例确诊为卵巢癌的患者纳入恶性组,将88例确诊为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纳入良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随后分析60例卵巢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患者的超声诊断参数情况,并分析超声诊断相关参数与卵巢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超声对卵巢肿瘤良性诊断准确率为86。36%(76/88)对恶性肿瘤诊断率为88。64%(78/88);不同临床分期患者RI、PI、EDV、PSV 对比差异显著,Ⅰ 期患者 RI、PI 为(0。77±0。14)和(1。67±0。24)高于Ⅱ期(0。64±0。15)和(1。25±0。16)、Ⅲ 期患者(0。52±0。17)和(0。96±0。16)、Ⅳ期(0。41±0。12)和(0。76±0。12),Ⅰ 期患者 EDV 和 PSV(8。63±1。27)cm/s 和(16。53±2。53)cm/s 低于 Ⅱ 期(10。25±1。68)cm/s 和(18。44±1。58)cm/s、Ⅲ期(12。73±1。79)cm/s 和(20。14±2。25)cm/s、Ⅳ期患者(15。51±1。12)cm/s 和(23。06±1。98)cm/s(P<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RI、PI、EDV、PSV对比差异显著,Ⅰ级患者RI、PI为(0。81±0。16)和(1。62±0。19)高于Ⅱ级(0。65±0。12)和(0。91±0。22)、Ⅲ级患者(0。47±0。17)和(0。67±0。13),Ⅰ 级患者 EDV 和 PSV(8。32±1。51)cm/s 和(15。12±3。33)cm/s低于Ⅱ级(12。75。±1。14)cm/s 和(21。31±3。14)cm/s、Ⅲ级患者(15。35±1。79)cm/s 和(24。08±2。04)cm/s(P<0。05);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与RI、PI呈负相关,与EDV、PSV呈正相关(P<0。05)。结论:超声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病变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且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具有明显相关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卵巢肿瘤卵巢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相关性超声

    外周血PLR、Fib水平对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及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

    夏洪梅刘秀平薛小花刘善红...
    2337-2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ratio,PL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及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40例作为AECOPD组,根据病情程度将其分为Ⅰ级(n=9)、Ⅱ级(n=17)、Ⅲ级(n=14)。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复诊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40例作为SCOPD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PLR、Fib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AE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PLR、Fib对老年AECOPD的预测价值。结果:AECOPD组外周血PLR、Fib水平均高于SCOPD组(P<0。05);老年AECOPD不同临床分级患者PLR、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最高,其次是Ⅱ级,Ⅰ级最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R、Fib的比值比分别为1。857、2。094,是老年AE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LR、Fib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ECOP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0。853、0。948,以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最高(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95。00%)。结论:外周血PLR、Fib水平与老年AECOPD患者病情程度相关,二者联合对老年AECOPD的诊断价值最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纤维蛋白原诊断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联合全程重组黄体生成素对卵巢高反应人群排卵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余晓燕杨惠林李燕子马英兰...
    2341-2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联合重组黄体生成素(r-LH)对卵巢高反应人群排卵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入2019年1月~2023年3月在我院行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的卵巢高反应患者150例,根据是否添加r-LH分为对照组(未添加r-LH,n=75)和观察组(添加r-LH,n=75)。比较两组的促排卵相关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Gn天数、Gn总量、HCG日血清LH水平、优质胚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获卵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降调天数、Gn启动量以及HCG日E2、P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卵巢高反应患者行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时,添加r-LH可显著增加体内LH水平,提高优质卵泡率,对妊娠结局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卵巢高反应长效长方案早卵泡期重组黄体生成素排卵妊娠结局

    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FIB、RDW、MDW及IL-6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功能、急性发作的相关性分析

    徐焕焕高焕赵凤娇荆巧凤...
    2346-2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单核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DW)及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功能、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接诊的148例COPD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气流受限组(96例)和重-极重度气流受限组(52例);另选同期的148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清FIB、RDW、MDW及IL-6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组别之间血清FIB、RDW、MDW及IL-6的表达水平,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FIB、RDW、MDW及IL-6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关系,ROC曲线分析血清FIB、RDW、MDW及IL-6对急性发作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FIB、RDW、MDW及IL-6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极重度气流受限组血清FIB、RDW、MDW及IL-6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轻-中度气流受限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血清FIB、RDW、MDW及IL-6的表达水平与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呈负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FIB、RDW、MDW联合IL-6预测COPD急性发作的敏感度为66。35%,特异度为90。42%、AUC为0。912。结论:不同程度COPD患者血清FIB、RDW、MDW及IL-6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血清FIB、RDW、MDW及IL-6与其肺功能密切相关,联合对急性发作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分布宽度单核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白介素6

    龈沟液炎性因子及TSP-1在拔牙正畸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发生牙周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海燕赖道峰吴坤基石中文...
    2351-2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龈沟液炎性因子及TSP-1在拔牙正畸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发生牙周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到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拔牙正畸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取所有患者正畸前、正畸后1个月、3个月及正畸结束时的龈沟液样本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表达水平。随后依照患者正畸治疗过程中是否患有牙周疾病将其分为牙周疾病组(n=36)及非牙周疾病组(n=44),对比两组患者正畸前及正畸结束时的TNF-α、IL-1β、IL-6、TSP-1表达水平,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情况,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拔牙正畸患者牙周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拔牙正畸患者中正畸后1个月、3个月TNF-α、IL-1β、IL-6、TSP-1水平升高,正畸后3个月到正畸结束时TNF-α、IL-1β、IL-6、TSP-1水平趋于平稳,但正畸后1个月、3个月及结束时明显高于正畸前(P<0。05);牙周疾病组与非牙周疾病组患者正畸前、正畸后TNF-α、IL-1β、IL-6、TSP-1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牙周疾病组明显高于非牙周疾病组(P<0。05);牙周疾病组及非牙周疾病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牙周疾病组及非牙周疾病组患者正畸治疗时间、拔牙数量、正畸方式、口腔清洁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NF-α、IL-1β、IL-6、TSP-1、正畸方式、口腔清洁度为拔牙正畸患者牙周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拔牙正畸患者随着正畸时间延长龈沟液炎性因子及TSP-1水平明显升高,且TNF-α、IL-1β、IL-6、TSP-1、正畸方式、口腔清洁度为拔牙正畸患者牙周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龈沟液炎性因子血小板反应蛋白-1拔牙正畸牙周疾病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