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yPA抗体治疗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系统性硬化症的影响研究

    周鹏飞李卓成朱昱蒙刘红娇...
    4401-4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CyPA抗体治疗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系统性硬化症的效果。方法:通过BLM诱导系统性硬化症小鼠模型,生理盐水组小鼠作为对照组,系统性硬化症小鼠随机分为早期治疗组和末期治疗组,早期治疗组分别于造模第8、15、22天尾静脉注射10mg/kgCyPA抗体1次,末期治疗组于造模第22天尾静脉注射10mg/kgCyPA抗体1次。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系统性硬化症小鼠皮肤组织病变,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GF-β以及炎性因子CyPA、白细胞介素1(IL-1β)、IL-6的表达水平。Olink mouse exploratory panel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17α、TGF-β、整合素亚基β6(ITG-β6)、TNF 受体超家族成员 11B(TNFRSF11b)、IL-6、IL-1α、IL-1β、IL-10、TNF、CC 趋化因子配体 5(CCL5)、CXC 趋化因子配体9(CXCL9)、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激酶(NADK)、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集落刺激因子2(CSF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LM组小鼠注射部位皮肤真皮层增厚,皮肤胶原增多;早期治疗组小鼠上述表现有显著缓解。与对照组相比,BLM组小鼠血浆中促炎因子IL-1β、IL-6和CyPA浓度明显上调,疾病早期阶段CyPA抗体干预治疗效果显著,早期治疗显著降低上述因子浓度水平,表明小鼠炎症明显缓解。并且早期治疗组病变组织α-SMA和TGF-β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表明胶原蛋白聚集减少,组织病变明显缓解。结论:早期炎症阶段,CyPA抗体可通过减少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分泌有效缓解小鼠系统性硬化症疾病进程。

    CyPA系统性硬化症炎性细胞因子

    利拉鲁肽改善SH-SY5Y细胞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自噬损伤的机制研究

    路瑶杨晶晶万尖尖马雪莲...
    4408-4413,4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利拉鲁肽(Lira)干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对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及自噬损伤的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HG)组、HG+LI-L组、HG+LI-H组、HG+LI-H+3-甲基腺嘌呤(3MA)组。检测细胞增殖能力、Glu、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细胞凋亡、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和p62蛋白表达及定位、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mTOR、蛋白激酶B(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HG组比较,HG+LI(500 nM)组细胞增殖活力最为显著,HG+LI(500nM)组Glu和MDA降低,SOD升高,HG+LI-L组和HG+LI-H组细胞存活率、ATP和SOD升高,细胞凋亡率、ROS荧光强度、Glu、MDA和JC-1下降,且HG+LI-H组细胞存活率、ATP和SOD高于HG+LI-L组,细胞凋亡率、ROS荧光强度、Glu、MDA、JC-1低于HG+LI-L组,HG+LI-H组p-mTOR和p62蛋白表达降低,p-PI3K、p-Akt和LC3B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HG组Glu、MDA、细胞凋亡率、细胞ROS荧光强度、Glu、MDA、JC-1、p-mTOR、p62蛋白表达升高,SOD、ATP、细胞存活率、p-PI3K、p-Akt和LC3B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HG+LI-H组比较,HG+LI-H+3MA组细胞存活率、ATP、SOD、p-PI3K、p-Akt和LC3B蛋白表达下降,细胞凋亡率、ROS荧光强度、Glu、MDA、JC-1、p-mTOR、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Lira可能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SH-SY5Y细胞内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和PI3K/AKT/mTOR自噬通路,发挥抗凋亡和保护神经细胞作用。

    利拉鲁肽神经母细胞瘤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自噬

    三氧化二砷对三阴乳腺癌干细胞MDA-MB-231细胞株凋亡和自噬作用机制研究

    武瑞仙李莹陈云婷庄文馨...
    4414-4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TNBC干细胞MDA-MB-231细胞株凋亡和自噬作用机制。方法:取第2代培养5天的干细胞进行实验,共分为4组:对照组、三氧化二砷作用组、Rapa联合三氧化二砷组和3-MA联合三氧化二砷组。观察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自噬、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三氧化二砷作用48h,细胞总凋亡率为40%,采用3MA抑制细胞自噬活性,三氧化二砷诱导的细胞凋亡率降低约50%,Rapa可促使三氧化二砷诱导细胞凋亡增高约50%。与对照组相比,三氧化二砷组、Rapa联合三氧化二砷组、3-MA联合三氧化二砷组胞内荧光强度均较高。3-MA联合三氧化二砷组Bax、Beclin-1、P62蛋白表达高于三氧化二砷组、Rapa联合三氧化二砷组,Bcl-2蛋白表达低于三氧化二砷组、Rapa联合三氧化二砷组(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诱导的MDA-MB-231干细胞中自噬和细胞调亡现象共存且可能受共同基因的调控,三氧化二砷诱发自噬可促进细胞调亡。

    三阴乳腺癌三氧化二砷细胞凋亡自噬

    高雌激素暴露对妊娠期高血压孕鼠胎盘损伤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

    时玲玲吴桂杰王艳李彦玲...
    4417-4420,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雌激素暴露对妊娠期高血压(GH)孕鼠胎盘损伤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GH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GH组、雌激素低剂量组(L-estrogen组)、雌激素中剂量组(M-estrogen组)、雌激素高剂量组(H-estrogen组)。检测孕鼠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6、IL-17含量、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观察孕鼠胎盘组织病理变化和胎盘滋养细胞超微结构。结果:GH组孕鼠绒毛数量减少,滋养层细胞核固缩,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IFN-γ、TNF-α、IL-6、IL-17含量显著增加,FSH、E2、LH、Treg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与GH组比较,L-estrogen组、M-estrogen组、H-estrogen组孕鼠胎盘组织损伤、滋养细胞核固缩减轻,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IFN-γ、TNF-α、IL-6、IL-17含量显著降低,FSH、E2、LH、Treg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雌激素暴露可降低GH大鼠血压,改善GH孕鼠胎盘损伤和免疫功能,以高剂量雌激素的干预效果更佳。

    高雌激素妊娠期高血压孕鼠胎盘损伤免疫功能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Aβ1-4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唐吉祥邵一鸣靳冉冉孔宁...
    4421-4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体外细胞实验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Aβ1-4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提取hUC-MSCs并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油红O染色,茜素红S染色和阿利新蓝染色检测多向分化潜能。以SH-SY5Y细胞为对照组;使用10μM/mL的Aβ1-42处理SH-SY5Y细胞24h设置为Aβ组;Aβ组SH-SY5Y细胞与hUC-MSCs等比例共培养24h设置为MSC组。使用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三组细胞凋亡,CCK8法检测三组细胞增殖。提取Aβ组和MSC组的总RNA行转录组测序,对结果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富集分析。实时定量PCR检测Aβ组和MSC组细胞中APLN和APLNR的mRNA水平表达。结果:提取的hUC-MSCs细胞表面阳性表达CD73、CD90和CD105,阴性表达CD11b、CD19、CD34、CD45和HLA-DR,且具有良好的成骨分化,成脂分化和成软骨分化潜能。与对照组相比,Aβ组SH-SY5Y细胞数量减少、形态皱缩,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增加,存活率下降。与Aβ组相比,MSC组细胞形态得到恢复,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减少,存活率增加。差异表达分析到287个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和142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上调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参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Apelin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MSC组细胞中APLN和APLNR的相对表达水平较Aβ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hUC-MSCs显著改善了 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Apelin信号通路发挥的。

    间充质干细胞阿尔茨海默病细胞凋亡细胞增殖Apelin信号通路

    uKIM-1、uβ2-MG与血UA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张伟东陆雨菲李芳朱博文...
    4428-4433,4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血尿酸(Uric Acid,UA)、尿 β2 微球蛋白(urine β2-microglobulin,uβ2-MG)和尿肾损伤分子-1(urine Kidney Injury Molecule-1,uKIM-1)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且诊断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uKIM-1水平和uβ2-MG水平,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提取患者血UA、血肌酐(creatinine,Cr)、尿Cr等指标。依据24小时尿蛋白(24-hour urine protein,24h-UP)和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将入组患者分为三类:蛋白尿型、eGFR降低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极高危型。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组间人口学及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UA/Cr、uβ2-MG、uKIM-1/Cr与肾损伤相关指标的关联,根据ROC曲线评估血UA/Cr、uβ2-MG、uKIM-1/Cr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年龄、性别校正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血UA/Cr和uβ2-MG与CKD极高危型呈显著相关性,而uKIM-1/Cr与各类肾功能不全均无统计学关联。ROC曲线分析显示血UA/Cr、uβ2-MG、uKIM-1/Cr在评估eGFR降低型肾功能不全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 0。887、0。970、0。720;评估 CKD 极高危时 AUC 值分别为 0。868、0。821、0。684。结论:血UA/Cr对CKD、uβ2-MG对eGFR降低型肾功能不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建议临床早期开展相关指标监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防治肾损伤进展。

    血尿酸β2微球蛋白uKIM-1肾功能不全相关性分析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哮喘患者的诊断价值

    石虹成思章杨杨石磊...
    4434-4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哮喘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的分布及其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的患者,收集87例哮喘患者作为哮喘组,收集90例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NLR、PLR与WBC、LY、EO等炎性指标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PLR单独或联合应用对哮喘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的NLR(P<0。001)、PLR(P<0。001)水平显著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哮喘患者中,NLR、PLR 均与 LY 呈负相关(P<0。05)、与 NE、WBC、RDW 呈正相关(P<0。05)。NLR 诊断哮喘的 AUC 为 0。830(95%CI 0。763-0。897),当最佳临界值为2。320,灵敏度为74。7%,特异性为87。8%;PLR诊断哮喘的AUC为0。582(95%CI 0。495-0。669),当最佳临界值为171。615,灵敏度为34。5%,特异性为91。1%。在单个指标中,NLR诊断哮喘的ROC最大即诊断效能最高。NLR+PLR+WBC+MPV+NE+MO+MCV+RDW联合诊断哮喘的AUC高于其余指标。结论:NLR和PLR在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升高。NLR 诊断哮喘的效能优于 PLR、WBC、MPV、NE、MO、MCV、RDW,NLR+PLR+WBC+MPV+NE+MO+MCV+RDW 联合诊断哮喘的效能最高。

    哮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诊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抗酸染色法、PCR-反向点杂交法和PCR-荧光探针法在结核分枝杆菌诊断中的研究

    李玉玉陈文王凤华代金龙...
    4439-4443,4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抗酸染色法、PCR-反向点杂交法和PCR-荧光探针法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2024年1月-2024年4月80例疑似结核的样本,其中包括疑似肺结核及疑似肺外结核。80例样本在制成石蜡样本后同时采用抗酸染色法、PCR-反向点杂交法和PCR-荧光探针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结果:PCR-反向点杂交法检出率63。6%,PCR-荧光探针法检出率59。1%,抗酸染色检出率25。0%,PCR-反向点杂交法和PCR-荧光探针法检出率均高于抗酸染色法,且P<0。05;PCR-反向点杂交法和PCR-荧光探针法的阳性检出率基本一致。抗酸染色法具备检测成本低,实验时间短的特点,但仅仅根据形态学无法明确判断是否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成本高于抗酸染色法,实验时间长于抗酸染色法和PCR-荧光探针法;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成本适中,但相较于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时间更短。结论:PCR-荧光探针法检出率高,操作快速,简单,费用适中,对于样本量较多的医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PCR-反向点杂交PCR-荧光探针聚合酶链反应

    38例肺癌的CT引导下微波消融安全性及初步疗效临床总结

    辛少伟杨阳高峰孙茜...
    4444-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在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二医院胸外科行CT引导下MWA治疗的38例肺癌患者病历资料,其中男性31例(81。6%),平均年龄44。2±14。3岁,肿瘤平均直径13。1±5。5mm,肿瘤位于右肺上叶9例(23。7%),右肺中叶7例(18。4%),右肺下叶6例(15。8%),左肺上叶10例(26。3%),左肺下叶6例(15。8%),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消融成功率、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评价CT引导下微波消融在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38例肺肿瘤共进行了 38次消融治疗,均达到完全消融,消融成功率100%,术后平均随访10。2±2。9个月,随访期间无复发。影像学病灶转归为,纤维化29例(76。3%),病灶完全消失7例(18。4%),空洞2例(5。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疼痛,共有18例(47。4%);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气胸,38例患者中共出现12例(31。6%),其中11例为局限性气胸,仅需临床观察即可。仅出现1例严重并发症为大量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CT引导下MWA是一种较有效的肺癌局部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一定疗效。

    微波消融肺癌并发症肺结节

    舌三针埋线疗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魏嘉李斗田伟游伟...
    4449-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补阳还五汤、舌三针埋线疗法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6,常规吞咽功能锻炼和舌三针埋线疗法)和研究组(n=86,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吞咽功能相关量表评分、血清营养状况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主症、次症、总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蛋白(TP)、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舌三针埋线疗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舌三针埋线疗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气虚血瘀型补阳还五汤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