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强光及高温诱发白化的中国绿水螅共生细菌多样性的特征

    杨凯宁卜莉萍李桂丽段丽丽...
    1401-1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强光及高温诱发白化的中国绿水螅共生细菌多样性的特征。方法:以光照强度2000 Lux和温度25℃条件为对照,分别在强光胁迫(6000Lux,25℃)、高温胁迫(2000Lux,33℃)以及强光和高温联合胁迫(6000Lux,33℃)等3种条件下进行诱导中国绿水螅白化的实验。白化实验进行到21天后,采用对单个水螅细胞中的共生藻进行计数的方法检测绿水螅白化的程度,同时通过16SrD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绿水螅共生细菌多样性及丰度变化。结果:在强光胁迫、高温胁迫及强光和高温联合胁迫下绿水螅体内共生藻数量均显著减少(P<0。05)。强光胁迫下绿水螅共生细菌中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的丰度上升,而在强光和高温联合胁迫下绿水螅共生细菌中不但蓝细菌门的丰度上升,绿硫菌门(Chlorobi)的丰度也明显提高。此外,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发生白化的绿水螅共生细菌与亚油酸、类胡萝卜素及甜菜红色素等抗氧化剂的合成和代谢相关。结论:蓝细菌和绿硫菌的光合作用产物有可能被水螅宿主所利用、以弥补水螅宿主由于共生藻的减少带来的营养缺乏;强光和高温胁迫下绿水螅出现白化现象后共生细菌多样性朝有利于提高水螅宿主抗氧化能力的方向发生变化。

    中国绿水螅共生藻白化共生细菌抗氧化能力

    姜黄素调节BDNF/TrkB信号通路对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李庆彬岳振东赵博刘言祥...
    1411-1417,1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Cur)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受体(TrkB)信号通路对细菌性脑膜炎(BM)新生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只大鼠作为非感染组(NF组),其它大鼠通过额蛛网膜下腔注射肺炎链球菌ATCC49619菌悬液构建BM大鼠模型,将构建成功的BM模型随机平分为BM组、L-Cur组(1。25 mg/kg)、M-Cur组(2。5 mg/kg)、H-Cur 组(5 mg/kg)、H-Cur+K252a 组(5 mg/kg Cur+2。5 μg/kgK252a),每组 15 只大鼠,每天一次,连续注射 3 周。对大鼠称量体重并进行临床评分,HE染色以及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损伤;TUNEL染色评估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脊髓钙离子接头蛋白-1(IBA-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脑组织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脑组织凋亡蛋白以及BDNF/TrkB通路蛋白表达。结果:NF组脑组织结构正常,神经元胞质内出现大面积蓝色尼氏体。BM组蛛网膜下腔出现大量炎性渗出液和炎性细胞浸润现象,胞体增大,突起收缩,形态不规则;尼氏体数目、体重、Bcl-2、BDNF、p-TrkB/TrkB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临床评分、IBA-1、GFAP相对荧光强度值、趋化因子配体-2(CCL-2)、趋化因子配体-3(CCL-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相对表达量、神经细胞凋亡率、BCL2-AssociatedX蛋白(Bax)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Cur处理后各组脑组织炎性渗出液和细胞浸润现象减轻,尼氏体数目、体重、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DNF、p-TrkB/Trk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临床评分、IBA-1、GFAP相对荧光强度值、CCL-2、CCL-3、TNF-α、IL-6的相对表达量、神经细胞凋亡率、Bax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Cur添加剂量越高,变化越显著;H-Cur+K252a组与BM组效果相似,K252a逆转了 Cur对BM大鼠神经元凋亡及损伤的改善作用。结论:Cur可能通过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降低BM大鼠神经元凋亡。

    姜黄素BDNF/TrkB信号通路细菌性脑膜炎神经元凋亡

    喂食槲皮素对Ⅰ型糖尿病大鼠的生化及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宋晨萌饶小平陈程陈洁...
    1418-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喂食槲皮素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引起的代谢通路变化。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建立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T1DM)组、槲皮素低剂量(T1DM+QUE(25))组、槲皮素高剂量(T1DM+QUE(50))组。治疗组给予相应浓度的槲皮素(mg/kg),正常对照组(Normal)与T1DM组给予与治疗组相应体积的空白溶剂,持续喂养8周后收集血样进行乙酰乙酸、糖化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脂等检测,收集肌肉组织样品检测糖原合成酶水平。并以LC-MSMS进行血浆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与T1DM组相比,T1DM+QUE(50)组血浆中的乙酰乙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脂蛋白脂酶、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显著上升(P<0。05),其水平相较T1DM组更接近Normal组,而糖化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水平也有一定改善,但不显著;肌肉中的糖原合成酶蛋白表达亦有显著改善(P<0。05)。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槲皮素喂食主要干预鞘脂的代谢与合成、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视黄醇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槲皮素喂食可改善Ⅰ型糖尿病大鼠脂质及胆固醇代谢,缓解肝损伤,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及调节炎症相关通路而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槲皮素Ⅰ型糖尿病代谢组学LC-MSMS

    木霉菌醇通过p53信号通路对胃癌大鼠的肠道微生态、胃肠道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雨李小风张杨王鹏...
    1428-1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木霉菌醇通过p53信号通路对胃癌大鼠的肠道微生态、胃肠道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木霉菌醇低剂量组、木霉菌醇中剂量组和木霉菌醇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另选取10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空白组、模型组制模成功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木霉菌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0、40、60mg/kg灌胃。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16SrDNA测定法检测肠道菌群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胃肠道功能指标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模型组、木霉菌醇(低、中、高剂量)组p53蛋白表达水平比空白组低,木霉菌醇中剂量组p53蛋白水平比模型组、木霉菌醇(低、高剂量)组高(P<0。05)。模型组、木霉菌醇(低、中、高剂量)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高,木霉菌醇中剂量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木霉菌醇(低、高剂量)组(P<0。05)。模型组、木霉菌醇(低、中、高剂量)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明显比空白组低,木霉菌醇中低剂量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明显比模型组、木霉菌醇(低、高剂量)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木霉菌醇(低、中、高剂量)组CD3+、CD4+水平较高,CD8+水平较低;与模型组、木霉菌醇(低、高剂量)组比较,木霉菌醇中低剂量组CD3+、CD4+水平较低,CD8+水平较高(P<0。05)。结论:木霉菌醇可有效调节胃癌大鼠肠道菌群,并增强其免疫功能,促使肠道功能恢复,且中剂量应用效果更佳。

    胃癌大鼠木霉菌醇p53信号通路肠道微生态胃肠道功能免疫功能

    AQP1在阿霉素肾病大鼠器官水肿中作用研究

    杜敏王慧徐萌萌杨婷婷...
    1433-1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阿霉素肾病是否引起除肾脏外的器官水肿,以及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的表达变化在器官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予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6。0mg/kg)造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6周后处死,记录体重和心、肝、脾、肺重量,应用HE染色法对心、肝、脾、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使用IHC法检测AQP1在心、肝、脾、肺组织的分布,使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各器官组织中AQP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显著升高(P<0。01),体重显著降低(P<0。05),肺系数显著升高(P<0。05),但心、肝、脾重量没有显著变化。心、肝、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和病理损伤,脾表现出血液充盈不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QP1分布于肝脏胆管细胞、心脏肌细胞膜及微血管内皮细胞、脾血红细胞、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脏AQP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肝脏AQP1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阿霉素肾病可导致心、肝、肺表现出水肿和不同程度的损伤,还可上调心脏AQP1的表达进而促进心肌水肿的形成。

    阿霉素肾病水通道蛋白1水肿器官

    LncRNA LUCAT1调控miR-375/HMGB1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潘静热汗古丽·库尔班吐松古·艾买尔沈娟娟...
    1439-1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UCAT1调控miR-375/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分子机制,为疾病的临床干预提供新靶点。方法:选择SD雌性大鼠3周龄(平均体重50 g)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的方法复制PCOS模型。qRT-PCR法检测卵巢组织LncRNA LUCAT1和miR-375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蛋白,常规生化法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后分离卵巢颗粒细胞(GCs)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进行细胞鉴定。体外构建si-LUCAT1和si-NC并转染GCs,培养48h后检测LUCAT1、miR-375和HMGB1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卵巢组织LncRNA LUC AT1和HMGB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而miR-375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FBG和FINS水平以及HOMA-IR值明显升高(P<0。05)。与si-NC组GCs细胞相比,si-LUCAT1组LUCAT1和HMGB1表达量显著下降,而miR-375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LncRNA LUCAT1可能通过调控miR-375/HMGB1轴并参与PCOS的发生以及胰岛素抵抗。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长链非编码RNALUCAT1miR-375高迁移率族蛋白-1

    不同固定液对豚鼠免疫器官石蜡切片质量的影响

    高明连晓娣柳春霞李宏瑞...
    1444-1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液对SPF级豚鼠免疫器官的固定效果,为筛选适用于脾脏、淋巴结和骨髓的固定液提供参考。方法:将21只300~350g雄性SPF级豚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3只,摘取脾脏、肠系膜淋巴结、髂骨骨髓,各组分别使用4%多聚甲醛溶液、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Bouin's溶液、Camoy溶液、Davidson's溶液、Zenker溶液、Helly溶液固定48 h。髂骨骨髓在固定前浸泡于EDTA脱钙液(pH7。2)中并置于37 ℃孵箱进行脱钙。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并进行HE染色,从切片龟裂程度、细胞形态、染色效果等方面比较7种固定液对切片质量的影响。结果: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的脾脏未出现龟裂,白髓和红髓着色清晰,淋巴细胞形态易辨。Carnoy溶液固定后的淋巴结生发中心明区暗区分明,红蓝染色适中,淋巴细胞形态清晰。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后的骨髓着色适中,清晰可辨。结论:常温条件下对组织固定48 h,经HE染色后想要达到理想的切片质量,建议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脾脏,使用Carnoy溶液固定淋巴结,首选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骨髓,如果考虑固定的同时完成脱钙建议选择Bouin's溶液固定骨髓。

    固定液豚鼠免疫器官石蜡切片

    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BCLAF1、SETDB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预后的关系研究

    何龙光莫怡超陈钦寿阮梓康...
    1450-1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Bcl-2相关转录因子-1(BCLAF1)、组蛋白甲基化酶SET结构域分支型1(SETDB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至2020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和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AF1、SETDB1表达,分析BCLAF1、SETDB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术后随访3年,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BCLAF1、SETDB1不同表达患者生存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癌组织BCLAF1、SETDB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低分化、TNM分期Ⅲa期、门脉侵犯、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BCLAF1、SETDB1阳性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期、无门脉侵犯、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P<0。05)。BCLAF1阳性表达、SETDB1阳性表达乙肝相关肝癌患者3年总生存(OS)率低于BCLAF1阴性表达、SETDB1阴性表达乙肝相关肝癌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BCLAF1阳性表达、SETDB1阳性表达是乙肝相关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乙肝相关肝癌组织中BCLAF1、SETDB1阳性表达率增高,BCLAF1、SETDB1阳性表达与低分化、TNM分期、门脉侵犯、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

    乙肝相关性肝癌BCLAF1SETDB1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基于血清阴离子间隙、白蛋白及APACHE Ⅱ评分预测重症肺结核患者预后的模型构建与评价

    张瀚文王鸿陈效友张丹...
    1455-1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血清阴离子间隙(AG)、白蛋白(Alb)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构建的预测模型对重症肺结核(PTB)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PTB患者纳入重症PTB组,根据院内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39例,另选取同期我院60名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检测血清Alb,AG水平,并计算APACHEⅡ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重症PTB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基于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G、Alb、APACHEⅡ评分和预测模型对重症PTB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症PTB组血清AG水平升高,Alb水平降低(P<0。05)。60例重症PTB患者院内死亡率为35。00%(21/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AG升高、APACHEⅡ评分增加为重症PTB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lb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重症PTB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方程Ln(P/1-P)=-0。173+0。105×AG-0。057×Alb+0。057×APACHEⅡ评分,Hosmer-Lemeshow检验(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预测重症PTB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大于血清AG、Alb、APACHEⅡ评分单独预测。结论:血清AG、Alb及APACHEⅡ评分与重症PTB患者预后独立相关,基于血清AG、Alb及APACHEⅡ评分构建的预测模型对重症PTB患者预后预测价值较高。

    重症肺结核阴离子间隙白蛋白APACHEⅡ评分预后预测模型

    八段锦运动联合分阶段心脏康复训练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PCI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肖丹袁亮马玉娇刘珊珊...
    1460-1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联合分阶段心脏康复训练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n=132),均成功实施PCI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分阶段心脏康复训练,n=66)和实验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6 h接受八段锦运动,n=66)。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焦虑抑郁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生活质量量表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同时观察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12周后,实验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实验组SF-36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运动联合分阶段心脏康复训练干预冠心病合并二型糖尿病PCI术后患者,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减轻抑郁焦虑程度,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八段锦心脏康复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