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Fe-MOF纳米探针在乳腺癌光动力增敏铁死亡及MR激活成像中实验研究

    朱仪邓佳丽王静怡郭嘉婧...
    1601-1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肿瘤酸性微环境响应铁基金属有机框架(Iron-containing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Fe-MOF)纳米探针对乳腺癌光动力增敏铁死亡及其体外MRT1激活效应。方法:制备Fe-MOF纳米探针,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及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对其形态进行表征;采用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及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DTNB)评价其在溶液水平ROS生成及GSH消耗能力;通过细胞毒性实验(MTT)测定纳米探针在暗毒性及光毒性条件下对4T1乳腺癌细胞的光动力增敏铁死亡的效能;将4T1细胞与Fe-MOF共孵育后,协同激光照射处理,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s,ROS)、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的生成以及细胞活/死染色情况;观察纳米探针在不同的pH条件下T1加权成像的激活效应,并在细胞水平测量不同时间点的T1激活效能。结果:制备的Fe-MOF纳米探针呈针状结构,厚度约为44 nm;在体外溶液水平可有效促进ROS的生成及LPO的消耗;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Fe-MOF触发的铁死亡效应联合光动力治疗可有效促进细胞内ROS和LPO的生成,以及肿瘤细胞死亡率升高(P<0。001);MR成像结果显示,在酸性条件下纳米探针的T1信号可被特异性激活,pH 5。0条件下r1弛豫率为4。954 mM-1s-1,具有较好pH响应性及细胞水平时间依赖性激活效能。结论:pH响应诊疗一体化的Fe-MOF纳米探针可实现乳腺癌的光动力增敏铁死亡效能以及MR微环境响应激活成像。

    乳腺癌MR成像铁死亡光动力治疗增敏

    甲硫氨酸限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及铁死亡的影响

    张馨丹赵正刚张文轩李芳红...
    1608-1613,1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甲硫氨酸限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和铁死亡的影响。方法:使用细胞计数检测剥夺甲硫氨酸对三株不同的骨肉瘤细胞系增殖的影响;高通量测序(RNA-seq)分析甲硫氨酸限制后骨肉瘤细胞的转录组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以及ROS,脂质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关键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PX4以及铁死亡标志蛋白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Cox-2的表达。结果:甲硫氨酸限制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P<0。001);RNA-seq分析筛选出1719个差异表达基因,基因富集分析发现甲硫氨酸限制可显著激活铁死亡通路并显著抑制细胞周期通路;细胞实验证实甲硫氨酸限制将骨肉瘤细胞阻滞在G2M期,显著诱导凋亡细胞比例增加;同时,细胞内Cox-2的表达增加,GPX4的活性降低,活性氧和脂质活性氧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且这种作用可以被铁死亡抑制剂Fer-1部分挽救。结论:本研究的结果为甲硫氨酸限制治疗骨肉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甲硫氨酸限制骨肉瘤增殖铁死亡

    miR-455-5p靶向SOCS3抑制RSV感染致气道上皮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黄娜王宝岗姜亚丽张垚...
    1614-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miR-455-5p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致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30例健康体检儿童(健康组)、RSV感染轻症组(n=41)和重症组(n=31)患儿血清miR-455-5p水平。将16HBE细胞分为Control组、NC-agomir 组、miR-455-5p-agomir 组、NC-antagomir 组、miR-455-5p-antagomir 组。使用 Lipofectamine 3000 转染 16HBE 细胞后培养48h后,分为 Blank组、NC 组(转染了 NC-agomir 的细胞)、RSV+NC-agomir 组、RSV+miR-455-5p-agomir 组,用 RSV 病毒液感染 RSV+NC-agomir 组和 RSV+miR-455-5p-agomir 组 16HBE 细胞,Blank 组和 NC 组 16HBE 细胞正常培养。用 CCK-8 法和 EdU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IL-6、IL-8水平,qRT-PCR检测miR-455-5p和SOCS3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OCS3、IFN-α、STAT1、STAT2、p-STAT1和p-STAT2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轻症组和重症组患儿的血清miR-455-5p水平降低(P<0。05)。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的血清miR-455-5p水平降低(P<0。05)。与Control组和NC-agomir组相比,miR-455-5p-agomir组16HBE细胞的miR-455-5p水平、相对细胞活力和EdU阳性率升高(P<0。05),TUNEL阳性率降低(P<0。05),上清液中的TNF-α、IL-6和IL-8水平降低(P<0。05),SOCS3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IFN-α 蛋白、STAT1 和 STAT2 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与 Contro l 组和 NC-antagomir 组相比,miR-455-5p-antagomir 组 16HBE细胞的miR-455-5p水平、相对细胞活力和EdU阳性率降低(P<0。05),TUNEL阳性率升高(P<0。05),上清液中的TNF-α、IL-6和IL-8水平升高(P<0。05),SOCS3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IFN-α蛋白、STAT1和STAT2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与Blank组和NC组相比,RSV+NC-agomir组16HBE细胞的miR-455-5p水平、相对细胞活力和EdU阳性率降低(P<0。05),TUNEL阳性率升高(P<0。05),上清液中的TNF-α、IL-6和IL-8水平升高(P<0。05),SOCS3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IFN-α蛋白、STAT1 和 STAT2 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与 RSV+NC-agomir 组相比,RSV+miR-455-5p-agomir 组的 miR-455-5p 水平、相对细胞活力和EdU阳性率升高(P<0。05),TUNEL阳性率降低(P<0。05),上清液中的TNF-α、IL-6和IL-8水平降低(P<0。05),SOCS3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IFN-α蛋白、STAT1和STAT2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miR-455-5p在RSV感染患儿血清中下调,上调miR-455-5p通过抑制SOCS3的转录和表达从而激活RSV感染的16HBE细胞中IFN-α介导的抗病毒反应。

    miR-455-5p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呼吸道合胞病毒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黑树莓多酚经调节STAT3/Survivin信号途径对胃癌大鼠的作用机制分析

    李雨张杨李小风唐仁哲...
    1623-1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黑树莓多酚经调节STAT3/Survivin信号途径对胃癌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雄性健康SD大鼠,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另30只制备胃癌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和黑树莓多酚(低、高剂量)组,各组10只;给予黑树莓多酚(低、高剂量)组大鼠5%、10%黑树莓多酚饲料喂养,给予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持续干预8周后测量大鼠体质量和肿瘤体积;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TAT3、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组织病理学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黑树莓多酚(低、高剂量)组体质量、肿瘤体积均低于模型组,高剂量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STAT3、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比较,黑树莓多酚(低、高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高剂量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黑树莓多酚(低、高剂量)组胃动素(MTL)、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泌素(GAS)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黑树莓多酚(低、高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黑树莓多酚通过调节STAT3/Survivin信号途径的方式有利于抑制胃癌大鼠肿瘤生长,并有效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功能,同时还能通过影响炎症因子水平的方式干扰胃癌进展。

    胃癌大鼠黑树莓多酚STAT3/Survivin信号通路作用机制

    SOX2影响PD-L1表达参与乳腺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探讨

    张小燕尚红梅汪丹丹陈芳...
    1628-1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转录因子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基因通过诱导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机制。方法: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SK-BR-3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中SOX2、PD-L1、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粘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和核受体亚家族4A组成员1(NR4A1)的mRNA表达量及对应蛋白表达量。分别构建SOX2敲减质粒NC和si-SOX2并转染MDA-MB-231,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构建共培养体系,连续培养48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T细胞杀伤率,ELISA检测T细胞活化标志物IL-2和IFN-γ,qRT-PCR检测T细胞耗竭标志物PD-1、TIM3和NR4A1 mRNA表达量。结果:与MCF10A相比,MDA-MB-231与SK-BR-3中SOX2、PD-L1、TIM3、NR4A1的mRNA表达量及对应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组和NC组相比,si-SOX2组SOX2 mRNA和PD-L1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T细胞杀伤率增加,IL-2和IFN-γ水平升高,PD-1、TIM3和NR4A1 mRNA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SOX2基因可能通过诱导PD-L1高表达,进而促使乳腺癌细胞免疫逃逸的能力增强,沉默SOX2表达可以增强T细胞杀伤力,抑制肿瘤增殖,SOX2基因有望成为乳腺癌干预的重要分子靶点。

    乳腺癌免疫逃逸转录因子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

    结直肠癌小鼠肠道菌群变化与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性分析

    张佳佳许良飞金佩佩肖雨寒...
    1633-1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宏基因测序分析结直肠癌小鼠肠道菌群变化与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性。方法:将3周龄APCmin/+小鼠和野生型C57/6J小鼠分成结直肠癌组(CRC组,n=8)和正常对照组(NC组,n=7),高脂饮食喂养8周收集粪便宏基因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肿瘤组织M2巨噬细胞极化。结果:HE病理显示CRC组小鼠造模成功,肿瘤数量显著多于NC组(P<0。05)。α多样性显示CRC组菌群多样性高于NC组,菌群丰富度无显著差异;β多样性显示两组间菌群明显分离。Venn图显示两组间共有物种1620种,NC组和CRC组特有物种分别为109、191种,门水平上两组间以厚壁菌门(74。04%vs 87。56%)和拟杆菌门(20。33%vs 6。42%)为主;种水平 Metastats 分析显示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_A)、弗雷特肯氏菌(Duncaniella freteri)、粪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merdae)、内脏拟杆菌(Odoribacter splanchnicus)在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KEGG功能分析显示CRC组核糖体、糖酵解及糖原生成、氧化磷酸化等通路显著富集;NC组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胆固醇代谢通路显著富集;IHC分析显示CRC组M2巨噬细胞CD206含量高于NC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RC组内脏拟杆菌丰度与CD206呈正相关(r=0。7799)。结论:CRC小鼠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并存在功能差异,不同差异菌群与巨噬细胞极化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结直肠癌肠道菌群巨噬细胞极化宏基因测序差异分析

    紫草素调节IL-6/STAT3信号通路对牙髓炎大鼠牙髓组织损伤的影响

    王芹李立恒冯建梅胥爱文...
    1639-1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紫草素(SHI)调节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对牙髓炎大鼠牙髓组织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牙髓炎大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SHI低、中、高剂量组(SHI-L、SHI-M、SHI-H 组,0。125 mg/kg/d、0。25 mg/kg/d、0。5 mg/kg/d SHI)、SHI 高剂量+STAT3 激动剂 Colivelin 组(SHI-H+Colivelin 组,0。5 mg/kg/dSHI+1 mg/kg/dColivelin),每组18只。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牙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牙髓组织IL-6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IL-6/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饮食减少,不敢咬食物,精神萎靡;牙髓组织出现坏死,牙本质细胞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加,根髓充血扩张;血清IL-6、IL-1β、TNF-α、CXCL10和VEGF水平,IL-6平均光密度及IL-6和JAK2蛋白水平、p-STAT3/STAT3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Model组相比,SHI-L、SHI-M和SHI-H组大鼠饮食较正常,精神状态较佳,牙髓组织病理变化减轻;血清IL-6、IL-1β、TNF-α、CXCL10和VEGF水平,IL-6平均光密度及IL-6和JAK2蛋白水平、p-STAT3/STAT3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SHI-H组相比,SHI-H+Colivelin组大鼠饮食较差,精神不佳,牙髓组织病变加重;血清IL-6、IL-1β、TNF-α、CXCL10和VEGF水平,IL-6平均光密度及IL-6和JAK2蛋白水平、p-STAT3/STAT3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SHI能抑制牙髓炎大鼠炎症水平,减轻牙髓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紫草素IL-6/STAT3信号通路牙髓炎大鼠牙髓组织损伤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及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

    柴茂羊晰君李莹王蓓...
    1645-1648,1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及辅助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到2023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的12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n=60,舒芬太尼麻醉)和瑞芬太尼组(n=60,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苏醒质量、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1(Ang-1)、血管紧张素2(Ang-2)]、Th1/Thi2免疫平衡指标[包括Th1、Th2及调节性T细胞(Treg)、Th1/Th2比值],术后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舒芬太尼组相比,瑞芬太尼组的应激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更短(P<0。05)。术后1 d,两组Cor、NE、Ang-1、Ang-2升高,但瑞芬太尼组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术后1d,两组Th1、Treg、Th1/Th2升高,但瑞芬太尼组低于舒芬太尼组;Th2下降,但瑞芬太尼组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可改善麻醉苏醒质量,减轻应激反应,调节Th1/Th2免疫平衡,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较好。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宫颈癌根治术苏醒质量应激反应Th1/Th2免疫平衡

    补中益气汤联合疲三针对乳腺癌术后癌因性疲乏肝郁脾虚证患者心理状态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江正龙常金圆杜宁胡薪蕊...
    1649-1652,1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疲三针对乳腺癌术后癌因性疲乏(CRF)肝郁脾虚证患者心理状态和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148例乳腺癌术后CRF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疲三针治疗,n=74)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补中益气汤治疗,n=74)。对比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疗效、Piper疲乏量表(PFS)、焦虑自评量表(SAS)、中医证候总分、抑郁自评量表(SDS)、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IFN-γ/L-4]。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PFS、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IL4低于对照组,IFN-γ、IFN-γ/IL-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疲三针可改善乳腺癌术后CRF肝郁脾虚证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免疫功能,减轻疲乏程度和抑郁焦虑心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补中益气汤疲三针乳腺癌癌因性疲乏肝郁脾虚证心理状态Th1/Th2细胞因子

    2018-2022年佛山地区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分析

    伍咏瑶高平明罗威耀万瑞平...
    1653-1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18-2022年佛山地区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为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集的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病例1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一般资料、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时间分布特征、临床特征、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结果:186例小儿沙门氏菌感染患儿年龄分布,1~3岁构成比最高,占37。63%,>6岁构成比最低,占1。61%。2018年发病33例,2019年发病19例,2020年发病39例,2021年发病44例,2022年发病51例,沙门氏菌感染病例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一年四季均有沙门氏菌感染病例,夏秋两季发病率最高,分别占43。55%、30。11%。发热、腹泻、解粘液便为主要症状,分别占90。32%、74。73%和63。98%。血清型B群最高,为118例,占63。44%。通过对分离出的191株沙门氏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只有3株(1。57%)对所检测抗菌药物均不耐药,耐3类或3类以上的多重耐药沙门氏菌有157株(82。20%),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替坦耐药率均为100%。不同年份沙门氏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年来佛山地区小儿沙门氏菌感染呈上升趋势,1~3岁儿童是主要群体,夏季和秋季是发病的高峰季节,主要血清型是B群,儿童感染后以发热、腹泻、解粘液便为主要症状,沙门氏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佛山沙门氏菌感染儿童临床特征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