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技术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技术进展
生物技术进展

林敏

双月刊

2095-2341

curr_biotech@163.com;prog_biotech@caas.net.cn prog_biotech@163.com

0571-86651497

310008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生物技术进展/Journal CURRENT BIO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生物技术进展》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以传播生物技术前沿科学,引领生物技术发展潮流为目标的学术期刊。月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 33-1375/Q,国际统一刊号ISSN2095-2341,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围绕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基础研究,刊载生物技术在农、林、畜牧、兽医、食品、工业、医药、生态与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和研究成果。主要设置进展评述、研究论文、技术与方法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相关企业研发人员、海外留学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塞来昔布中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的残留量

    赵晨阳刘晓梦邢亮彬李亚丽...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一种测定塞来昔布原料药及其制剂中塞来昔布磺酸甲酯和塞来昔布磺酸乙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方法,采用碘化钠衍生-顶空进样,将两杂质衍生成碘甲烷和碘乙烷,DB624毛细管色谱柱(60 m×0.25 mm,1.4 μm)分离,氦气为载气,质谱检测器检测.塞来昔布磺酸甲酯和塞来昔布磺酸乙酯均在10~50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80.87%~106.52%,RSD小于10%;定量限均为10 ng·mL-1.所有塞来昔布样品中均未检测出塞来昔布磺酸甲酯和塞来昔布磺酸乙酯杂质.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塞来昔布中塞来昔布磺酸甲酯和塞来昔布磺酸乙酯2个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的检测.

    塞来昔布塞来昔布磺酸甲酯塞来昔布磺酸乙酯基因毒性杂质气相色谱-质谱法

    生物检测试剂保藏技术研究进展

    刘莹莹赵可心王艺霏路凯旋...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检测试剂的扩增性能,尤其是酶试剂的生物活性对荧光定量PCR等的检测结果起决定性作用.采用不同的保藏技术对维持检测试剂的生物活性,实现生物检测试剂室温条件下长时间稳定保藏与非冷链运输,保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等至关重要.针对低温保藏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喷雾干燥技术以及玻璃化冷冻技术4种不同保藏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应用中总结优缺点,以期对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生物检测试剂低温保藏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喷雾干燥技术玻璃化冷冻技术

    氢气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刘星宇赵国利李雪婧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气在能源领域的优势已日渐凸显,其在医学领域同样是一种清洁、高效、经济的治疗手段.氢医学领域主要包括氢气对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如氢气的使用方法、剂量、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作用机理等.氢分子可以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过氧亚硝酸盐,对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其作为一种内源性气体,无毒无害,对人体不会造成不良反应.通过直接摄入和控制释放等方式,可以实现对脑和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的靶向治疗.介绍了释放氢气的不同方式及其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氢医学的科学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氢气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氢气纳米材料抗氧化抗炎

    银离子比色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杨敏褚厚娟朱龙佼胡清华...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银离子(Ag+)会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平衡,其检测在环境和食品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比色法是检测Ag+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简单、易操作、可现场快速检测等优点.传感机理以及显色材料的发展是比色法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综述了Ag+比色检测技术的显色机理及其传感策略,将显色机理分为三类,包括酶催化、等离子体共振和化学显色,并对相应的显色材料进行了概括.讨论了Ag+检测的传感机理、传感性能和实际样品应用,并总结了目前Ag+比色法检测的挑战和前景,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Ag+比色法的原理,推动重金属离子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

    比色法Ag+显色机理纳米材料DNA

    转基因检测标准的方法验证工作研究

    章寅贾军伟白蓝陈一帆...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基因检测标准为转基因食品的有效标识、科学监管、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方法验证工作是指实验室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验证上述转基因检测标准在实验室现有的人员、设备、场地环境等条件下是否可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方法验证工作直接影响到标准的实施和应用,但现有的转基因检测标准的验证方法,大部分只提供了方法验证的定义,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案.从验证工作的仪器设备、试剂及标准物质、技术验证参数、环境要求等关键要素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验证工作建议,旨在为农业转基因实验室开展方法验证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并为我国转基因标准体系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转基因检测标准体系方法验证准确度重复性

    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研制

    纪艺王凯莉余卉茹赵新...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羊肉及其肉制品的掺假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为了完善市场执法检查法律依据,利用数字PCR定值羊HELZ基因,研制了羊基因组DNA标准物质.由于标准物质可以用于衡量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因此可以判定食品及相关制品中羊肉的掺假情况.利用数字PCR对研制的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估,结果表明该批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4℃、25℃可以稳定保存14 d,在-20℃可以稳定保存6个月.来自全国9个不同实验室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高浓度)和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低浓度)的联合定值结果显示,标准值及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5.44±0.45)×103 copies·μL-1和(5.68±0.54)×102 copies·μL-1.该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为动物源性标准物质的市场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完善了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的制备、定量检测、质量控制和量值溯源技术平台.

    标准物质羊源性HELZ基因数字PCR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HCS02-001培养方法优化及改善睡眠功能研究

    宋佳李雪龙林欣梅余萍...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HCS02-001的培养方法,并探究其助睡眠功能,以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产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实验和小鼠实验进行条件筛选和功能评价.在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24 h,初始pH 6.5时,罗伊氏粘液乳杆菌的GABA产量为5.58 g·L-1.直接睡眠实验中小鼠均未出现直接睡眠现象,延长戊巴比妥钠催眠小鼠的睡眠时间实验中,高剂量组的小鼠睡眠时间有效延长,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组的小鼠入睡率高达40%,巴比妥那睡眠潜伏期实验显示高剂量组的小鼠减少了睡眠潜伏期,可与巴比妥钠协同发挥作用.结果表明罗伊氏粘液乳杆菌HCS02-001具备助睡眠的作用.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单因素响应面助睡眠

    NHP2调控肝癌细胞衰老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黄师莫茵茵罗绿景刘会婷...
    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核糖核蛋白NHP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其与疾病进展与预后的关系,通过Quick Go、GEPIA 2在线数据库筛选HCC细胞衰老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确定了研究对象基因NHP2;进一步使用STRING、TIMER 2.0、UALCAN数据库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NHP2在泛癌中的差异表达以及在肝癌和其他泛癌中病理进展过程中的相关性,并预测预后生存关系;使用miRNet数据库分析其靶向miRNAs和lncRNAs,应用Cytoscape v3.8.0绘制可能的CeRNAs调控网络图.结果显示,在线数据库检索到细胞衰老相关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113个,HCC差异表达基因2 206个,共有19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肝癌细胞衰老的生物学过程.其中,NHP2在包括HCC的多种癌症中显著高表达,NHP2高表达的肝癌人群预后较差,具有统计学差异.NHP2基因编码的互作蛋白有10个,主要参与了1个信号通路(KEGG信号通路)、6个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11个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和7个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结果预测出NHP2靶向miRNAs有2个,lncRNAs有57个.研究结果表明,NHP2在包括HCC的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根据患者的年龄、分期等状态有明显差异,在HCC增殖和衰老过程中,可能通过lncRNAs/miR-1-3p/NHP2或lncRNAs/miR-124-3p/NHP2调控轴进行调节,是HCC预后的预测因子和潜在治疗靶点.

    核糖核蛋白细胞衰老肝细胞癌生物信息学

    基于m5C相关基因构建三阴性乳腺癌预后预测模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安外尔·约麦尔阿卜拉布尔兰·叶尔肯别克孙莉莉刘富中...
    149-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m5C)相关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治疗及预后中的潜在价值,构建了基于m5C相关基因的预后预测模型,用于评估TNBC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状况.从基因表达总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下载TNBC基因表达谱和相应的临床数据.通过Pearson分析确定了99个m5C相关基因,进一步采用单因素Cox分析鉴定出5个与预后有关的m5C相关基因(SLC6A14、BCL11A、UGT8、LMO4、PSAT1)并构建了风险评分(risk score)预测模型,根据风险评分中位值将患者划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使用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和校准曲线评估了模型的预测效能.训练集和验证集的K-M生存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均验证了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风险评分可作为独立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使用ssGSEA、免疫评分分析和化疗药物对高低风险组患者的半最大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差异分析显示,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基因以及大多数化疗药物的IC50值在不同风险组之间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构建了基于5个m5C相关基因的风险评分预后预测模型,这将有助于阐明TNBC中m5C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进而提供更有价值的预后及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为TNBC患者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m5C相关基因三阴性乳腺癌预后预测模型化疗药物IC50免疫浸润免疫检查点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糖肾宝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苏芳林罗鑫唐赛男黄乐韵...
    16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探究糖肾宝复方(Tangshenbao compound,TSB)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机制.使用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结合相关文献,得到TSB相关活性成分与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OMIM数据库,获得TSB治疗DN候选靶点;利用在线作图软件绘制"TSB-DN"候选靶点Venn图,并结合 Cytoscape 3.7.2 软件进行GO和KEGG 富集分析;然后使用PyMOL、AutoDock Tools和AutoDock Vina软件完成活性成分配体与靶蛋白晶体结构对接;再通过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进行细胞实验验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STAT3、PIK3CD、PIK3R1、MAPK8及关联性靶点Ets-1 mRNA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24 h后的细胞活性.结果发现,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合并处理后共获得TSB作用靶点835个,联合GeneCards、DisGeNET、OMIM等疾病数据库后共获得443个"TSB-DN"交集靶点,而PPI网络分析得出Degree前10靶点分别为SRC、PIK3R1、STAT3、PIK3CA等;GO、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SB治疗DN可能与蛋白磷酸化、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表达正调控等功能相关;最后体外细胞实验表明,TSB复方能有效降低SV40-MES-13细胞中PIK3CD、PIK3R1、ETS-1的mRNA表达量,药物作用于细胞后能起到"抑制、镇静"的作用.结果表明,TSB复方可通过抑制PIK3R1、PIK3CD和MAPK8、STAT3、ETS-1等靶基因的mRNA表达,实现对PI3K-Akt、AGE-RAGE等信号通路的调控并发挥对DN的治疗作用.

    网络药理糖尿病肾病糖肾宝复方肾小球系膜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