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技术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技术通讯
生物技术通讯

黄培堂

双月刊

1009-0002

swtx@263.net

010-66948856

100071

北京丰台东大街20号

生物技术通讯/Journal Letters in Bio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进展。设有研究报告、技术方法、综述、经验交流、专论研究快报、生物药园及知识介绍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B病毒EA优势表位区段抗原的克隆表达及其鼻咽癌诊断价值初步评价

    陈世锋胡纪文殷瑛杜江东...
    505-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高活性EB病毒早期抗原(EA)的优势表位区段抗原,并初步评价该抗原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生物学软件分析EA抗原的B细胞表位分布,选取含有优势表位的抗原区段,然后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克隆表达获得纯化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步评价优势表位区段抗原的检测性能.结果:选取了2个优势表位区段抗原并获得了高效表达抗原EA1(61~200 aa)和EA2(291~404 aa),经小样本验证,确定其中EA2具有更高的抗原活性和特异性.放大样本进行检测,基于EA2抗原的IgG和IgA间接E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38%、93.68%和65.38%、95.79%.EA-IgG检测的AUC值为0.972,EA-IgA检测的AUC值为0.893.结论:优势表位区段抗原EA2可用于EA抗体检测,利用该抗原建立的EA-IgG和EA-IgA间接ELISA检测方法可以很好地区分鼻咽癌患者和健康者,EA-IgG比EA-IgA更适于鼻咽癌的鉴别诊断.

    EB病毒早期抗原优势表位区段抗原诊断鼻咽癌

    重组猪胰蛋白酶原及其突变体在毕赤酵母X33中的组成型表达

    窦俊方宏清徐登圆赵珊珊...
    511-516,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设计以PGAP为启动子的组成型质粒,构建高效表达重组猪胰蛋白酶原的毕赤酵母X33菌株,获得重组猪胰蛋白酶.方法:首先将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提取质粒,电转化至毕赤酵母X33,表达重组猪胰蛋白酶原,经肠激酶激活,纯化提取得到重组猪胰蛋白酶.结果:筛选到高效表达重组猪胰蛋白酶原的毕赤酵母X33菌株,获得了重组猪胰蛋白酶.结论:以PGAP为启动子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X33后表达的重组猪胰蛋白酶原避免了补加甲醇带来的危害,且操作方便,大大缩短了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动物源性污染.

    毕赤酵母X33重组猪胰蛋白酶原重组猪胰蛋白酶酵母表达

    过表达miR-203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李启成虞大为宗静朱江磊...
    517-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iR-203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iR-203 agomir组、agomir-NC组,通过盲肠穿刺法建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miR-203 agomir组和agomir-NC组大鼠于模型建立后分别尾静脉注射miR-203 agomir和agomir-NC.RT-qPCR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miR-203表达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肾功能指标肌酐(Cr)、尿素氮(BUN),肾损伤指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及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4(TLR4)、磷酸化p65(p-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的表达.结果:miR-203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中低表达.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和agomir-NC组大鼠肾组织细胞水肿,且伴有炎性浸润,肾小球皱缩,血清Cr、BUN、NGAL、KIM-1、IL-1β、TNF-α以及肾组织TLR4、p-p65、p-IκBα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过表达miR-203后,肾组织水肿、炎性浸润及肾小球皱缩均得到显著改善,血清Cr、BUN、NGAL、KIM-1、IL-1β、TNF-α以及肾组织TLR4、p-p65、p-IκBα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miR-203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iR-203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miR-203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炎症TLR4/NF-κB信号通路

    miR-424-5p靶向NLRP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增殖迁移和侵袭

    张洪波李振龙赵霞路倩...
    523-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miR-424-5P及NAcht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1(NLR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qRT-PCR检测来自医院的15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LRP1的mRNA水平;通过qRT-PCR检测2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CC827、A549和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中NLRP1的mRNA水平;利用CCK-8检测下调表达NLRP1对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检测下调表达NLRP1对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通过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424-5p是NLRP1的调控miRNA之一,将检测细胞分为miR-NC组、miR-424-5p mimics组及miR-424-5p inhibitor组,利用qRT-PCR检测3组细胞中miR-424-5p及NLRP1的m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NLRP1蛋白表达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424-5p与NLRP1之间靶向调控关系;将肺癌细胞A549分为miR-NC组、miR-424-5p inhibitor组及miR-424-5p inhibitor+si-NLRP1组,利用CCK-8法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3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NLRP1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A549细胞中NLRP1表达量最高(P<0.01),而BEAS-2B中NLRP1表达量最低(P=0.157);下调表达NLRP1抑制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过表达miR-424-5p的A549细胞中NLRP1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而敲低miR-424-5p增加NLRP1的蛋白表达(P<0.01);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24-5p能与NLRP1的3'非翻译区结合抑制其表达(P<0.01);敲低miR-424-5p能够促进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同时敲低miR-424-5p和NLRP1的表达量则可以使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到miR-NC的水平.结论:miR-424-5p能够靶向NLRP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非小细胞肺癌miR-424-5pNAcht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1(NLRP1)增殖迁移侵袭

    Atox1参与调控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刘克强谭健张卫强马静波...
    530-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Atox1基因对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UALCAN数据库在线分析Atox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利用qRT-PCR和蛋白印迹检测转移性肺癌细胞系(NCI-H292、95-D)和非转移性肺癌细胞系(A549)中Atox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在NCI-H292细胞中敲低Atox1,分别利用CCK-8和Transwell检测NCI-H292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在A549细胞中过表达Atox1,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建立稳定敲降Atox1的NCI-H292细胞株,回复表达野生型或缺失核定位信号的突变型Atox1,分析Atox1功能与其亚细胞定位间的联系.结果:在线分析Atox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转移性肺癌细胞系(NCI-H292、95-D)中Atox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性肺癌细胞系(A549);敲低Atox1能够抑制NCI-H292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过表达Atox1能够促进细胞A54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缺失核定位信号的Atox1促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能力显著减弱.结论:Atox1促进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且与其核定位和转录活性密切相关.

    肺癌Atox1细胞增殖迁移

    卵清蛋白的棕榈酸化修饰及其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张义浜陈智峰马晓英
    537-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卵清蛋白(OVA)为模型抗原蛋白,考察其体外棕榈酸化修饰对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OVA与棕榈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的不同摩尔比进行投料反应,同时比较不同pH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并采用SDS-PAGE、圆二色谱和表面疏水值测定等技术和方法进行表征;修饰产物再经体外释放分析和体内免疫研究,比较和判断OVA的棕榈酸修饰及其接种方式(皮下或肌肉注射)对免疫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产生及滴度水平的影响.结果:OVA在pH6的磷酸缓冲液中进行棕榈酸修饰所得产物的表面疏水值最高,且二级结构无明显改变,可提高未修饰OVA免疫动物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浓度,与接种方式无关.结论:体外棕榈酸修饰可以改变抗原蛋白的疏水性,增强免疫效果,有助于减少疫苗抗原和佐剂的使用量.

    卵清蛋白棕榈酸化蛋白修饰表面疏水值免疫原性

    核内RNA对真核细胞基因组三维高级结构的影响

    金加沈文龙李平张彦...
    542-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核内RNA与真核细胞基因组三维结构的关系,并探讨核内RNA对染色体高级结构如拓扑相关结构域(TAD)和A/B区室的影响.方法:利用全基因组染色质构象捕获(Hi-C)技术对正常GM12878细胞和经过RNase处理的GM12878细胞进行染色质相互作用的检测.结果:经RNase处理后,染色质的三维高级结构在整体上变得松散,染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秩和检验P<0.05),A/B区室发生改变,并且相比于所有染色体,X染色体在A/B区室上的变化更大.同时,核内RNA的去除也让TAD边界的强度有所减弱(Vilcox校验P<0.05).结论:核内RNA参与了真核细胞基因组三维高级结构的形成,并使TAD和A/B区室更加致密.

    核内RNA全基因组染色质构象捕获(Hi-C)区室TAD边界强度

    WCX-MB联合MALDI-TOF MS技术建立宫颈癌诊断预测模型及初步验证

    孙克娜许小雨朱小双宋御繁...
    547-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宫颈癌患者血清差异性蛋白/多肽,建立宫颈癌诊断预测模型,寻找宫颈癌潜在肿瘤标志物.方法:收集宫颈癌患者血清标本34例、良性对照组血清标本27例、健康组血清标本26例,按照3:1随机分为训练组(宫颈癌患者25例、良性对照19例、健康者19例)和验证组(宫颈癌患者9例、良性对照8例、健康者7例).弱阳离子交换磁珠(WCX-MB)富集低丰度蛋白/多肽,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得到血清蛋白表达图谱,采用ClinPro Tools 3.0软件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多肽峰,建立宫颈癌诊断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12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多肽峰,与健康组相比,9个差异峰在宫颈癌患者中表达上调,3个表达下调.其中多肽峰m/z 4210.90和4645.11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85.采用快速分类算法(QC)建立的宫颈癌诊断预测模型效能最佳,其对癌症组和健康组的诊断准确性为93.75%,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88.89%;对癌症组和良性对照组的诊断准确性为88.24%,特异性为75%,敏感性为100%.结论:应用QC建立的宫颈癌诊断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较好地应用于宫颈癌辅助诊断,多肽峰m/z 4210.90和4645.11有望成为诊断宫颈癌的潜在肿瘤标志物.

    弱阳离子交换磁珠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宫颈癌诊断预测模型

    低体温脓毒症小鼠模型建立及体温变化在急性感染中的意义

    李艳萍黄坤吕宇飞黄竞...
    554-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小鼠稳定脓毒症低温模型并对其温度变化在感染中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首先用不同剂量志贺菌感染小鼠腹腔,测量体温变化和死亡率;之后通过检测血清中促炎和抗炎的细胞因子水平,对感染后小鼠的炎症反应进行分析,并通过血容量及脏器病理切片评价小鼠感染后机体的损伤;最后,通过对脓毒症小鼠采取提前免疫或抗生素治疗等干预措施,检测不同感染程度下小鼠的存活率和体温变化.结果:随着感染剂量的增加,小鼠体温显著降低,死亡率升高;感染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其中以促炎因子IL-6和IFN-γ为主,二者均达到104数量级;机体血容量显著降低,并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在感染前给予志贺菌多糖结合疫苗进行预防性和感染后给予卡那霉素进行治疗性干预后,小鼠存活率均明显提升,同时低体温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结论:通过小鼠腹腔感染病原细菌能够建立稳定的低温脓毒症模型,为脓毒症导致体温过低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体温的变化与小鼠感染程度及存活率具有相关性,可作为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便捷的指标和依据.

    脓毒症低体温小鼠模型急性感染

    奥卡西平特异性抑制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

    刘召丹陈丽树满江红
    561-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能够特异性抑制胶质瘤干细胞(GSC)增殖且已经应用于临床的小分子化合物,为脑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线索.方法: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药物库中640种小分子化合物药物处理GSC,并以人正常星形胶质细胞NHA作为对照,通过高内涵筛选出能够特异杀伤GSC的小分子抑制剂.用不同浓度的奥卡西平处理多株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来源的GSC细胞T3691、T3832、T387、T4121、D456以及正常星形胶质细胞NHA,在第4 d检测细胞相对生长活力,对比奥卡西平对不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从FDA批准的小分子药物库中筛选到奥卡西平能够显著抑制GSC的增殖能力,且对NHA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奥卡西平在终浓度为5μmol/L时已经对多株GSC的增殖能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在NHA中的IC50远高于GSC.结论:奥卡西平具有良好的抑制GSC增殖的能力,并且对NHA影响不显著,这为探索靶向治疗胶质瘤新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奥卡西平胶质瘤干细胞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