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学通报
生物学通报

郑光美

月刊

0006-3193

swxtb@163.com

010-58807645

100875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生物学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Bi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2年创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现由中国科协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为全国核心期刊之一。本刊主要对象是:全国中等学校教师,并兼顾大专院校师生和一般生物学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虎毛色多样性的遗传演化

    陆道炜徐霄罗述金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豹属(虎、狮、豹、美洲豹、雪豹)中唯一具条纹而不是斑点的物种.虎以黄底黑纹的野生型标志性毛皮为世人所熟知,此外,有白虎、金虎、雪虎、黑虎等具毛色多态型,其遗传起源及科学和保育价值则长期存在疑问和争议.最近10年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定位了S1c45a2、Corin、Taqpep等参与和调控色素通路并导致虎毛色变异的基因,揭示了其对物种生存和适应的潜在影响.虎毛色多样性遗传机制的揭示,为虎的保护及圈养繁殖提供了科学佐证,也为通过非模式生物研究动物适应性演化进行了积极探索.

    毛色遗传多样性适应性

    哺乳动物FSHR基因选择压力分析

    王伟萍贺刚吴斌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FSHR基因正常表达是卵巢获得促性腺激素反应能力的关键,其与哺乳动物的繁殖性状有密切的关系,且该基因不同基因型与绵羊等多胎性状相关.对33种哺乳动物的FSHR基因选择压力进行分析,FSHR基因转录本最长ORF序列正选择位点有19个,但只有1个位点P>95%;鲸豚类动物为前景枝,比较M0和M2,差异显著,且二者均为0<ω<1.研究结果表明,哺乳动物的FSHR基因较保守,主要受净化选择作用.鲸豚类动物FSHR基因存在加速进化,推测长江江豚等鲸豚类动物抚幼要求高,难度大,一般1胎1仔,FSHR基因加速进化可能有助于其实现"优育"繁殖适应.

    哺乳动物FSHR基因选择压力繁殖适应

    科学史视角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过程

    王玉龙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摩尔根(Morgan)的红眼、白眼果蝇杂交实验为基因在染色体上提供了实验证据,但并不能完全让人信服.通过梳理科学史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究历程,呈现了摩尔根和斯特提文特(Sturtevant)、布里吉斯(Bridges)、杜布赞斯基(Dobzhansky)、佩因特(Painter)等学者在不同角度上的探究成果,以越来越直接、明确的证据,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染色体摩尔根染色体图唾液腺染色体

    探索人类温度感觉和触觉机制——解读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陈佳钰王予涵黄佳浩王首占...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朱利叶斯和帕塔博蒂安,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痛觉和触觉形成机制中的贡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cDNA文库筛选和基因敲减等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他们发现了介导机体温度、痛觉和触觉感受的TRPV1和Piezo1/2受体分子及其作用机制,为揭示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原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神经生物学辣椒素受体温度痛觉触觉

    将"科学工作采用基于实证的范式"落实到科学课堂中

    靳冬雪王笑梅刘恩山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注重科学本质的学习,促使学生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特点."科学工作采用基于实证的范式"作为科学本质的内容之一,强调了科学研究遵循的理论体系与根本理念.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可通过使用科学史或科学探究的策略,明确引导学生思考证据的获得与使用,并向学生明示使用证据支持或反驳科学观点这一科学本质内容.此外,科学研究基于实证这一重要特点与其他科学本质内容紧密相关,教师可在教学中将多项科学本质内容相结合,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的特点,区分科学与非科学.

    科学本质基于实证科学教学

    BOPPPS教学模型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刘朝莉项小燕何吕平徐畅...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中生物学必修1"细胞的衰老与死亡"一节为例,探讨了BOPPPS教学模型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通过该模型引导学生开展参与式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增加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有效性,以期对中学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BOPPPS教学模型中学生物学细胞衰老与死亡

    聚焦概念学习的"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单元教学设计

    王悦郭睿吕宏娟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单元教学中,以关注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聚焦概念学习,将iPad合理运用于课堂教学,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概念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概念学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单元教学设计情境教学

    "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郑晴晴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第1课时)教学中,以尿液的形成为大情境,通过渗透实验、分析科学史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水、尿素、K+等物质以扩散、易化扩散的被动转运方式出入细胞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进一步结合Na+、葡萄糖出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图形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主动转运的特点,能比较不同转运方式的异同和意义.在构建重要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被动转运主动转运重要概念

    利用开放式教学空间实施生物学教、学、研实践活动

    何金萍沈祁赵志超奉灵波...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放式生物学教学空间因其场地开放、课程开放、参与主体开放等特点,是学校开展多元化学科教学研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地域性教学资源优势,拓展学科教学空间,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能更大程度地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阐述如何基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以建设开放式的生物学教学空间为引,开展系列特色教、学、研实践活动.

    开放式生物学教学空间课程资源教、学、研实践

    高中生物学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设计与组织——以"中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议题为例

    邵丹玮虞驰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为中心议题,通过课前分组准备资料,并明确过程评价量表,分角色辩论"你是否支持设计试管婴儿",明晰概念"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举例说出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学和技术问题,认同我国坚决反对生殖性克隆人的四不原则等教学环节设计,在实施SSI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科学推理和论证.

    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设计治疗性克隆生殖性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