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韩捷音

月刊

1009-5608

sxdsjjs@163.com

0431-86037976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4646号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Journal SHUXUE DASHIJIE(JIAOSHI SHIYO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道课本例题的探究过程

    程坚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问题和结论问题:(苏教版选修2-1第57页例2)求平面内到两个定点A,B距离之比等于2的动点P的轨迹方程。

    课本例题轨迹方程苏教版动点距离

    为什么要去分母——一堂数学课教学后的反思

    杨斌
    5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教学分式方程课堂教学片断反思

    点化智慧,从细节开始

    王卫东潘淑芬
    5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是一种智慧。成尚荣教授认为数学教育要“为智慧的生长而教”,数学的课堂中理应充满着智慧:整体思考的智慧、怀疑批判的智慧、辩证对比的智慧、探索实践的智慧……。我们教师应从“重视知识,更追求智慧”的高度出发,让学生从知识走进方法,从思想走近智慧,要在知识的生长过程中伴随着智慧的萌发、生长与超越。

    智慧数学教育生长过程知识伴随

    一堂数学课上不完谁之过?—《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实践与反思

    章丽
    5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问题的提出对中职数学教师来说,一节数学课上不完是屡见不鲜的事,常常听到同行们抱怨“学生的基础怎么这么差?我一节课的内容都掰成两节课了,还上不完!”“学生的反应怎么这么慢?我都不敢叫学生到黑板上做题了!”“一节课只能讲这么点内容,

    数学课教学实践距离直线数学教师学生

    高中数学模型的建模

    彭志文
    5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熟练数学建模方法,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对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数学模型及其特点;二、不同类型的数学模型;三、数学模型的例析;四、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五、数学建模与课堂教学的切入。

    高中数学建模类型切入

    例谈如何解答高考选择题

    王莉莉
    6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考中要考好数学,首抓选择题。很多同学说选择题挺麻烦的,得分很不稳定,说白了就是基础还不扎实,做选择最可以加强基础。高考选择题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渗透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基础知识求深度的考基础考能力的导向;使作为中低档题的选择题成为具备较佳区分度的基本题型。

    选择题高考基础知识解答数学思想不稳定型综合知识点

    一道高考题所引发的思考

    尹燕丽刘荣权
    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久前在给2011届高三学生复习解析几何时,笔者引入2009年全国卷Ⅱ中的一道高考题,师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究,由此生成的教学资源现已整理成文,以期与同仁们共享。

    高考题引发解析几何教学资源

    中职数学教学中的现状与措施

    沈卫
    6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职教育要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但足现在的中职数学教学方面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际联系得不够紧密。为了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中职数学教学应该着重于带领学生探索解决数学典型问题的方法。总结分析目前中职数学教学上的现状,我们应该采取积极处理措施,本文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加强数学建模利用,改革优化课程;深人数学理念,培养数学思维;充分利用样例教学法。

    中职数学教学现状采取措施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初中数学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多方位的思考问题

    卢之林
    6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轼《题西林壁》里的名句,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其原因就是此诗句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看问题如果单从一个方面看,肯定是片面的,只有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才能把问题看全面,看透彻,初中数学教师要交给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方法,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思想,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多方位思考问题

    立足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廖全育
    6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生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中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主要是用来传播和再现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科学成果的,不具有首创性,因此中学数学的创造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应是创设一定的条件、环境、氛围,引导、

    创新能力数学课堂学生培养教育改革中学数学知识体系基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