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郝临山

双月刊

1674-0882

dtxbsk@163.com

0352-7158321 7563252

037009

山西省大同市御河桥东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宋元骈散关系论的确立及骈散文法论的对垒相埒

    谢文惠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前反骈言论络绎而出,但并非属意于文体是否骈、散的问题.至宋元,论者明确将骈、散并举,骈、散关系论自此确立;同时,又深入辨析骈散文法异同,使二者呈对垒相埒之势,而分歧点和相参处并非拘泥于文体,而大多指向文法.宋元时期体法双彰、骈散兼备,其骈、散文法互化,是古文运动、文体改革的必然结果,是破体为文的成功实践.显而易见,骈、散在文体上各自独立,在文法上互相渗透,在文风上相得益彰.由宋元始,骈文和散文作为文章体派的双子星座,在其文法特征融汇或分明下,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体创变的重要内容.不管是从史论发展的视角还是文论生成的过程来看,骈、散论是宋元文体论从未缺席的素材,也是历代体法之争在文章学领域的投影.

    宋元骈散文法论对垒相埒

    生态批评视域下葛水平文学作品中的乡村书写

    赵宇霞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作家葛水平的文学世界里,山西晋东南太行山区的乡村书写始终是作家致力的书写焦点.不管是地理空间映射的恋地情结还是民俗风物蕴含的家园意识,作家的审美情感始终贯穿于其乡村书写之中;从"人与自然共生""敬畏生命"角度审视作家的生态伦理,不仅是对作家乡村书写实质的探讨,同时也是对当下日渐式微的乡村文化及乡民普遍经历的精神生态危机的关照.

    葛水平乡村书写审美情感生态伦理

    浅析古代中国创世神的属性——兼与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属性比较

    宋娇
    111-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宗教信仰的方式和内容来看,神灵属性主要包括自然神、祖先神、职能神、至上神和唯一神等类型.古代中国的创世神多为祖先神,而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多为自然神,如此差异,与两地区早期的文化发展模式、家庭形态演变过程以及政治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同时,通过对古代中国与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属性的比较,可以反映出两者虽同为东方文明,但具有明显不同的文明特征,从而使人们对两种文明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古代中国创世神属性古代两河流域

    地方节俗的演变与重构——以山西省大同市春节"游八仙"为例

    张哲田兆元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游八仙"经历了由"禳星"到"禳星+游乐"再到"祭财神、喜神+娱乐"的过程,其诞生与发展与道教密切相关,并逐渐成为兼具信仰性与娱乐性的复合性节日.2008年大同市政府开始重视文旅开发,"游八仙"由地方民俗文化转化成为民俗旅游资源,其所蕴含的"祭"的属性被淡化,"游"的属性被凸显,被重新建构的当代"游八仙"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有效促进了地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游八仙"民俗旅游景观生产民俗经济

    清代山西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及成因

    祁剑青刘旭张晓天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ArcGIS10.8平台,对清代山西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并分析其成因.结果显示:清代山西自然景观类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基本吻合,多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命名.人文景观类地名受人文活动影响较大,集中分布于省域东北部以及南部地区;人文景观类地名的空间分异明显,晋北地区为军政活动类、蒙满民族语言类地名的集中分布区,晋南地区传说典故类、商业活动类、姓氏类地名较为集中,美好寓意类、建筑类地名分布集中度低.

    山西地名文化景观

    1940年代末国产电影中的妇女解放问题研究

    刘世浩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1940年代末的国产电影中,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大量呈现是这一时期国产电影的显著特色.一批反映妇女实际生活境遇与人生理想之间冲突的影片先后上映,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类影片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妇女社会地位、妇女的家庭责任以及职业妇女的独立性等问题,围绕这类影片的讨论也远远超过了影片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与思想,讨论的范围之广、层次之深,构成了1940年代末国产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1940年代末国产电影妇女解放问题

    论贾樟柯电影对戏曲元素的借鉴与运用

    刘娜娜徐建国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许多影视作品出现了现代与传统艺术互相融合的特有现象,较为突出地表现为对一些戏曲情节、戏曲唱段、戏曲音乐等戏曲元素的借鉴和运用.贾樟柯电影将戏曲元素成功地运用到电影叙事中,彰显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当代电影与传统戏曲的融合也使中国电影在民族化的道路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戏曲元素贾樟柯电影戏曲文化

    国家形象建构视阈下右玉精神外宣英译技巧探析

    连晓华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是实现译文与源语信息最贴近而又自然的对等.右玉精神的外宣翻译实现对等,既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语言表达习惯以及外宣交际功能的影响,也要关照目的语受众群体的阅读反应,这对翻译技巧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右玉精神的外宣翻译技巧的选择关系着翻译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也会影响到目的语受众群体对右玉精神文本内容的理解、中国精神乃至中国形象的解读.因此,翻译技巧的选择既要满足最大程度地还原右玉精神的实质内涵,同时肩负着塑造、建构、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纽带作用.

    国家形象建构右玉精神外宣英译技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武术政策的变迁历程与演进特征

    韩峰张建业戴羽王志强...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政策历史演进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来相关的武术政策文本,武术政策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1949-1977)、调整发展阶段(1978-1989)、深化发展阶段(1990-2011)、完善创新阶段(2012-2021).从政策演进来看,我国武术政策始终坚持保护与发展协调并进,政策过程从"问题导向"向"战略布局"过渡,政策结构从"简单控制型"向"元治理结构"过渡.未来要继续加强武术政策顶层设计,构建政策执行监管体系,完善依法治体制度规范,进一步提升武术政策体系法治化水平.

    武术政策变迁历程演进特征

    考研学生抑郁情绪干预的个案研究

    马志强肖海雁梁晓燕苗小翠...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帮助某高校1名考研学生缓解抑郁或抑郁情绪,采用理性情绪疗法、系统脱敏法和森田疗法对其进行4个阶段共11次咨询;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表(SAS)、强迫量表(Y-BOCS)进行测量,结合自评、社会功能恢复、他评、心理测量结果进行咨询效果评估;结果显示,通过心理咨询,A某抑郁情绪状况、社会功能及强迫思维都有明显改善.最后对咨询过程进行反思,以期探索考研学生抑郁情绪干预新路径,为后续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

    考研学生抑郁情绪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