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郝临山

双月刊

1674-0882

dtxbsk@163.com

0352-7158321 7563252

037009

山西省大同市御河桥东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导驱动 四位一体——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吕用印余彩霞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可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构建学业督导驱动、就业引导驱动、创业指导驱动的三导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中实施课程模块化、技训系统化、竞赛项目化、实践常态化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二者共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发展.

    职业能力创业就业能力三导驱动四位一体

    多样化教学模式提升声乐教学趣味性

    钱京涛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声乐教学在培养音乐人才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塑造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还奠定坚实的声乐基础.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声乐教学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教学理念固化、教学模式单一、教师科研压力大、硬件设施不足等问题,这些均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高校声乐教学需进行创新与改革,通过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关注教学教研工作,减轻教师科研压力,以更深入地解析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感受作品情感和思想;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如引入多媒体设备、改善教学场地等,以提升教学效果.

    多样化教学模式声乐教学趣味性

    数字化背景下非遗民间舞蹈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王晋媛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民间舞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保护价值.近年来,随着政府对"非遗民间文化"保护力度的加强,推动了数字化背景下非遗民间舞蹈的发展.非遗民间舞蹈的发展应依托高校的育人功能,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非遗民间舞蹈的研究与创作,结合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实践,对非遗民间舞蹈进行创新,可成为非遗民间舞蹈在高校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

    数字化民间舞蹈舞蹈创作

    情感秩序的重构:对网络直播打赏的理性分析

    赵书晗石凤珍
    123-12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直播及打赏历史悠久,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有着独特体现.特别是主播、观众两个主体在网络直播的打赏活动中体现出情感秩序建构上的新特点.以情感社会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网络直播打赏中主播的情感劳动与观众的情感消费相互作用,主播的情感秩序建构体现为从情感劳动到身份认同的过程,观众的情感秩序建构则体现为从情感卷入到情感补偿的过程.这些情感秩序建构的过程成为网络直播打赏日渐流行的关键原因.

    情感秩序情感关系网络直播打赏

    云冈石窟纪录片的声音叙事探析

    吴枢璇路金辉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音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冈石窟纪录片中,解说声、音乐和音效三种声音元素与叙事基调及节奏紧密融合,在承载场景信息、营造叙事氛围、增强观众对内容的情感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声音带给人的听觉感受不仅使观众沉浸于纪录片的场景,深入感知纪录片的叙事内容,也能提升纪录片的内容感染力.

    云冈石窟纪录片声音氛围营造情感认同

    智能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挑战、难点与对策

    吴启祥祝婉新吴雪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时代的网络舆情在传播方式、传播主体、传播周期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变化,使得网络舆情治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要想做好网络舆情治理,避免舆情事件的扩大和危机的发生,必须加大新技术研发,实现人机结合的复合式治理;治理关口前移,实现网络舆情预测预警的智能化;强化情感分析,做好基于情感视角的舆情引导;推进人才建设,提高网络舆情智能治理的专业化.

    智能时代网络舆情治理境遇变迁情感计算舆情预测预警

    对外汉语类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和优化策略

    石嘉慧唐智芳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外汉语类微信公众号存在着平台受众面窄化、推送方式单一化以及推文内容同质化的问题,呈现出一定的低效运营的状态.在优化对外汉语类微信公众号时,运营主体应当力求在准确的定位下,精准满足受众需求,丰富推送方式,打造优质推送内容,着力搭建具有特色的对外汉语类微信公众平台.

    对外汉语类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优化策略

    明清时期闽南私家园林的营造艺术

    刘曼丽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闽南私家园林营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空间的层次感和动态美,体现了深厚的地域文化.闽南私家园林的营造艺术在风格特点和造园手法上都别具一格,尽显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漳州可园作为明清时期闽南私家园林的典型个案,探究其营造艺术特征,可为现代园林艺术设计提供宝贵的启示.

    明清时期闽南园林营造艺术

    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内飞天妙音鸟斗拱的艺术特征与符号内涵

    李涛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泉州开元寺的飞天妙音鸟斗拱融合了宗教文化、海洋文化、闽南文化和中原文化,是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中国木制飞天雕像.大殿内24个木制飞天妙音鸟姿态飘逸,色彩鲜艳,表现出浓郁的"唐风朱韵".这些飞天形象源自佛教中的迦陵频伽,象征着佛祖传法和僧众聆听梵音的精神内涵.其色彩和服饰装饰丰富,体现了美学中的和谐与动态性.飞天手持的物品象征祭祀和宗教仪式,展示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泉州开元寺飞天艺术特征符号内涵佛教

    出己意,贵有我——论吴昌硕书画印的艺术融合

    胡松洋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昌硕在书法、绘画和篆刻等多个方面皆有所造诣的背后体现的是艺术创新成功的共性规律.以"诗书画印四绝"著称的吴昌硕一方面极力凸显了艺术风格创新中主体意识这个关键因素,提出了"出己意,贵有我"的艺术主张,并将这种艺术观念始终贯穿于实践之中.另一方面,吴昌硕在具体创作中将书法、绘画、篆刻等不同艺术领域的技法语言相互融汇,彼此滋养,从而塑造出独一无二的"吴氏"风格.

    吴昌硕石鼓文书法篆刻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