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张培富

双月刊

1000-5935

xbw1@sxu.edu.cn;xbw2@sxu.edu.cn

0351-7018311

030006

太原坞城路92号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学术创新,质量第一”的原则,紧密追踪学术前沿,高度关注学术热点,对于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具体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成果,不受栏目限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教育哲学发展的支流纪事——1949年大陆赴台教育哲学学者学术事功

    简成熙
    9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9年后有多位大陆教育哲学学者赴台,他们大多留学当时先进国家,不仅有丰富的办学经验,也把20世纪重要西方教育思潮带入台湾地区,为台湾地区教育哲学的发展奠定深厚基础.留学英法美的黄建中、吴俊升、崔载阳、赵一苇等先进,以及留学德国的田培林、王文俊、吴兆棠等学者,兼及留学日本的林本,皆各有所长.大体上英美与欧陆(以德国为主)两大趋势分庭抗礼,共同构成了台湾地区学者学习国外教育哲学的视野.田培林汲取德国斯普兰格精神科学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积极引入国内,是为第三境界.吴俊升深入探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反思对本土的适切性,终生汲取西方最新成果,是为第二境界.黄建中则广纳西方伦理学精要,以中华文化为本,立一家之言,实为最高境界.这群大陆赴台学者不仅奠定了台湾地区教育哲学学术发展的深厚基础,他们的成就值得置入20世纪整个华人世界历史的脉络.

    教育哲学教育史中国留学生黄建中田培林吴俊升

    RCEP生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效应的影响——基于新边际的视角

    李坤望丛聪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的诞生,区域内近90%的农产品可立刻或在未来实现零关税贸易,这将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带来较大增长.研究采用新的衡量贸易边际的方法,建立了一个预测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对贸易流量影响的新方法来评估加入RCEP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RCEP生效将带动我国农产品各细分行业的出口增长,不同行业的出口增速具有差异性,最少贸易产品占比高的农产品行业出口增长较快;其次,我国对不同成员国的出口增长率不尽相同,整体来看,相较于其他成员国,我国出口至韩国的农产品出口增长更快.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RCEP签订对我国农产品细分行业的具体意义,为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提供参照.

    RCEP最少贸易产品农产品出口增长

    制造业服务化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基于中国制造业14个分行业数据

    陈元清
    12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参与度影响显著.基于2009-2019年间中国制造业14个分行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制造业服务化显著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GVC参与度,尤其在中高技术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而对低技术制造业的影响则不显著.此外,制造业服务化可以通过加大数字化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和降低生产成本等途径,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GVC地位.鉴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外部挑战,制造业服务化提供了中国制造业突破GVC低端锁定困境的新途径,对于推动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实施制造业服务化战略,加大技术创新与数字化投入,优化营商环境,以促进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持续攀升和竞争力提升.

    制造业服务化GVC参与度数字化投入技术创新生产成本

    精准问责的内在机制与实践路径

    王锐
    135-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的"利器",问责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伴随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我国问责体系发生了深刻变革,受历史逻辑、政治体制以及现实治理需要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有效机制.精准问责的运行机制包含稳定的制度化特征和适应性的情景变量,旨在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面对现实中问责不力、泛化、简单化等问题,应在加强党对问责工作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巩固以"党内问责"和"监察问责"为主的问责体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精准问责机制.

    精准问责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面从严治党

    接续、强化与辟新: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发展维度

    张岩阳
    14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权力如何生成权威是政治生活的核心议题.在政治发展的视野内,权力生成权威有两条路径,分别是强调约束权力的规范路径和着眼权力绩效的效率路径.规范路径生成意识形态型与法理型两类权威,效率路径则衍生出绩效型权威.现代政治权威是由意识形态型、绩效型以及法理型三类权威组成的复合体,其如何塑造是现代政治的主要任务.在百年政治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意识形态型权威到绩效型权威再到构建多元复合型权威的演变脉络.党的十八大后启动的全面从严治党以多种方式持续推动三类权威的强化和整合,一个不同于西式政治权威的、一体三元式结构的权威复合体轮廓逐渐清晰,由此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政治板块的核心要件.

    全面从严治党政治发展权力权威

    化私为公:公私视角下清代陋规的制度化演变与近代国家转型

    吴争春陈显川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陋规是官场潜规则下不被正式制度承认但又被官民默许的各种惯例性收费,长期处于半公半私、半明半暗的状态.陋规严重损害吏治民生,但因其在传统体制下发挥着"亚财政"作用,成为国家治理的一大难题.清代曾两次尝试将陋规"化私为公",即雍正朝的"耗羡归公"与清末新政时期的陋规改革.雍正朝的改革短暂改变了陋规非制度化的性质,但至乾隆朝又回归旧辙.相比之下,清末的改革最终将陋规纳入"正项",引进到国家正式税收体系,发生了重要的性质变化.清末陋规制度化因应了国家体制从帝制向宪政、从"小政府"向"大政府"、从旧式财政向新式财政的转型.但清末的转型并不成功和彻底,陋规化公虽然配合了转型时期的财政需求,但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未能摆脱"黄宗羲定律".

    陋规耗羡归公清末新政财政危机国家转型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转载排名第18位

    封3页

    书讯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