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化工
应用化工

朱明道

月刊

1671-3206

yyhg@vip.163.com

029-85561216

710054

西安市西延路61号

应用化工/Journal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用性、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和交流化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适用技术,及时报道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和市场信息,注重为科研生产、成果转让,产品销售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混合碳链氧化胺/磺酸盐复合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刘垠垠王磊刘怡君何明勇...
    2576-2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整体系中酰胺基叔胺碳链比例,并引入乙二胺基乙磺酸钠和丙烯酸,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混合碳链氧化胺/磺酸盐复合表面活性剂(NY-surf)。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表面活性、泡沫性能、乳化及润湿性能。结果表明,NY-surf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临界表面张力只有29。67 mN/m,泡沫稳定性良好,在高温、高盐和高原油的环境下也具有卓越的耐受能力。乳状液静置 120 min后的析水率仅为 35%,同时具有润湿反转能力,能将原来油湿表面变为水湿表面。

    表面活性剂耐温耐盐泡沫稳定性

    超重力场协同絮凝处理腈纶废水的研究

    潘帆陈明功周鑫赵彬彬...
    2582-2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腈纶废水中具有高浓度悬浮颗粒,具有较高的浊度和化学需氧量,传统絮凝沉淀法分离效率较低。采用高速离心机产生超重力场,协同絮凝方法处理腈纶废水,研究离心时间、转速和絮凝剂添加量等参数对腈纶废水浊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单因素研究发现,随絮凝剂浓度、离心时间和转速增加,浊度去除率增大,COD去除率先升后降出现峰值。多因素响应面研究发现,浊度去除率的影响顺序为絮凝剂浓度影响最大,转速次之,离心时间影响较小;COD去除率的影响顺序为转速影响最大,絮凝剂浓度次之,离心时间影响程度较小。最优工艺条件为:絮凝剂浓度0。27%、离心时间4。5 min、转速5 000 r/min,得到浊度最大去除率为91。52%,COD最大去除率为53。83%。

    腈纶废水超重力场絮凝剂浊度COD

    P(NIPAm-co-AA)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刘佳欣高玉华徐智策李海花...
    2589-2593,2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L-聚天冬氨酸为原料,通过热缩聚反应合成聚琥珀酰亚胺(PSI),PSI与乙醇反应,丙烯酰化后得到交联剂丙烯酰氧乙胺基聚琥珀酰亚胺(AEA-PSI)。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AEA-PSI为交联剂合成载药水凝胶 P(NIPAm-co-AA)。研究了水凝胶的药物释药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P(NIPAm-co-AA)水凝胶的NIPAm/AA摩尔配比为92/8,AEA-PSI用量为4%,温度为 37℃时,药物的缓释效果最好,24 h内缓释率可达60%。胃蛋白酶的加入对药物的缓释率无明显影响。P(NIPAm-co-AA)水凝胶在模拟胃液中的降解率高于在模拟肠液中的降解率,24 h内,水凝胶在模拟胃液中的降解率均达到15%以上。

    水凝胶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天冬氨酸药物缓释生物降解

    埃洛石/水镁石纤维复合改性HEC-P(AA-AMPS)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张太庆王占旭许文翟新明...
    2594-2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溶液法,以埃洛石和水镁石纤维为改性剂,羟乙基纤维素(HEC)为骨架,与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AMPS)共聚合成了埃洛石/水镁石纤维-HEC-P(AA-AMPS)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在 5mL AA为定量下,当HEC、AMPS、埃洛石、水镁石纤维掺量分别为0。53,1。50,0。20 g和0。1g时,所制得高吸水树脂在去离子水、自来水、0。9%NaCl溶液和饱和Ca(OH)2 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分别为 401。2,135。5,59。6,65。1 g/g。此外,制备样品在600℃的热解残留提升了18。68%,在50%形变量下最大正应力从5。74 N增加到了8。05 N,力学强度同样得到改善。

    高吸水性树脂埃洛石水镁石纤维改性吸水倍率

    辽河油田高含油污泥的热化学清洗脱油研究

    邓秀琴王洪国
    2600-2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辽河油田高含油污泥通过热化学清洗法脱油,通过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复配,以正交实验法得出含油污泥高效清洗剂的最佳配比,并探索出最佳实验条件。在洗涤温度为80℃,搅拌时间40 min,液固比3∶1,搅拌速度160 r/min左右,清洗剂各组分总质量分数为2。9%的条件下,采用溶剂萃取-重量法测定处理后含油污泥中含油率降至3。17%,说明此热化学清洗法非常有效,由于清洗出的原油可以回收,且以低液固比进行清洗,清洗剂能够重复利用,因此本方法不仅减少了油泥对环境的危害,而且做到了既经济又环保。

    热化学清洗含油污泥高效脱油

    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协同处理含铜和亚甲基蓝废水的实验研究

    黄小益张晶晶乔娇娇刘洋...
    2604-2610,2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新型壳聚糖-纤维素-凹凸棒石复合气凝胶材料,对含铜废水去除效果理想,最优条件下去除率可高达85%。将吸附的铜离子固定在气凝胶材料上得到铜负载的凹凸棒石基复合催化材料,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及循序利用。该催化材料处理亚甲基蓝效果理想,在最优条件下去除率高达99。6%,此外该材料在混合废水的处理中仍然保持较高处理能力。对吸附前后的气凝胶材料进行电镜扫描、傅里叶红外、X射线衍射和热重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材料性质稳定,孔隙率高,吸附焙烧后铜可均匀负载在气凝胶材料上。该研究可为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复合型污染废水的处理提供新思路。

    凹凸棒石纤维素壳聚糖吸附铜离子降解亚甲基蓝

    复配淋洗剂对土壤中Cr(Ⅵ)的去除效果研究

    甘文涛王政华臧翀牛建敏...
    2611-2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了7 种表面活性剂两两复配作为淋洗剂,考察其对土壤中Cr(Ⅵ)的洗脱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二甲基氧化铵(OA-18)相较于其他6 种表面活性剂具有更高的洗脱率,且OA-18 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混合而成的复配淋洗剂的洗脱效果相较于单一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复配淋洗剂的洗脱性能均更好。当OA-18 和SDBS以6∶4的体积比复配,复配淋洗剂浓度为1。2 g/L,溶液pH值为8,振荡淋洗时间为12 h,土水比为1∶15 时洗脱效果最佳,对土壤中Cr(Ⅵ)的去除率为92。3%。

    表面活性剂复配六价铬土壤洗脱土壤修复

    氮硫共掺杂生物炭活化过碳酸钠降解盐酸四环素的研究

    姚志翔张安龙黄思粤贺超...
    2616-2621,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玉米芯和硫脲为原料制备了氮硫共掺杂生物炭(NSBC),将其用于活化过碳酸钠(SPC)降解盐酸四环素(TCH)。运用FTIR和XPS对其进行表征。详细探究各类关键参数对NSBC/SPC降解TCH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该体系的催化机理和验证其降解能力。结果表明,N和S的共掺杂显著增加了生物炭的活性官能团,并使NSBC得到催化产生·OH的能力,因而得到的 NSBC催化降解 TCH 的性能显著超过原始生物炭(BC)。在NSBC 投加量为0。6 g/L,温度为常温,SPC浓度为 1 mmol/L,TCH浓度为 5mg/L的条件下,TCH去除率在 70 min达到90%以上,且pH的变化对TCH去除几乎没有影响。EPR实验和自由基淬灭实验证实,在NSBC/SPC体系中去除TCH的途径是羟基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2)的协同作用。无机阴离子和天然有机物(NOM)对NSBC/SPC体系降解TCH影响较小。NSBC/SPC体系对其他5 种难降解有机物均取得良好的降解效果。

    生物炭过碳酸钠盐酸四环素反应机理

    CO2流度控制用稠化剂性能评价

    王维波王锰周艳江绍静...
    2622-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低渗透油藏CCUS技术应用过程中由CO2 气窜导致的无效注气、驱油效率下降等问题,选用一种经过改性的苯基缩水甘油醚与环氧丙烷共聚合产物YCL-2,作为特低渗油藏CO2 增稠剂,采用可视化高压容器观察YCL-2 溶解性能,采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YCL-2 不同浓度及温度下的流变性能,并对YCL-2 在渗透率级差为 5和10 的岩心组中的驱替效果进行了考察,采用变径毛细管束模型模拟稠化剂体系计算不同渗透率岩心的封堵能力。结果表明,质量浓度2。0%以下的YCL-2 可完全溶解在超临界CO2 中;流变实验表明,温度升高会降低体系耐剪切性能;选择性注入实验表明,体系对岩心微小孔隙具有一定的封堵作用,适用于渗透率级差小于5 的油藏。

    低渗透油藏CO2稠化剂气窜渗透率级差流度

    三嗪基表面活性剂与钼酸钠的协同缓蚀效应

    阮义蕾原梦颖梁鹏慧高国芳...
    2629-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一种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CRDE)和钼酸钠(Na2MoO4)复配,控制缓蚀剂总浓度为0。1 mmol/L,考察不同配比的CRDE或Na2MoO4 在3。5%NaCl溶液中对Q235 碳钢的协同缓蚀作用。结果表明,静态失重结果与电化学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相同条件下,与单独使用CRDE或Na2MoO4 相比,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更好,复配缓蚀剂CRDE与Na2MoO4 的摩尔比为7∶3时的缓蚀率可达到92。59%。

    Gemini表面活性剂复配碳钢缓蚀剂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