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交通科技
山西交通科技

赵队家

双月刊

1006-3528

0351-7074139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79号

山西交通科技/
查看更多>>由交通厅主管,是山西省交通行业创刊最早的一份综合性科技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氨酯-环氧树脂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制备与性能研究

    郭丽香宋世伟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沥青混凝土超薄磨耗层的服役性能,研究向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中接枝聚氨酯柔性链段制得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PU-EP),以PU-EP、固化剂、相容剂、基质沥青为原材料制备高性能双组份PU-EP改性沥青.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分别以PU-EP改性沥青、环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为胶结料的SMA-10超薄磨耗层路用性能(3种磨耗层依次记为UFCPU-EP、UFCEP与UFCSBS).试验结果表明,UFCPU-EP具有最佳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与黏结性,抗疲劳性及低温抗裂性略低于UFCSBS,但远大于UFCEP.综上,研究制得的PU-EP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具备优良的路用性能.

    道路工程超薄磨耗层聚氨酯-环氧树脂改性沥青路用性能

    生石灰与水泥处治过湿土路基填料性能试验研究

    郭宏崇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过湿土路基填料的性能,选用生石灰、水泥作为改良剂,对生石灰、水泥改良过湿土路基填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素过湿土,石灰或水泥改良过湿土的最佳含水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值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均随石灰或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石灰改良过湿土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过湿土的CBR值,但仍不满足相关规范对于一级公路、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的要求,水泥改良过湿土的CBR值在掺入水泥后显著提升,能够较好满足规范要求;石灰改良过湿土的最佳含水量要优于水泥改良过湿土,水泥对于过湿土 CBR值、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的改善效果要显著优于石灰.

    生石灰水泥过湿土路基填料

    SBS掺量对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李保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SBS掺量对胶粉改性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通过黏度、低温延度、软化点、针入度和弹性恢复率指标测评了 25%胶粉分别与0%、0.5%、1.0%、1.5%和2.0%SBS复配改性沥青性能,并考察掺量0.1%~0.3%的含硫促进剂N对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高温离析的改善效果.数据显示,考察掺量范围内,胶粉改性沥青性能提升效果与SBS掺量成正比,且所有样品黏度满足技术要求;促进剂N可以有效缓解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离析,当掺量为0.3%时,存储稳定性试验上下段软化点差可降低到1.5 ℃.分析可知,SBS可改善胶粉改性沥青的综合性能,掺量越高,改善效果越显著,少量促进剂N可有效解决因SBS、胶粉与沥青之间结构差异导致的高温离析问题,且不影响改性沥青的性能.

    复合改性储存稳定性促进剂化学交联

    有机蒙脱土/聚氯乙烯纳米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闫梦婷
    14-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少纳米材料的团聚,充分发挥纳米材料对沥青的改性作用,通过共挤出工艺制备了有机蒙脱土(O-MMT)/聚氯乙烯(PVC)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沥青改性,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热性能以及在沥青中的微观形态及其对改性沥青宏观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示量热扫描(DSC)、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复合材料是一种剥离型的纳米复合材料,O-MMT的加入使得PVC能够更好地分散在沥青基质中,提高了改性沥青的相容性.O-MMT/PVC复合材料中O-MMT含量较低时其改性沥青的高温存储性能较好.O-MMT纳米材料在聚合物中的预先分散避免了纳米材料在沥青中的团聚,更充分发挥了材料的纳米效应,提升改性沥青的性能.

    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改性沥青性能

    碱激发材料与混凝土收缩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刘帆赵容晨管怡喆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碱激发材料在混凝土技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针对碱激发材料与混凝土收缩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结.首先,介绍了碱激发材料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理.然后,对混凝土收缩特性进行了概述,包括收缩的定义、分类和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已有的研究结果,探讨了碱激发材料对自由收缩、干缩、水化收缩和温度收缩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和讨论.最后,总结了碱激发材料与混凝土收缩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碱激发材料混凝土性能收缩性

    橡胶颗粒沥青路面降噪性能与温度场计算研究

    刘泽锋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环保设计理念的深入,生态、绿色、低噪声的新型路面已经成为未来道路领域的发展方向.橡胶颗粒由于具有耐久性好、噪声值低、密实性强等优点,逐渐成为新型路面的研究重点.从降噪机理角度出发,确定了低噪声路面的最佳橡胶颗粒掺量为1.5%,同时从减振降噪、吸声降噪两个方面研究了空隙率、构造深度、轮胎垂直振动因素对降噪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加了橡胶颗粒的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完全满足设计标准要求,且降噪效果明显.同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发现,橡胶颗粒沥青能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使得道路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等温度敏感结构不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使其结构性质保持稳定.

    橡胶颗粒降噪温度场沥青路面

    石灰改良土浸水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赵利强
    27-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石灰改良黄土在长期浸水条件下的强度劣化特性,采用振动法成型石灰改良黄土试件,研究了浸水时间、压实系数和石灰剂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时长相同时,石灰改良黄土抗压强度随石灰剂量和压实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石灰改良黄土7 d抗压强度先增高后降低,28 d强度持续降低;在相同浸水条件下,石灰剂量、压实系数的增大,均对石灰改良黄土抵抗长期浸水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促进作用.

    黄土石灰水稳定性力学强度浸水时间

    传感光纤-土体协调变形试验研究

    薛新亮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纤传感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感知手段已成功应用于地质与岩土工程领域,实际工程中由于传感光纤与待测岩土体之间模量差异,造成二者变形协调的差异,进而影响了监测的可靠性.采用室内模型试验,通过逐级加载,分别建立光纤和土体变形与荷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研究了光纤封装方式、约束条件、光纤埋深等因素对变形协调的影响,揭示了光纤-土体协调变形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光纤与土体模量差异的增大,光纤与土体协调变形效果逐渐减弱;有约束条件下,光纤与土体协调性与所受荷载有关;相同荷载下,埋设较浅处光纤变形较深处大;随着埋深的增大,土体变形逐渐衰减,二者的协调性受土体自身变形的影响.

    传感光纤协调变形荷载试验监测

    山西省普通国省公路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研究

    张必昌陈毅
    35-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针对山西省普通国省公路地质灾害情况展开调查评估,以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公路养护决策.采用CRI指标体系法对灾害风险点进行定量评估,通过数据矢量化处理,整理分析得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山西省普通国省公路现存地质灾害共计2 801处,主要类型为崩塌和沉陷塌陷,水毁和滑坡次之,泥石流灾害较少.风险等级以三级(一般)为主,一级(重大)和二级(较大)风险点占比11%.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吕梁山脉、太行山脉和中条山山脉,临汾、长治、晋中、阳泉和运城受影响较为严重.重点路线包括G209苏北线、G241呼北线等.上述结论为公路养护部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

    国省公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分布特征CRI指标体系法

    YOLOv8模型在沥青路面隐性病害识别中的应用

    贾静静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地雷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路面隐性病害检测中,然而传统的雷达图像病害识别主要依赖人工,未形成标准化的流程,具有一定主观性且效率较低,不利于探地雷达技术的推广应用.采用YOLOv8深度学习模型对沥青路面病害进行学习和识别,相关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的YOLOv8模型的平均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了 92.45%和89.25%,可以用于路面隐性病害的识别,并且将训练后的模型应用在某高速公路路面检测项目中,实现了对裂缝、层间黏结不良和松散3种病害的识别,研究方法及结果对于沥青路面隐性病害的检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YOLOv8探地雷达病害检查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