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交通科技
山西交通科技

赵队家

双月刊

1006-3528

0351-7074139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79号

山西交通科技/
查看更多>>由交通厅主管,是山西省交通行业创刊最早的一份综合性科技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赤泥-粉煤灰协同稳定沥青路面回收料力学强度性能研究

    武建军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工业副产品赤泥和粉煤灰协同稳定沥青路面回收料(RAP),并评估混合料作为路面基层材料的可行性.测试了6种不同配合比混合料在7 d、14 d和28 d龄期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UCS),并用毒性浸出试验测定了重金属含量.研究发现,赤泥-粉煤灰稳定RAP的UCS与赤泥的含量和龄期有关;较低的赤泥替代率可产生较高的UCS,RAP对混合料体系强度的贡献率大于复合胶凝材料,当RAP掺量为80%和赤泥掺量为4%时,体系7 d UCS达到最大值3.41 MPa,满足现行规范中二级和二级公路以下重交通荷载等级下最低抗压强度要求.毒性浸出试验结果表明,RAP混合料中危害元素均在环保标准要求范围内.

    赤泥粉煤灰沥青路面回收料(RAP)路面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UCS)

    城市道路交叉口过街设施设计实践——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

    颜建新王军芝张彬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道路交叉口是机动车交通与慢行交通的直接冲突点,过街设施会影响"人"与"车"在通过交叉口时的判断与选择,同时还可能影响交通事故发生后的严重程度.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通过分析行人及非机动车过街过程与特征,从平面设计、设施配套两大方面着手,构建涉及八大类十八小类技术指标的过街设施设计评估体系,为市民提供精细化、品质化、人性化的过街服务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交叉口过街设施交通设计交通安全交通岛精细化设计

    强降雨条件下某"V"形边坡稳定性分析

    周亚彬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强降雨条件下沟壑的两侧边坡为研究对象,针对在未降雨且未支护、降雨但未支护和降雨且支护3种条件下沟壑两侧边坡的变形情况及安全系数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探究了支护结构在该情况下的受力特点.结果表明:强降雨条件下两侧边坡的最大塑性应变发生在沟壑的底部,并沿四周方向塑性应变逐渐减小.强降雨会同时降低两侧边坡的力学稳定性,为降低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可在沟壑两侧边坡设置单排抗滑桩.在施工过程中,抗滑桩应当加强其底部材料的抗剪切能力.

    强降雨渗透作用沟壑边坡稳定性分析

    废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

    彭英谭明浚薛云刘凤姣...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共混改性制备了废胶粉/SBS复合材料,并对其改性沥青及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改性沥青中废胶粉/SBS复合材料最佳掺量和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205 ℃的剪切温度、60 min的剪切时间、7 h的发育时间以及7 000 rmp的搅拌速率下制备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随着胶粉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比逐渐增加,改性沥青的软化点上升而针入度与延度下降,相对于基质沥青软化点提高了84.8%,而针入度与延度分别降低了16.9%和44.7%.废胶粉/SBS复合材料改性沥青会增大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以及低温变形能力,当掺量从1%增加到7%时,稳定度和低温弯曲应变分别增加了77.5%和24.2%,但是会降低改性沥青的水稳定性.

    废胶粉SBS复合改性

    减隔震支座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减震效果分析

    陈俊伟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降低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强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提高其抗震性能,以某(120+220+120)m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首先简述了两种常用桥梁减隔震支座(铅芯橡胶支座(LRB)和环向钢丝绳组合阻尼支座(GSQZ))构造及力学性能,然后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研究不同减隔震支座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减隔震支座对梁端及主墩处减震效果较明显,对跨中部位减震效果较弱,安装减震支座会对主墩横桥向内力减震更佳,对主墩纵向内力减震效果有限;LRB方案的减震效果相对优于GSQZ方案,但是两者在刚构桥中的减震率均不高,实际设计中应结合阻尼器使用.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隔震支座动态时程分析地震响应减震效果

    桥梁监测数据的车辆荷载效应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

    和亮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监测积累了大量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可进一步掌握桥梁结构受力状态,对桥梁养护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从车辆荷载效应分析入手,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概率分析的桥梁安全评估方法.在经验模态分解(EMD)的基础上从原始监测数据中分离出车辆荷载产生的瞬态效应,并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每日最大挠度的概率分布,利用平稳随机过程外推其一段时期内的最大值概率分布,从而获得桥梁今后一段时间内车辆荷载效应的最大值,并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为在役桥梁的科学养护提供可靠的预测依据.

    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分析概率统计最大值分布数据预测养护决策

    冻融循环条件下寒区隧道围岩冻胀力分析

    崔晋春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岩冻胀力是寒区隧道冻害的外力根源,现有冻胀力计算方法忽略了冻融循环作用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劣化影响,难以分析冻融循环条件下寒区隧道围岩冻胀力的变化趋势.基于此,构建冻结状态下围岩冻胀力理论模型,提出考虑岩石裂隙内部水分迁移的微裂纹扩展长度计算表达,修正岩石弹性模量和冻胀率与冻融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式,建立考虑冻融循环条件的寒区隧道围岩冻胀力理论解.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寒区隧道围岩冻胀力不断增大且逐渐趋于稳定值,相比已有理论解,围岩冻胀力分析方法更合理.研究成果对寒区隧道工程的建设与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冻融循环寒区隧道冻胀力弹性模量冻胀率

    一座跨河公路桥梁设计洪水流量计算

    班晓军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文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已成为在役桥梁损毁的主要因素.以某一级公路上的一座跨河大桥为例,通过对设计流量计算对比分析,表明在适用范围内,公路设计中常用的小流域洪水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相比《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中的流域水文模型法,使用便捷,计算相对简单,可满足工程的需要,更适合实际设计中使用.相关分析方法及结论,可供同类项目借鉴与参考.

    一级公路桥梁流域水文模型法小流域洪水流量

    大件运输车辆通行独柱墩桥梁抗倾覆稳定性研究

    吴焱
    83-8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省境内大件运输车辆通行数量多、通行范围广,存在大件运输车辆通行独柱墩桥梁的可能性,但现阶段对桥梁结构抗倾覆稳定性研究存在空白.以某案例为背景,分析大件运输车辆偏离桥梁中线行驶对桥梁结构抗倾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大件运输车辆偏离桥梁中线距离较小时,对结构抗倾覆稳定性影响也较大,大件运输车辆需严格居中行驶,同时进行交通管制以保障通行安全.

    大件运输独柱墩抗倾覆稳定性

    某分离式立交桥梁体撞损病害处治方案研究

    张坤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某分离式立交桥梁体撞损病害处治方案.经过对桥梁梁体撞损病害分析,结合桥梁所处位置及冬季气温影响,提出第一阶段对受损梁体加固补强的应急处治方案,第二阶段待气温回升后更换梁体的处治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该分离式立交桥正常安全使用.

    分离式立交桥梁体撞损加固补强更换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