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教育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教育学报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学会
数学教育学报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学会

王梓坤

双月刊

1004-9894

sxjyxbbjb@163.com

022-23766679

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大129信箱

数学教育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宗旨:服务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及高等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确立现代数学教育观,倡导数学教育科学学术争鸣,推动我国数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反映数学教育实践与改革的新成果,发挥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指导作用。倾力将用得上的先进理论,可借鉴的素质教育改革实验措施,带有启迪性的学术争鸣,中学数学教改的丰硕成果,前瞻性的中学及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理念与设想及实证性研究结论奉献给有志于数学教育事业及数学教育科研的大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数学教育科研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平面向量的认知诊断研究

    秦海江霍学晨郭磊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学生潜在认知结构,改善目前教育评价中"唯分数"的窘境.基于认知诊断评估理论构建了一份针对高中平面向量知识的诊断性测验.质量验证表明该测验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难度,Q矩阵与属性层级关系构建合理,可用于对高中生关于平面向量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探究与诊断分析.认知诊断技术的分析方法可以分别针对群体与单独个体提供详细的诊断反馈,并针对学生实际的认知结构进行相应的补救教学或教学指导.同时以学生的能力水平与掌握属性模式构建的学习进阶路径,可以为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借鉴与指导.

    认知诊断教育评价平面向量测验编制

    学科融合视域下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以数学D类课程"美术中的数学"为对象

    李亚琼陈波徐文彬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界与融合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设置了"美术中的数学"选修课程,这是数学与美术两门学科跨界融合的体现.数学和美术融合下的数学学习,应基于数学学科特点,在学科交叠的范围内设计活动,关注知识结构的联结和迁移,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借助真实情境为背景,削弱学科间的刚性边界,实现数学和美术间的相互统整,旨向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数学学科知识主导美术知识为辅下,形成教育合力,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研究聚焦"美术中的数学"课程理念与目标,分析课程内容的安排,进而对其进行教学思考:基于数学与美术的知识关联,设计真实情境;收集美术作品案例,系统设计评价任务;以增值评价为导向,关注作业设计;以学科融合育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学科融合"美术中的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跨学科思维

    促进深度学习的逆向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以"勾股定理"为例

    吴立宝宋雯茜王子续王德江...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学习的宗旨是实现学生的深度理解、批判性思考、创造性应用.立足单元整体视角,将深度学习理念与UbD理论相结合构建目标导向、评价先行的逆向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模式,提出"结构化分析单元学习内容—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目标—搭建进阶式单元作业设计框架—研制多元化的单元作业评价标准—设计落实作业目标的单元作业内容"的基本实施路径.通过精心设计、系统架构,提高数学作业形式的多元化、结构化,强化数学作业内容呈现的情境化、综合化,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实现作业的育人功能,对教师进行单元作业设计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

    逆向数学单元作业设计UbD理论深度学习勾股定理

    大概念统摄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探析——以初中函数为例

    常宁胡典顺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概念"和"单元教学"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两个关键词.大概念作为知识通往素养的桥梁,强调知识的意义理解与自主迁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大概念统摄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关注单元的整体性、注重单元的结构化、强调单元的素养化,使数学单元层级更为清晰,数学单元设计核心更为明确,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其结构要素主要有:命名单元主题、明确大概念群、识别基本问题、制定单元目标、理清形成路径、设计学习活动等.进行大概念统摄下的初中函数单元教学设计,为大概念在素养本位单元教学中的落实提供了一种探索性思路.

    大概念初中函数单元教学设计数学核心素养

    初中生数学成绩及个体因素影响机制的性别差异——基于S市初中生学业质量监测数据

    罗强于飞飞
    27-3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S市初中生学业质量监测数据,深入探究当前学校教育条件下男女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与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小学、初中阶段女生在数学成绩上落后于男生,初二结束时男女生数学成绩差距比小学毕业时小;4~42分位点之间的女生相较于同分位点男生,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取得了更好的发展;相较于女生,男生在难度大的题目中学业优势更明显;低分组女生的数学成绩显著高于男生,中、高分组女生的数学成绩显著低于男生;低分组女生更占优势的变量对数学成绩的共同影响力大于男生更占优势的变量的共同影响力,解释了低分组女生成绩高于男生的部分原因等.

    性别差异数学成绩个体因素学业质量监测

    早期代数思维在一~三年级的唤醒与渗透

    刘晓宇朱红祥于文华司继伟...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数思维是对数量模式在深层次结构关系上的概括与分析,早期代数思维使得儿童能够借助代数符号或者自然语言描述可变化数量关系,对于日后的数学学习影响深远.基于 3 种典型情境:符号运算的归纳、图形序列的数值推理、变量的表征与应用,构建了早期代数思维在认知过程上的多元理论框架.结合该理论框架,反思中国的教学现状,详细阐述在小学一~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渗透早期代数思维的策略.

    早期代数算术思维代数思维小学生

    小学数学专家型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基于4位专家型教师教学视频的分析

    于冬梅黄友初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TIMSS课堂视频分析框架为重要参考,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话语和课堂结构 4 个一级维度及掌握知能等 10 个二级维度,对 4 位小学数学专家型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提炼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逻辑.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紧扣知识内核与核心素养,注重大概念的整合与分解;教学方法与掌握知能、理解意义、学习迁移的三层教学目标体系匹配度高,注重直导、促导与辅导相结合;课堂话语能营造多声对话,注重提问性语言的中介作用;课堂教学遵循"体验→建构→迁移"的三阶段结构,并注重基本问题的串联.

    小学数学专家型教师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日韩小学数学教材中度量衡内容的比较研究

    杨慧娟于艺璇郭贝贝杨新羽...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度量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也是量化与标准思维运用的开始.在数学课程中,度量衡是小学一~三年级学习的度量内容.对中日韩 3 国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度量衡内容进行了比较.宏观上统计分析了 3 国小学数学教材中度量衡所占的页码数、年级分布、内容选取、编排逻辑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微观上研究选取了长度作为案例,挖掘中日韩教材度量衡内容在知识点的选取和编排上所呈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思考与建议:充分认识度量衡的价值;教材编修要关注度量教学的实践性;注重度量单位字母表示的规范书写与应用;注重度量衡内容编排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小学数学教材度量衡长度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STEAM教育产学政研一体化系统:理据 架构 困厄 路径

    张会庆许亚锋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STEAM教育产学政研一体化系统,发挥主体适应性,对于促进STEAM教育发展具有现实必要性和价值合理性.目前STEAM教育产学政研一体化系统构建格局尚处于探索阶段,还缺乏系统性考量和整体协同性创新推进,存在诸多现实困厄.鉴于此,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了其构建理据、体系架构和现实困厄,提出破解之道在于整合政府、社会机构、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从理念、体制、机制和环境等4 重维度上,促进系统各自适应性主体之间的"点线面体"有机结合、融合联动,同心协力推动STEAM教育高质量生态发展,提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复杂适应系统STEAM教育产学政研一体化教育生态系统人才培养

    "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实证研究——基于云贵两省2 892位教师的调查数据

    姜文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之一.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了云贵两省 2 892 位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职业认同感,结果显示:"双减"政策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处于新高;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可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教师的职业认同具有性别、任教学段、学历和职称上的显著差异,而在城乡、地区上差异不显著;是否师范院校毕业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的职业认同不产生影响.

    双减义务教育数学教师教师职业认同教育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