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煤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煤炭
山西煤炭

吴永平

季刊

1672-5050

sxmtbjb@126.com

0351-6014553 7038785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山西煤炭/Journal Shanxi Coa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个集技术性、政策性、指导性、实用性和行业特色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该刊物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及时地将新技术介绍给煤矿基层,从而提高了煤矿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其二是它的实用性,刊物中刊登的很多实用技术都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在现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第三是政策指导性,将党的方针、政策及行业的工作重点及时地宣传到煤矿企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四是好的行业特色性,至在“煤炭”二字,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部煤层采空区二氧化碳填埋可行性与封存模型研究

    孟恒磊杨伟峰王波杨晓璇...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氧化碳带来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成为了全球共识.现有控制二氧化碳方法主要概括为两种,增加吸收与减少排放.减少排放主要是利用清洁能源等,增加吸收主要通过填埋的方式达到,而且地质填埋或者封存是主要的方法.我国煤层采空区众多,理论上可以成为很好的地质填埋空间,但是目前研究集中于海洋、不可采煤层、咸水层等的填埋,对采空区地质填埋研究较少.本文从密闭性以及封存量两方面对采空区地质填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封存标准,并且建立了三种天然封存模型,最后得出了储量计算公式,并且以麦垛山煤矿6#煤为例进行了估算,得到6#煤封存二氧化碳的质量约为1.98 × 107 t,可见我国采空区封存二氧化碳潜力巨大.

    采空区二氧化碳封存封存模型封存量

    高分散PtSn/CeO2催化剂对甲烷完全氧化的促进作用

    王明义丁传敏孟园园王俊文...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甲烷完全氧化中应用十分广泛,金属颗粒的大小是决定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对于贵金属催化剂,较高的分散性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和降低催化剂成本.针对这一问题,以CeO2作为载体、Sn为助剂,在惰性气氛下实现Pt的分散.对制取的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以分析PtSn/CeO2处理前后的物理结构和电子性质,并研究了其对甲烷完全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PtSn/CeO2具有较高的催化反应活性,在450℃的反应温度中甲烷的转化率达到了 95%.这主要归因于Sn的加入削弱了 Pt原子从团簇中的解离能,增强了 Pt和CeO2之间的锚定作用.利用DFT计算,从热力学角度解释了造成Pt分散差异的原因,为研究催化剂活性金属的烧结与分散提供了新思路.

    烧结分散Pt/CeO2Sn热力学分析

    多重采动作用下孤岛面沿空巷道支护优化研究

    侯祥坤于齐场杨文光
    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开采过程中,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潜埋薄基岩覆岩迁移,采场强矿压显现诱发巷道围岩结构变形失稳.在设计转龙湾煤矿二采区新掘采动巷道23206胶运顺槽时,根据煤矿实际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钻孔围岩结构探测、强采动巷道围岩稳定性演化规律、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明确转龙湾煤矿已掘强采动巷道的合理支护技术要求,分析掘巷期间不同支护方案下的围岩稳定性,从而确定23206胶运顺槽的支护方案.研究表明,卸压使得煤体浅部应力值降低,利于围岩承载结构的形成,卸压能够一定程度地减小围岩变形;锚固强化了煤帮浅部煤体,巷道整体变形量显著降低;因此"卸压-锚固一体化"协同稳控技术具备应对强采动巷道尤其是实体煤帮应力集中的沿空巷道支护能力.

    孤岛工作面巷道支护沿空巷道围岩控制

    大采高孤岛工作面沿空护巷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于齐场侯祥坤李鑫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转龙湾煤矿二采区孤岛工作面沿空掘进巷道煤柱留设难题,采用数值模拟,对2号工作面运输巷在不同煤柱宽度下煤柱应力分布和围岩变形程度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了合理的煤柱宽度为19 m,并对合理的煤柱宽度进行围岩稳定性验证.结果表明,在煤柱宽度为19 m的范围内,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实现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该研究成果对沿空掘巷煤柱合理宽度的确定及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沿空巷道煤柱宽度应力演化塑性区宽度

    煤矿双重预防机制管理系统风险预警分析与评估方法研究

    韩世锋黄晨晨王茜茜曹文敬...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重预防机制契合我国新时代煤矿安全监管监察的需要,是安全理论与国内安全生产实践结合的创新.通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等技术,构建煤矿双重预防机制管理系统,实现煤矿企业内部各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动态数据采集分析和风险预测预警,为日常安全生产调度、安全管理决策、应急与消防演练和救援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解决手段.

    双重预防机制预警分析评估方法

    基于混合柯氏-AHP-可拓模型的煤矿安全培训有效性分析

    刘晓宁杨灵枝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训指标的复杂性、评估方法的单一性、评估过程的主观性及评价效果的难以量化性等问题是当前煤炭安全培训效果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合适模型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柯氏理论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和物元可拓法计算各级层次指标的权重、关联度及优度,形成了基于混合柯氏-AHP-物元可拓的煤矿安全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并将该评价体系在山西多个煤矿安全培训中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混合柯氏-AHP-物元可拓模型避免了权重确定时主观因素的过度干扰,量化了评价效果,获取了煤矿安全培训过程中各指标的达标情况,验证了安全培训的有效性、科学性与准确性,为安全培训效果的评估提供了新方法.

    物元可拓法安全培训层次分析法柯氏模型培训效果评估

    基于灌注法的矿井水治理措施研究——以四川老鹰岩井为例

    司光明尹中山罗怀彬戚明辉...
    50-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井水处理和排放已成为制约煤炭企业综合效益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深井灌注方式可处理特定条件的矿井涌水.本文以四川老鹰岩煤矿矿井水治理实际情况为例,研究开展深井灌注的储水空间地质条件、技术可行性、压力灌注试验分析等.研究表明,深部具有溶蚀空间的碳酸盐岩地层或孔渗较好的碎屑岩地层可以作为储水目标层;基于西南地区煤矿区(井)实际,可以运用机械岩心钻机实施成井工程;采用超小井眼实施压裂改造方法可以创造人造储液空间.

    深井灌注矿井水储水目标层超小井眼压裂改造

    松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裂隙扩展及声发射特性研究

    兰国庆于鹏飞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钻孔角度和气体压力对瓦斯抽采钻孔裂隙扩展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固-气耦合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台,监测稳压密闭条件下,不同钻孔角度和气体压力对声发射能量、计数和事件的影响.研究表明:瓦斯抽采钻孔钻进过程中声发射信号分为3个时期,即发育期、增长期和衰减期;钻孔角度由0.增加到30.时,累计能量增加437.3%,累计计数增加540.2%,事件数增加80.9%;气体压力由0.13 Mpa增加到0.50 Mpa时,累计能量增加140.4%,累计计数增加231.6%,事件数基本不变;钻孔孔周裂隙分布特征由钻孔中部区域裂隙集中分布变为钻孔中部下方区域裂隙集中分布,钻孔前端和上方区域分布较少.

    声发射钻孔角度气体压力裂隙扩展

    基于示踪气体的不同灾变时期的风流实验研究

    张景钢刘鹏飞项小娟胡蕴睿...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煤矿矿井事故发生率高、后果严重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矿井发生灾害后的灾害详情,更加有效地进行灾害防治与控制,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示踪气体技术模拟不同灾害状态下的矿井通风状态,风流流量和示踪气体体积的变化.通过建立实验装置对示踪气体的测量,从而模拟示踪气体在实际不同灾害下的数值,研究总结示踪气体在不同灾害状态下的变化规律.根据示踪气体在不同灾害的变化趋势规律,了解灾害的状态和严重程度,提出有效的灾害防治措施,极大地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并降低灾害防治的难度,提高灾害救援效率.

    示踪气体矿井灾害气体体积浓度风流

    表面活性剂辅助酸化条件下煤体润湿溶蚀实验研究

    徐慧刚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体润湿-酸化是煤尘治理和瓦斯防治的一种有潜力的化学改性方法.为进一步了解煤体润湿-溶蚀内部转化机理,采用接触角测试与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探究酸液和表面活性剂复合试剂处理前后煤体润湿特性以及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辅助酸化条件下煤体接触角能降低60%左右,大幅度改善煤体润湿性;经复合试剂处理之后,煤体内部发生化合反应改变了煤的孔隙结构,使煤样总孔容和平均孔径分别增大2.0倍和1.5倍;结合分形理论,分形维数 D1和 D2较原煤分别减小24.1%与10.3%,煤体表面粗糙度降低,孔隙连通性增强;[BMIM]BF4离子液体的加入抑制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导致接触角增加,煤体的润湿性减弱,进而使煤体的平均孔径降低;煤体的润湿性与溶蚀性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润湿性的增强,促进酸液溶解更多的矿物杂质,使煤体的总孔容和平均孔径随之增加.

    煤体表面活性剂酸化润湿-溶蚀微观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