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农业科学
陕西农业科学

霍学喜

双月刊

0488-5368

snkx@chinajournal.net.cn

029-87082550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458号信箱

陕西农业科学/Journal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农业领域试验研究、讨论与建议、实用技术及经济研究等方面的论文。本刊为双月刊,每逢单月25日出版,用户可通过当地邮局订阅,也可向本编辑部直接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旱地小麦品种(系)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王周玉李旦旦杜文军王宝梅...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6个旱地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在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从产量、抗逆性、相关性以及聚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宝鸡市种植的优质小麦新品种(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产量与最高蘖、容重、有效穗、穗粒数呈正相关性;最高蘖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性;容重与千粒重也呈显著正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Ⅰ集群中的普冰017 和中麦49 的产量分别达6 914。29 kg/hm2 和6 535。71 kg/hm2,分别高于中麦36(对照)16。0%和9。6%,增产效果显著。同时,普冰017 和中麦49 的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适宜在陕西关中地区种植。

    小麦产量适应性聚类分析

    安康市汉滨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调研及应对措施

    黄长虹汪德义张寿宝梁静娜...
    58-6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安康市汉滨区10户种粮主体,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纯种玉米、纯种大豆三项技术的生产效益及存在问题开展调研,进一步完善适合本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技术,提出切合汉滨实际的建议及措施,提高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效益和农户种植积极性,确保全区稳粮扩豆增油任务全面完成。

    复合种植生产效益存在问题调研

    黄淮海地区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筛选

    赵金萌时立波颜廷帅厉鑫宇...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适宜黄淮海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粮饲兼用品种。[方法]以6 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统计分析各品种在产量、品质、抗倒伏指标上的差异。[结果]从抗倒伏指标来看,先玉1650 和先玉1758 倒伏率较低,稳产表现较好;各品种间籽粒产量相差10%以内,先玉1650 和先玉1466 青贮产量最高;从青贮品质来看,中农大678 和先玉1466 饲用品质最好。[结论]先玉 1650 在高产稳产指标方面表现突出,先玉1466 在高产和饲用品质指标方面表现突出,可以作为适合当地种植的粮饲兼用品种。

    玉米粮饲兼用品种筛选产量品质

    拌种及叶面喷施功能肥对小麦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庄秋丽黄玉波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田间大区对比示范试验,研究功能肥拌种及叶面喷施对小麦生育时期、抗逆性、农艺性状及土壤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剂功能肥拌种降低了小麦的出苗率,同时显著提高了小麦纹枯病的抗性;油剂功能肥拌种及叶面喷施功能肥对小麦株高、穗长、667 m2 穗数影响不大,小麦地上部生物量、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分别增加1 400 kg/hm2、0。4 粒和1。78 g;相比对照,小麦产量增产8。37%,经济效益增加7。06%;小麦收获后,处理区土壤容重显著低于对照区,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碳显著高于对照区。鉴于功能性肥料对小麦生长发育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对土壤生态环境可能具有改善作用,建议在小麦施肥管理过程中加以推广应用。

    拌种喷施功能性肥料小麦

    基于粪肥渗滤液的腐植酸液肥制备及应用效果研究

    钟伯梅刘淑霞王海忠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鸡粪渗滤液经厌氧发酵所得沼液为母液,配合活性腐植酸和速效矿质元素,研制出符合NY 1106-2010 标准的高效、环保型腐植酸液体肥料。为了探究该液体肥料在蔬菜上的叶面喷施应用效果,在宝鸡凤县、岐山蔬菜基地进行了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田间试验表明,小白菜和黄瓜的农艺性状、产量都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

    沼液发酵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小白菜黄瓜肥效试验

    叶面喷施硒肥对花生光合特性、经济性状、籽仁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石彦召和爱玲朱桢桢于沐...
    74-8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硒对花生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光合特性、经济性状、籽仁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以郑农花25 号、郑农花28 号、郑农花29 号、郑农花33 号为材料,分别在郑州、焦作、南阳三地区在花生盛花期后进行叶面喷施硒肥。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可以提高花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可以提高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米率,也可以提高花生籽仁中硒含量,提高花生荚果及籽仁的产量。

    花生光合特性经济性状产量

    6种药剂对谷瘟病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评价

    任飞娥赵艳群武奇伟王富刚...
    81-8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6 种杀菌剂对谷子谷瘟病菌的毒力测定以及田间病害防治试验,筛选防治谷瘟病具有良好防控作用的药剂。结果表明,在室内毒理测定中,两种杀菌剂对谷瘟病菌抑制效果较好,EC50 值均小于0。2 μg/mL,分别是450 g/L咪鲜胺水乳剂,EC50 值为0。176 1 μg/mL和42%唑醚·戊唑醇悬浮剂,EC50 值为0。045 8 μg/mL;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抑制作用较差,EC50 值为 18。26μg/mL;在田间药效试验中,咪鲜胺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最低,防效最高为 79。6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 200 g/L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和 42%唑醚·戊唑醇悬浮剂,防效分别是69。56%和 63。36%,40%稻瘟灵防效乳油最差,仅为 38。47%。建议选用咪鲜胺、氟酰羟·苯甲唑和唑醚·戊唑醇三种药剂进行轮换使用,有效防控谷瘟病。

    谷瘟病杀菌剂室内毒力田间防效

    眉县某猪场猪圆环病毒病与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

    闫红军王勃森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协助当地动物防疫站和动物卫生监督所对眉县某猪场猪圆环病毒病(PCVD)和猪伪狂犬病(PR)免疫效果评价与监督检查,采集了该场624 份血清样品(其中:哺乳仔猪168 份,保育猪169 份,后备猪144 份,种公猪13 份,母猪130 份),采用间接ELIS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 2 型疫苗免疫抗体阳性率在 81。66%~95。24%之间,平均为86。70%;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免疫抗体阳性率在94。64%~100。00%之间,平均为98。24%。说明该猪场猪圆环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阳性合格率均达到了国家有关动物疫病免疫计划规定的要求,免疫整体效果较为理想,但仍应定期抽检疫苗质量,持续优化免疫程序。

    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检测分析

    陕西省略阳乌鸡种鸡场鸡白痢、鸡滑液囊支原体与鸡毒支原体感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师清博何勇君陈新忠邓蒲媛...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陕西省略阳乌鸡种鸡场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PD)、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和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流行情况,利用估计流行率的抽样方法对略阳乌鸡种鸡场开展了调查。结果显示,略阳乌鸡种鸡场鸡白痢个体阳性率为4。73%(95%CI:3。1%~6。9%);滑液囊支原体个体阳性率为 65。82%(95%CI:61。7%~69。8%);鸡毒支原体个体阳性率为 64。91%(95%CI:60。8%~68。9%)。风险因素调查发现,种鸡场内三种疾病的感染受到饲养管理方式、消毒措施以及长期不当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施种源病净化时,应重点考虑这些因素,以更好地控制鸡白痢、鸡滑液囊支原体和鸡毒支原体等种源性传染病的流行。

    鸡白痢鸡滑液囊支原体鸡毒支原体陕西省

    奶山羊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分析

    李娟娟魏恒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采集的43份乳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乳样中共分离出6 种61 株病原菌,其中大肠杆菌21 株,占34。4%;金黄色葡萄球菌17 株,占27。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 株,占18。0%;无乳链球菌7 株,占11。5%;乳房链球菌3株,占4。9%;绿脓杆菌2 株,占3。3%;表明该地区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药敏试验显示,主要病原菌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链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具有重度或中度耐药,对头孢唑啉、阿米卡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敏感。

    奶山羊乳房炎分离鉴定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