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农业科学
陕西农业科学

霍学喜

双月刊

0488-5368

snkx@chinajournal.net.cn

029-87082550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458号信箱

陕西农业科学/Journal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农业领域试验研究、讨论与建议、实用技术及经济研究等方面的论文。本刊为双月刊,每逢单月25日出版,用户可通过当地邮局订阅,也可向本编辑部直接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调亏灌溉对'阳光玫瑰'葡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于海燕文颖强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杨凌地区最佳的'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生长及品质的水分调控阈值。在'阳光玫瑰'葡萄的花期、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分别设置轻(田间持水量65%的土壤含水量)、中(田间持水量 55%的土壤含水量)两种干旱胁迫,以全生育期充分供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育期调亏灌溉对'阳光玫瑰'葡萄生理生长状态、果实产量、品质指标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充分供水相比,花期中度干旱胁迫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每667 m2 产量增加5。52%,水分利用率提高8。58%;果实膨大期轻度干旱胁迫每667 m2产量减少4。42%;着色成熟期中度干旱胁迫显著提高果实品质,但每 667 m2 产量减少0。39%,水分利用率提高2。49%。综合生长指标、水分利用率、产量及品质指标四个方面得出花期中度水分胁迫最佳灌溉制度。

    葡萄调亏灌溉阳光玫瑰水分利用率果实品质

    93份叶用枸杞农艺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张波段淋渊秦垦戴国礼...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客观评价叶用枸杞种质资源多样性和筛选综合性状优异种质,初步筛选出综合性状优异的叶用枸杞新品种。以93 份叶用枸杞种质 8 个农艺性状,利用变异系数、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变异系数分析显示变异系数范围为 5。25%~73。52%,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单株产量,最小的为叶鲜干比,Shann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7~5。73,其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大的为地径,最小的为茎鲜干比;相关性分析显示单株产量与叶面积、叶鲜干比、株高和地茎显著正相关(P≤0。05),与叶形指数、茎鲜干比和叶/茎显著负相关(P≤0。05);隶属函数分析显示筛选出综合性状优异的叶用枸杞新品种9 份,即Z88、Z76、Z100、Z58、Z32、Z54、Z57、Z85 和Z69;聚类分析将种质分为五类,第Ⅰ类材料的特征为单株产量最高,株高、地径和叶面积等较大,包含品系Z88 和Z76 等,第Ⅱ类材料特征为地径最大,株高、叶形指数和叶面积等较大,包含品系Z58 和Z32 等,第Ⅲ类材料特征为叶面积最大,株高、叶鲜干比等较大,包含品系Z57 和Z85 等,第Ⅳ类材料特征为叶鲜干比最大,叶形指数和单株产量等较大,第Ⅴ类材料特征为叶/茎最大,叶形指数、茎鲜干比和株高等较大。93 份通过杂交获得的叶用枸杞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单株产量、地径、叶面积、叶鲜干比和叶/茎性状是作为评价叶用枸杞种质的重要农艺性状指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综合评价叶用枸杞种质资源。

    枸杞属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青脆李'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刘玉莲刘洒洒谢维黄承建...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脆李'是四川、重庆、贵州和陕西主栽的李品种之一,其果实清脆爽口,酸甜适度,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脆李果实,软化速度快,货架期短,严重制约着脆李产业的发展。本文研究不同成熟度'青脆李'其采摘品质及常温贮藏期间主要指标的变化,确定其最佳采收期,为'青脆李'的贮藏、保鲜和加工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研究表明:七分熟果实与八分熟、九分熟和十分熟果实相比,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单果重最低、硬度和可滴定酸(TA)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高,果实翠绿,常温贮藏期间能维持较高的硬度;九分熟和十分熟果实TSS含量和单果重最高,硬度和TA含量最低,叶绿素含量高,类胡萝卜素含量低,果实已不再呈现翠绿色,贮藏期间果实软化速度快;八分熟果实TSS 和TA含量与成熟果实接近,果实颜色翠绿,贮藏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风味;八分熟'青脆李'果实为贮藏最佳采收成熟度。

    成熟度青脆李常温贮藏品质

    不同播种方法对连翘种子出苗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崔卉萍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连翘播种出苗率,发展连翘产业。通过不同处理方法播种对连翘种子出苗率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春播以惊蛰后播出苗率高,秋播以9 月下旬播出苗率高;连翘果实9~10 月成熟,以10 月中旬充分成熟的种子播后出苗率高;晒干和阴干的种子以阴干种子播后出苗率高;成熟合格的种子播后以砂壤土出苗率高;在播前冬季种子沙藏处理后播出苗率高;种子用萘乙酸(NAA)200 μg/g溶液催芽处理后播出苗率高。对连翘种子出苗率的试验研究为商州区连翘播种育苗提供科学依据。

    连翘不同处理方法播种育苗试验研究

    不同药剂混配使用对榆林地区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魏会新王晓燕赵艳群冯小军...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田间喷雾施药,在陕西省榆林市进行了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技术研究。开展不同药剂混配的防效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对早疫病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苯酰锰锌+精甲霜锰锌、吡唑醚菌酯+枯草芽孢杆菌、代森锰锌+氟噻唑吡乙酮药剂组合对早疫病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 74。2%、70。3%、67。6%,兼有防控晚疫病作用,建议推广使用;丙森锌+烯酰吗啉、苯酰锰锌+精甲霜锰锌、氟啶胺+氟菌·霜霉威、嘧菌酯+噁酮·霜脲氰处理的防效较差,依次为:58。9%、54。6%、50。8%和50。5%。

    马铃薯早疫病杀菌剂田间防效

    鄂西北烟草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刘丹李爱华杨继龙李斌红...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镰刀菌属引起的根腐病是烟草的重要病害,根腐病危害严重可导致烟草产品质量和产量出现重大损失。为明确鄂西北烟草根腐病病原,从湖北十堰烟区采集典型症状标本分离病原菌,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合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和致病性验证,确定鄂西北烟草根腐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和接骨木镰刀菌。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

    小麦新品种品育8012白粉病抗性研究

    郝建宇马小飞李晓丽张洋...
    85-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品育8012 是由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选育,2018 年通过山西省审定,亲本组合临优20165/济麦22,2020-2022 年连续三年被列为山西省农业生产主推品种,该品种近免疫白粉病。为了解品育8012 白粉病抗性,先进行亲本已知抗病基因检测,继而进行其它抗病基因检测,随后在山西、山东和河北 3 省 15 点田间鉴定进行验证试验。得出品育8012 携带13 个白粉病抗性基因,在山西、山东和河北多点对白粉病表现中抗乃至近免疫。品育8012 可作为选育抗白粉病小麦品种的抗源加以利用。

    品育8012白粉病抗性基因检测

    盛荚期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的影响

    亢江飞晏云李林方社法...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盛荚期喷施不同用量的亚硒酸钠,共 5 个处理(CK(清水):0 g/hm2,C1:30 g/hm2,C2:60 g/hm2,C3:90 g/hm2,C4:120 g/hm2),副区为8 个大豆品种。分析8 个大豆品种在喷施5 种用量亚硒酸钠处理中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达到富硒水平,在CK处理中,不同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未达到富硒大豆标准,需要额外喷施硒肥。随着喷施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8 个大豆品种籽粒中硒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亚硒酸钠用量与大豆籽粒硒含量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8 个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值随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CK相比,C1~C4 处理均能极显著提高 8个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值,提高了571。186%~2 489。831%。亚硒酸钠用量对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大于大豆品种对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喷施亚硒酸钠用量(X)与每种用量下8 个大豆籽粒硒含量均值(Y均)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均=0。012X+0。003,r=0。986,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根据该方程,当大豆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大豆标准(0。1~1 mg/kg),喷施亚硒酸钠用量的范围为 8。08~83。08 g/hm2。分析喷施亚硒酸钠用量与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回归方程发现,郑9525 的回归方程斜率最大,C4 处理中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大值1。997 mg/kg,籽粒富集硒能力最强;齐黄34 斜率最小,C4 处理中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小值1。133 mg/kg,籽粒富集硒能力最弱。在本试验条件下,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单株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大豆品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大于亚硒酸钠用量对单株产量的影响。

    亚硒酸钠大豆硒含量富硒能力单株产量

    海东市平安区土壤与农作物Se含量分布特征

    苏宁谢惠春乔枫蒋礼玲...
    96-10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的土壤及农作物的硒含量及富集特征,系统地采集分析了平安区七个乡镇152 份0~50 cm深度土壤样品及1 161 份植物样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及作物硒含量。结果表明,平安区表层硒含量平均值为 0。27 mg/kg,高于全国及世界土壤硒平均值,有75。36%的地区处于适量硒状态,且三合镇的土壤硒含量最高,古城乡最低,总体上各乡镇采集的0~10 cm、10~20 cm、20~30 cm、30~50 cm土层之间的硒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硒含量逐渐降低。在几种作物中,油菜的平均硒含量最高,达到富硒标准,小麦、玉米、豌豆、燕麦、马铃薯硒含量平均值均达到足硒标准,青稞和蚕豆在土壤硒含量较高的三合镇达到足硒标准以上。综合分析,土壤硒含量与相应的作物籽粒硒含量呈正相关,油菜、小麦、玉米硒的富集系数较高,对硒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因此适宜在相应的富硒地发展富硒农产品,豌豆、蚕豆、燕麦、青稞属于中等富硒作物,马铃薯的富集系数最小而变异系数最高,适合在硒含量较高的地方种植马铃薯。

    平安区土壤农作物分布特征富集系数

    冀北水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

    张莹莹张婷王田雄朱旭冉...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冀北水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承德地区水稻主产区(河北隆化,河北滦平)稻田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水稻大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不同地区水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样本ZYY。CKD9 中微生物多样性最高且有益菌较多,主要有硫杆菌属(Thiobacillus)、拟衣藻属(Dechloromonas)和地杆菌属(Geobacter);但也存在共有细菌菌群,如Kaistobacter、溶杆菌属(Lysobacter)、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Candidatus_Solibacter、硫杆菌属(Thiobacillus)、红长命菌属(Rubrivivax)、拟衣藻属(Dechloromonas)、Anaeromyxobacter、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等;PCA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空间相关性不明显。这为冀北水稻田土壤修复、病害防治及功能菌肥开发,促进水稻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水稻根际土壤高通量测序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