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农业科学
陕西农业科学

霍学喜

双月刊

0488-5368

snkx@chinajournal.net.cn

029-87082550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458号信箱

陕西农业科学/Journal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农业领域试验研究、讨论与建议、实用技术及经济研究等方面的论文。本刊为双月刊,每逢单月25日出版,用户可通过当地邮局订阅,也可向本编辑部直接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秦巴山区野生草莓种质资源调查及分类研究

    于海燕冯嘉玥文颖强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秦巴山区野生草莓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2021-2022年在甘肃、陕西2省3市7县共选取48个采样点,实地考察收集野生草莓种质资源113份。经细胞学和形态学鉴定,分别属于黄毛草莓(Fragaria nilgerrensis)、中国草莓(Fragaria chinenesis)和五叶草莓(Fragaria pentaphylla)3个种。中国草莓有红果和粉果2种果色类型,红果是中国草莓主要果色类型,粉果疑似为中国草莓变型种;五叶草莓共5种果色类型,为白果、粉果、橙红色果、红果、青白色果,其中白果类型是五叶草莓的主要类型,其果实大、品质优异、分布广泛。本研究中首次发现五叶草莓橙红色果和青白色果。进一步对秦巴山区野生草莓果实品质测定发现,五叶草莓白果口感偏甜,其余品种偏酸。通过调查研究秦巴山区野生草莓资源及测定其相关品质,对今后利用这些野生资源开展草莓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草莓种质资源品质分类鉴定植物学性状

    德国鸢尾优良品种引种与评价

    张可跃李文艳陈凯王飞龙...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筛选出适宜西北地区栽培的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优良鸢尾品种。通过引种、栽植不同品种的德国鸢尾试验,研究不同品种鸢尾的生长状况、开花特性等。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品种特性进行分级评价,分析筛选出适宜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良鸢尾品种,以期为西北地区园林绿化以及花卉生产提供新的参考。

    德国鸢尾引种评价

    秸秆还田和微生物菌剂对大蒜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贺维昭温国昌张连成李炎艳...
    15-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求秸秆还田和微生物菌剂对大蒜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大名紫皮大蒜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处理,试验表明常规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大蒜单薹重、蒜薹产量、单头重、蒜头产量、肥料偏生产力,秸秆还田配施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提高大蒜的植株性状、蒜薹性状及产量、蒜头性状及产量、肥料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肥料减施25%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大蒜植株性状、蒜薹性状及产量、蒜头性状及产量、肥料农学效率显著低于常规施肥下秸秆不还田的,秸秆中释放的养分不足以弥补25%的肥料减施,肥料减施25%条件下秸秆还田配施微生物菌剂的肥料偏生产力、磷肥农学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下秸秆不还田的,而大蒜植株性状、蒜薹性状及产量、蒜头性状及产量低于常规施肥下秸秆不还田的,但不显著。研究表明冀南地区大蒜种植中应注重秸秆还田和微生物菌剂施用,秸秆还田配施微生物菌剂替代肥料的量应少于25%。

    秸秆还田微生物菌剂大蒜产量肥料利用率

    陕西榆林地区影响山地苹果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气象因子变化分析

    山翠翠莫振忠李玲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1980-2022年43a绥德、米脂、子洲、清涧的国家气象观测站数据,将榆林典型种植区气象条件与苹果气候适宜区指标进行对比,同时对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线性趋势分析,分析影响山地苹果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有利和不利气象因子,提出针对性改善提高果树栽培和果实品质的方法和建议。结果表明,榆林山地苹果典型种植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年平均气温和6~8月平均气温都处于适宜标准范围内,且无冻害风险,但有高温热害风险。主要影响苹果生长不利气象因子为降水量,年降水总体偏少,且年降水量虽然呈增长趋势,但数据显示,除清涧外,子洲、绥德、米脂在未来10~20 a之间均处于偏少阶段。榆林典型种植区三个关键生育期温度与优质苹果含糖量、含酸度、硬度的适宜指标相符,故山地苹果果实品质优良,口感甜脆,酸度适宜,且着色期光温条件适宜,山地苹果色泽鲜艳。

    榆林山地苹果气象因子品质

    不同蒴果密度及萌发菌和蜜环菌配比对天麻零代种生产影响试验

    王风敏王永琦王莹洁孙瑞泽...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麻萌发菌和蜜环菌是在天麻种子萌发和生长时为其提供营养来源的共生菌和伴生菌,两者配比不同直接影响到天麻零代种的产量。本试验通过不同蒴果密度及萌发菌和蜜环菌配比,探究对零代种的产量、零代种分级产量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菌与蜜环菌配比比例为1∶3,且天麻蒴果用量为18~24个/m2时,天麻零代种产量最高。

    天麻萌发菌蜜环菌蒴果密度零代种

    红花不同定植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彦欣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疆裕民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不同定植密度处理,对红花不同密度下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以探讨甘谷县红花适宜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定植密度的增加,红花产量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定植密度为1。6万株/667m2时,农艺性状表现好,红花产量相对于其他处理亩产最高,相应总经济效益也最高,是63 285。6 元/hm2。综上所述,红花裕民1号在甘谷县中等肥力上适宜的种植密度控制在为1。6万株667m2。

    红花定植密度农艺性状

    园林地被植物混植技术应用研究

    张琴
    34-3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络石、常春藤、铜钱草、薜荔、过路黄都是园林应用价值高的地被植物,单一应用中有观赏期生长季节性的局限性,混合栽植博采众长,是实践验证可行的园林种植形式,但表现效果却千差万别,园林审美质量有待提升。以长效性多样性为目标,对络石、常春藤、铜钱草、薜荔、过路黄混植,观察生长状况,探索不同混合比例不同栽植方式混植地被的园林表现效果。通过选择不同数量比例,进行对比试验,经过4年的持续观察,研究不同混植比例对植被的新梢长度、粗度、叶片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络石∶常春藤∶铜钱草∶薜荔∶过路黄进行1∶4∶4∶1∶4栽植,生长势覆盖度、色彩丰度、叶片质地效果较好。通过叶片大小色泽和密度观察,栽植方式比较发现栽培坡度为10:2的混植效果较好。

    地被植物混植园林应用

    4个鲜食葡萄品种在河南新乡地区的引种表现与栽培技术

    崔小月尚泓泉吕中伟娄玉穗...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河南新乡地区的葡萄品种资源,筛选适合该地区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2012年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引进4个欧亚种品种'新雅'、'新郁'、'火州紫玉'和'火州黑玉',2021-2023年对盛果期的这4个品种进行了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观察与测定,以期为进一步的生产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新雅'生长势较强,3月下旬开始萌芽,5月上旬开花,6月下旬至7月上旬转色,8月底至9月初成熟,果穗分支圆锥形,平均穗质量840 g,果实红色,长椭圆形,平均单粒质量11。8 g,脆肉,有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4%;'新郁'生长势强,与'新雅'同时期萌芽、开花和果实转色,9月上旬成熟,果穗分支圆锥形,平均穗质量1 760 g,果实红色,长椭圆形,平均单粒质量13。8 g,肉较脆,有核,可固含量16。3%;'火州紫玉'生长势强,3月下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7月上旬果实开始转色,8月中下旬成熟,果穗圆锥形,平均穗质量1 430 g,果实粉红色,椭圆形,平均单粒质量4。8 g,脆肉,无核,可固含量15。6%;'火州黑玉'生长势中庸,3月下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6月下旬转色,7月底成熟,果穗双歧肩圆锥形,平均穗质量610 g,果实黑色,椭圆形,平均单粒质量3。2g,肉较脆,有核,可固含量17。6%。晚熟、大粒品种'新雅'和'新郁'适宜在河南新乡地区发展设施栽培,而'火州紫玉'和'火州黑玉'不适于发展。筛选出的2个品种对于调整新乡地区葡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鲜食葡萄品种引种栽培技术新乡地区

    陕西省府谷县有机海红果生产技术规程

    淡振荣刘子贤王洁琼杨靖芸...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需求的日益增加,结合国家有关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和各地生产经验,针对当地特有树种海红树和海红果,在建园、砧木接穗苗木选择、栽植、覆草、灌溉、土壤、施肥、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贮藏、运输、销售、认证证书与认证标志的使用管理共15个方面的栽培管理过程进行严格管控,确保有机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全程的保真性,生产出优质的有机海红果。

    海红果有机生产技术规程

    延安地区防治苹果树腐烂病药剂调查及田间防效试验

    李春霞李宏飞曹星李慧楠...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延安地区防治苹果腐烂病药剂种类,筛选防治苹果树腐烂病高效药剂,为苹果树腐烂病绿色防控提供依据。首先调查了目前延安地区常用防治腐烂病的药剂种类。在调查基础上,以29 a生富士苹果树为试验材料,采用病疤刮治法,选用5种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以病疤复发率、防治效果、愈合度和愈合宽度为指标对药效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使用0。5%小蘖碱(溃腐灵)水剂原液、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200倍液、新敌腐2代原液、6%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抗120)15倍液、3%甲基硫菌灵(国光膜泰)糊剂125 g/m2涂抹刮净的病疤后,病斑复发率依次为3。4%、6。8%、3。0%、4。0%、0;愈合度依次为 28。25%、18。52%、47。11%、20。13%、50。55%;愈伤组织平均宽度为2。97 cm、1。88 cm、3。56 cm、1。64 cm、4。73 cm;防治效果分别为96。6%、93。2%、97。0%、96。0%、100%,均高于90%。综合药效评价,5种杀菌剂对防治苹果树腐烂病都有效果,其中3%甲基硫菌灵糊剂125 g/m2综合效果最好,其次是新敌腐2代原液和0。5%小蘖碱水剂原液。本试验5种药剂均可作为生产中防治腐烂病应用药剂。

    延安苹果树腐烂病农药种类调查田间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