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欧阳克刚

季刊

1673-9973

sxsx@chinajournal.net.cn;sxsxzxy@periodicals.net.cn

029-88413293,88419638 02988419636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75号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anxi Administration SchoolCHSS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主管,陕西省行政学院主办的社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创刊于1986年,A4开本,128页码,4封彩印。重点刊发公共行政、政府管理、地域经济以及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成果。 本刊系全国优秀社科期刊、陕西省重点社科学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社科成果索引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电子期刊(CEPS)收录期刊;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CAJ-CD》执行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西部协作赋能共同富裕:生成逻辑、作用机理及显著优势

    刘旭雯唐霄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东西部协作是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从生成逻辑上看,东西部协作赋能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先富后富"理论的直观表达,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从作用机理上看,其高度契合性表现在东西部协作在帮助西部地区增收中缩小贫富差距,在促进文化交融中丰富精神文化,在动员社会参与中积聚力量,在不断推进社会公平中实现共富.从显著优势上看,东西部协作赋能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动力,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唯一价值遵循.

    东西部协作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腐败治理:机理、挑战与路径

    杜晓燕郭吴昊谢怡阳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腐败是数字智能时代下传统腐败嬗变的产物,较传统腐败而言,新型腐败呈现出主体复杂性、形式隐蔽性、手段迷惑性、危害广泛性等新特征.人工智能由于具有分析能力强、运行速度快、数据广泛多元等特点,运用于新型腐败治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现实运用情况来看,人工智能赋能新型腐败治理过程中还存在着理念认知不到位、运行机制不畅通、专业人才较匮乏、伦理风险较突出等问题.立足于新型腐败治理工作存在问题和未来需求,应从理论、机制、人才、伦理四个维度协同发力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新型腐败治理的一体化路径创新,进一步提升国家腐败治理信息化水平.

    人工智能新型腐败腐败治理数字治理

    社区营造项目何以有效:基于绩效审计的视角

    周斌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营造是建立在社区公共空间和社区生活共同体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通过社区营造项目的运行,能够整合社区内外资源,激发社区居民的集体行动,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从而有效促进社区治理和发展.实践表明,绩效审计能够监督社区营造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评价社区营造项目的运行效果.基于绩效审计的研究视角,对社区营造项目的运营过程进行分析,能够规范社区营造项目的管理,进而保障社区营造项目的有效性,促进社区营造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社区营造项目绩效审计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文化变迁研究

    王毅郝思淇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对我国的审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审计文化是在长期审计实践中形成的历史积淀,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审计文化变迁的认识,为审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从而促进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全面深化改革审计文化审计法律审计方法审计组织

    执行力提升视角下党内法规执行文化建设研究

    未江涛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内法规执行文化具有先进性、人民性和法治性特征,与党内法规执行力存在相辅相成、相互承载、相互推进的逻辑关系.以执行主体为作用对象,以外在教化、自我内化为作用路径,能够有效发挥党内法规执行文化对提升执行力的内在驱动作用.针对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执行党内法规不力的现象,应从执行文化视角寻找成因,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重点、强化监督执纪,推动党内法规执行文化高效建设.

    党内法规执行力执行文化作用原理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作用机制、实现路径与推进策略——以陕西省C县为例

    王留鑫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数字技术发展对于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背景,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普惠效应等三个方面分析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的作用机制.并以陕西省C县数字乡村建设为例,运用微观调查数据,对其数字乡村基础设施的可及性,以及数字技术在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在乡村公共服务的应用上存在着接入可及性的提升、使用通达度较低和价值转化水平不高等情况,根源在于数字人才缺乏、数字基础设施不健全、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公共服务数字化融合不够等.从加强农村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加快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建立乡村公共服务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公共服务治理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数字技术数字赋能乡村公共服务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周钥明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熔铸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坚定共产主义方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促进民族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民族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贯穿不断变革和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社会基本矛盾思维方法,"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立场.

    伟大建党精神共产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变革以人民为中心

    图像理论的发展脉络史:从柏拉图到马克思主义

    徐梓晗秦露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柏拉图"洞穴喻"中关于视觉与图像的讨论普遍被视为现代图像理论的起源.然而,其开启的西方视觉中心主义传统却限制了图像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尤其是面对20 世纪初的图像新问题,传统的图像理论无法做出有效回应.基于此,一批学者将文化工业批判、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研究等内容引入图像研究中,形成了一种在实践视角下理解图像问题的新理论向度.不同于将图像理解为私人的、形而上学的、非物质的实体的倾向,马克思主义的图像理论致力于通过文化工业批判、意识形态理论及文化研究等更为综合的视角揭示图像所蕴含的历史性、现实性与革命性.

    图像西方马克思主义视觉文化现代性后马克思主义

    身体性与主体性:西方哲学演进内在张力中的马克思实践转向

    符越张龙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的二重性存在是哲学产生的根源,也是哲学理解世界的介质,而"身体性""主体性"正是人二重性存在的哲学范畴.西方哲学演进中对主体性递增的关注和高扬,形成了西方哲学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与解释原则,进而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抽象化理解.马克思以"身体性"阐明为撬动,实现了"主体性"与"身体性"在实践中的融合,促使了西方哲学的实践转向.相应地在人与历史的具体统一中,为人的本质打开了通过现实的对象化路径和方向.

    身体性主体性实践人的本质

    从政治文明形态的四个层面看全过程人民民主

    郭天歌徐占元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民主是全过程的人民的民主,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思想上克服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弊端,以最大范围真实的民主思想为指导;在制度上坚持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保障全体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在实践上坚持全链条的民主,超越了西方单过程选民民主;在社会形态上,以"四个相统一"和"三个全"的独特优势成为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一系列优越性成为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在当代,为加快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要继续把握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协同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政治文明形态人民当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