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山西医科大学

段志光

月刊

1007-6611

sxyxxb@yahoo.com.cn

0351-4135432

030001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逢双月26日出版,主要刊登我校科技人员及校友在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及经验报告和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IF-1α通过调控H型血管生成参与牙周炎的发展

    张怡凡陈悦周硕玛尔娃·木拉提哈吉...
    746-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牙周炎微环境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H型血管是否参与牙周炎-牙槽骨吸收过程.方法 将1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牙周炎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牙周炎组采用5-0丝线结扎C57BL/6小鼠双侧上颌第二磨牙,建立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对照组不予处理.结扎14 d后micro-CT检测小鼠上颌第二磨牙牙槽骨高度的变化,免疫组化实验分析牙周炎牙槽骨缺损处组织蛋白酶K(CTSK)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分析牙周组织中H型血管(CD31+Emcn+)及HIF-1α的表达.结果 采用丝线结扎法成功构建小鼠牙周炎模型.micro-CT扫描结果示,与对照组相比,牙周炎组小鼠釉牙骨质界(CEJ)距牙槽嵴顶(ABC)的距离(CEJ-ABC)显著增加(P<0.001);HE染色结果显示,牙周炎组出现较重炎症病理性反应.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牙周炎组牙槽骨中CTSK的表达水平相较对照组更高(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牙周炎组牙周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提高(P<0.000 1),H型血管生成增加,即CD31+Emcn+的表达更高(P<0.001).结论 通过丝线结扎成功建立小鼠牙周炎模型,小鼠牙周炎牙周组织中HIF-1α和H型血管特异性升高,提示在牙周炎早期的缺氧微环境中,HIF-1α和H型血管参与牙周炎牙槽骨的骨吸收过程.

    牙周炎低氧诱导因子-1α组织蛋白酶KH型血管骨吸收

    黄芪注射液中初生成分的鉴定及氨基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曲婷丽闫丽秋周小雪王文涛...
    753-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鉴定黄芪注射液中的初生成分,并以氨基酸类成分含量为指标,评价不同来源黄芪注射液的质量差异.方法 采用液相二级质谱(LC-MS/MS)法,以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检测黄芪注射液中初生成分.采用LC-MS/MS法,以10%甲醇水(含0.1%甲酸)和50%甲醇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测定黄芪注射液中各氨基酸的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不同厂家黄芪注射液中氨基酸的含量差别.结果 不同厂家黄芪注射液中均检测到255个初生成分,主要为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糖类和含N类化合物.4个厂家黄芪注射液中氨基酸含量得分分别为-0.23,-1.77,-0.35,2.36.结论 不同厂家黄芪注射液中初生成分的种类一样,但含量不同;不同厂家黄芪注射液中氨基酸的含量差异较大.

    黄芪注射液初生成分成分鉴定含量测定液相二级质谱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阿拉伯胶中6种金属元素含量

    李鑫徐向炜姚羽
    763-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阿拉伯胶中6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硝酸对阿拉伯胶进行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阿拉伯胶中汞、钒、镉、钴、砷、铅含量.结果 阿拉伯胶中汞、钒、镉、钴、砷、铅元素线性方程分别为 Y=2 500.668 3ρ+370.020 0(n=6,R2=0.999 6),Y=4 388.276 3ρ+25.000 0(n=6,R2=0.999 1),Y=1 752.864 5ρ+0.000 1(n=6,R2=0.999 1),Y=12 593.112 3ρ+25.000 0(n=6,R2=0.998 9),Y=717.067 0ρ+15.000 0(n=6,R2=0.998 6),Y=7 612.563 7ρ+170.010 0(n=6,R2=0.999 5).6 种元素线性范围均为0~100 ng/mL,在上述线性范围内,该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汞、钒、镉、钴、砷、铅元素检出限分别为0.000 5 mg/kg、0.000 4 mg/kg、0.000 2 mg/kg、0.000 3 mg/kg、0.001 0 mg/kg、0.000 4 mg/kg;各元素定量限分别为 0.001 7 mg/kg(汞)、0.001 2 mg/kg(钒)、0.001 8 mg/kg(镉)、0.001 0 mg/kg(钴)、0.003 4 mg/kg(砷)、0.001 3 mg/kg(铅).6 种元素平均回收率为 91.12%~104.60%.结论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简便快捷,可用于阿拉伯胶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检测.

    阿拉伯胶金属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药用辅料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元素杂质指导原则

    葎草黄酮凝胶的制备及其对湿疹小鼠的初步药效学评价

    刘艳陈杨南伍丹情龙艳秋...
    767-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一种律草黄酮外用凝胶,探讨其对湿疹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葎草中的黄酮,以卡波姆940作为凝胶基质,葎草黄酮水溶液作为分散介质,甘油作为保湿剂和增稠剂,制备葎草黄酮凝胶,对凝胶的酸碱度以及体外释放率进行质量评价.采用2,4-二硝基氯苯在小鼠背后建立特异性湿疹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10 d小鼠背部涂抹律草黄酮凝胶.观察记录湿疹小鼠30 min内瘙痒次数和瘙痒持续时间,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湿疹小鼠背部皮损处PAR-2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L)-2和IL4的含量以及皮损组织中白三烯B4(LTB4)和白三烯C4(LTC4)的含量.结果 葎草黄酮最优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0∶1,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90 min,提取剂浓度60%乙醇,葎草黄酮得率为1.780 3%;葎草黄酮凝胶最优制备条件为卡波姆940含量为4.72%,甘油含量为15.75%,粗黄酮含量为0.79%.制备的葎草黄酮凝胶外观呈棕黄色,均匀细腻,pH范围在6~7之间,葎草黄酮凝胶中黄酮含量为3.20 mg/g,葎草黄酮凝胶48 h的体外释放率为68%.葎草黄酮凝胶显著降低了湿疹小鼠30 min内瘙痒次数与瘙痒持续时间(P<0.01),抑制湿疹小鼠皮损中PAR-2的表达(P<0.01),上调湿疹小鼠血浆中IL-2的表达(P<0.01),下调血浆中IL4的表达(P<0.01),减少皮损组织中LTB4和LTC4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成功制备葎草黄酮凝胶.葎草黄酮凝胶可以通过调节机体Th1/Th2平衡、抗炎和止痒对湿疹小鼠发挥治疗作用.

    葎草黄酮凝胶抗炎止痒特应性湿疹

    抑郁症患者血清短链脂肪酸水平与症状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张红娟王崴高敏安邦...
    77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抑郁症患者血清短链脂肪酸与生化指标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50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为病例组,并同期海报招募了 42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气相色质谱法检测所有被试者血清中5种短链脂肪酸含量,包括乙酸、丁酸、戊酸、异戊酸和己酸.采用ELISA法检测血脂、血糖、胆汁酸、肌酐、尿素、尿酸、甲状腺素等生化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血液中的免疫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采用HAMD-17、HAMA-14他评量表以及PHQ-9、GAD-7、PSQI、SDS等自评量表评估抑郁症的临床症状.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计算短链脂肪酸与血液免疫细胞、血糖血脂、甲状腺素等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量表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血清短链脂肪酸中乙酸、戊酸、异戊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抑郁症患者中升高的乙酸与单核细胞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1);戊酸与尿酸呈负相关(r=-0.33,P<0.05),与葡萄糖(r=0.31,P<0.05)和GAD7(r=0.31,P<0.05)呈正相关;异戊酸与肌酐(r=0.29,P<0.05)、尿素(r=0.30,P<0.05)、HAMA中的精神焦虑因子(r=0.28,P<0.05)均呈正相关;丁酸与TSH呈正相关(r=0.34,P<0.05),与淋巴细胞数量呈负相关(r=-0.39,P<0.01);己酸与甘油三酯(r=0.36,P<0.05)、总胆固醇(r=0.42,P<0.01)、低密度脂蛋白(r=0.42,P<0.01)、HAMD中睡眠因子(r=0.30,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抑郁症患者血清短链脂肪酸中乙酸、戊酸、异戊酸水平升高,可能与血糖、血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相互作用,共同对抑郁症的发生产生影响.

    抑郁症短链脂肪酸血脂代谢生化指标量表

    KCNQ2基因相关癫痫谱系疾病临床特征与遗传学分析

    赵娇娇武运红韩虹纪惠茹...
    782-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KCNQ2基因突变所致癫痫患儿基因变异位置及类型与不同严重程度临床表型的关系,为相关患儿的精准治疗、用药疗程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至2024年3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已明确为KCNQ2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信息,回顾性分析其基因型及临床特征.结果 14例KCNQ2基因突变所致癫痫患儿中,包括12例单核苷酸变异和2例拷贝数变异;7例为新生变异,7例为遗传性变异;12例单核苷酸变异患儿中,5例为新报道的变异;14例患儿中,首次发作年龄为1 d至6月,最常见的发作形式是局灶性发作,8例患儿存在脑电图异常,5例患儿头颅磁共振结果存在异常;12例患儿使用钠通道阻滞剂癫痫发作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本研究发现5例单核苷酸新变异,扩大了 KCNQ2基因相关癫痫的基因谱.钠通道阻滞剂可有效控制KCNQ2基因变异所致癫痫发作,通过分析KCNQ2基因变异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可为患儿早期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自限性(家族性)癫痫KCNQ2发育性癫痫性脑病KCNQ2基因单核苷酸变异新生儿

    VDR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病变及HPV感染转归的相关性

    杨佳琦陈晓月高宇峰李娟...
    790-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并探讨其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376例,将病理结果示慢性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I级者设为对照组(18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及以上者(CIN Ⅱ+)为病例组(188例).收集患者外周静脉血行VDR基因多态性检测,包括FOKI、BsmL、Apal和Taql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分析VDR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对选择行宫颈锥形切除术进行治疗的142例CIN Ⅱ-Ⅲ级患者的HPV转归情况进行6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HPV转阴者和同一型别HPV持续感染者,即转阴组和持续感染组,分析VDR基因多态性是否影响HPV感染的转归.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104例患者的HPV感染呈转阴状态,33例患者持续感染同一型别的HPV,而另外5例患者则感染了其他型别的HPV.VDR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FOKI SNPs ff基因型及f等位基因与CIN Ⅱ+发生显著相关(P<0.05),并且与HR-HPV持续感染相关(P<0.05);TaqI SNPs tt及Tt基因型均增加CIN Ⅱ+发生的风险(P<0.05),t等位基因与CIN Ⅱ+发生风险增加有关(P<0.05),但与HPV持续感染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 VDR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病变及HR-HPV感染转归相关,其中FOKI SNPs ff基因型及f等位基因和TaqI SNPs tt、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存在关联,并且FOKI SNPs ff基因型及f等位基因可能影响HR-HPV感染的转归结果.

    人乳头瘤病毒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宫颈病变Taqman基因探针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阿米替林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吕艳华梁傲雪李琦
    798-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real-world data,RWD)挖掘阿米替林药物潜在不良事件信号,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进一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提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13年第一季度到2022年第四季度共40个季度的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urg events,ADE)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监管局(MHRA)综合标准法挖掘阿米替林用药情况,分析符合风险信号检测标准的阿米替林ADE报告,并将其与中国阿米替林药品说明书和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进行对比,以识别新的ADE并分析其规律.结果 提取到以阿米替林为首要怀疑药物(PS)的目标事件14 969例次,涉及3 169名患者,共检测出319个信号,包括各种制剂毒性、自杀既遂、药物过量、药物相互作用和抗胆碱能综合征等;涉及27个系统器官,主要集中于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类、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等.结论 使用FAERS挖掘到的阿米替林ADE信号与中国阿米替林药品说明书以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中描述基本一致,临床用药过程中除需关注上述提及的不良事件之外,还应密切关注阿米替林未收录但信号较强或报告数较多的不良事件,应及时评估用药风险并进行有效防范,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阿米替林药物不良事件真实世界数据FAERS数据挖掘

    视觉记忆环路损伤模式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郭紫文柏峰
    804-809页

    阿尔茨海默症视觉记忆环路视网膜Aβ淀粉样蛋白p-tau蛋白

    GLRA1基因突变导致的新生儿过度惊吓反应症1例

    彭小青王薇赵燕张海艳...
    810-812页

    过度惊吓反应症新生儿GLRA1基因突变神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