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医学杂志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陕西医学杂志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杨世兴

月刊

1000-7377

Shanxiyixue@sohu.com

029-87257807

710003

西安市西华门2号

陕西医学杂志/Journal Shaanxi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与药物、临床病理、检验护理方面的论著、综述及病例报告,介绍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的防治经验等。读者对象为广大医务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鼻内镜手术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及对患者鼻黏膜CD4+及CD8+T细胞分布的影响

    宋鹏徐杨斌
    105-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的:探讨鼻内镜手术(FESS)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疗效及对鼻黏膜CD4+及CD8+T细胞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CRSwN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FESS)和观察组(FESS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各4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鼻腔通气功能、鼻黏膜CD4+及CD8+T细胞分布、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无效10例,总有效率79。17%,观察组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下降,低于对照组,鼻黏膜功能均优于对照组,CD4+,CD4+/CD8+较对照组升高,CD8+较对照组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的复发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2%(x2=7。207,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能够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促进黏膜免疫功能修复,提高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鼻内镜手术细胞免疫功能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复发率炎性因子

    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影响

    张金春王朝霞李志华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均46例。对照组1予以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2予以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情况、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与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心钠肽(A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1[80。43%(37/46)]和对照组2[76。09%(35/46)](均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收缩压、舒张压、I与T、PWT、LVMI及血清NT-ProBNP、Hey、A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127。87±13。66与136。46±15。73与135。00±15。98)、舒张压(81。07±5。58 与 83。98±7。16 与 85。57±7。22)、LVDd(46。48±2。24 与 48。37±3。62 与 48。30±3。57)、I 与 T(10。00±1。38 与 11。20±1。50 与 11。24±1。55)、PWT(10。52±1。35 与 12。24±1。40 与 12。37±1。39)、LVMI(124。57±10。80 与 145。13±10。27 与 144。93±10。34)、NT-ProBNP(64。53±15。63 与 75。23±18。46 与 78。15±18。54)、Hcy(8。93±2。68 与 15。48±4。66 与 14。88±4。62)、ANP(139。95±38。64 与 216。84±59。15 与 213。87±59。23)水平均较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下降(均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左室相关指标,并降低 NT-Pro BNP 水平。

    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逆转作用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胱抑素C、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冷俊郁淼秦兵张莉...
    114-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7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观察组,以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53例)、中度狭窄组(62例)、重度狭窄组(55例),并选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血清sST2、CysC、CRP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预后良好(118例)、预后不良(52例),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sST2、CysC、CR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重度狭窄组患者血清sST2、CysC、CRP水平高于轻度、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高于轻度狭窄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 sST2(r=0。727)、CysC(r=0。644)、CRP(r=0。889)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均 P<0。05)。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症、病变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使用支架类型、sST2与CysC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患者血清sST2、CysC、CRP水平越高,且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症、病变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使用支架类型、sST2与CysC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胱抑素C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预后影响因素

    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不良预后的关系

    侯红霞赵梦陆银宝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7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92例和重症组80例,比较血清LDH、CK-MB水平变化,对研究对象进行12个月的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00例,预后不良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以Cox回归分析血清LDH、CK-MB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轻症组患者的血清LDH、CK-MB均低于重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良好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LDH、CK-MB水平及心律失常患者占比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心率失常、cTnⅠ、LDH≥184。93 U/L、CK-MB≥43。48 U/L是影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LDH、CK-MB与病情严重程度及不良预后有关,血清LDH、CK-MB越高,病情越严重,且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也随之提升。

    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病毒性心肌炎病情预后影响因素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腱糖蛋白C、甲壳质酶蛋白-40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吕宁杨立娟尹林林王丹...
    123-12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腱糖蛋白C(TN-C)、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7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两组,即MACE组(n=63)和非MACE组(n=107),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152)。比较各组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分析以上指标与MHD发生MACE的相关性及MHD并发MACE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MHD组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MACE组的年龄、透析龄及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高于非MACE组(均P<0。05)。MHD并发MACE与年龄、透析龄及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HD并发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sCD40L、TN-C、YKL-40以及高年龄和透析龄(均P<0。05)。血清sCD40L、TN-C、YKL-40单独及联合预测MHD并发MACE的AUC分别为0。701、0。679、0。754、0。875,联合预测价值最高,其次为YKL-40、sCD40L、TN-C(均P<0。05)。结论:MHD并发MACE患者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有升高趋势,三者均为MACE发生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MHD发生MACE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可溶性CD40配体腱糖蛋白C甲壳质酶蛋白-40预测

    生存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Yes相关蛋白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卜烨张晨洁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GCDFP15)、Yes相关蛋白(YAP)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56例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病理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比较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表达情况;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根据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复发转移情况将其分为Ⅰ组(51例)和Ⅱ组(105例),统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及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单一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YAP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组织(均P<0。05)。Ⅰ组低分化、临床分期Ⅲ期患者占比高于Ⅱ组(均P<0。05)。Ⅰ组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阳性表达率高于Ⅱ组,YAP阳性表达率低于Ⅱ组(均P<0。05)。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临床分期m期及Survivin、HER-2、GCDFP15蛋白阳性表达均为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92、1。992、2。059、1。815、1。857,均P<0。05);YAP蛋白阳性表达为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OR=0。489,P<0。05)。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联合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四者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乳腺癌的发生与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表达情况有关,且患者术后2年复发转移的发生与其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表达情况有关,同时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联合可有效提高对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乳腺癌生存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Yes相关蛋白复发转移预测价值

    肿瘤组织微小RNA-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特征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张列祥王协峰何裕超蔡畅...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微小RNA-542-3p(miR-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与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1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43例患者于术后1年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组)、48例患者手术后1年检查未出现复发病灶(非复发组),对比两组第一次手术后病灶组织标本中的miR-542-3p、VCAM-1蛋白表达差异,并分析miR-542-3p、VCAM-1蛋白表达与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miR-542-3p表达水平低于非复发组,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VCAM-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Ⅲ级患者占比、低分化患者占比、非全切手术方式患者占比、肿瘤浸润率均高于非复发组,复发组患者术后放化疗患者占比低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542-3p表达降低、VCAM-1蛋白阳性表达、手术范围非全切是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miR-542-3p表达、VCAM-1蛋白预测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84(95%CI:0。690~0。877)、0。725(95%CI:0。621~0。829)。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miR-542-3p表达、VCAM-1蛋白表达与肿瘤手术后复发有密切关系,用于临床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胶质瘤微小RNA-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复发预测

    单肺通气致肺损伤的机制及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王贝姜力李依玲孟杰...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肺通气(OLV)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通气技术,能够有效隔离患侧肺,实现对非手术侧肺通气的目的。目前,OLV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手术中,有效提高了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OLV在应用过程中易造成肺损伤,常见的肺损伤类型有肺不张损伤、灌注性肺损伤、氧化应激肺损伤、手术操作致肺损伤、高容量肺损伤,多种类型的肺损伤发病机制具有复杂性,根据肺损伤机制临床可制定吸入合适的氧浓度、选择有效的通气模式、潮气量、持续正压气道、呼气末正压等一系列肺保护策略,能够逐步提高氧合功能,减轻肺损伤,加速肺损伤组织的修复。

    单肺通气肺损伤机制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代谢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黄蕾周锋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脑卒中患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中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研究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对早期识别高危人群、评估患者进展风险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R)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功能障碍和高凝状态,这在缺血性脑卒中(I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胰岛素抵抗代谢评分(METS-IR)可作为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的简要指标,METS-IR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研究表明METS-IR可以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严重程度及不良预后,现就METS-IR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关联的证据进行系统总结。

    胰岛素抵抗代谢评分胰岛素抵抗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测价值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