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政治课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

程光泉

月刊

1002-588X

010-62208142 62200757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乐育2楼4门202号

思想政治课教学 /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政治工作资料性刊物。内容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各条战线与各阶层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先进人物、集体及其事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推进策略

    孔宪峰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还要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资源.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视域,推进"大思政课"一是要善用社会"大课堂",积极发掘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是要创建大资源平台,有效利用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三是要建好"大师资",壮大和优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四是要发掘"大思政课"教育内容,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唯此,才能切实推进"大思政课",不断增强"大思政课"的实效性.

    "大思政课"推进策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超越与重构:指向核心素养的思政课大教学观

    李春会唐盼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高中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综合性、活动型关键学科课程.推动高中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以大教学观统领课堂教学,用大思政课的课程观实现传统课程理念下育人空间与育人目标的超越与重构,以大概念的知识观实现传统知识理念下学习效能与学习内容的超越与重构,用大单元的教学观实现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学方式与教学结构的超越与重构.

    大思政课核心素养大概念大单元教学

    提升思政课教师课程实施力的一体化路径选择

    姜兰波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即提升课程实施力.高质量一体化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课程实施力应当立体化,多元多维交互、分层分类互补、组织与非组织相辅.对此,可采用以下路径:校本小课题研究,滋养课程实施力;"五步三结合"校本培训,跨学科涵育课程实施力;"拼团式"自助教研,数字化赋能课程实施力.同时采取"整体化系统设计、一体化分步实施"策略,按照"项目引领——系统培训——教学评价"三个环节循环不断深化升级.

    课程实施力校本小课题校本培训自助教研

    以主题教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游运珍刘莉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深化思政课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强化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务实之举,是协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主题教学具有层次性和进阶性,是连接、整合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重要方式和抓手.深挖以主题教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价值定位、根本遵循和实践进路,能够在实践中推动学校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题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法律与生活》教学改革——以"认识调解与仲裁"为例

    吴菲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动核心素养导向的育人蓝图转化落地,意味着"四新"背景下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程目标、明确基于法律常识认知的教学难度、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策略、探索多维一体促进发展的课堂评价四个角度深入思考,《法律与生活》模块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定位应做到:有魂、有度、有策、有效.

    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常识认知议题活动课堂评价

    基于具身认知的学科实践表达

    李晔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实践是新课标的核心议题,也是推动课堂实践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科实践革新知识观,是实现学生知识学习向学科素养转化的一种学习方式,更是学科育人方式变革的新方向.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考察思政课学科实践,一是阐明学科实践秉持的具身知识观,实现概念性知识操作化;二是阐释学科实践恪守的具身学习观,明确学习性活动体验化;三是阐发学科实践塑造的具身育人观,倡导知识与素养统一化;四是阐述学科实践遵循的具身评价观,促成表现性评价可视化.以此,形成具身认知视域下思政课学科实践的基本表达方式.

    具身认知学科实践具身体验道德与法治

    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其破解——以"法治政府"为例

    李振申耀华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的推进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力;创设探究化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创设思辨化情境,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质增效,实现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情境创设

    新课标下作业设计的有效路径

    李燕飞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评价应坚持素养导向,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现行作业评价手段,还存在单一化、简单化、机械化等问题,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优化作业设计,要促进学科单一知识向学科多维素养转化,延伸学生个体成长的意义增值维度.道德与法治课作业设计的有效路径,应以价值引领落实政治认同,以时代特色培育责任意识,以实践活动涵养健全人格,以思政一体延续法治观念,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生成素养、发展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学科大概念教学视域下的多向迁移

    王德明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迁移是学科大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所以可迁移,因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但迁移也不是单一的.联系具有条件性与多样性,因此在学科大概念的教学视域中同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联系,也就存在着多向迁移.对于学科大概念的整体性教学、整体性思维与综合素养来说,所有类型的迁移都是互补的.这要求我们既要分清迁移的类型,又要坚持协作迁移,使迁移更好地为促进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而服务.

    学科大概念多向迁移关键能力核心素养

    基于综合探究的议题式教学评价

    刘路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议题设计偏离评价目标、情境探究忽视过程评价、活动开展窄化评价方式目前学生深刻影响着思政课改革和考试评价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目标围绕知识社会的演进指向的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思政课议题式综合探究评价应指向素养化"成为什么"、过程性"关键表现"与主体的"综合评价".思政课议题式综合探究质量的提升需要采用综合性的策略评价,明确学习目标评价的层阶化,突出学习过程评价的整合化,增强学习主体评价的协作化.

    议题式综合探究学习评价策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