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癌症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黄欧平

双月刊

1001-5930

syazzz@163.net

0791-88329442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

实用癌症杂志/Journal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凭着对杂志精品意识的执着追求,编辑出版了今天这样一本学术先进、编校规范、印刷装帧独具风格的精品杂志,使它能在广阔的医学期刊领域里,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特别是在肿瘤学期刊园地里,亨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MMP-9、ProGRP及内皮素的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周小果郭娜段秋立党强...
    1443-1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MMP-9、ProGRP及内皮素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MMP-9、Pro-GRP 以及内皮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MP-9、ProGRP以及内皮素阳性表达率男性患者和Ⅲ、Ⅳ期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和Ⅰ、Ⅱ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ProGRP以及内皮素与肿瘤分期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MP-9、ProGRP以及内皮素均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指标,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存在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非小细胞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内皮素

    血清NSE、CYFRA21-1及Pro-GRP与肺癌病理特征及转移的关系

    侯卫科
    1446-1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肺癌病理特征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择100例肺癌患者设为肺癌组,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设为良性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集3组受检者空腹静脉血5 mL,测定血清NSE、Pro-GRP、CYFRA21-1水平.对比3组NSE、Pro-GRP、CYFRA21-1水平差异,并分析NSE、Pro-GRP、CYFRA21-1与肺癌病理特征及转移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良性组NSE、Pro-GRP、CYFRA2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癌Ⅲ~Ⅳ期者NSE、Pro-GRP、CYFRA21-1水平高于Ⅰ~Ⅱ期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细胞癌NSE、Pro-GRP水平高于腺癌、鳞癌,CYFRA21-1水平低于腺癌,鳞癌Pro-GRP水平高于腺癌,CYFRA21-1水平低于腺癌,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转移者NSE、Pro-GRP、CYFRA21-1水平均高于无转移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肺癌患者NSE、Pro-GRP、CYFRA21-1呈高表达,其水平高低与TNM分期和转移有关.

    肺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病理特征细胞角蛋白19片段胃泌素释放肽前体转移

    《实用癌症杂志》编辑部2025年征稿征订启事

    1449页

    鼻咽癌组织中JAK2、STAT3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李蓓黄菊芳韩俊彩
    1450-1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Janus激酶2(JAK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鼻咽癌组织内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59例鼻咽癌患者,采集其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3 cm)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的JAK2、STAT3表达;另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JAK2、STAT3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JAK2、STAT3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JAK2、STAT3表达与鼻咽癌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无关(P>0.05);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JAK2、STAT3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JAK2、STAT3阴性表达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JAK2、STAT3在鼻咽癌组织内呈异常的高表达,两者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存在紧密联系,且其表达越高,患者生存率越低.

    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脑脊液β-EP,3-NT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神经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秦慧兵刘红钊程曼
    1453-1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脑脊液β-内啡肽(β-EP)、3-硝基酪氨酸(3-NT)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神经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胶质瘤7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采集脑脊液标本非脑胶质瘤且无神经损伤的76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脑脊液β-EP、3-NT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观察组患者神经损伤程度,并比较两组脑脊液β-EP、3-NT水平的差异,研究各因子与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脑神经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脊液β-EP、3-NT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中度、重度脑胶质瘤患者脑脊液β-EP、3-NT水平较轻度高(P<0.05),重度脑胶质瘤患者脑脊液β-EP、3-NT水平较中度高(P<0.05);脑脊液β-EP、3-NT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神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5),脑脊液β-EP表达与3-NT表达呈正相关(P<0.05);当脑脊液β-EP的截断值>42.03 ng/L时,其Youden指数为0.586,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预测脑胶质瘤预后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91.94%;当脑脊液3-NT的截断值>8.93 μg/L时,其Youden指数为0.459,AUC为0.753,预测脑胶质瘤预后敏感度为55.56%,特异度为90.32%.结论 脑胶质瘤患者脑脊液β-EP、3-NT水平随着神经损伤程度的加重而上升,且是造成不良预后的原因,有望作为评估脑胶质瘤进展的有效生物学标志物.

    脑脊液β-内啡肽3-硝基酪氨酸脑胶质瘤神经损伤

    CD28+、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潘亚晶董玉倩陈素洁
    1457-1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CD28+、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103例MM患者,于入院时检测其CD28、CD56表达情况.随访2年统计预后结果,比较不同预后(存活、病死)患者资料,通过COX分析MM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CD28+、CD56+与MM患者国际分期系统(R-ISS)分期、β2 微球蛋白(β2-MG)的相关性,绘制DCA曲线分析CD28+、CD56+预测MM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103例MM患者2年内共19例病死,84例存活,2年存活率为81.55%(84/103).COX分析显示,R-ISS分期Ⅲ期、β2-MG、CD28+、CD56+均为MM患者病死的影响因素(HR>1,P<0.05).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显示,CD28+、CD56+均与MM患者R-ISS分期呈正相关(P<0.05);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28+表达与MM患者β2-MG水平呈正相关(P<0.05),CD56+表达与MM患者β2-MG水平无相关(P>0.05).DCA曲线分析显示,当高风险阈值为0.0~0.31时,CD28+、CD56+表达预测MM患者预后净受益率大于0,有临床意义,净受益率最大值为0.184.结论 CD28+、CD56+在MM患者中表达异常,对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CD28+CD56+

    壳聚糖与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钟华明郝超蔡兴立郭世峰...
    1461-1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壳聚糖与透明质酸钠经膀胱灌注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就诊的62例放射性膀胱炎患者,按照1:1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壳聚糖治疗组和透明质酸钠治疗组,每组各31例.壳聚糖治疗组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应用壳聚糖膀胱灌注治疗,透明质酸钠治疗组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应用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接受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血尿程度、膀胱刺激征程度、膀胱镜下表现、生活质量的变化,比较其效果.结果 壳聚糖治疗组在降低血尿程度方面的有效率为93.55%,在缓解膀胱刺激征方面的有效率为90.91%,膀胱镜下表现有效率为93.55%,生活质量评分为(89.65±4.56);透明质酸钠治疗组在降低血尿程度方面的有效率为74.19%,在缓解膀胱刺激征方面的有效率为63.64%,膀胱镜下表现有效率为74.19%,生活质量评分为(84.15±5.93).壳聚糖治疗组的各项评估指标均高于透明质酸钠治疗组(P<0.05).结论 壳聚糖较透明质酸钠在放射性膀胱炎的膀胱灌注治疗中更能降低血尿程度、缓解膀胱刺激症状、改善膀胱镜下表现、提升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放射性膀胱炎壳聚糖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

    贝伐珠单抗联合铂类药物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血清TGF-β1、MIF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王英徐燕王娜孙勃...
    1465-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铂类药物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血清中TGF-β1、MIF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6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标准一线化疗方案,21天为1个周期,治疗6个周期.试验组在化疗进行的基础上同时联合靶向药物,标准一线化疗方案与对照组一致,化疗后贝伐珠单抗单独用药,继续维持治疗12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不良反应以及预后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TGF-β1、MIF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试验组复发转移率(23.55%)、死亡率(8.8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7.06%、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1、4.660,P=0.042、0.031).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铂类药物可以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临床疗效,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TGF-β1、MIF水平,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同时保持良好的预后生存率.

    晚期卵巢癌贝伐珠单抗铂类药物转化生长因子β1不良反应预后

    宫颈癌患者术后伴发淋巴囊肿辅助放疗时不同靶区勾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章玲玲胡本辉刘雅雯涂海燕...
    1469-1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伴发淋巴囊肿给予辅助放疗时不同靶区勾画对淋巴囊肿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宫颈癌术后伴发淋巴囊肿并具有放疗指征的患者79例,均应用调强放疗(IMRT)技术,根据临床靶区(CTV)勾画范围分对照组37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的CTV按指南规范勾画放疗靶区但未包全淋巴囊肿,观察组的CTV包全淋巴囊肿.评估两组膀胱、小肠、直肠放疗剂量体积,并观察相关的放射不良反应.放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淋巴囊肿放疗转归情况.结果 两组淋巴囊肿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CTV体积及淋巴囊肿照射剂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VH图显示两组危及器官(膀胱、小肠、直肠)受照最大剂量DOSEmax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膀胱、小肠、直肠V40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及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结束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 分别为95.24%、91.8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伴发淋巴囊肿需辅助放疗的患者,放疗可有效控制淋巴囊肿,即使部分包全淋巴囊肿,其所受照射剂量也较大,有效率较高,故临床靶区勾画时不需刻意包全淋巴囊肿,避免增加危及器官的受照体积,从而增加不良反应.

    宫颈癌淋巴囊肿放射治疗

    贝伐珠单抗联合TP方案同步放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段梅艳陈超李丹丹
    1473-1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TP方案同步放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例复发性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行TP方案同步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TP方案同步放疗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22%(74/90),高于对照组的64.55%(71/1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P方案同步放疗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能够提升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贝伐珠单抗放化疗复发性宫颈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