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癌症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黄欧平

双月刊

1001-5930

syazzz@163.net

0791-88329442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

实用癌症杂志/Journal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凭着对杂志精品意识的执着追求,编辑出版了今天这样一本学术先进、编校规范、印刷装帧独具风格的精品杂志,使它能在广阔的医学期刊领域里,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特别是在肿瘤学期刊园地里,亨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焦炉工入职业性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屈路李莉
    1520-1523,1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焦炉工入职业性肺癌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某地区6个焦化厂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册的2042例男性焦炉工人为研究对象,统计其职业性肺癌发生情况.采用自制的《焦炉工入职业性肺癌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收集工人的年龄、体质指数(BMI)、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饮酒情况、呼吸系统疾病史、肺癌家族史、工龄、工种、饮茶习惯、锻炼习惯等基本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焦炉工人发生职业性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042例焦炉工人,失访率为3.04%(62/2042),实访1980例,其中职业性肺癌发病率为2.73%(54/198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吸烟、呼吸系统疾病史、工龄、工种均和焦炉工人发生职业性肺癌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示,年龄≥50岁、有呼吸系统疾病史、工龄长、工种为炉顶工均是导致焦炉工人发生职业性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焦炉工人中职业性肺癌的发病率较高,年龄≥50岁、有呼吸系统疾病史、工龄长、工种为炉顶工均是焦炉工人发生职业性肺癌的危险因素,工厂应加大对具备上述因素的焦炉工人的关注度,加强对焦炉工人的保护措施,以降低焦炉工入职业性肺癌的发生率.

    焦炉工人职业性肺癌危险因素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降低贝伐珠单抗肾毒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邓皇英邱志敏吴娟邓磊...
    1524-1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缬沙坦、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对复发性或者晚期肿瘤患者经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出现蛋白尿、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出现高血压或者蛋白尿的晚期或者复发肺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宫颈癌及肝细胞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A组给予安慰剂处理,B组给予黄葵胶囊口服,C组给予缬沙坦胶囊口服,D组给予黄葵胶囊+缬沙坦联合治疗.观察治疗6周、12周后患者血压及尿蛋白情况.结果 A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血压为(145.34±9.87/89.67±9.32)mmHg,经安慰剂 治疗12周后血压为(149.08±8.23/92.49±8.92)mmHg;B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血压为(149.19±8.63/90.71±8.89)mmHg,经黄葵胶囊治疗12周后血压为(150.08±7.73/92.71±7.74)mmHg;C 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血压为(147.78±9.54/91.98±8.01)mmHg,经缬沙坦治疗12 周后血压为(118.46±8.13/68.01±6.45)mmHg,P<0.05;D 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血压为(150.65±7.63/89.73±7.84)mmHg,经缬沙坦治疗12周后血压为(108.08±8.76/60.71±7.29)mmHg,P<0.05.A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尿蛋白为(998.48±65.56)mg/24 h,经安慰剂治疗12周后尿蛋白为(1120.5±39.71)mg/24 h,;B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尿蛋白为(986.53±48.97)mg/24 h,经黄葵胶囊治疗12周后尿蛋白为(260.3±32.51)mg/24 h,P<0.05;C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尿蛋白为(1020.03±55.91)mg/24 h,经缬沙坦治疗12周后尿蛋白为(265.21±32.73)mg/24 h,P<0.05;D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血压为(1054±49.78)mg/24 h,经缬沙坦治疗12周后尿蛋白为(59.17±11.52)mg/24 h,P<0.05.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能显著降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高血压及蛋白尿,从而降低它的肾毒性.

    黄葵胶囊缬沙坦贝伐珠单抗高血压蛋白尿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联合动态增强MRI评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的价值

    牛永超马园赵丹丹徐雅慧...
    1529-1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拟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IVIM与DCE-MRI检查,检测IVIM参数[单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假性扩散系数(D*值)]与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随访1年,统计随访期间患者复发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前IVIM参数及DCE-MRI参数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IVIM参数、DCE-MRI参数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10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1年,复发34例,占比32.38%.复发组患者术前Ktrans、Kep高于未复发组,Ve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术前D值低于未复发组,f值、D*值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术前Ktrans、Kep、f值、D*值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呈正相关关系(γ>0,P<0.05);Ve、D值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呈负相关关系(γ<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Ktrans、Ve、Kep、D值、f值、D*值单独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AUC均>0.7,联合预测的AUC>0.9,预测价值更高.结论 术前IVIM与DCE-MRI检查对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复发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IVIM参数联合DCE-MRI定量参数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复发的有效预测指标.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复发预测

    血清CEA、CA125表达与进展期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

    黄晓阳陈阳张露露钱学珂...
    1534-1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CEA、CA125表达与进展期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进展期乳腺癌患者55例作为病例组,同时期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病例组进一步根据化疗反应分为耐药组和敏感组,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CEA、CA125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病例组患者血清CEA、CA125表达的差异,比较耐药组和敏感组血清CEA、CA125表达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影响病例组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EA、CA125预测病例组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CEA、CA12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块直径、WHO分级、Ki-67增殖指数、临床分期、分子分型、转移状态血清CEA、CA125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绝经状态、手术方式、ER、PR、HER-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组血清CEA、CA125表达水平高于敏感组(P<0.05);肿块直径(>2 cm)、WHO分级(Ⅲ级)、Ki-67增殖指数(≥20)、临床分期(Ⅳ期)、分子分型(三阴型、HER-2过表达型)、转移为影响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EA、CA125联合预测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敏感性(75.66%)、特异度(85.63%)均高于单一检测指标(P<0.05).结论 血清CEA、CA125水平与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新辅助化疗效果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有价值指标.

    乳腺癌CEACA125临床病理特征新辅助化疗

    曲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153、ICAM-1水平的影响

    李丹丹亢崇照段梅艳
    1540-1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曲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癌胚抗原(CEA)、癌相关糖蛋白抗原(CA153)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影响.方法 按照信封抽签法将11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采用放化疗+曲妥珠单抗的治疗方式)与 对照组(55例,采用放化疗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及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疾病缓解率(43.64%)明显低于观察组(76.36%)(P<0.05);对照组的肿瘤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QOL评分等各项数据都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EA、CA153、ICAM-13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27.27%)与对照组(23.6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CEA、CA153、ICAM-1水平,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患者机体的不良反应.

    曲妥珠单抗放化疗HER2阳性乳腺癌血清CEA、CA153、ICAM-1毒副作用

    食管癌患者术前PLT、白细胞数、NLR及PLR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李德冰张克梁少杰
    1544-1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术前血小板(PLT)、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外周血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预测食管癌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食管癌患者,于食管癌根治术前检测患者PLT、白细胞数、NLR及PLR水平.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复发组(36例)和未复发组(64例).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食管癌预后的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PLT、白细胞数、NLR及PLR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复发组PLT水平明显低于未复发组(P<0.05),白细胞数、PLR、NLR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NLR、PLT、PLR及白细胞数均为影响食管癌预后的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评估PLT、白细胞数、PLR、NLR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显示,单独检测时,NLR敏感度最高,PLT特异度最高,联合检测时敏感度、特异度最高.结论 术前白细胞数、PLR、NLR、PLT水平与食管癌患者预后有关,四者联合检测预测食管癌预后的价值更高.

    食管癌白细胞数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外周血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后

    内镜微创手术对早期食管癌术后免疫功能及复发的影响

    杨轶赵春玲
    1548-1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手术对早期食管癌术后免疫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接受治疗的11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观察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观察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免疫功能(CD3+、CD4+、CD8+)、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观察组术后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5.36%)明显较对照组(19.64%)低(P<0.05);术后12个月复发率比较,观察组(5.36%)明显低于对照组(17.86%)(P<0.05).结论 对早期食管癌患者开展ESD治疗,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更短,不仅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风险,还能减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早期食管癌内镜微创手术免疫功能复发率

    胃癌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构建及其预测价值

    杨涛刘清泉高向楠
    1551-1554,1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102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术后7 d内所检测的白蛋白(ALB)水平评定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情况,并依据评定结果将患者分为发生组(n=32)和未发生组(n=70).对比2组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方程,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讨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肿瘤直径、合并糖尿病占比、术中输注晶体与胶体总量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术中输注晶体与胶体总量、合并糖尿病是胃癌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将上述影响因素带入回归方程,得到Logist(P)=-27.349+1.001 ×肿瘤直径+0.015 ×术中输注晶体与胶体总量+1.300 ×合并糖尿病,对回归模型绘制Logist(P)的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38,最佳截断值为0.584,敏感度为0.813,特异度为0.771.结论 肿瘤直径、术中输注晶体与胶体总量、合并糖尿病是胃癌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指标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胃癌低蛋白血症影响因素回归方程

    胃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危险因素分析

    焦璐璐陶丽万利娟
    1555-1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术后发生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肠癌患者8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PE分为PE组和非PE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危险因素.结果 852例胃肠癌患者中共有68例发生PE,PE发生率为7.98%(68/852).PE组年龄≥60岁、术中气腹压力>15 mmHg、术后卧床时间≥3 d、有脑梗死病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占比高于非PE组及手术时间长于非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长、术中气腹压力>15 mmHg、术后卧床时间≥3 d、有脑梗死病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是导致胃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0岁、手术时间长、术中气腹压力>15 mmHg、术后卧床时间≥3 d、有脑梗死病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是导致胃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大对具备上述特征的胃肠癌患者关注度,及早做好干预治疗,以预防或减少PE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胃肠癌肺栓塞腹腔镜危险因素

    信迪利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陈园园安慧娟王晓聪
    1560-1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信迪利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8例采用FOLFOX方案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35例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的患者纳入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FP、CEA、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患者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降低,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变应性致敏、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原发性肝癌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信迪利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