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化工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化工应用
石油化工应用

周彤

月刊

1673-5285

nxsyhg@vip.163.com

0951-5016467

750002

宁夏银川市凤凰北街172号

石油化工应用/Journa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pp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石化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为石油化工行业的科研人员开展技术交流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新的科学技术新资讯,掌握国内外科技研发新动态,读者对象为石化及相关行业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及一切有关于石化发展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泥自修复技术在固井中应用研究进展

    王静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固井采用的基材多为油井水泥,由于其为先天性脆性材料,且在水化过程中会存在体积收缩现象.在长龄期的服役过程中,水泥环易出现微裂缝或微间隙.基于此,国内外研究者开发了修复技术,自修复材料利用其作用机制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实现对水泥环力学或胶结能力的修复.本文对水泥自修复技术在固井中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自修复固井微胶囊微生物

    海上CCS/CCUS技术进展与分析

    王科黄杰陈召贾振冲...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氧化碳(CO2)地质封存与利用是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本文从CCS/CCUS作业模式、CO2 来源及运输方式、分离方法、监测手段等角度对全球海上CCS/CCUS示范工程进行总结分析,并从作业模式、钻完井技术、设备流程三个方面分析离岸CCS/CCUS技术难点及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为更好推动离岸CCS/CCUS产业落地,从基础设施建设、作业模式优化、完井技术发展及数字化能力建设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海上CCS/CCUS技术发展方向,对今后离岸CCS/CCUS业务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CCUSCO2封存CO2监测技术CO2腐蚀CO2捕集

    水驱油田开发后期区域流场调整研究

    王晓超王欣然张海波王婷...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驱油田在开发后期普遍进入特高含水率期,以较低的采油速度低效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变差.在此开发阶段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水窜通道发育,注入水无效循环,常规措施对水窜通道难以封堵和治理.另一方面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难以有效确定油藏中具有潜力的位置并进行挖掘.为了有效解决水驱油田开发后期主要问题,本次研究以Y油田为例,提出了区域流场调整技术.这项技术主要针对油田中注采问题突出的井区,通过对油田沉积环境、生产层位之间差异、储层能量、采油井指标变化趋势以及产出和吸水测试资料等综合分析而形成.对于构造变化较缓的井区,进行以调整平面注采关系为主的调剖策略.对于构造变化较大,注水井和采油井之间落差较大的井区,采取油井更改生产制度,同时进行以调整纵向注采矛盾为主的调剖策略.对于剩余油相对富集,但采油井和注水井的生产能力受到限制的井区,采取压裂措施以释放产能的策略.通过应用以上关键技术,被治理的井区产油量明显增加,含水率上升过快的趋势被抑制,使Y油田开发后期的生产形势明显变好.

    水驱油田开发后期注采关系剩余油调剖压裂

    低剪切-抗聚并功能降黏体系构建

    王琦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稠油因其密度大、黏度高、地层条件流动性差的特点,导致稠油油藏生产井周期产量递减快,原油采出程度较低,有效开发受到限制.此外,经过降黏剂乳化降黏后的稠油在流动过程中,乳液液滴容易发生聚并,大大降低流动能力.本文通过评价低速搅拌条件下降黏效果和抗聚并能力,筛选出具有"低剪切、抗聚并"特性的降黏体系,并优选出体系中主要有机降黏剂的最佳浓度和复配体系的最佳浓度,为稠油油藏的效益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稠油降黏剂低剪切抗聚并

    近油基钻井液在文23储气库水平井的应用

    高小芃赵虎司西强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原文 23 储气库沙四段采用φ235.00 mm钻头,利于注气,但水平井钻井存在以下难题:泥岩含量高,井壁易失稳;非常规井眼携岩带砂难度大;短半径水平井模式,狗腿度大,定向易托压.采用机理和性能与油基钻井液相当的环保型近油基钻井液有助于解决以上难题,现场应用 2 口井,结果表明:(1)该钻井液对沙四段泥岩井壁稳定周期长;(2)润滑性好,定向无托压,起下钻摩阻低;(3)钻井液携岩能力强,井眼清洁效果好.缩短了钻完井周期,降低了钻井成本,对文23储气库部署具有重大意义.

    近油基水基钻井液井壁稳定水平井

    长7页岩油采出水水质主控因素及深度处理工艺性能评价

    靳筱宣赵东睿孙博
    23-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页岩油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采出水,提高油田采出水回注率、有效利用采出水资源是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该类采出水能否经过合理的处理并回注,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过程.M区块长 7 页岩油采出水具有盐度高、腐蚀性强、易结垢、水质复杂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该区块L原油接转脱水站采出水水质现场调研,针对其水质特点对页岩油采出水进行了主控因素分析.同时,采用深度处理工艺研究了膜过滤法对超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处理效果的研究,进行了高矿化含油采出水对超滤膜、纳滤膜污染的影响研究;对"'气浮+过滤'+深度处理(超滤+纳滤)"组合工艺运行处理效果进行了跟踪研究并对该组合工艺的应用性能及目前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后续基于站库整体系统运行、水质达标处理及有效回注提出参考和建议.

    页岩油采出水水质主控因素"'气浮+过滤'+深度处理(超滤+纳滤)"组合工艺水质提升

    致密油藏开发特征及开发技术研究

    杨伟华胡方芳王蒙盛潇...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致密油藏作为近年主力产建及开发层系,是后期稳产增产的主战场,目前,X区长 8 油藏面临着渗透率低,裂缝发育,注水开发主向井见水、侧向井不见效,地层能量下降快,递减大等问题,通过对开发区块的特征及矛盾进行研究,总结出一些关键治理及调整技术,为后期相类似油藏高效稳定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致密油藏水驱矛盾注采调整稳产技术

    BZ区块承压桥堵挤注技术研究与应用

    刘晓东胡进军贺国新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BZ-2 井漏失层裂缝发育,地层承压能力低,易发生恶性漏失等堵漏施工难题,笔者从BZ区块的地质特征入手,通过总结该区块的漏失因素和堵漏作业难点,研发出一套承压桥堵挤注技术.该堵漏技术选用抗高温、惰性、遇水不软化变形材料,片状、颗粒状和纤维等有机配合,各级颗粒级配适中,可有效封堵 5mm内裂缝或孔隙通道,封堵后地层承压能力达20 MPa以上,且与钻井液配伍性良好.该堵漏技术在BZ-2 井获得成功应用,有效提高了地层的承压能力,使钻井液密度从 1.42 g/cm3 提高到 1.53 g/cm3,提升了钻井工程进度和作业质量,为该区块其他漏失井的堵漏作业提供了典型的借鉴样本.

    裂缝发育恶性漏失承压能力堵漏颗粒级配

    小卡距井压裂施工设计的优化及现场应用

    贺闯崔钰昊陈志刚胡佳杰...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老油田的不断开发,油井二次改造已成为油田增产稳产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老井的二次改造作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工程问题:如套管变形、结垢、固井质量差等,这些井在二次改造前需先进行井筒处理才能实施下步工序;小套修复或侧钻后形成的套管缩径井,改造时不能使用常规工具油管进行压裂;二次改造和初次改造的层段距离较近形成的小卡距井,压裂钻具难以卡准目的层段等等.本文针对小卡距井在二次改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压裂施工设计中对压裂钻具组合进行了优化,并通过现场的实际应用,对设计的优化效果进行了评价,为后期类似井的二次改造作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二次改造小卡距井压裂

    苏里格气田气井增产挖潜技术对策

    叶小闯魏千盛魏克颖陈龙...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苏里格气田地质特征及气井生产情况分析了气井增产挖潜的必要性,从储层、积液、井筒、地面四个方面对增产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 16 项增产挖潜技术系列,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对挖潜技术进行介绍,有效地解决了苏里格气田低产气井增产挖潜难题,保障了低产气井系统化、规模化评价挖潜实施.

    苏里格气田低产气井增产挖潜措施技术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