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教学与仪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教学与仪器
实验教学与仪器

李明

月刊

1004-2326

syjx2004@263.net

0731-82617468

410015

湖南省长沙市赤岭路45号长沙理工大学内

实验教学与仪器/Journal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Apparatus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实验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经验交流、沟通厂校联系。读者对象:中学理科教师、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全国各级教育教仪装备部门的管理人员、教仪生产厂家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项目式学习建构模型认知的实践探索——以"氨气、氯化氢双喷泉实验"为例

    曾小红叶漫杨青山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项目式学习,采用氨气的喷泉实验项目,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从单一喷泉到多喷泉实验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喷泉原理模型、多色多喷泉装置模型以及气体制备与收集装置模型的认知.以项目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驱动,引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进行证据收集,对初始模型进行优化,最终逐步形成更为复杂的多色多喷泉实验模型,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项目式学习氨气氯化氢模型认知多喷泉教学研究

    基于问题引领和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以"有丝分裂"复习为例

    张文明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熟练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的变化规律为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复习有丝分裂实验,并通过建构模型深化理解.采用问题引领和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回顾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探讨分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异,从而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有丝分裂染色体芹菜

    电磁铁演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刘露露高立黄新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编程技术控制流水式灯带模拟电流流动方向,可增强实验的可视性.利用磁力小车代替指南针,可直观演示电磁铁磁极的变化,从而解决传统实验存在的直观性不足等痛点问题.

    电磁铁演示实验流水式灯带磁力小车改进与创新

    摩擦力学具的创新设计与探究

    文熙语韩杨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大小计算及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是高中一年级物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制作摩擦力学具,直观显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方向;设计典型实验,探讨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模型概念中相对直接接触物如何判定摩擦力方向、相对地面如何判定动力或阻力;以列表方式归纳出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方法;巧妙设计实验,得出滑动摩擦力和与之对应的最大静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学具设计最大静摩擦力

    创新设计气体和液体中的超重与失重实验

    王琳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多元化教学的体现,有必要开发和创新实验教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讲授超重与失重时,基于新课标要求,尽量使用实验仪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学习,但发现电子秤、传感器等均存在不足——前者的观察角度狭窄,只有站在电子秤上才能获得真实体验,且电子秤的显示数字会瞬间发生变化,不利于实验观察;后者虽为先进仪器,但只有条件好的学校才配备.为解决问题,提高实验演示的可视性和对比性,自制演示实验装置并用于教学,既可演示气体和液体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又能优化超重与失重实验的演示效果.

    超重与失重气体液体超重失重实验探究可视化

    关于"分子动理论"若干实验的探讨

    游天下岑科佳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不同版本的初中教材,发现多以生活实例和小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分子动理论"内容.然而,部分参考实验过程值得商榷,如:红墨水的扩散实验,易将扩散与对流混淆;说明分子引力的铅柱实验,对学生的导向单一,缺少质疑、再证实的过程.为此,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常规实验的可行性,创新部分实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子动理论"内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分子动理论扩散现象分子引力实验探讨

    固液不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的改进——以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为例

    陈超鲍丽芹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液不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之一.在教材已有装置基础上改进的自制教具"多功能气体发生装置",不仅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而且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自制教具采用药品储存和反应容器一体化的设计,特别适合教师制备大量气体用于课堂教学.该装置仅由两只软饮料瓶以及化学实验室常用的玻璃管、止水夹等仪器构成,成本低廉,安全性好,容易携带,使用方便.

    固液不加热气体发生装置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生气"的雪碧——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检验一体化改进

    江雅芬曲喜欢王振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雪碧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驱动目标,利用注射器、西林瓶等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套简单实用的"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检验"一体化微型实验装置,实现了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活化制取,检验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与水、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可燃也不助燃,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等性质.该装置的设计符合STSE理念,凸显绿色环保微型化,具有操作简单、用时短、成功率高、节约药品、污染少和现象明显等优点,既可作为教师演示实验,也能作为学生分组实验.

    雪碧汽水二氧化碳性质注射器一体化实验

    巧用氧气流优化氧气性质实验

    杨涛赵苏青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沪教版教材中的氧气性质实验所用氧气采取分瓶收集并分瓶实验,操作麻烦,现象不明显,且氧气受热易散失造成浪费.为解决问题,可以利用三通管、气球设计一款储存氧气的装置,并利用氧气流完成物质与空气、氧气反应的对比实验,现象明显,节省药品,可操作性强.

    三通管氧气流氧气制取氧气性质实验实验改进

    基于"二分法"数学思想测定碳酸氢钠含量

    徐丽华王立东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二分法"数学思想设计不同配比的NaHCO3-NaCl混合样品,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得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密闭装置内的压强增大量,并用Origin9.0软件作图并线性拟合,拟合结果表明:反应装置内压强增大量与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而计算得出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NaHCO3含量测定压强传感器二分法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