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夏有为

月刊

1006-7167

sysy@mail.sjtu.edu.cn;sysyyt@163.com

021-62932875

200030

上海华山路1954号交大教学三楼456、457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ournal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会刊之一。本刊始终追踪实验室工作中的新技术、新经验、新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在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刊物已入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科技融合发展路径探究

    汪敏娟仲盛来吴松强
    107-112,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动国家科普高质量发展,探究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科技融合的发展路径,从新时代新要求出发,立足高校,探讨了科普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对服务社会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高校科普科技融合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阐述了科普科技融合发展的内涵及其同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科普科技融合发展的路径策略.同时,以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科普科技融合发展形成特色科普品牌的实践为例,深入剖析了科普科技融合发展的路径,为国家科普高质量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科技融合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思维影响下教师教育实验中心的建设

    李小志严乙淼
    113-11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其开放性、创造性、协同性和适应性为理论基础,对教师教育实验中心的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重构与创新发展.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重塑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利用平台互联互通构建实验实训教学支撑体系,借助学科间的协同合作创新实验实训课程系统,通过多方辐射制定实验实训教学的保障措施,以及构建完善的实验实训教学服务框架.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后,教师教育实验中心不仅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提升了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也为师范生的研究能力培养提供了实践路径.

    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教师教育实验教学

    流体机械实验教学中思政教育研究与案例分析

    王君石岩枫辛远杰李强...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思政教育融入实验课程中,实现实验教学育人.提出了流体机械实验教学的思政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专业自信、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同时深入挖掘流体机械实验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具体举出离心泵实验、风机性能实验和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进行分析;对当前流体机械实验课程思政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优化实验课程思政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通过在流体机械实验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提高.

    流体机械实验教学课程思政

    成果导向教学提升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践育人探索

    丑永新刘继承杨海萍钟黎萍...
    124-129,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传统教学侧重理论知识传授与验证,实践育人环节薄弱问题,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成果导向理念开展课程实践育人改革.面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了涵盖"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高阶性课程目标;挖掘思政元素,融入科研案例,依据课程目标重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开发了"口袋实验室""蓝墨云班课资源库"等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实施了"BOPPPS+翻转课堂+实践"深度融合的实践育人新模式;面向课程目标,开展了"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的多维度评价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开展的教学改革将企业的用人需求分解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由易到难,逐次递进,不断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成果导向数字信号处理实践育人工程实践能力

    稀土钐荧光配合物显现潜手印的综合实验设计与教学分析

    辛翠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公安专业学生综合和创新能力,合成了以稀土钐为中心离子,具有敏化作用的惰性离子镧、钆、钇掺杂的荧光配合物.测定该物质的荧光性能,并用于犯罪现场客体表面潜在手印显现.结果表明,合成的荧光配合物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发出明亮的红色荧光;Sm0.5 Gd0.5 TTA3(o-Phen)的发光性能更优越,显现手印表现出优异的对比度、选择性和适用性.实验内容涉及配合物的合成、产物荧光性能测定、潜在手印显现等,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荧光配合物手印显现科学评价创新思维

    近代物理实验课程的思政教育探索

    关佳方恺倪晨张志华...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基于近代物理实验课程的思政建设体系.以金刚石NV色心量子计算实验为例,在优化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回顾科学历史、了解前沿动态、夯实基础知识和自主拓展研究四个维度融入思政教育,丰富实验内容.利用智慧教学工具,采用启发式讲授法结合演示、小组讨论、自主合作探究和任务驱动等方法展开教学,改革传统授课方式.采用具有"导、学、练、展、评"五个教学环节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配合在线网络教学平台,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思政教育的空间维度,提升思政元素的融入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近代物理实验课程思政量子计算实验

    AI赋能"自动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探索

    朱俊杰薛永飞周国雄郑志安...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渗入教育教学.以人工智能赋能"自动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探索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提高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和教学方法的现代性,让学生主动地学,让教师创造性地教.通过在微控制器平台部署和优化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和项目驱动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该方法不仅可培养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还可促进其对在电子工程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知识理解.

    人工智能微控制器平台项目驱动教学创新思维

    职业胜任力导向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

    邵丹王绍强黄葵
    147-15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胜任力不仅是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也是学生职业生涯持续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计算机网络"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结合实际教学工作,介绍了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全面改革,包括教学内容重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以及教学方法改进.通过改革,有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胜任力.

    职业胜任力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综合性实验探索与实践——以"重金属在土壤基质—食用菌体—人体中的迁移及利用"为例

    孙丽平樊雪静庄永亮曹建新...
    152-155,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重金属在土壤基质—食用菌体—人体中的迁移及利用"科研素材为例,采集云南省不同地区食用菌及其根际土壤为代表性样本,基于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相关理论知识,探究菌体、根际土壤及人体系统中镉的迁移规律,建立具有设计性和研究性的综合实验.采用"预习准备—实验过程—分析总结—拓展思考"的教学方式,开展"基础—进阶—高阶"渐进式教学过程,层层递进难度系数,形成一种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环境和食品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综合实验重金属思政教育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电基础课程群随课实践体系构建与探索

    史雪飞李擎王宏冯涛...
    156-159,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基础课程理论与实验纵向脱节、横向脱离、统一与创新脱断 3 个痛点问题,借助口袋实验平台,将"随课"实践(跟随理论课进度的实践作业)纳入平时的教学环节;通过提炼元件—单元电路—子系统—综合系统4 个模块,明晰应用主线;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设置不同类别的经典工程案例;通过精心设置随课口袋实验内容,借助其"架梯子"作用,实现"重探究、深思考、闭环式"的纵向贯通;通过元器件和分立元件应用实例的恰当引入,借助口袋平台"搭桥梁"的角色,完成"强融合、优过渡"的横向破壁.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施,学生在实践能力、工程思维、创新意识的综合能力均得到提升.

    随课口袋实验电基础课程个性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