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夏有为

月刊

1006-7167

sysy@mail.sjtu.edu.cn;sysyyt@163.com

021-62932875

200030

上海华山路1954号交大教学三楼456、457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ournal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会刊之一。本刊始终追踪实验室工作中的新技术、新经验、新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在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刊物已入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连续B/J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苗瑾超杨珺菲钱松程知群...
    99-10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无线通信技术对高性能功率放大器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宽带高效率B/J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区别于传统连续B/J模式,设计中引入变量因子重塑其时域电压波形表达式,推导出扩展的阻抗设计空间.扩展的阻抗设计空间增加了阻抗匹配的灵活度,拓展了带宽,同时仿真表明可获得与传统连续B/J类功率放大器相同的功率和效率.基于此新型阻抗匹配技术,设计了 一款工作频段为1.5~2.5 GHz的GaN HEMT宽带功率放大器.测试结果表明,在该频率范围内,输出功率大于40.6 dBm,漏极效率为72.4%~79.1%,增益为10.6~11.9 dB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有效性.

    连续类功率放大器电压时域波形阻抗空间

    多平台协同融合的"虚拟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构建与实践

    潘志宏钟志杰李伟生汤庸...
    102-10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高校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存在实验时间与设备不足、实验课堂师生互动少和实验效果评估难度大等问题,构建一个集实验实训、师生互动交流、知识沉淀、课程项目管理为一体的虚拟人工智能实验平台.依托学者网课程平台和在线人工智能实践环境搭建虚拟实验平台,同时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和激励机制.通过虚拟实验平台开展"练-用-创"三维一体的教学活动,让教师全程监督并协助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和成果输出.虚拟实验平台提升学生人工智能课程的实验效果,增加创新实践成果输出,为应用型高校开展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虚拟人工智能实验室学者网在线人工智能实践环境学习共同体

    黑盒与逆向工程概念在数字电路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郑江詹洪陈张志俭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数字电路实验内容虽较为经典,其授课模式难以真实反映学生实验完成情况,难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理论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对此摒弃传统FPGA黑盒实验系统中的正向验证方式,采取逆向分析方法,通过对电路外特性测试,进行电路功能判断,强化学生数字电路理论知识,提高学生逆向工程、自主设计和工程应用能力.实验设计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高数字电路实验教学质量.

    黑盒实验系统逆向工程数字电路实验实验教学改革

    虚实结合的传输线工作状态仿真与应用实验设计

    张兰陈一铭张云华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微波实验少、教学难和设备维护成本较大、实验与工程脱节等问题,以同轴电缆故障检测为应用背景,将传输线理论与工程应用结合,设计虚实结合的传输线工作状态仿真与应用实验.采取工程问题引入、虚实结合、软硬搭配的方式,从传输线工作状态分析入手,利用终端短路和开路传输线模拟存在短路或断路故障的同轴电缆,通过仿真完成故障建模分析,掌握不同工作状态下电压、电流、阻抗和反射系数特性,自主设计方案完成故障检测.实践结果表明,传输线工作状态仿真与应用实验有利于学生深化对理论的理解、明晰理论的应用和提升解决工程问题能力,较好地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传输线理论微波实验同轴电缆故障检测

    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路径探究

    涂粤强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运营实施路径与创新突破路径可以极大提升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运营成效.通过政策研究、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经过2015年开始的优化整合后,自身定位越来越聚焦;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例,在建设运营过程中,更应该结合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考核指标要求,以满足国家战略亟需为目标,同时发挥所依托的建设单位特点,汇聚智力和技术优势,集中攻关"卡脖子技术".此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创新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转化纽带,要从对接国家战略要求、做好创新链承前启后工作出发,依托标准和机制建设,打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态与影响力.

    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运营实施路径创新突破路径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生命体征信号检测实验教学设计

    阎世梁王银玲王敏熊亮...
    122-12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能力,设计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信号测量实验.一方面,基于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机制,采用MATLAB进行生命体征信号建模及呼吸率与心率时频信号提取的仿真实验;另一方面,采用60 GHz毫米波雷达模块,基于STM32单片机进行系统电路设计、PCB设计与实物制作,完成参试者呼吸率及心率的数据采集与OLED显示.上位机采用Qt Creator进行软件界面与功能设计,通过蓝牙模块与单片机进行无线数据通信,以30 s为周期执行呼吸率和心率数据的读取与显示.最后,搭建测试环境,对系统功能进行验证及其设计指标的测试与评估.该实验项目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系统整体设计与跨平台设计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协作能力.

    毫米波雷达单片机生命体征检测实验教学

    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研究的热点、演进和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王卉卉
    129-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和文献计量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575篇核心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热点、演进和趋势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发文量、作者构成和机构分布等外部特征揭示该领域的研究概况,使用关键词时间线谱图和共现分析,可视化当前的热点问题和趋势变化.研究表明,近年来实验教学领域的发展演进主要对接新工科建设需求,围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管理、实验教学等方面开展,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信息化进展缓慢,跨界科研合作不足等情况.为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提供研究背景资料,为新时期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育人功能的发挥和未来发展建设提供导向和参考.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信息化研究热点

    "目标导向,分类卓越"实践课程群改革探索——以自动控制理论实践课群改革为例

    李怡然夏元清彭熙伟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大类培养模式下对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平台优化和评价方式创新建立了一套针对同一理论课程,面向不同大类专业培养的精细化实践课群培养模式,从而达成OBE导向的培养目标要求.以自动控制理论实践课群改革为例,围绕工科专业大类培养模式,对标不同大类专业,结合"自动控制理论"的特点改进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实践教学设计.通过实践课群达成课程培养目标,并为学生开放实验提供了更多选择.

    实验课群大类培养目标导向实验平台

    钴席夫碱配合物合成的综合实验教学设计

    闫丽杜家耀李晖彭绍春...
    140-14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配位化学"课程中前沿科研成果及其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提炼归纳,设计教学案例.以4-氟水杨醛氨基酸席夫碱为配体,通过溶剂挥发法生成钴席夫碱配合物,并利用X射线单晶和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探索其荧光性质.实验内容包含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表征和性质研究.通过该综合实验,阐述了"配位化学"中的抽象概念,不仅丰富了课程内涵,还能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配位化学综合实验席夫碱配合物

    基于成果转化的人工智能算法创新型实验设计

    唐琳施开波刘星月周楠...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拓展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基于创新性教学、高阶性教学以及挑战性教学,提出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将科研成果反哺于实验教学,结合实验内容,构建出人工智能算法在能谱测量中的一系列应用实验.实验将脉冲处理、能谱测量、深度学习等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到创新型实验中,利用不同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算法在实验中的优势,提供了准确、快速和高效的实验结果.实验实施与评估结果表明,该实验不仅能够促进实验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也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学科竞赛提供了更多实践与探索的机会.

    科教融合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实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