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夏有为

月刊

1006-7167

sysy@mail.sjtu.edu.cn;sysyyt@163.com

021-62932875

200030

上海华山路1954号交大教学三楼456、457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ournal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会刊之一。本刊始终追踪实验室工作中的新技术、新经验、新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在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刊物已入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小角度测量装置不确定度分析及实验研究

    李蕾沈小燕张旭洋刘畅...
    1-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获得基于法布里-珀罗(F-P)标准具的微小角度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法(GUM)和蒙特卡洛法(MCM)分别进行角度测量不确定度研究.建立了 GUM不确定度评定模型和MCM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采用正反转测角差法调整反射镜初始位置,完成了 150"的角度测量重复性实验,获得了不同评定方法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显示,在150"测量范围内,GUM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为0.037 5",MCM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为0.040 0",在给定的0.000 5"允差范围内,GUM未通过MCM验证,在当前及类似应用场景下应当采用MCM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通过正态概率图法对被测角度进行正态分布检验,2种评定方法测量不确定度结果不一致是由被测角度的分布函数偏离正态分布引起的.

    微小角度测量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法蒙特卡洛法法布里-珀罗标准具

    上承式悬带桥力学特性实验和模拟分析

    任九生詹永坤李亚琳张能辉...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结合结构力学课程改革,开发了上承式悬带桥力学特性分析的高阶教学模块.针对3D打印制备上承式悬带桥模型开展了变形和破坏性实验,对结构内力和变形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结构的位移-载荷关系等力学特性.教学实践表明,实验、数值模拟和理论结合的高阶模块的探索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上承式悬带桥内力变形模拟实验有限元计算

    冰模板制备分级孔生物炭去除废水中的六价铬

    毕昌军房良侯振华吴迪...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冷冻新鲜豆腐渣中水凝结成大量微-纳米结构的冰簇或者雪晶为模板,制备了纳米片状的互连分级多孔生物炭(NHB).通过XRD、BET、TEM、FTIR等对NHB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并依据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 NHB材料对六价铬的去除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pH=2环境当中Cr(Ⅵ)浓度为100 mg/g时,改性后的互连分级多孔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效果(170.3 mg/g)是直接碳化面普通块状生物炭(TB)的7.8倍(21.6 mg/g).该多孔生物炭材料的互连分级多孔纳米片状结构可以为废水中的六价铬重金属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以及可利用的离子迁移通道.

    生物炭分级孔吸附六价铬冰模板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评定系统设计与应用

    马晓丽刘礼张跃龙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的质量评定,选择影响电解双喷的主要实验工艺参数,制备TC4钛合金、DC56D+Z钢和AA6451铝合金的透射电镜样品,以薄区形貌图像为分析对象,设计了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的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灰度测量与统计、阈值分割以及颗粒特征与分析模块.根据薄区形貌图像的灰度特征,选择某一个灰度级进行阈值分割,二值化图像后提取薄区孔洞轮廓,并定量统计薄区孔洞面积,从而分析对样品制备质量的影响规律;选取合适的灰度级范围,对其像素数平均值进行统计,选择并确定样品制备质量合格与否的临界值.在较高倍数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评定合格的样品微观形貌,以验证样品制备评定系统的准确性.通过以上标准化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的实验工艺和评定分析流程,可以优化制备工艺参数和提高测试分析效率.

    电解双喷灰度分析阈值分割颗粒特征质量评定

    无人机图像小目标检测实验的设计与实现

    罗成名刘浩曹钰鑫黄志强...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机图像小目标检测存在目标密集和遮挡等问题,设计了卷积注意力、深度特征融合和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以增强图像小目标的局部信息和语义信息,从而提高对无人机图像小目标特征的提取能力,最后结合改进的损失函数加快了模型的收敛.基于VisDrone2019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提高了无人机图像小目标检测精度,减小了目标误检和漏检概率,为复杂场景下无人机小目标检测提供了实验基础.

    无人机目标检测特征融合实验设计检测精度

    智能绿色采矿数字孪生智慧教学资源系统构建

    王方田屠世浩韦小龙马文顶...
    25-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实践普遍存在缺乏真实场景的问题,将数字孪生技术与矿山生产实际、高校教学相融合,实现智慧矿山+智慧教学.剖析采矿工程数字孪生内涵,构建智能绿色采矿数字孪生智慧教学资源系统的虚拟数字孪生体模型体系、决策体系、控制体系三大支柱,实现对矿山系统的全场景感知,扩展数字孪生技术在采矿工程等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孪生智慧教学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创新驱动

    矿井瓦斯抽采参数调控实验教学系统研制

    昝小舒池宇洋夏同强张笑...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工程流体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需求,自主研发了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参数调控实验教学系统,可实现不同管道阻力、漏气程度、抽采负压等条件下瓦斯-空气流动规律的实验模拟.该系统由井下煤层抽采环境和瓦斯压力状态子系统,井下瓦斯抽采管网、阀门、动力结构子系统,气体体积流量、瓦斯体积分数、气体压力等气体参数采集子系统以及参数上传和数据分析处理子系统四部分组成;利用单片机控制各个阀门的开度、泵的转速,实时监测各个区域流经的气体体积流量、瓦斯体积分数、气体压力等数据.该系统可以开展工程流体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瓦斯抽采参数调控数值模拟实验系统实验教学

    兰姆波频散测量系统实验教学设计

    陈雪莲马然然谭宝海庄春喜...
    34-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兰姆波传播机理的理解,基于教学团队在科研实验上积累的成果,搭建了兰姆波频散测量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由信号发生器、声波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示波器以及三轴自动定位系统等组成.问题引导式的实验项目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兰姆波的频散和衰减特征等基础知识,还激发了学生的科学研究热情.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对称兰姆波向钢板两侧泄漏的声波信号相位相同,反对称兰姆波向钢板两侧泄漏的声波信号相位相反,对称兰姆波在时域波形上振荡时间较长.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受课程组老师科研实验研究的启发,思路新颖且易于实现,体现了科教融合的教育理念.

    兰姆波频散特征实验教学科教融合

    数字符合法测量放射源活度实验设备的研制

    胡传皓曾国强边振学李浩田...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符合法测量放射源活度实验设备稳定性差、参数配置复杂、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研制了 一款采用数字符合测量技术的实验设备.该实验设备包含符合探测器、数字脉冲处理器(DPP)、数字符合测量软件三部分,能实现原始能谱、符合能谱测量等功能,可用于60Co放射源活度测量的实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具有性能稳定、测量准确、操作高效的优点.

    放射源活度数字符合实验设备

    自动化专业实验创新平台设计与教学研究

    霍鑫岳明潭弭宝涵张华...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结合目前自动化专业学生培养的现状,参照飞行器地面半实物仿真测试装备,开发并搭建了模拟飞行转台实验创新平台.该实验创新平台由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和通信接口共同组成,可以实现俯仰、偏航和滚转的三自由度姿态模拟.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被控对象拟合、PID控制器设计等基础实验,还可根据学生创新需求,使用预留接口自主设计创新实验;同时,具有形象生动、轻便易携带、人机交互简便、接口丰富、功能拓展性强等优势.

    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拟飞行转台实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