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预防医学
实用预防医学

李俊华

月刊

1006-3110

zhppm@vip.163.com

0731-84305942

410005

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450号

实用预防医学/Journal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预防为主,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广国内外医学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动态,为疾病控制、预防保健事业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8~59岁健康人群接种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后的血清抗体分析

    赵俊仕滕笑雪黄涛杨世龙...
    1025-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不同免疫程序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ZF2001)在18~59岁健康人群中的免疫原性和持久性.方法 本研究为Ⅱ期临床试验,采用随机、肓法、安慰剂对照的研究设计,纳入900例18~59岁健康人群,按1∶1∶1∶1∶1∶1比例随机分配至低剂量2剂组、高剂量2剂组、安慰剂2剂组、低剂量3剂组、高剂量3剂组、安慰剂3剂组,接种ZF2001或安慰剂.采集所有研究对象不同时间节点血样进行新冠病毒原型株中和抗体、受体结合区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蛋白结合抗体检测.结果 低剂量2剂组、高剂量2剂组、安慰剂2剂组全程接种后14 d和6个月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分别为17.7、14.1、2.0和3.6、3.7、2.0;RBD蛋白结合抗体GMT分别为439.82、338.04、5.98和63.62、50.42、5.67.低剂量3剂组、高剂量3剂组、安慰剂3剂组全程接种后14 d、6和12个月中和抗体GMT分别为97.3、68.4、2.0及19.3、16.7、2.0和7.4、7.3、2.0;全程接种后14 d、6个月RBD蛋白结合抗体GMT分别为1745.67、1 107.36、5.84和281.31、212.41、5.80.结论 ZF2001在健康人群中可诱导较高的中和抗体及RBD蛋白结合抗体滴度,接种3剂次的免疫持久性优于2剂次,接种低剂量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优于高剂量,全程接种后6个月中和抗体呈现下降趋势.建议使用低剂量3剂接种程序,且在全程接种后6个月考虑加强接种.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中和抗体免疫原性免疫持久性

    2013-2022年重庆市涪陵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率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刘洪泊陈晓明艾彦彪冉琪瑜...
    1030-1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3-2022年重庆市涪陵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率长期变化趋势,为涪陵区其他感染性腹泻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重庆市涪陵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个案数据,通过描述性研究分析其三间分布情况,利用ArcMap10.7绘制点密度图实现发病情况地区分布可视化.通过Excel 2019和SPSS 20.0软件计算中国人口年龄标化发病率,发病率长期变化趋势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22年重庆市涪陵区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 1 1380例,年均报告发病数达到1 13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达到100.87/10万,存在冬季和夏季两个发病高峰.人群分布中报告发病数男性(6 359例)高于女性(5 021例),0~3岁报告发病数9 995例(占比87.83%),人群分类以散居儿童(9 797例,占比86.09%)为主.地区主要分布在荔枝街道(2 485例,占比21.84%),崇义街道(2 355例,占比20.69%),敦仁街道(2 119例,占比18.62%),马鞍街道(1 313例,占比11.54%),江东街道(380例,占比3.34%).报告暴发疫情1起,发生场所为小学.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2013-2022年涪陵区年龄标化发病率发病趋势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趋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APC=8.50%,95%CI:3.98~13.22,P=0.002),2013-2018年涪陵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粗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趋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16.75%,95%CI:2.73~32.69,P=0.026),2018-2022年粗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趋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C=-9.89%,95%CI:-24.81~7.98,P=0.199).结论 2013-2022年涪陵区其他感染性腹泻以散居儿童为主,冬季发病高峰大于夏季发病高峰,发病地区以荔枝街道、崇义街道、敦仁街道等城区为主,以散发为主,学校(小学)为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发病趋势总体呈显著增长趋势,受新冠疫情影响近5年粗发病率呈现一定下降趋势.应结合涪陵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点,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对高发人群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趋势分析

    五种诊断标准下中国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检出情况

    胡璇杨卓乔丁亚玲胡佳...
    1035-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五种不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诊断标准描述中国青少年的MetS检出率差异,为预防与控制青少年MetS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采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推荐的中国标准(简称CHN2012)、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简称IDF标准)、Cook标准、Noubiap标准和MetS-IDFm标准分别计算了 12~17岁中国青少年MetS检出率,并进行Kappa-致性检验.结果 Noubiap标准下总检出率最高(5.61%),其次为Cook标准(4.76%)、MetS-IDFm标准(3.27%)、CHN2012标准(2.56%)和IDF标准(1.35%);5种诊断标准中,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组分中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的检出率最高.在总人群和男性中,Cook标准和Noubiap标准的一致性最高,Kappa值分别为0.913和0.923;女性中CHN2012标准和MetS-IDFm标准一致性最高,Kappa值为0.956.结论 总体上,Noubiap标准下青少年MetS检出率最高,且与Cook标准的一致性较好.IDF标准下青少年MetS检出率最低,与其他标准的一致性较差.

    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检出率青少年

    高职实习护生生涯焦虑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

    卢贵芹洪静芳张会
    1039-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高职实习护生生涯焦虑潜在类别,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旨在为调整高职护生核心素养培养方向、优化高职实习护生临床实践管理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以安徽省3家三甲医院和安徽省7所高职院校的851名高职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涯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其生涯焦虑的潜在类型,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高职实习护生生涯焦虑分为3个潜在类别的模型,分别定义为"低生涯焦虑型""中生涯焦虑型"和"高生涯焦虑型",分别占调查对象的22.91%(195 例)、51.12%(435 例)和 25.97%(221 例).生涯焦虑量表总得分分别为(31.98±7.59)分、(45.66±8.16)分和(55.53±8.55)分.不同生涯焦虑潜在类别高职实习护生实习时间(x2=47.247,P<0.001)、家庭月收入(x2=58.259,P<0.001)、家人从事相关职业(x2=17.832,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序多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OR=0.427,95%CI:0.297~0.612)、家人从事相关职业(OR=0.066,95%CI:0.045~0.950)与高职护生生涯焦虑水平有关.结论 高职实习护生生涯焦虑可分为"低生涯焦虑型""中生涯焦虑型"和"高生涯焦虑型"3种类型,需针对家庭月收入较低、无家人从事相关职业者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其生涯焦虑水平.

    高职实习护生生涯焦虑潜在剖面分析影响因素

    全氟烷基物质暴露与脑卒中患者抑郁的相关性:一项基于NHANES的横断面研究

    梁文宝杨建波马小强芦晨宇...
    1044-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氟烷基物质(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暴露与脑卒中后抑郁风险之间的潜在关系,为脑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2011-2020年横断面调查数据,选取3 411例脑卒中后幸存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全氟辛烷羧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s,PFOS)、全氟己基磺酸(perfluorohexane sulfonate,PFHxS)和全氟壬酸(perfluorononanoic acid,PFNA)等四类 PFAS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FAS与脑卒中后抑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最终纳入616例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16.72%.抑郁组脑卒中患者PFAS暴露水平均低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01~-3.48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性别、年龄、族裔、BMI等人口学特征和受教育程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史、婚姻状态、家庭收入水平、吸烟史等协变量后,PFOA(OR=0.573,95%CI:0.428~0.769)、PFOS(OR=0.832,95%CI:0.759~0.912)、PFHxS(OR=0.710,95%CI:0.559~0.901)以及 PFNA(OR=0.210,95%CI:0.098~0.452)暴露水平越高,脑卒中幸存者抑郁患病率越低(P均<0.05).结论 PFOA、PFOS、PFHxS和PFNA暴露与脑卒中后抑郁患病风险呈负向关联,研究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前瞻性队列研究验证.

    全氟烷基物质脑卒中抑郁横断面研究

    2021年温州市3所高校学生电子烟使用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桂丽林丹黄小菲毛紫娟...
    1048-1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温州市大学生电子烟使用现况、二手烟暴露及影响大学生使用过电子烟和现在使用电子烟的因素,为温州大学生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温州市3所高校2 118名学生电子烟使用相关行为进行手机扫二维码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描述不同大学生群体曾经使用过电子烟、现在使用电子烟现况,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大学生曾经使用及现在使用电子烟的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 116份,有效应答率为99.90%.大学生听说过电子烟比例为95.27%,曾经使用过电子烟率6.71%,现在使用电子烟率1.65%.不同特征学生群体曾经使用过电子烟率和现在使用电子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11.11%、3.19%)高于女生(2.97%、0.35%)、专科(11.86%、3.28%)高于本科(4.91%、1.08%)、非医学类(8.97%、2.57%)高于医学类(3.73%、0.44%),不同年级间曾经使用过电子烟、现在使用电子烟率也不同,且存在随着年级升高而升高的趋势.最近一次使用电子烟的来源是同学或朋友给的50.77%,其次是电子烟体验店(电子烟零售店)购买23.08%、网上购买12.31%.使用电子烟的原因是喜欢某些口味27.69%、危害小15.38%、戒烟13.85%.现在电子烟使用者使用的口味依次是水果口味50.00%、烟草口味22.22%、草本口味11.11%,每月在电子烟上花费平均是100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生、校园里没有老师吸烟是大学生曾经使用过电子烟、现在使用电子烟的共同保护因素,本科生相对于专科生是曾经使用过电子烟的保护因素;低年级学生、医学类学生是现在使用电子烟的保护因素.被调查的学生,在校园里见到有老师吸烟的比例是34.69%,其中几乎每天都看到老师吸烟比例是3.17%.被调查学生知晓二手烟可引起成人肺癌(92.53%)、儿童肺部疾病的比例(91.12%),高于知晓二手烟可导致成人心脏疾病的比例(80.29%).结论 温州市大学生现在使用电子烟比例升高,专科及非医学院校是高校的控烟重点单位,而高年级的男生则是电子烟控制的重点人群.积极推动温州市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可有效降低公众二手烟危害,强化无烟校园建设,加强电子烟危害宣传,杜绝或推迟青少年的电子烟尝试,将有利于减少新烟民的产生.

    大学生吸烟电子烟影响因素

    2012-2022年合肥市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彭宝珍刘振武靳玉惠
    1053-1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合肥市百日咳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其重点发病区域,为预防控制百日咳提供参考.方法 描述性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的2012-2022年合肥市百日咳发病数据,应用空间分析法和时空扫描统计法,对百日咳发病率数据进行时空分析.结果 2012-2022年合肥市共报告693例百日咳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21/10万;病例分布呈现季节性(5-9月).病例主要集中在1岁以下,以散居儿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87.31%),男女性别比1.10∶1.蜀山区、庐阳区和瑶海区是合肥市百日咳主要的高发地区.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21-2022年合肥市各县(市区)百日咳发病率有空间聚集性(P<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21-2022年百日咳发病率有热点区域(高-高)出现.时空扫描分析共探测到2个聚集区,一类聚集区的时间为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0日,以庐阳区和瑶海区为中心.二类聚集区的时间为2019年1月 1日—12月30日,以蜀山区为中心.结论 2012-2022年百日咳发病率存在"低-高"波动的特点,其中2020-2022年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存在"百日咳重现"现象,2022年庐阳区和瑶海区高发,且存在时空聚集性,以低年龄为主,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监测及培训.

    百日咳流行特征空间自相关时空聚集性

    合肥市某三甲医院988名育龄期职业女性再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窦静黎雨婷刘雪晗张天平...
    1057-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育龄期职业女性的再生育(生育二孩、三孩)意愿,并分别分析生育二孩、三孩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调查问卷在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对已生育的育龄期职业女性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研究对象988人,主要年龄段集中在31~40岁(70.55%)、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占87.65%.其中已生育一孩的育龄期职业女性691人,其再生意愿占20.84%;已生育二孩的育龄期职业女性297人,其再生意愿占20.88%.研究发现,生育二孩意愿与生育三孩意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249,P<0.001),不愿生育二孩的比例(64.69%)低于不愿生育三孩的比例(75.08%).年龄越小(OR=0.225,P=0.002)、家庭结构为单独(OR=2.076,P=0.017)的育龄期职业女性生育二孩意愿较高,而家庭功能越差(OR=2.931,P=0.030)的育龄期职业女性生育二孩意愿较低.文化程度越低(OR=0.269,P=0.004)的育龄期职业女性生育三孩意愿较高,而存在工作变动(OR=2.362,P=0.048)、妊娠期有并发症(OR=5.564,P=0.022)的育龄期职业女性生育三孩意愿较低.结论 育龄期职业女性生育二孩、三孩意愿可能受到年龄、家庭结构、工作变动、妊娠期并发症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进一步制定相应措施,提升育龄期职业女性的再生育意愿.

    育龄期职业女性再生育意愿二孩三孩

    2008-2022年昆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EV71疫苗接种效果分析

    王华沈阳方坤丁晓飞...
    1062-1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昆山市手足口病自纳入法定管理以来的发病情况及疫苗接种效果,为制定有效地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22年昆山市手足口病发病、病原学监测和疫苗接种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22年昆山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5 75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0.80/10万,低于全国同期水平;重症病例占比明显下降;隔年高发;一年中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是5-7月和9-11月;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3岁以下最高;乡镇发病率高于城区;2014-2016年以EVG型和CoxA16型为主,2017-2022年则以CoxA6型为主;EV71疫苗推广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占比低于推广前(P<0.001).结论 2008-2022年昆山市手足口病呈高发态势,EV71疫苗防重症的效果较好,需积极研发多价疫苗并提高疫苗接种率,强化健康宣教和干预,采取综合措施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

    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病原学监测EV71疫苗防控策略

    伞状评价母乳喂养对儿童健康结局的影响

    吴迎春蔡鸾娈杨张翼张小华...
    1066-1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母乳喂养影响儿童健康结局的系统研究或荟萃分析进行伞状评价,分析母乳喂养与多种儿童健康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筛选其中关于母乳喂养影响儿童健康结局的系统研究或荟萃分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使用改良版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 version 2,AMSTAR 2)评估研究质量,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结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21篇荟萃分析,通过AMSTAR-2方法学工具评价发现共有4份中质量,6份低质量和11份极低质量研究.共报告了 24项与儿童健康相关的结局指标,母乳喂养与18项指标显著相关,其中营养状况、心理状况、齿龈健康、过敏、炎症、癌症风险、心肺健康等指标均呈显著改善的趋势,但是小于1个月的母乳喂养可能会导致儿童肥胖.结论 母乳喂养可以显著改善大部分儿童健康指标,但是也要注意到短期母乳喂养导致儿童肥胖的风险.该伞状评价纳入的荟萃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有待提升,同时部分指标与母乳喂养之间潜在的剂量依赖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

    母乳喂养儿童健康伞状评价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