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吴春福 刘仁涌(执行)

月刊

1006-2858

syyd6082@126.com

024-23986086;23994540;23986082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103号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类科技期刊。设有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中药研究、微生物与生物制药、医药经济、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味醒酒汤解酒作用的研究

    乔龙梅韩佳彤任航康瑞娟...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加味醒酒汤对醉酒小鼠的解酒作用。方法 根据建立的小鼠醉酒模型,通过测定小鼠醉酒潜伏期与醒酒时间,确定加味醒酒汤的最佳工艺;通过测定小鼠血液乙醇浓度的含量及肝脏乙醇代谢酶的活性来观察加味醒酒汤的解酒效果。结果 加味醒酒汤能够增加小鼠对酒精的耐受时间,同时缩短小鼠的醒酒时间,降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提高肝脏中ADH、ALDH与GSH-Px的活性。结论 加味醒酒汤对醉酒小鼠具有解酒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乙醇代谢酶的活性有关。

    枳椇子解酒乙醇浓度醉酒时间醒酒时间

    抗肿瘤药效研究中疗效与安全性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

    隋德志李长智刘欣荣邓意辉...
    154-16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传统抗肿瘤药效评价指标中体质量、肿瘤体积和抑瘤率可以分别体现制剂的安全性和疗效,但是单一指标并不能兼顾这两点。为此,新的抗肿瘤药效评价指标被提出,其中抑瘤指数可以全面地呈现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表柔比星相关制剂的药效学实验数据为例,对"新"和"旧"抗肿瘤评价指标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聚乙二醇修饰脂质体组内小鼠的抑瘤率(0。80±0。05)与唾液酸修饰脂质体组内小鼠的抑瘤率(0。89±0。01)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聚乙二醇修饰脂质体组内小鼠的抑瘤指数(40±9)显著低于唾液酸修饰脂质体组内小鼠的抑瘤指数(82±7,P<0。001)。结论 "新"抗肿瘤评价指标更适合用于抗肿瘤研究的数据分析。

    抑瘤指数抑瘤率安全性疗效

    微波辅助合成CNB/MIL光催化降解水中罗丹明B

    张梦丹张聪璐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可见光响应的异质结光催化材料,高效降解水中有机染料。方法 通过微波辅助合成体相氮化碳(carbon nitride bulk,CNB)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0(Fe)的异质结(CNB/MIL)。结果 表征分析证实CNB/MIL成功合成。在可见光下,90 min内,15 mg CNB/MIL对体积为50 mL、质量浓度为10 mg·L-1的罗丹明B(RhB)的降解率接近100%。降解机理研究表明,OH是光催化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结论 氮化碳与MIL复合,能够起到协同作用,提高材料的可见光响应能力,此外,利用微波辅助法合成可大大缩短材料合成时间,节省能源。

    氮化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利用斑马鱼模型和网络药理学研究荷丹胶囊血管保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王娜王喆张杨腾皎王哲哲...
    168-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斑马鱼模型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荷丹胶囊的血管保护作用主要活性成分,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血管转基因标记的CZ55系斑马鱼为实验动物,评价荷丹胶囊对斑马鱼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TCMSP、Gencards数据库、String平台、Cytoscape软件构建荷丹胶囊中荷叶、丹参、山楂、番泻叶、补骨脂的主要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的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中药活性成分,同时利用分子对接进行成分与靶点结合能评价,然后采用斑马鱼模型对筛选的活性成分进行二次验证。结果 斑马鱼实验结果显示荷丹胶囊具有显著保护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和分子对接结果提示丹参酮Ⅱ A、荷叶碱、补骨脂异黄酮醛、槲皮素可能是荷丹胶囊发挥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斑马鱼实验结果显示,丹参酮Ⅱ A、槲皮素具有明显的血管保护活性。结论 荷丹胶囊中丹参酮ⅡA、槲皮素可能是发挥血管保护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多靶点整合调节的作用特点。

    荷丹胶囊网络药理学血管保护斑马鱼模型

    不同感染方式对狂犬病病毒在人二倍体细胞中增殖的影响

    甄祖刚周荔葆王野刘春雨...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带毒传代感染、直接吸附感染、混种传代感染三种方式感染人二倍体细胞对狂犬病病毒增殖的影响。方法 不同方式感染后,经过细胞工厂生产,获取狂犬病病毒收获液,经过滤澄清、浓缩、纯化、灭活制备疫苗原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检测方法检测收获液病毒滴度及原液抗原含量。结果 带毒传代组的收获液病毒滴度为(6。40±0。33)lgLD50·mL-1,原液抗原含量为(34。8±1。5)IU·mL-1;混种传代感染组的收获液病毒滴度为(6。35±0。18)lgLD50·mL-1,原液抗原含量为(34。3±2。1)IU·mL-1;直接吸附感染组收获液病毒滴度为(4。71±0。39)lgLD50·mL-1,原液抗原含量为(12。6±2。0)IU·mL-1。结论 试验证明狂犬病病毒PV株采用混种传代感染的方式感染人二倍体细胞MRC-5细胞,病毒增殖效果良好,毒种代次明确,工艺操作简单,更适合于狂犬疫苗的生产。

    狂犬病病毒人二倍体细胞感染方式抗原含量

    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齐鑫陈伟豪林秀萍肖姣...
    182-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压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液体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最终从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吲哚-3-甲醛(lH-indole-3-carboxaldehyde)(1)、吲哚-3-乙酸甲酯(methyl indole-3-ac-etate)(2)、环(L-脯氨酸-L-缬氨酸)(cyclo-(L-prolyl-L-valine)(3)、brevianamide F(4)、asperter-reusine A(5)、talaisocoumarin A(6)、3-甲基-6-羟基-8 甲氧基-3,4-二氢异香豆素(3-methyl-6-hy-droxy-8-methoxy-3,4-dihydroisocoumarin)(7)、3-甲氧基-6,8-二羟基-3-甲基-3,4-二氢异香豆素(3-methoxy-6,8-dihydroxy-3-methyl-3,4-dihydroisocoumarin)(8)、4-hydroxykigelin(9)和 de-O-meth-yldiaporthin(10)。结论 化合物按结构类型可分为生物碱和聚酮类等,化合物4~8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在4 mg·mL-1浓度下,均未显示出抗细菌活性。

    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sp.次级代谢产物结构鉴定

    DHDK肝微粒体代谢动力学研究

    井继雪宫宁宁于治国赵云丽...
    18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抗肿瘤候选药物DHDK在人和大鼠肝微粒体的代谢动力学特征,比较种属差异,为临床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HPLC法测定DHDK在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含量,用于考察DHDK体外代谢稳定性和酶动力学,进而推算其在体内的肝清除率(CLh)与肝提取率(ER)。结果 肝微粒体孵育试验表明DHDK在两个种属之间的体外代谢稳定性和酶动力学行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人体内的肝清除率显著低于大鼠(P<0。05)。结论 DHDK体外代谢主要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和肝微粒体酶,属于中等程度代谢消除。

    DHDK代谢稳定性酶动力学肝微粒体

    顺铂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内外评价

    刘莉莉徐晨刘晓庆张宇...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抗肿瘤药物顺铂脂质复合物脂质体(CDDP-MM),以期降低顺铂的毒副作用,并保持其疗效。方法 使用逆相蒸发法制备CDDP-MM;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考察CDDP-MM的体内药动学行为;以H22荷瘤小鼠为模型,以市售注射用顺铂为参比,考察CDDP-MM的体内抗肿瘤效果及其毒副作用。结果 所制备的CDDP-MM平均粒径为109。8 nm,包封率高达90%。大鼠体内药动学结果表明,与注射用顺铂相比,CDDP-MM最大血药浓度(cmax)提高2。93倍(P<0。001),t1/2。延长 65。50 倍(P<0。01);AUC0-24 显著增大 41。26 倍(P<0。01),CDDP-MM 显著改善 了注射用顺铂的体内药动学行为。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CDDP-MM的抑瘤率为82。5%,与注射用顺铂组相比小鼠体重显著增加(P<0。000 1),肾毒性下降。结论 CDDP-MM显著改善顺铂的体内药动学行为且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显著降低顺铂的胃肠道毒性和肾毒性。

    顺铂脂质体药动学抗肿瘤活性毒性

    润明颗粒中18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测定及其风险评估

    施法许彦涛张蕾刘佳...
    20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润明颗粒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残留进行测定和风险评估,为润明颗粒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测定其18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残留量,并结合各元素测定值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20批次样品中各元素的危害系数均低于风险值,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得出润明颗粒中Pb、Cd、As、Hg的限度分别为2、1、2、0。2 mg·kg-1。结论 润明颗粒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安全风险较低,该方法为润明颗粒的用药安全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润明颗粒中成药重金属有害元素风险评估

    头孢克肟制剂中有关物质结构鉴定与定量分析

    闫晓娟于可欣栗智管一娜...
    206-216,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建立头孢克肟制剂中有关物质结构鉴定与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LC-Q-TOF-MS/MS法对主要杂质结构进行分析。建立HPLC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0 ℃,对头孢克肟制剂进行有关物质检测。结果 初步鉴定了头孢克肟制剂中9个杂质,分别为杂质A、B、D、E、F、G、H、头孢克肟亚砜和头孢克肟叔丁酯。在建立的HPLC色谱条件下,头孢克肟及各杂质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各有关物质的质量浓度在0。193 4-20。03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回收率为 98。4%~101。8%(RSD<2。0%)。结论 HPLC-Q-TOF-MS/MS 技术能初步鉴定头孢克肟制剂的杂质结构,该方法能检测不同厂家头孢克肟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及干混悬剂中的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头孢克肟制剂有关物质飞行时间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