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管材与仪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管材与仪器
石油管材与仪器

薛榆生

双月刊

1004-9134

syyq1987@126.com

029-68555093 68555094

710082

西安市劳动路115号

石油管材与仪器/Journal Petroleum Instruments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全面介绍和评价国内外仪器、仪表、装备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它集陆地和海上的石油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石油开发、石油机械、石油化工、钻井、采油、油气储运、炼化等方面的仪器、仪表、计算机及应用技术之大全,是获取领先科技信息的桥梁、了解仪器、仪表、装备动态和市场需求的窗口,是用户选购仪器仪表的向导和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读者遍及石油、地矿、冶金、煤炭环保、高等院校及情报、信息等部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弧增材制造工艺及其应用

    胡美娟吉玲康吴成武王海生...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丝材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出发,重点介绍了埋弧、等离子、熔化极/非熔化极电弧增材制造的工艺特点、商用化设备和产品研发以及未来的应用方向.同时分析了电弧增材制造同焊接、铸造工艺的区别、优势和应用中的问题,为电弧增材制造工艺的选择和应用提供支持.

    电弧增材制造埋弧等离子熔化极/非熔化极

    液氨储运用钢研究进展及展望

    王复越任毅张哲睿赵坦...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政策背景下,以氨为载体的能源利用形式具有巨大发展前景.中国氨的应用领域广泛,其相关的技术较成熟,液氨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然而,中国在液氨长输管道的建设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中国工艺技术水平、产品类别与产量、储运地理条件、气候环境和使用条件等因素,开发适合中国国情实际的氨储运新材料具有必要性、经济性与前瞻性.借鉴国外成熟产品与技术,通过调整合金元素成分、采用微合金化技术以及应用双金属复合管技术,开发高强度、高韧性以及抗腐蚀性能的氨/液氨专用输送管线钢、储罐用钢和耐高温钢,可实现氨/液氨储运用钢的细化与专业化,增加不同用途材料的类型数量.

    氨气储运管线钢合金减量化双金属复合管

    《石油管材与仪器》征稿要求

    《石油管材与仪器》编辑部
    12页

    液态可塑钢在油气管道修复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张良李新战惠立惠文彬...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油气管道的使用和老化,管道裂缝、腐蚀等问题逐渐显现.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并延长管道使用寿命,液态可塑钢作为一种新型管道修复材料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油气管道的修复工作中.介绍了液态可塑钢在油气管道修复领域的特性、制备工艺、应用案例以及修复效果验证,并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液态可塑钢油气管道修复应用案例

    箭型回压阀抢接装置性能试验评价及结构改进

    李千登樊朝斌方晓庆许玉强...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压阀抢接装置对于发生钻具内喷时抢接是否成功起到关键作用.为了提升人员操作的简便性和装置的可靠性,对在用的3 种箭型回压阀抢接装置采用反循环方式人造内喷,模拟不同喷高、是否含硫等不同现场实际工况,验证装置抢接时间、成功率、操作难易程度等性能.结合现场试验暴露的问题,对装置进行了增加过流面积、增加手柄数量、轻量化设计等针对性结构改进.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装置过流面积达到6 675 mm2,较原有装置过流面积至少增加 1.37 倍以上,冲击力最大减少近 80%,且具备操作简便、可靠性强、重量更轻等优点.

    箭型回压阀抢接装置现场试验评价结构改进对比分析

    井下油基泥浆电阻率和介电常数测量方法与测量探头设计

    侯洪为于增辉刘耀伟廖胜军...
    23-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油气勘探的发展,油基泥浆应用越来越广泛,适用于油基泥浆环境的电成像仪器也获得了大量应用.油基泥浆电阻率与介电常数对电成像仪器的测量影响很大,需要利用探头附近油基泥浆电阻率和介电常数数据对成像测量结果进行补偿.介绍了一种实时测量井下油基泥浆电阻率与介电常数的方法及其探头的设计,利用发射电极、接收电极及充满在环形间隙的油基泥浆形成同轴圆柱电容器,建立油基泥浆电阻率与电容器等效电阻的定量关系及油基泥浆介电常数与电容的定量关系,从而确定油基泥浆电阻率与介电常数.该技术为补偿油基泥浆对电成像测量数据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油基泥浆电成像同轴电容器电阻率介电常数

    基于LoRa的固井井口关键参数无线监测模块

    吴小露李建伟李剑华屈逸鹏...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水、深井和超深井油气勘探领域,固井作业面临着多重挑战,如施工压力高、作业危险高、劳动强度高、设备老化严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精确度高的新型固井流量与压力监测仪与LoRa技术相结合的方案.通过无线组网,在现场采集和存储固井流量和压力数据,并利用4G网络进行远程传输.这使得技术员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分析和调整固井过程.实际应用表明,现场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流量和压力数据的稳定性有了明显改善.此外,数据可视化、曲线分析和数据存储等功能的引入对施工数据的可追溯性具有重要价值.

    固井井口装置无线组网数据传输4G数据远程传输LoRa技术

    连续油管应变疲劳寿命预测

    王新虎王坤常昊吉楠...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连续油管疲劳是多向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应变疲劳,准确预测其疲劳寿命比较困难,其中如何计算在管内流体内压作用下连续油管弯曲塑性应变是关键点.建立了在弯曲和内压共同作用下连续油管的当量塑性应变估算模型以及表面损伤的连续油管在表面缺陷处的塑性应变估算模型,认为管内流体压力和表面缺陷都会增加连续油管的塑性应变,管内流体压力引起连续油管塑性应变的增量随着内压增大呈指数增加,表面缺陷引起连续油管塑性应变的增量也随着缺陷损伤程度呈指数增加.内压大小可以用管内流体压力与连续油管内压强度的比值表征,缺陷损伤程度可以用缺陷的深度、宽度、长度等参量与连续油管有关几何尺寸的比值表征.用疲劳试验方法检验了模型的正确性.可以用Miner疲劳累积线性法则评估连续油管疲劳寿命,焊缝、腐蚀介质等影响因素可以用系数衡量.

    连续油管塑性应变数学模型疲劳寿命预测

    不同载荷作用下外包覆保温油管隔热性能试验研究

    董宗豪谢南星路彩虹
    36-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温油管在稠油蒸汽注采、高含蜡油田防蜡、气井天然气水合物解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利用油/套管柱非均匀加载试验装置和热循环温度监测系统,对全尺寸外包覆保温油管(简称保温油管)进行拉伸、弯曲、外压试验后的隔热性能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服役载荷对保温油管隔热性能影响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保温油管下深2 000m内,拉伸、弯曲载荷下,外包覆保温油管内管和外管无相对滑动或脱落;随着外压载荷的增大,保温油管的变形程度增大;在水介质中未加载情况下,从100℃初始温度开始,20 min时,保温油管与P110 油管温差达到最大值55.4℃,此时油管的温度降幅为保温油管的4.7 倍;在空气中不同载荷作用下,初始温度为100℃,20min时,保温油管保温效果均稍有降低,最大温差为3.5℃,载荷对保温油管隔热性能影响大小的排序为:外压>弯曲>拉伸.

    外包覆隔热油管不同载荷作用隔热性能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埋地管道腐蚀风险量化分析

    田爱民白云霞李志强赵紫汐...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埋地管道腐蚀风险的量化评价和可视化分析,将二维云模型、组合权重和Bow-tie模型相结合,从事故可能性和事故严重度两个方面出发,利用云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实现了定性数据和定量结论之间相互转变,并采用信任度更高的差异系数对事故严重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加权计算,最后通过正向云发生器实现实际云图的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待评价管道中含水量、二氧化碳含量、硫化氢含量、服役年限及外防腐状态等事件的风险等级较高,均达到了Ⅲ级,其余事件的风险等级为Ⅰ级或Ⅱ级;待评价管道的总体腐蚀风险为Ⅲ级,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应从降低输送介质中酸性气体含量、定期进行外防腐层修复、定期清管等方面入手,降低管道的腐蚀风险.研究结果可为同类管道的腐蚀评价提供实际参考.

    二维云模型Bow-tie模型风险矩阵组合权重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