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韩盛玺

双月刊

1672-6170

syyylc@vip.sina.com

028-87714683

610072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2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Journal Practic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个综合性的医学杂志,由201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其中由3名院士担任本刊名誉主编, 学术委员和编委由全国医学领域各专业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院内临床早期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从传统模型到人工智能

    吴昌德袁世鑫黄力维杨毅...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期识别高危的患者并及时干预,可预防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心脏呼吸骤停等严重不良事件.在院内心脏呼吸骤停之前,患者多会表现出生命体征或生理指标的异常.临床早期预警系统正是基于监测这些关键指标,以实现对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文综述了院内临床早期预警系统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单参数系统、多参数系统和综合加权预警系统,到基于信息化的自动化预警系统,再到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新型临床预警系统.此外,本文还评估了这些系统在实际临床环境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它们在提高患者安全和改善预后方面的潜力.

    快速反应系统早期预警评分临床恶化自动化预警机器学习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研究现状

    任佳佳李若寒金旭婷高晓明...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是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中的主要蛋白酶,在抵御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大量释放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可能导致过度炎症反应,加剧肺组织损伤,诱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展.西维来司他钠作为一种特异性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在缓解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诱发的病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潜力,并在临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西维来司他钠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管理中的应用,为深入理解该药物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凋亡内皮损伤

    基于数据驱动的重症监护病房脱机拔管预测模型的研究

    李松倍冉宏波贺宏丽米金华...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发并评估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重症监护病房脱机拔管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重症监护病房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非时序数据、低频生命体征时序数据和高频机械通气时序数据,采用决策树、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分类集成、广义线性模型和神经网络等算法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性能评估.结果 共纳入204例患者,其中脱机成功患者122例,失败患者82例.含有163例高频机械通气时序数据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脱机拔管成功率方面表现最佳,准确度94.2%,AUC值0.81,灵敏度100%,特异性80%.其他模型表现相对逊色,分类集成模型的准确率75%,AUC值0.76,灵敏度83.3%,特异性62.5%.结论 利用远程高频时序数据建立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脱机拔管成功率上展现出卓越性能,明显超越未采用此类数据的模型.

    机械通气脱机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时序数据远程监测

    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联合床旁康复训练治疗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恢复中的应用

    潘旗开刘献松吴泳锫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恢复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单双号法分为训练组(常规康复训练)与电刺激组(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各47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IHSS)、治疗前后上肢运动情况[Fugl-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上肢运动指数(MI)]、电刺激指标[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运动诱发电位(MEP)]、表面肌电信号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外周阻力、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变化.结果 治疗第1、2、4周,两组NHISS逐渐下降,且各时间段电刺激组低于训练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MBI、MI评分均上升,且电刺激组均高于训练组(P<0.05);两组CMCT、MEP均下降,且电刺激组均低于训练组(P<0.05);两组肱二头肌屈肘、肱三头肌伸肘时表面肌电信号上升,且电刺激组均高于训练组(P<0.05),肱二头肌伸肘、肱三头肌屈肘时组内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阻力下降,平均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提高,且电刺激组外周阻力低于训练组,平均血流速度与血流量高于训练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可恢复急性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肌电信号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急性重症脑卒中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康复训练上肢运动功能

    不同充气容积对小儿经典喉罩密闭性与套囊内压力的影响

    马韵李芳谭玲陈本祯...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喉罩全麻下不同充气容积对喉罩密闭性与套囊内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拟行喉罩全麻下手术的患儿,根据患儿体重分为A、B、C、D组,其中A组15例,B组36例,C组38例,D组31例,分别采用1号、1.5号、2号、2.5号喉罩,套囊充气至喉罩有轻微移位,记录初始压力及初始充气容积,调整套囊内压力至60 cmH2O,记录此时的充气容积.同时记录喉罩的漏气量(M1),如果套囊内压力>60 cmH2O,调整套囊内压力至60 cmH2O,记录此刻的漏气量(M2),若喉罩在套囊内压力为60 cmH2O时仍具有较好的密闭性,则尝试将喉罩套囊内压力调整到50 cmH2O,记录此刻的漏气量(M3).结果 1 号、1.5 号、2 号及 2.5 号喉罩初始容积分别为(3.80±0.41)、(5.63±0.65)、(8.33±0.94)、(11.93±1.58)ml,套囊内压力保持在60cmH2O所需要的充气容积分别为(2.75±0.26)、(4.95±0.54)、(6.93±0.63)和(10.21±1.45)ml,所有型号喉罩的初始充气容积与最终充气容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在不同套囊内压力下对应的漏气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喉罩全麻时全凭经验进行套囊内充气后,套囊内压力远远高于临床最大推荐套囊内压力值,咽喉部漏气量也最多.在小儿喉罩全麻时应常规监测套囊内压力,以免过度充气.

    经典喉罩套囊充气容积小儿压力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α-突触核蛋白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研究

    徐平祝小燕周帅李根辉...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扬中市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4例帕金森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并测定血清Hcy、BDNF、α-Syn水平;依据脑白质病变分级将观察组患者分正常组、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及重度病变组,比较四组临床资料以及上述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帕金森病患者脑白质病变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生化指标对脑白质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α-Syn水平高于对照组,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病变、中度病变及重度病变组患者年龄、病程、Hoehn-Yahr(HY)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评分、Hcy、α-Syn水平高(大)于正常组,BDNF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BDNF、α-Syn水平为帕金森病患者脑白质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结果 显示α-Syn水平诊断帕金森病患者脑白质病变的AUC值最高为0.94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69%、96.67%;其次为BDNF(0.829);且α-Syn诊断AUC值明显高于BDNF、Hcy诊断(Z=2.832、4.991,P<0.05).结论 Hey、α-Syn升高是帕金森病患者脑白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BDNF升高是其保护因素,且Hcy、α-Syn、BDNF可作为帕金森病患者是否发生脑白质病变的生物标志物.

    帕金森病脑白质病变同型半胱氨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α-突触核蛋白

    胸腔闭式引流部位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杨胜珍陈文香贾文晶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部位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我院就诊的自发性气胸患者218例,依据区域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腋前线第三肋间行胸腔闭式引流)及对照组(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行胸腔闭式引流)各109例,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前及术后7 d测定肺功能、动脉血气,于术前及术后6、12、24、48、72 h比较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24、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72 h,两组VAS评分、临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腋前线第三肋间及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均对自发性气胸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且疗效相似,但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疼痛更为严重.

    胸腔闭式引流自发性气胸并发症疼痛程度肺功能

    靶向心理干预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高敏杨翠峰郭靖朱宝梅...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实施靶向心理干预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我院就诊330例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单双号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5例.干预组实施以问题为导向实施靶向心理干预,通过分析患者个体的心理特征和问题根源,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对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行干预,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或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帮助其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情绪,调节内心的焦虑和压力.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社会功能[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损评定量表(SSFD-MD)]、心理状态[中文版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C)、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服药依从性[药物依从性量表(MARS)、药物信念问卷(BMQ)].结果 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BPRS、SCL-90、SSFD-MD、CDSS-C和SPB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ESCA、MARS和BMQ评分较干预前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问题为导向的靶向心理干预方法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心理状态和服药依从性,为患者重建健康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心理干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庭复原力的潜在剖面分析

    罗江山张世西陈静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庭复原力的类别特征.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复原力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压力知觉量表对48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其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潜在剖面分析显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庭复原力可分为低家庭复原力组(21.07%)、中家庭复原力组(44.63%)和高家庭复原力组(34.30%)3个潜在类别.初中及以下学历、夫妻关系不佳、与其他主要家庭成员关系不佳、家属身体健康状况好及家庭分担照顾者在1人及以下者归属于低家庭复原力组的可能性更大(P<0.05).低家庭复原力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压力知觉得分最高,高家庭复原力组的焦虑抑郁与压力知觉得分最低(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庭复原力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家庭复原力的特征,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干预策略,提升其家庭复原力水平.

    妇科恶性肿瘤家庭复原力焦虑抑郁压力知觉潜在剖面分析

    生长激素释放肽-肥胖抑制素对心房颤动患者左房重构的影响机制探讨

    秦亚录庄光彤黄爱玲袁典...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释放肽-肥胖抑制素系统对心房颤动患者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与左房容积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81例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组)和80例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测定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肥胖抑制素(Obestatin)、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6(1L-6)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房颤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房容积指数(LAVI);分析LAVI与Ghrelin、Obestatin与IL-18、IL-6及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房颤组患者血清Ghrelin和IL-18、IL-6及CRP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Obestatin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中,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及永久性房颤组患者血清Ghrelin和IL-18、IL-6及CRP的表达水平依次升高,而Obestatin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房颤组患者LAVI与外周血Ghrelin与IL-18、IL-6及CRP水平呈正相关,与Obestatin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外周血Ghrelin、IL-18、IL-6及CRP表达增高,Obestatin表达的降低与左房结构重构有关,推测心房颤动患者左房结构重构可能与通过Ghrelin-Obestatin系统调节炎症因子有关.

    心房颤动生长素释放肽肥胖抑制素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