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熊墨年

双月刊

1671-4040

jxnc5621@tom.com

0791-88525621/88528704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529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Journal Practical Clinic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中西医学术、贴近临床、注重实用、鼓励创新、中西并重为宗旨,及时反映中西医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力求办成特色鲜明的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人员所喜爱的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防疫一号方的作用机制

    赵芳丽朱立红周晓霞陈俊怡...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防疫一号方对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TCMSP)平台检索防疫一号方的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OMIM数据库获取病毒性肺炎疾病靶点;筛选出两者的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3.9.0 软件建立中药-活性成分-靶点蛋白网络,结合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蛋白互作关系图,筛选防疫一号方的核心靶点与成分;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PyMol、AutoDock-Vina软件将关键靶点与关键成分通过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出防疫一号方包括白细胞介素(IL)-6、IL-1茁、肿瘤蛋白P53(TP53)、REL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AKT1)等 20 个核心靶点,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 16 个核心成分.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共147 条信号通路参与病毒性肺炎调节,包括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通路、IL-17 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说明防疫一号方关键成分与病毒性肺炎关键靶点具有稳定的结合活性.结论 防疫一号方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发挥抗病毒性肺炎作用.

    病毒性肺炎防疫一号方网络药理学作用靶点分子对接

    构建预测甲状腺良性结节消融术后疗效的列线图模型

    李佐霖林敏李晓连何靖华...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预测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良性结节热消融术后疗效的列线图模型,并分析影响结节体积缩小率(VRR)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良性结节热消融术患者 427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 1 年VRR分为疗效满意组(VRR≥70%)291 例和疗效不满意组(VRR<70%)136 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消融术后疗效不满意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结节初始体积、血流评分、回声、实性成分占比、结节位置危险程度及血流分布模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初始体积越大、血流评分越高、高回声、实性成分≥50%、内部为主的血流模式可能为影响甲状腺消融术后疗效不满意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783,显示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列线图预测模型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热消融术后疗效有良好的预测效能,有助于个体化预测与治疗.

    甲状腺结节热消融列线图体积缩小率影响因素

    插入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刘宝齐刘纪敏
    12-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插入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4 月至2024 年 3 月在医院救治的 80 例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心肺复苏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40 例实施常规心肺复苏,观察组 40 例实施插入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治疗转归情况[心脏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28 d存活率]和存活患者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急救时间)、复苏时和复苏 12 h后的心肺功能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脑氧饱和度(rSO2)]、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Ⅰ(cTnⅠ)、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结果 观察组ROSC率、28 d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共 34 例,对照组存活患者共 25 例;观察组存活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急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复苏 12 h后,两组HR较复苏时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AP、PaO2、SpO2、rSO2 较复苏时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 12 h后,两组cTnⅠ、LDH、CK-MB较复苏时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插入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在提高心搏骤停患者ROSC率和 28 d存活率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显著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氧合指标和心肌损伤指标.

    心搏骤停插入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存活率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束支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崔才阳位培
    15-1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左束支起搏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就诊于河南省荣军医院的 98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两组均接受左束支起搏治疗,对照组 49 例术后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 49 例术后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心肌重构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MP-9、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88%,高于对照组的 77.55%(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搏幅(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MMP-9、Gal-3 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束支起搏可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心肌重构,调节血清MMP-9 水平.

    慢性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左束支起搏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心功能

    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纳洛酮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郑元元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联合纳洛酮治疗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RF)患者的临床价值,观察该方案对患者血气分析与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1 月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92 例哮喘急性发作伴R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 例.对照组采用HFNC治疗,观察组采用纳洛酮辅助HFNC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 7 d后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肺功能[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舒适度评分,同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及舒适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7 d后,两组PaCO2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aO2、SaO2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更大(P<0.05);治疗 7 d后,两组TLC、FVC、FEV1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7 d后,两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HFNC联合纳洛酮治疗哮喘伴RF患者能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舒适度,利于改善疾病预后,且不良反应少.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氧疗纳洛酮

    谷胱甘肽及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对AECOPD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王彦转
    22-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及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至 2023 年 8 月医院收治的 86 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谷胱甘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临床症状评分、炎症水平、肺功能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 及咳嗽、气喘、咳痰、肺部啰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呼气峰流速、25%瞬时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胱甘肽联合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可提高AECOPD治疗效果,减轻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促进症状消退,改善肺功能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谷胱甘肽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氧化应激

    补肾益智汤联合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肾精亏虚证的临床研究

    苏适
    25-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肾精亏虚证患者应用补肾益智汤联合头皮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 60 例PSC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头皮针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益智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2 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积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脑卒中影响量表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及脑动力学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SCI肾精亏虚证患者应用补肾益智汤联合头皮针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认知功能,减轻脑部神经损伤,提高脑血流动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脑卒中认知障碍补肾益智汤头皮针认知功能

    以瑞芬太尼为基础的浅镇静方案对脓毒症心肌病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

    冯向阳谷明月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以瑞芬太尼为基础的浅镇静方案应用于脓毒症心肌病(SCM)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并观察该方案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纳入南阳市中心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SCM患者 96 例,依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8 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右美托咪定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 1 d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心肌损伤[心肌肌钙蛋白T(cTnT)、脑利钠肽(BNP)]指标水平,同时比较两组预后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后 1 d 患者CRP、PCT、TNF-α、IL-6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 1 d 患者cTnT、BN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 1 d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ICU观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瑞芬太尼为基础的浅镇静方案应用于SCM患者有助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减轻心肌损伤,改善疾病预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脓毒症心肌病芬太尼瑞芬太尼浅镇静炎症因子

    六藤安脊汤联合推拿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

    罗月辉王俊发林辉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六藤安脊汤联合推拿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 2020 年 9 月至 2023 年 9 月医院收治的 114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57 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研究组采用六藤安脊汤联合推拿治疗.将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脊柱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及脊柱力学平衡性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中医主症、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12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th强直性脊柱炎衡量指数(BASM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3、7、14 d 后,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前屈/后伸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六藤安脊汤联合推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脊柱功能,降低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疼痛感.

    强直性脊柱炎六藤安脊汤推拿脊柱功能炎症因子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王四华徐美莲陈霞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2020 年 8 月至 2023 年 8 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 71 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6).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 3%氯化钠注射液雾化治疗,观察组加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治疗.对比两组症状缓解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呼吸道重塑[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长、退热用时、气喘缓解时长、湿啰音消失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FVC、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 7 d后PCT、CRP、IL-6、TNF-α、IgG、IgA、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 7 d后TIMP-1、MMP-9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治疗可快速减轻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提高体液免疫功能,改善呼吸道重塑,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

    支气管肺炎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肺功能炎症反应呼吸道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