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丛丹江

半月刊

1671-7813

syzynk@126.com

024-86803478

110034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60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惟一以中医内科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将以最高的标准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力争求新、求精,更具有实用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宣白承气汤的临床证治变迁探讨其抗耐药菌的应用前景

    吴四智邓力陈孝银马为...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宣白承气汤创制于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用于治疗"阳明温病,下之不通"中伴有肺气不降的证候,现代中医家根据其制方特点广泛用于肺炎、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文章追根溯源推敲该方的组方依据及证治范围,对比现代临床适应症,整理归纳相关现代研究成果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机制,展望其在临床的应用前景.

    宣白承气汤临床诊治耐药菌应用前景

    中医药治疗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朱昱熹张梦钰杨林熊小英...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肌纤维化是一种存在于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状态.心肌纤维化主要由心肌细胞外基质蛋白和肌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囤积所导致.目前西医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缺乏疗效确切的治疗方式,一般采用药物、手术等治疗,但是费用高和不良反应大.中医历史源远流长,依据心肌纤维化的临床症状,认为可纳入"心悸""胸痹""喘证"等疾病,常归因于外邪侵扰、饮食不洁、情志不遂、久病劳累等病因,在病机中常辨证于本虚标实等.中医药在心肌纤维化的治疗中具有独特见解,可通过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改善疾病临床症状,且中药治疗费用较低、不良反应较小,有利于患者疾病恢复,缓解患者经济压力.文章搜集了近年文献资料,针对不同中药、经方及复方对于认识及治疗心肌纤维化的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与归纳,为中西医药治疗心肌纤维化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方向.

    中医药心肌纤维化单药经方复方研究进展

    基于"肝与大肠相通"探讨功能性便秘的防治

    杨欣怡刘启鸿黄雅滢杨正宁...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病程长,病情迁延,常伴有情志异常.情志因素成为功能性便秘发病及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情志异常致肝气郁结,气机疏泄失常,大肠腑气不通,从而引起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然便秘日久,其本在脾虚,脾失健运,升清降浊失常,又脾病及肝,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出现情志焦虑、抑郁等.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不仅包含肝病传脾、实脾防传和脾病及肝、肝脾相互影响的内涵,还不应缺少"肝与大肠相通"的新内涵.现代医学认为肝脏和胃肠道在解剖学上及功能上存在内在联系,"肠-肝"轴学说可为"肝与大肠相通"提供客观的证据支持.文章尝试从中医理论、现代医学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论述"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及在其指导下运用"肝脾同调"法治疗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肝与大肠相通肝脾同调肠-肝轴情志

    从"火郁发之"论治失眠

    柴树艳赵悦柴智琦田紫阳...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人由于情志因素、饮食习惯及年龄因素等原因易产生火热之邪.而纵观失眠发生的原因,"火郁"是导致失眠的重要病因,"火郁"导致气机不畅,阴阳失交,阳不入阴发为不寐."火郁发之"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是热性病证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后世医家对其多有阐发."火郁发之"理论强调治疗火郁之证时,因势利导,审因辨治,解郁散火,畅达气机,从而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升降散来源于杨栗山所著《伤寒瘟疫条辨》,是温病十五方之首,其辨证关键在于只要属于气机失调,无论寒热虚实.栀子豉汤为《伤寒论》中"火郁发之"的代表方剂.文章以中医经典理论"火郁发之"为切入点,探讨失眠的有效治则治法,以期丰富失眠的临床诊疗思路.

    火郁发之失眠升降散栀子豉汤

    5种常用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开馨于睿
    53-59,后插17-后插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状Meta分析比较临床常用的5种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CSA)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base)、维普(Vip)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0月20日,并用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自动查重,提取数据并用Cochrane协作网研发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作图.结果 共纳入61项研究,涉及6620例患者.根据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口服中成药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排序为:通心络胶囊+麝香保心丸+常规治疗>芪参益气滴丸+通心络胶囊+常规治疗>通心络胶囊+常规治疗>养心氏片+常规治疗>麝香保心丸+常规治疗>芪参益气滴丸+常规治疗>参松养心胶囊+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在心电图改善率方面的排序为通心络胶囊+麝香保心丸+常规治疗>芪参益气滴丸+通心络胶囊+常规治疗>养心氏片+常规治疗>参松养心胶囊+常规治疗>通心络胶囊+常规治疗>麝香保心丸+常规治疗>芪参益气滴丸+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结论 对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治疗可进一步改善症状,降低炎性反应,提升左室舒张功能等,且不良反应较少,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的数量有限,所以目前的结论现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考证.

    稳定型心绞痛口服中成药临床疗效网状Meta分析

    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陈丽荣王亚军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腿部疾病中最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和生活质量.热敏灸可以通过灸热刺激人体内源性热效应,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抑制炎症因子,调控软骨细胞凋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但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文章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综合概述,以期为进一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及膝关节疾病提供诊疗思路,同时推广并发展热敏灸疗法.

    热敏灸膝骨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综述

    认知衰弱中医领域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宋丽虹马影蕊刘悦王英杰...
    63-66,后插20-后插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认知衰弱中医领域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3年1月1日-2023年10月1日发表的认知衰弱中医领域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应用CiteSpace 6.2.R4软件对发文数量、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01篇,通过可视化分析发现,认知衰弱中医领域研究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李怡;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频关键词有衰弱、中医、老年人等;关键词聚类分析共得到10个聚类;演化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病因病机探讨阶段、中医药防治阶段和个性化治疗阶段.结论 认知衰弱中医领域研究热度不断提高,但研究作者及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仍较为分散.认知衰弱老年人的中医体质调护、中医药治疗认知衰弱的临床疗效以及中医理论研究等内容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未来研究者们应积极探索中医治疗认知衰弱的方法,并制定一套适合认知衰弱老年人的中医体质调护方案.

    认知衰弱中医药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护理

    针灸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刘博文秦晓光芦文科王佩...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由于盆腔支持结构的损伤、退化或功能缺陷而引起的一类妇科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是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文章通过查阅近年来针灸治疗PFD的文献,发现针灸在临床治疗PFD上应用广泛,不论是单纯针灸或是联合其他疗法,均具有显著的疗效,表明针灸治疗PFD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为针灸治疗这一疾病的深入研究及推广提供思路及依据.

    针灸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产后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王佩秦晓光刘博文芦文科...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脑卒中后患者并发的肺部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卒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现代医学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以抗感染为主,但疗效一般,而传统医学对于该病的诊治独具特色.文章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病因病机、证型分析、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叙述.

    卒中相关性肺炎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中药汤剂针灸

    "手机端中医舌诊疾病分析系统"及舌诊仪研究进展

    高诗岳杨珺涵张世祺王基实...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广泛应用,为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带来契机.四诊的客观化、定量化和信息化是中医诊疗智能化的基础.文章针对舌诊的热点及难点问题提出基于舌诊仪与"手机端中医舌诊疾病分析系统"以构建中医舌诊医疗大数据平台,并致力于建立科学的临床舌诊评价体系,不断探索和完善,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舌象数据多元化采集、共享化汇聚、集中式管理、智能化处理,并对其医疗、教学、科研方面的应用进行展望,对未来中医药行业客观化、信息化、定量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中医辨证中医诊疗舌诊大数据客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