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丛丹江

半月刊

1671-7813

syzynk@126.com

024-86803478

110034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60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惟一以中医内科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将以最高的标准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力争求新、求精,更具有实用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疫病瘥后"论治"新冠后症状"经验荟萃

    申一鸣邵冰蒋华裴颖皓...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感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全球六亿多人次感染新冠,众多新冠恢复期患者仍存在长期不适,例如:乏力、抑郁、胸闷等。新冠后症状(Post COVID-19 Condition,PCC)概念的提出说明如何进行PPC治疗是当今重点工作。中医药抗疫经验丰富,更有诸多关于瘥后防护等诊疗方案。该文结合临床及相关文献总结了中医关于疫病瘥后的认识,在中西医协同的康复实践背景下,提出中医关于"新冠后症状"治法治要,基于蒋院长团队丰富新冠临床诊疗经验,为"新冠后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新冠后症状中医诊疗疫病瘥后新冠病毒感染

    红花茯苓三七及其组合物对黄褐斑模型小鼠的作用研究

    胡莹张雨曦曾丹
    49-52,后插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红花、茯苓、三七提取物及其组合物对黄褐斑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急性毒性。方法 根据文献采用黄体酮联合紫外照射建立黄褐斑模型小鼠,将100只昆明小鼠分为10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红花提取物高、低剂量组、茯苓提取物高、低剂量组、三七提取物高、低剂量组,组合物高、低剂量组。连续给药30 d后,检测小鼠肝脏组织及背部皮肤组织中的黑素细胞数和脂褐质(LF)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MDA)含量、酪氨酸酶(TYR)及脂褐质(LF)含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给药后小鼠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变化,最后以最大给药剂量实验进行红花茯苓三七组合物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红花提取物、茯苓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及其组合物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鼠肝脏和皮肤中的SOD活性,降低其中的MDA、TYR和LF含量,还可以明显减少模型小鼠皮肤组织中黑色素细胞数目,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显示各组小鼠均无死亡,活动表现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小鼠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红花、茯苓、三七及其组合物具有改善黄褐斑的功效与其能提高小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和降低酪氨酸酶含量有关,且在本试验条件下,红花茯苓三七组合物对动物未见明显急性毒性。

    红花茯苓三七酪氨酸酶祛黄褐斑

    古今医家对于小儿汗证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王诗篆徐丽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汗证临床表现为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及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排除因环境、活动等客观因素及疾病引起的出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课业学习的加重以及电子产品等的普及,小儿体质较从前发生改变,小儿汗证的患病率亦升高。小儿自汗、盗汗的偶发不属于疾病状态,但多汗日久势必引起儿童体质虚弱。现代医学对于该病多采用维生素D或谷维素等进行治疗,而中医药辨证论治及各种外治法对于该病则有很大优势。该文从小儿汗证之病因病机、内外治法及其方药入手,归纳探析古代医家和近年来中医药相关文献对该病的见解,以期待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多条思路。

    小儿汗证自汗盗汗中医药治疗综述

    中医药干预Notch信号通路调控Th17/Treg免疫平衡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

    张莉莉冯媛媛马朝晖曲静...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Notch信号通路作为介导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的新型靶点,在免疫系统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甲状腺疾病中尤为突出。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具有独特优势,多种中药复方被证明可通过干预Notch信号通路调控Th17/Treg免疫平衡防治AIT,但现有研究往往仅基于免疫平衡机制探讨中药对AIT的治疗作用,对中药复方干预Notch信号通路调控Th17/Treg免疫平衡治疗AIT的研究较少,可进一步明确AIT中药治疗的作用靶点,为中医药治疗提供用药思路。此外,中药复方成分较多,往往通过多通路、多机制发挥治疗作用,通路间是否互相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明确。深入研究基于Notch信号通路调控Th17/Treg免疫平衡在AIT的治疗可为中药改善AIT炎症免疫微环境提供新策略。

    Notch信号通路Th17/Treg免疫平衡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医药

    基于因机症治探讨冠心病热证的古今发展

    王一名张明雪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探究前人对冠心病热证的相关论述,溯本求源,明确冠心病热证古今因机症治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进展,探讨潜在作用机制。冠心病热证与情志、饮食、气候、基础病等多种因素有关,以热邪内犯为关键,与机体气血阴阳互为影响,导致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冠心病热证的证候特点与热扰、气乱、伤津等有关,进而形成热、黄、赤、稠、燥、动的证候特点。冠心病热证的治疗多以清散为用,兼以调理气血、虚实相兼为治。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交感神经兴奋、炎性反应、氧化应激、脂质代谢等多种生理病理反应相关,治疗用药的药理作用与其机制相符。因此,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探究冠心病热证的诊疗具有独特优势,其理论的溯源和现今的临床研究可为"从热论治"冠心病热证提供理论框架与科学依据,为临床防治冠心病热证提供思路,以达临证权衡,病证结合。

    冠心病热证因机症治

    刮痧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朱文静张松兴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颈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近年来发病呈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刮痧是中医外治法之一,临床研究证明,刮痧治疗颈椎病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该文基于近年来相关文献对临床上应用刮痧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制定一套高效、科学、规范的刮痧治疗颈型颈椎病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刮痧颈型颈椎病临床应用综述

    胆汁酸-肠道激素轴调控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马朝晖张东鹏罗江卫曲静...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汁酸对促进肠道脂肪的消化和维持体内胆固醇代谢稳态起重要作用。近些年研究表明,胆汁酸能作为信号分子,分别激活核受体和膜受体,促进肠道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分泌,对机体葡萄糖调节发挥作用。胆汁酸谱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法尼醇X受体和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5已被证明能调整胆汁酸代谢。该文从胆汁酸-肠道激素轴角度探讨了其调控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并从中医理论,中药单体/提取物,中药复方等角度进行了相关文献综述,旨在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胆汁酸肠道激素2型糖尿病中医药

    从命门-肾气-天癸学说探讨特发性性早熟的病证特点

    沈志坚徐丽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命门-肾气-天癸学说是以命门为核心的中医学理论,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阴阳调和的思想。特发性性早熟的病机关键为肾的阴阳失调,症状则表现为全身的阴阳失调。现代西医研究证实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病机制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所致。笔者认为命门-肾气-天癸体系作为以肾藏象为核心的理论,涵盖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命门-肾气-天癸的功能失调在特发性性早熟的各个阶段均有体现。该文尝试从特发性性早熟的发病机制、命门-肾气-天癸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关系出发,探讨特发性性早熟的不同时期的病证特点以及对于临床治疗的启发。

    命门-肾气-天癸学说特发性性早熟病证特点临床治疗

    基于"肺虚络瘀"理论及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析黄芪-丹参药对治疗肺纤维化作用机制

    余琼于雪峰
    75-79,后插26-后插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肺虚络瘀"理论及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析中药黄芪-丹参药对配伍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TCMSP,分别以"黄芪""丹参"为关键词检索药物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将药物成分靶点名称转化为对应基因名;运用OMIM、GeneCards、TTD、DisGeNET等疾病基因数据库,分别检索并筛选肺纤维化疾病的靶点基因。使用venny 2。1在线软件作图工具平台,将药物成分靶点与肺纤维化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取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基因,并绘制韦恩图;使用Cytoscape 3。10。0作图软件构建中药-成分-共同靶点-疾病基因网络;再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其蛋白互作(PPI)网络,同时筛选出核心靶点;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微生信平台对富集结果进行可视化,借助AutoDock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中药黄芪-丹参药对活性成分共85个,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丹参酮Ⅵ、丹参酮ⅡA;成分靶点1443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基因共85个,作用于疾病的核心靶点12个;GO富集分析结果分别得到生物过程(BP)1370条,分子功能(MF)91条,细胞组成(CC)60条;KEGG富集分析有169个信号通路;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小分子配体与蛋白受体之间均有相对稳定的结合力。结论 "黄芪-丹参"药对通过槲皮素、山柰酚、丹参酮ⅡA等多种有效成分,可能通过调控MMP-9、TP-53、TNF、IL-1β、TGF-β1等蛋白表达,从而发挥其抗肺纤维化的作用。

    黄芪-丹参"肺虚络瘀"理论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肺纤维化

    基于GRP78/CHOP通路探讨补中益气汤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机制的影响

    邓成康魏东升李计龙郭宋丹...
    80-84,后插29-后插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补中益气汤对心衰大鼠心肌内质网应激凋亡机制的影响。方法 研究将48只SD大鼠分为两组:空白组(12只)和造模组(36只)。空白组作为假手术组,而造模组则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衰(HF)模型。48只SD大鼠进行分组,包括空白组12只与造模组36只。各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法建立HF模型。经腹主动脉结扎后造模成功36只,将其分为模型组、盐酸曲美他嗪组(西药组)和补中益气汤组,连续4周内接受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通过ELISA检测血清NT-ProBNP的浓度。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评价补中益气汤对心肌组织结构改变和纤维化程度的影响。通过采用化学荧光法检测心衰大鼠心肌组织活性氧(ROS)的含量。通过TUNEL染色评价心肌细胞凋亡的程度。通过Western blot(WB)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CHOP、GRP78、IRE1α、XBP1、PECK、ATF6和PUMA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血清NT-ProBNP值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与模型组对比,补中益气汤组和西药组的NT-ProBNP值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与模型组相比,补中益气汤组与西药组的心肌组织排列较整齐,形态较规则,炎症浸润较少,水肿减轻,纤维组织变少,间隙变窄。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ROS含量显著升高,相较于模型组,补中益气汤和西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ROS含量则显著下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的心肌细胞在TUNEL染色后呈现出更高的阳性细胞比例(P<0。01);补中益气汤组及西药组中各指标变化不大,相对于模型组而言,补中益气汤组和西药组的心肌细胞TUNEL染色阳性细胞率呈现显著下降(P<0。01)。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的CHOP、GRP78、IRE1α、XBP1、PECK、ATF6和PUMA的蛋白表达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P<0。01);相对于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和西药组的CHOP、GRP78、IRE1α、XBP1、PECK、ATF6和PUMA的蛋白表达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补中益气汤可以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的CHOP、GRP78、IRE1α、XBP1、PUMA、PECK、ATF6和PUMA的蛋白表达,从而减少心肌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延缓心肌重构和纤维化的进程,进而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

    心衰心功能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补中益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