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吕美立

季刊

1672-3848

szgymyxb@126.com

0512-66503163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大道苏州国际教育园致能大道189号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zhou Art & Design Technology Institut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罗德岛设计学院工作室导师制的内涵、特征及其启示

    孔晓明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以其高质量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而闻名于世,其中工作室导师负责制作为其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在其人才培养模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对于国外艺术设计类高水平大学的专门研究偏少,更缺少对于其中的内涵研究,往往关注的仅仅是硬件、特色以及师生获奖的研究,缺少的是细节性、软实力的研究.通过研究罗德岛设计学院工作室制度具体实施案例,总结工作室导师负责制度的内涵与特征;对比国内艺术院校工作室管理制度,得出对于国内艺术类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四点启示.对于罗德岛设计学院工作室导师制度的研究,可以细化对于国外高水平专业型大学的特色研究,也对当前国内艺术类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借鉴与启示.

    罗德岛设计学院工作室制导师制导师负责制启示

    高职国际交流改革创新与实践——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文创专业群为例

    董波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文创专业群近年来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积极改革创新,与多所国外院校进行合作办学,招收外国留学生,面向在华海外青少年开设特色课堂,参加职教国际论坛、国际赛事,开发国外职业标准,获得了相关国际交流资质.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积极开展国际与国外院校开展线上合作工作坊,举办海外云展,有条不紊、如火如荼地开展高职艺术设计文创专业的国际交流活动,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高职国际交流改革创新实践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文创专业群

    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专业群建设路径的实践研究——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程濮筠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专业群建设的质量对提供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尤为重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分析了学校专业设置与专业组群情况,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情况,形成了六个文化创意专业群,总结了专业群建设的八个方面路径,即增强专业设置适应性、促进人才数字化转型、拓展高质量课程资源、推动教材与教法改革、提升"双师型"教师能力、推进示范性基地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统筹各专业经费投入,最后形成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专业群建设路径的建设特色与思考以期对全国其他院校文化创意专业群建设有所帮助.

    文化创意专业群建设实践研究高职院校

    职业院校艺术类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目标与实现路径

    郑英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艺术职业院校艺术类教师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艺术类教师的专业发展从理念、目标到路径均存在一定问题.鉴于此,提出艺术类教师树立"自主、融合、共生"的发展理念,根据专业发展阶段科学定位专业发展目标,选择合理发展路径,实现艺术类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与超越.

    艺术类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目标实现路径

    基于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课程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以"办公文化用品设计"课程为例

    李炜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构建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创新思维、高水平设计技能以及敏锐市场洞察力的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解析了模块化教学体系在促进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提出了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的模块化教学实施方法,即实施"两驱三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构建"统分拓"递进式课程体系;实施多元性、节点化、全流程的评估体系,并以基于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办公文化用品设计"课程实践为案例,探索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新路径.

    模块化教学体系课程构建教学实践

    创新创业背景下文创产品系统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章宇李嵇扬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产品艺术设计教育领域正面临市场需求剧变、创新能力欠缺及产教脱节等挑战.基于此,团队教师持续探索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更有效途径,聚焦设计思维与领域认知的深化方式.双创教育的发展无疑为产品艺术设计教学开辟了新径,但两者的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待完善的内容.团队教师以文创产品系统设计课程为试点,通过课程内容创新、实践环节扩展及教学策略多元化,致力于传统课程升级.同时,总结经验教训,旨在为产品设计教育领域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案例与参考,推动产品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与发展.

    文创产品设计系统设计创新创业

    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路径研究——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徐艾学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从注重队伍增量走向强调提质增能的阶段,"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承担着"职教国培"项目、企业实践等培训任务,职教师资培训迈入了体系化、规范化、特色化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培训模式上,校企合作深度不足;在培训课程上,精准培训不够深入;在培训管理上,培训评估机制不健全.本文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为例,从集聚优质资源,构建系统师资培训网络,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培训;助力非遗保护传承,开展传统工艺职教帮扶;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双师队伍培训实效等四个维度,探析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路径,为文化强国建设培育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数字技能过硬的良师巧匠.

    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基地建设路径

    一种政治权威视觉符号:图像中的清代皇家仪仗用具陈列

    束霞平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古代社会,皇家仪仗用具有极为特殊的功能,它是封建统治阶级用于区分尊卑,巩固等级制度,以维持其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皇家仪仗用具作为一种政治权威视觉符号和物质载体,其使用被视为巩固皇权之术.作为集大成的清代皇家仪仗用具除了谨慎戒备、以防不测的护佑、防护等基本功能,还通过仪仗用具的排布陈列和出行阵容彰显皇权之威势、声势、权势和运势,来衬托出天子至尊的形象,显示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也被视为"惠必及下"仁政体现;与此同时,其仪仗用具在产生强烈视觉冲击和观念影响之时,催生民族心理建构与文化认同,最终实现为清朝统治服务的国家认同.

    清代皇家仪仗用具陈设出行

    中国现代纪念性雕塑建构中的传统转化

    王臻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中国推出的一系列重大题材的美术创作工程中,纪念性雕塑凭借社会性、文化性、政治性较强的特点成为该工程的主要表现载体.对于这类雕塑的民族化探索不仅是中国雕塑现代性转换的必由之路,也是其美学价值独树一帜的根本.以现代纪念性雕塑的时间发展为线索,运用例证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梳理几代雕塑家对传统在纪念性雕塑中的利用与转化,整理中国现代纪念性雕塑有关传统的探索、成果以及问题.试图寻找征引原发西方雕塑语言所引起的参照与借鉴,以及在中国本土可能形成的一种新的雕塑艺术的变奏类型,从而在全球艺术语境的观照中凸显出中国艺术与世界互动产生的现代性经验.

    中国雕塑纪念性传统时代性

    文震亨《唐人诗意图册》中的晚明吴中文人身份塑造

    杜秀萍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明苏州文人文震亨所作《唐人诗意图册》共十二开,将其置于明清唐诗画发展高潮和文氏家族最后的艺术高峰背景下来分析,得出其创作原因与个人游戏性的精英主义书画创作思想有关.《唐人诗意图册》作于文震亨去南京赶考前,居住在自己设计建造的"香草垞"时期,即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至明天启元年(1621)之间.文震亨作为明代书画世家后人,以书画自娱的业余生活尽显文人雅兴,绘画母题中的人物状态是画家自身形象的映射,诗书画结合的《唐人诗意图册》体现出晚明时期,吴中地区文人群体在艺术创作中身份塑造的主观意识.

    《唐人诗意图册》文震亨文人生活身份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