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市政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石中柱

双月刊

1009-7767

szjszzs@vip.163.com

010-68457684 68451401

100045

北京市复兴门外南礼士路17号

市政技术/Journ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宣传交流工程设计、科技研究、施工技术、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主,同时兼顾技术管理方面内容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应力钢丝绳加固空心混凝土桥墩试验研究

    宋军雷欢黄彬孙敦华...
    15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固桥墩竖向裂缝、抑制裂缝的发展和新裂缝的产生,开展了 4组环形预应力钢丝绳加固空心混凝土桥墩试验,研究了钢丝绳拉力、混凝土径向压力、混凝土表面环向压应变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钢丝绳与混凝土桥墩表面摩阻力产生的预应力损失,钢丝绳拉力与对应的混凝土径向压力在张拉端最大,随着远离张拉端逐渐减小;混凝土表面环向压应变沿圆周随着远离张拉端逐渐减小,沿竖向随着远离钢丝绳逐渐减小.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摩擦系数为0.18,对应的最大预应力损失为43%.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设定当混凝土表面环向压应变大于50×10-6时为有效加固区域,结果表明在多根钢丝绳组合布置下,可建立范围较大的有效加固区域,验证了预应力钢丝绳的加固效果.

    裂缝加固环形预应力钢丝绳空心桥墩环向压应变

    小半径曲线变坡度连续钢箱梁顶推与高位落梁施工模拟分析

    吴俊牛子民
    164-172,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小半径曲线变坡度连续钢箱梁顶推与高位落梁施工过程中各杆件力学行为的变化,以四川省长宁县龙头枢纽互通E匝道第2联(36+56+41)m连续钢箱梁上跨高速公路施工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对顶推支架、落梁支架、桥墩(含盖梁)的受力状态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将理论值与现场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支架与桥墩应力实测值与理论值误差较小,各工况的有限元受力分析较合理;桥墩结构应力实测值与理论值偏差在±20%范围,钢结构应力实测值与理论值偏差在±10%范围.各工况下,施工监测数据采集有效,结构不会发生失稳破坏.

    小半径曲线变坡度钢箱梁顶推高位落梁受力分析应力监测

    可降解竹竿土钉连接点抗弯性能研究

    刘军崔雯昊
    17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竹材作为一种可降解的绿色建筑材料受到了业内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当竹竿被用作土钉时,竹竿杆节间的连接形式是影响竹竿土钉结构性能的关键.因此,设计出一种竹竿土钉杆节的连接形式,并结合"四点"抗弯试验对竹竿和竹竿连接点的抗弯性能进行研究,总结了竹竿连接点发生抗弯破坏的模式与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竹竿和竹竿连接点受弯时破坏荷载分别为25.79、41.78 kN,竹竿连接点的抗弯性能优于竹竿;竹竿的初始破坏位置在2个加载点中间,竹竿连接点的初始破坏位置在连接点外,未造成连接点的破坏,进一步验证了连接点的整体性与良好的力学性能,表明竹竿连接点的结构设计安全可靠.该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竹竿土钉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可降解竹竿土钉连接形式破坏形式抗弯性能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矿物掺合料利用前景展望

    俞伟伟黄晓雨邱坤陈萌苒...
    179-185,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了生活垃圾焚烧(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MSWI)飞灰制备矿物掺合料利用前景的展望,以便实现MSWI飞灰的资源化利用.以典型超大城市上海市为例,首先,分析了上海市MSWI飞灰的产量、处置现状和相关政策的演变;其次,分析了国内外MSWI飞灰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 MSWI飞灰制备矿物掺合料的资源化利用路径,即对MSWI飞灰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后与矿渣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备成水泥或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的方案;最后,从供需匹配、技术可行、经济效益、工艺简捷和设备可行等方面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探讨了该方案在地基处理、道路基层和干粉砂浆等场景中的应用潜力.该研究成果可为探索MSWI飞灰资源化利用途径和建设无废城市提供参考.

    无废城市MSWI飞灰资源化协同水泥窑工艺矿物掺合料

    市政工程项目绩效评估与企业ESG评价关系研究

    曾海琪樊敏赵余雯江楠...
    186-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关注日益增强,确保大型市政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关键.此类项目规模庞大、技术要求高,不仅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公众形象提出了重大挑战.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大型复杂市政工程项目绩效评估与企业ESG评价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探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环境维度绩效的提高对企业级市政工程项目的生态效益、利益相关方满意度和进度绩效方面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维度绩效的优化显著促进了企业级市政工程项目在社会效益、创新性和安全绩效方面的表现;良好的公司治理绩效在推动市政工程项目在过程管控、利益相关方满意度、生态效益和创新性这4个关键绩效领域的提升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优化路径.

    市政工程项目绩效ESGPLS-SEM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责任主体鉴定与成本管控研究

    王波张倩叶桂范王俊昌...
    195-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EPC总承包模式在项目建设管理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其造价管控更是项目管理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从责任主体鉴定的角度分析了影响EPC项目成本控制的一些重要因素,包括建设单位责任范畴和总承包单位责任范畴两个部分.对于建设单位来说,项目功能需求不明确、合同条款约定不清晰、过程管控不专业、外部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其成本管理失控的主要原因;而管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采购经验是总承包单位必须关注的重点.此外,基于工程责任主体鉴定情况,从工程咨询单位的视角提出了功能需求的管控、总承包单位的甄选与管控、施工图设计的管控、物项采购的管控、计量审计的管控和综合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关于EPC项目成本管控的策略,并就其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尽可能地避免EPC项目发生投资失控的风险,确保其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EPC总承包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EPC总承包模式责任主体成本管控投资失控

    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智慧市政管养平台设计与实现

    王新剑李艳飞马一丁孟召阳...
    202-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城市信息模型(CIM)与市政基础设施管养业务相结合,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智慧管养平台,不仅可以规范市政管养工作流程,而且可以解决市政基础设施实际养护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升管养效能.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中心城区市政设施管养为例,设计研发了智慧市政管养平台,形成了"一中心、两场景、三系统"的综合管养体系,即:1个数据资源中心、2个可视化分析场景、3项CIM+应用系统.通过该平台的应用,全面规范了市政道路、桥梁、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管养流程,提升了管理水平,实现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管养的一体化和智能化以及决策的科学化,助力了通辽市"智慧城市"的长效、可持续发展.

    城市信息模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可视化智慧市政

    防汛应急指挥及灾后调查快速应用体系搭建与优化

    孟均张永琦段彬马一丁...
    21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汛应急场景下通信保障及灾后调查快速应用体系,是在特大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启动的快速有效且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的系统.在防汛应急场景下建立的通信保障及灾后调查快速应用体系,秉持"看得到、呼得通、调得动"的战略目标,应用无线电通信、远距离卫星通信、无人机测绘和360 °全景影像等技术手段,搭建了应急融合通信网络、灾后调查视讯采集和防汛应急调度指挥等3个系统,从前端灾害信息采集、位置信息传输、实时语音通信和后端数据集成分析等多方面综合切入,为资源配置、应急抢险、灾后重建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信息指导.基于北京"23.7"特大水灾防汛及灾后调查现状,有的放矢地应用防汛应急指挥及灾后调查快速应用体系,有效提升了抢险效率,对灾害监测、抢险救灾工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防汛应急指挥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无人机灾后调查

    基于成套设备研发的数字化养护技术研究

    刘飞
    220-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公路养护工程面临数据处理效率低下、决策缺乏科学性和资源调配浪费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施工技术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提升公路养护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详细探讨了数字化施工技术在养护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引入物联网、传感器设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了对养护过程的精准数据收集、智能分析和科学决策.以北京市白马路工程为例,展示了数字化养护工程的实施效果.该项目通过建立详细的数字化指标体系,利用物联网技术、传感器设备和数字化施工系统,对铣刨、摊铺、碾压等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监测,并基于数值化施工技术进行了工程设计,实现了养护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不仅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改善了决策的科学性,而且还优化了资源调配和工作协同,解决了传统养护工程中的诸多问题.

    数字化养护工程传感器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