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夏莉

双月刊

1009-8534

szjy2003@263.net

0557-3603519

234101

安徽省宿州市宿符路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本院。面向全国,以学术性、师范性、地域性为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淮北抗日根据地文化统战工作及成效

    余洋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具有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文化统一战线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期间淮北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文化统战工作,这既是坚持敌后抗战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文化统战方针的指示精神.淮北区党委通过多种策略开展文化统战工作:运用主流媒介,开展统战宣传;创建文艺平台,团结军民抗战;团结知识分子,发挥主体作用.淮北抗日根据地文化统战的成功实践不仅鼓舞了群众的抗战热情,而且繁荣了文化教育事业,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淮北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文化统战

    新型网络犯罪案件电子证据收集与审查规则研究

    陈忆毅张啸远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新型网络犯罪日趋增多,而电子证据在打击网络犯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型网络犯罪案件中电子证据在收集与审查两方面均存在一些难点,例如甄别困难、提取困难、保全困难以及真实性判断问题、合法性审查问题、人身同一认定问题等.因此,应当从取证程序、取证能力、资源整合等方面完善电子证据的收集规则,从拓展真实性、考察完整性、虚实结合认定人身同一等方面完善电子证据的审查规则.

    新型网络犯罪电子证据收集审查

    媒介可供性视角下抖音对地方形象的传播作用——以淄博为例

    刘子琨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抖音短视频作为一种结合视听、定位和大数据技术的新兴融合媒介,兼具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在构建地方认知、传播地方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抖音短视频的生产可供性赋予人和地方更大的内容生产自主性,让地方景观得以更加直观地被审阅和传播.移动可供性构建起虚实互嵌的新型地方空间样态,更能激发用户对地方形象的感知、想象和认可.抖音短视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平台,其社交可供性使得地方情感在云上空间的高度情绪化媒介场域中不断发酵,让地方形象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媒介可供性媒介空间短视频地方形象抖音

    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基于安徽省当涂县非遗保护工作调研

    陶建荣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发掘、保护、传承尤为急迫.这项工作虽然是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但是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安徽省当涂县发掘、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为切入点,剖析当前基层非遗发掘保护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难点,并针对性提出改进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策略与路径,以期对探索当前基层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保护

    隋唐时期我国外交翻译的历史书写

    李志丹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梳理现有翻译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及古书典籍零散史料的基础上,基于翻译史研究的共识性议题,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立足隋唐外交翻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从译员配备常态化、译员职责多样性、外籍译员选用谨慎化、外交翻译多语化、翻译形态精细化、外交翻译精确化、译员管理与奖惩严格化、译员选拔与培养标准化等八个方面,梳理隋唐外交翻译史研究的大体脉络,提出强化后续研究的主要思路.

    隋唐外交翻译特点趋势

    地域风俗与历史传奇的多重书写——论熊式一长篇小说《天桥》

    温江斌朱惠芳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篇小说《天桥》主人公李大同的人生经历展示出一部家族兴衰史和社会演变史,形成了丰富的美学意蕴.小说通过江西乡间风景、风俗民情、生活场面及俚语俗语的书写背景使文本更具独特的"中国性",同时全面展示了晚清社会世相、大革命的无序混乱等,将曲折的中国近现代史予以具象展示.《天桥》以李明建造天桥始,又以李大同再建天桥终,呈现出"戏剧性"的线性结构;同时,文本在幽默诙谐与沉重的历史演义中传递了国人向世界寻求理解沟通的深切愿望.

    熊式一《天桥》地域风俗历史演义沟通世界

    从《来日的父亲》看索尔·贝娄的共同体思想

    尤广杰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索尔·贝娄作品体现了共同体思想,这一主题对于研究贝娄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贝娄在《来日的父亲》中表达的共同体思想主要包括关注个体在共同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强调共同体归属感的重要性、对人类存在和未来的思考.贝娄提醒人们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呼吁人们关注人际关系的真实性和深度以建立更加亲密和真实的人际关系,提醒人们关注精神情感的满足和内心的探索,追寻更具意义和价值的人生.《来日的父亲》中体现的共同体思想为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提供了一种全面而综合的理念.它鼓励人们建立紧密的社会联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并提供道德指导和生活意义.这种思想对构建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为人类共同的命运提供积极影响.

    索尔·贝娄《来日的父亲》共同体思想个体人类命运道德指导

    桐城派与《史记·货殖列传》评论传统

    刘金杰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史记·货殖列传》作为阐述太史公经济思想的名篇,历代以来一直被文人群体广泛讨论,有着一个源远流长的评论传统.明清两代评论最为集中,内容主要为评价货殖及当世经济和"义利之辩"这两方面.在此传统上,方以智、戴名世的评论又开新路,桐城三祖与《货殖列传》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直至后期,桐城派采取经世致用思想,借货殖来评论时局,则又是一变.总而言之,货殖评论反映了《史记》的古文传统,体现了桐城派的传承与变革,饱含着古文家关心时事的热忱.

    桐城派《货殖列传》评论传统

    汉画雷神图像研究

    荣烁烁
    10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雷神作为中国最早的气象神崇拜之一,经历了从"兽"向"神"、从自然神灵逐渐转变具有复杂社会职能的人格神灵的变化过程,由神话学转为宗教学.至汉代,雷神具备了纯粹的人格化特征,且雷神信仰在汉代特殊的神仙语境下有了仙化的倾向.汉画雷神图像存在复合兽形、半人半兽形和人形这几种外形并行存在的现象.其图像构成及表现形式均呈现出由单一走向复杂、综合的趋势,雷神成为图像中的主要叙事元素,空间结构的处理方式也愈发灵活,在继承楚文化浪漫主义特点的同时,又秉承着汉代艺术的古拙、雄浑的艺术色彩.通过分析汉画雷神图像的艺术特征,从艺术学角度探究民族艺术创作的价值及审美取向,从背后蕴含的精神信仰、社会信俗和理念内涵探究汉代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世界观.

    汉画雷神宗教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立足点、功能转向与实践路径

    卢雪姚凤珠谢继红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加入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弥补传统分科教学不足的迫切需要.语文跨学科学习应坚持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发挥五育融合的育人优势、遵循先立后通的课程逻辑、细化大小两重的语文视域;其功能转向包括:从知识分化转向知识整合、从浅表学习转向深度学习、从离身认知转向具身认知、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为实现上述功能转向,教师应当遴选适切问题,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提炼学科概念,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创设真实情境,驱动学生身心投入;构建多元评价,指导学生自我监控.

    跨学科学习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语文教学问题解决大概念深度学习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