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宿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宿州学院学报
宿州学院学报

桂和荣

月刊

1673-2006

szxyxb2004@163.com

0557-3680407

234000

安徽宿州汴河中路55号

宿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查看更多>>《宿州学院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宿州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ISSN 1673-2006,CN 34-1289/Z),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为安徽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数据、华艺线上图书馆和教育阅读网全文收录期刊,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曹操杂传与中古曹操历史形象的构建

    姜磊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晋南朝时期是杂传创作的高峰期,杂传文学对于史学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曹操形象在三国西晋时期趋于正面,及至东晋南朝其历史形象渐趋负面,"奸诈""权谋"逐渐成为构建、形塑曹操形象的杂传文学所惯用的书写模板.这种模式的出现,除曹魏正统性在不断受政治变动而削弱外,一定程度上和南北对峙局面下迫切需要通过文本形式对政治诉求的延伸有关.以《三国志》和《后汉书》为正史参照,通过将正史中曹操形象嬗变的文字记载与曹操杂传进行比较,从而研究出杂传作品对于正史人物形象演变的独特作用,并揭示了其演变背后所蕴含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曹操杂传形象构建历史记忆

    地方性知识视域下的皖北文化发展

    齐晓坤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皖北文化自知自觉,实现皖北文化创新发展,依据阐释人类学学者吉尔兹提出的地方性知识这一新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分析皖北文化历史情境、自然情境、认识情境的独特性,并由此提出基于地方性的皖北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基因的创新生长、城乡空间的意蕴建设和公共生活的地方特色.

    地方性知识皖北文化情境性城乡空间

    网络集群行为中的情感元素分析

    姚江龙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寻网络集群行为背后参与个体或群体所表象或内隐的情感元素,进而分析网络集群行为力量释放之源,把控网络集群行为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轨迹,区分"情感唤起、情感激励、情感效力"等三个维度,以相关典型舆情事件为案例,从"情感级别、情感聚焦、情感指向、情感投入、情感转换、情感反应"等要素实证分析集群行为背后网民的心理变化和情感过程,并从网民个体情感纾解层面提出网络集群行为的分析视角和调控策略.

    网络集群行为网络集群舆情情感调控

    中国传统节日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状与提升研究

    张晓颖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通.中国优秀传统节日仪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仪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具有政治导向、精神传承、隐性教化和约束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逐渐淡化,需要进行仪式教育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规范媒体宣传,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地位,推进中国优秀传统节日仪式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传统节日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节日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文化传承

    淠史杭精神的历史建构和话语形塑——以《人民日报》的报道为中心(1950-2023)

    鲍塑石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淠史杭灌区自1958 年修建至今,在皖西地区乃至淮河流域发挥了巨大作用,"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也孕育于此.新闻报道作为集体记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红色精神的形成和群众行为的激励促进有着重要作用.《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中国第一大报,自灌区修建之前即对淠史杭流域有着诸多报道,见证了灌区由无到有、由防灾抗洪、促农保收到生态涵养、旅游经济等的多重蜕变,而淠史杭精神的话语形塑和升华凝练,同样可以从《人民日报》对灌区的历史报道中找到诸多踪迹.

    淠史杭精神水利工程历史建构话语形塑《人民日报》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精神养老问题及其对策

    陈松林张宁刘婷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思想保障.老年人精神养老是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在满足农村老人精神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农村养老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影响着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文章通过实地调查,选取安徽省合肥市140 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发现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方面农村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发现农村精神养老供给不足,医疗服务水平低下,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不健全,对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足.据此提出通过产业振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通过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实现老有所乐,通过人才振兴实现老有所教,通过组织振兴实现老有所为的策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精神养老发展问题六个老有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李光磊费瑞波刘燕陈杰...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20 年安徽省各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设置城镇化水平为中介变量,探索安徽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使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每提升1%,则有效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0.003%.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也不同,皖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1%,城乡收入差距降低0.244%;皖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每提升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降低0.345%;皖中地区则没有影响.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得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城镇化水平;同时,城镇化水平的中介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即皖北、皖南地区对城镇化发展具有中介效应的存在,相对发达的皖中地区并没有体现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交通基础设施中介效应模型

    校与刊:《北京大学日刊》初创时期的办刊实践

    李雅琪
    43-4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大学日刊》创办于1917 年11 月,是蔡元培校长推动北大教育改革的成果,也是校园空间中师生沟通交流的工具.《北京大学日刊》在"通上下"理念下创刊,1918 年2 月8 日,《北京大学日刊》进行改组与调适,完成了从纪事公报向现代大学校报的转变.《北京大学日刊》不仅关注与呈现着北京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变迁,还作为物质实体嵌入其中,参与着校园文化的建构与传播.

    《北京大学日刊》办刊实践校园文化

    威廉·吉布森赛博朋克小说研究现状概述

    彭筱箐李玥阳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明晰科幻领域的研究重点,从美国科幻文学领域著名作家威廉·吉布森切入,对赛博朋克流派、威廉·吉布森其人其作及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作出了概述.吉布森的创作始于20 世纪末期,其赛博朋克小说在科幻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截至当下,吉布森的作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通过梳理近半个世纪以来威廉·吉布森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展现了科幻文学在诸多前沿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其中的研究空缺.

    威廉·吉布森赛博朋克科幻文学后人类

    皖南花鼓戏丑角行当分类考述——兼论其美学特征

    赵强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皖南花鼓戏丑角艺术精妙绝伦,依据现存皖南花鼓戏剧目研究资料,从戏剧学的层面划分皖南花鼓戏中丑角类型,对皖南花鼓戏丑角行当从性别和做功的角度进行多元化分类,展现皖南花鼓戏丑角行当的丰富艺术形象,解析其蕴含的艺术意蕴,探究其在当前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价值.从接受美学理论切入,综合分析皖南花鼓戏丑角艺术的美学特征,重点阐释以丑现美、以丑亲民、以丑刺实等三种美学精神内涵.

    皖南花鼓戏丑角行当分类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