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宿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宿州学院学报
宿州学院学报

桂和荣

月刊

1673-2006

szxyxb2004@163.com

0557-3680407

234000

安徽宿州汴河中路55号

宿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查看更多>>《宿州学院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宿州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ISSN 1673-2006,CN 34-1289/Z),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为安徽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数据、华艺线上图书馆和教育阅读网全文收录期刊,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粒子群优化算法-胶囊网络模型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刘傲迪
    1-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正确率,文本提出了一种粒子群优化算法-胶囊网络模型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针对变压器溶解气体数据特征之间关联性不足的弊端,搭建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与胶囊网络(Capsule Network,CapsNet)相结合的基础分类器(Improved Capsule Network,ICapsNet).为提高基础分类器的诊断性能,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对基础分类器的学习率进行优化.经过实验可得:所提方法的诊断样本正确率达到94.44%,相较于传统CapsNet提升了 4.76%;在基础分类器中增加IPSO优化学习率,模型正确率提高3.96%,研究结果可为变压器故障诊断提供新思路.

    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胶囊网络粒子群优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共同富裕统计测度及其分解——以宿州市为例

    李壮壮胡晓梅
    6-1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缩小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议题之一.基于共同富裕内涵,构建了用于识别农村居民家庭共同富裕的多维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各个指标的测度方法,以宿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后,农村常住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老弱病残幼成为农村常住居民的主要群体,劳动力水平、劳动力的健康状况、儿童就读学校成为农村居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影响因素.

    共同富裕统计测度指数分解改进的AF法

    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顶尖科研人才学术影响力评价——以高被引科学家为例

    林赞声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顶尖科研人才是学术研究与创新的主体,科学地评价顶尖科研人才,能够积极促进人才引进和管理、推动知识创新和提升学科竞争力.文本以2022年入选的安徽高被引科学家作为顶尖科研人才样本,选取WOS论文数、篇均被引、CNCI、H指数、平均百分位、国际合作、国内合作等7个指标构建安徽顶尖科研人才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中7个指标数据进行指标加权和筛选,对安徽省顶尖科研人才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估,综合分析得出结果,并以此提出一些改善建议,为安徽省各领域顶尖科研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提供标准和路径借鉴.

    因子分析科研人才学术影响力

    DNA链置换反应在可视化键盘锁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赵鑫月殷志祥刘娟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DNA链置换反应设计了输入模块、反应模块和检测模块等三个模块.输入模块,将不同顺序的单链加入反应模块中;反应模块,只有输入正确顺序的DNA链才能完全与反应模块的组合底物发生链置换反应,置换出DNA单链;检测模块,设计两种链置换反应,利用阈值比较,确定输入正确顺序DNA链的次数.通过荧光检测判定是否解锁成功,实现结果的可视化.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检测方法简单直观,只有输入DNA链顺序和次数都正确,才能精准地完成键盘锁的解锁,增大了密钥空间,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构建更复杂的信息安全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DNA链置换可视化键盘锁逻辑门阈值比较

    基于sDNA和POI数据的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

    白大庆张晓瑞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合肥市存量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模式,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城市商业网点发展体系,本研究以ArcGIS空间分析和网格法为基础,通过对合肥市空间可达性与商业网点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新思路.利用sDNA(spatial Design Network Analysis)模型测算合肥市各网格的空间可达性,将二者进行耦合分析,从而在POI数据和可达性的双重约束下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特征类型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商业网点POI密度等级与可达性相同的网格数量最多,商业网点POI密度等级高于可达性的网格数量次之,商业网点POI密度等级低于可达性的网格数量最少.研究可为合肥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及总体规划布局提供科学方法和决策依据.

    商业空间结构POI大数据可达性sDNA合肥市

    基于迁移学习的植物病虫害细粒度分类

    吴云志胡楠Iftikhar Ahmad余克健...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病虫害识别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人工识别与传统计算视觉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有必要研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植物病虫害分类算法.为了探讨卷积神经网络对于植物病虫害细粒度分类的应用,基于现有的部分植物病虫害数据图像数据,融合区分性区域注意力机制与通道间的注意力机制模型来评测此数据集,结果表明,融合注意力机制后相比于原始模型其分类性能有所提升,Top-1准确率提升了1.9%.为了进一步探究注意力机制对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影响,可视化了卷积神经网络关注的区域,注意力机制使得网络在细粒度分类任务中更关注于目标的区分性特征区域.

    卷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迁移学习细粒度分类植物病虫害

    池州市"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王钱叶小群程少山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是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以池州市为例,通过识别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五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池州市"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的外在特征及内在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池州市"三生"空间总体上呈现出生产空间显著缩减和生态、生活空间逐渐扩张的趋势;生活空间演变呈现显著的经济性特征,生产和生态空间演变呈现出被动性和政策性特征,但池州市总体"三生"空间结构态势并无较大变化,体现出其空间格局演变的局部渐变性和总体稳定性;自然要素是"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的基础限制条件,社会经济是主导驱动因素,交通区位是辅助驱动因素.

    "三生"空间演变特征景观格局指数地理探测器池州市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和MaxEnt模型的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勺鸡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蒲发光庞大鹏王兰荣卢雨婷...
    40-4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确定野生动物适宜栖息地分布及其影响因子是有效的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于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间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布设240台红外相机对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进行监测,确定44个勺鸡分布位点,结合14种环境因子构建MaxEnt模型,对区内勺鸡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勺鸡适宜栖息地面积59.46 km2,次适宜栖息地面积145.29 km2,主要位于马鬃岭保护站南部、天堂寨保护站北部;勺鸡栖息地适宜性受气候和人为干扰因子影响较大,最冷季平均温度<2.5℃、远离居民点的区域为勺鸡的适宜栖息地.基于野外调查和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勺鸡的适宜栖息地面积较大且质量较高,勺鸡对气候因子和人为干扰因子较为敏感.为遏制保护区内勺鸡栖息地退化,提出了控制人为干扰、开展定期监测以及规划生态廊道的保护建议.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勺鸡MaxEnt模型栖息地适宜性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评价——以淮南煤田刘庄煤矿1煤顶板为例

    杨洋陈芳玲方超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矿区范围内的补勘、采掘工程揭露、钻探资料,阐述了刘庄煤矿1煤赋存情况和顶板岩性特征.选取砂泥比、含水层厚度、平面变形系数、断层分维值、岩石质量指标等五项影响顶板富水因素,采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AHP)对刘庄矿井1煤层顶板富水性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防治水措施.总体来看富水性在区域上存在差异,其中东三采区富水性最为充沛,含水较丰富区主要分布在西三采区,含水中等区分布于西一采区与东一采区南部,含水少量区分布于西四采区东的南部.根据评价结果以及结合采掘和开采方法,建议健全水文地质观测网络系统,标定煤层层位,使用物探方法进行超前探测及注浆加固治理等措施.

    1煤顶板层次分析法富水性砂岩裂隙水

    宿州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张培王丹丹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当前宿州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情况的梳理,发现宿州市高质量发展仍存在经济发展难、工业势头弱、资源要素紧、项目转化慢、园区能级低、企业体量小、合作共建平台少等问题.因此,借鉴国内外的区域发展经验,提出推进与沪苏浙地区共建合作、开展招商与项目工作机制、建设产业承接载体平台、推进公共服务资源要素共享等建议,以期助力宿州构筑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以宿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区域经济的"非中心区城市"有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提供借鉴.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产业承接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