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殖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郎景和

月刊

1004-3845

SZYX@chinajournal.net.cn,SZYXZZ@periodicals.net.cn

010-69155669 69155670

100730

北京市帅府园1号

生殖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应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委托,由北京协和医院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 并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以从事生殖医学领域科技人员及医务工作者。本刊宗旨,主要为男、女性生殖医学临床、生殖生理、生育调节及生殖 疾病的防治开辟学术论坛,介绍研究成果,推广新技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 流和生殖医学领域的学科发展。本刊设有论著、评论、综述、临床经验、技术 交流、研究简讯、讲座、会议消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脂水平对排卵障碍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王文娟郑爱燕高靓徐长通...
    1557-1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对排卵障碍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到2023年5月在苏州市立医院遗传与生殖中心行辅助生殖助孕治疗、采用卵泡期拮抗剂方案促排卵且年龄<38岁的排卵障碍患者的首个FET周期的临床资料,共459个周期.根据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血脂正常组(212个周期)和血脂异常组(247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首次FET周期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并对妊娠结局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血脂异常组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TG、TC、LDL-C、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天数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HDL-C显著低于血脂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的获卵数、受精方式、正常受精率(2PN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可移植胚胎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移植卵裂胚、囊胚比例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异常组的种植率(49.2%vs.58.5%)及活产率(44.1%vs.57.5%)显著低于血脂正常组(P<0.05),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18.6%vs.10.1%)(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脂异常是流产率[OR=2.679,95%CJ(1.304,5.503)]和活产率[OR=0.588,95%CI(0.398,0.868)]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脂异常对排卵障碍患者FET周期的妊娠结局可能存在不利影响,导致其活产率降低、流产率升高.

    排卵障碍冻融胚胎移植血脂妊娠结局

    GnRH拮抗剂方案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秦琰付浩张宝丽杨志娟...
    1564-1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GnRH拮抗剂方案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中心生殖医学科行IVF/ICSI-ET助孕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713个周期;根据患者是否获得临床妊娠分为妊娠组(n=364)和未妊娠组(n=349),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及胚胎发育情况、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713个周期的整体临床妊娠率为51.1%(364/713),活产率41.4%(295/713),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0.7%(5/713).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Gn总量、拮抗剂总量、扳机日内膜厚度及获卵数、MⅡ卵数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组Gn启动FSH使用率(83.2%vs.76.2%)及扳机日A型子宫内膜率(87.4%vs.76.2%)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5);妊娠组Gn启动日雌二醇(E2)水平显著低于未妊娠组[(135.4±62.2)pmol/L vs.(146.4±69.5)pmol/L,P<0.05].妊娠组患者的2PN数[(6.2±3.4)枚 vs.(5.6±4.0)枚]、可利用胚胎数[(5.0±2.4)枚 vs.(4.2±2.8)枚]、优胚数[(2.9±2.1)枚 vs.(2.4±2.3)枚]、移植胚胎数[(1.8±0.3)枚vs.(1.7±0.4)枚]均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启动日E2水平、扳机日子宫内膜分型、可利用胚胎数及移植胚胎数是影响妊娠结局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患者行GnRH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时,启动日雌激素水平较低、扳机日内膜分型A型、可利用胚胎数及移植胚胎数较多与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后较高的临床妊娠率有关.

    GnRH拮抗剂方案胚胎移植妊娠结局

    用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安全性保障的分子标签体系构建

    黄志清丁韬力林昕迪史航...
    1571-1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DNA分子标签用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安全性保障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24年1-2月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助孕的患者作实验材料来源,选择3 PN胚胎、卵裂期形态废胚、4 CC囊胚活检细胞和实际活检细胞基因组DNA扩增产物4种样本,各12例.在样本保存液管或扩增产物中预先添加特定的DNA分子标签,再进行扩增、CNV建库和NGS测序,分析全流程中间产物中的DNA分子标签序列以及NGS数据中的DNA分子标签序列.结果 PCR扩增产物的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均能从所有样本中测出各自唯一的DNA分子标签序列,并且均和所添加的DNA分子标签一致,也均和外部标签完全对应和一致.各样本扩增产物和测序文库浓度均在正常范围,测得的DNA分子标签序列约占所有NGS测序数据的1‰,且包括Q30在内的测序数据各质控指标也均在正常范围,按照常规生信分析得出的胚胎遗传学信息和之前测序分析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结论 DNA分子标签可以精准有效关联冷冻的活检胚胎及其活检细胞的遗传学检测结果,还可以全流程追踪校对活检细胞的遗传学检测,从而有力保障PGT的安全性.

    辅助生殖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安全性分子标签

    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刺激术对FET同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初步探究

    宋媛媛吴小华
    1578-1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刺激术(HS-ELI)对同周期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初步探讨HS-ELI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于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FET)且既往有至少两次移植失败史的患者共270例,根据同周期是否行HS-ELI分为实验组(135例)和对照组(13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另招募10例拟行FET但由于个人原因放弃移植的患者,根据同周期是否行HS-ELI分为研究组(5例)及对照组(5例),均于黄体中期(LH峰后7~9天)获取宫腔冲洗液,对获得的10份宫腔冲洗液样本进行Olink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HS-ELI研究组生化妊娠率62.22%、胚胎种植率42.79%、临床妊娠率59.2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9.63%、31.63%和42.96%,P<0.05).宫腔冲洗液的组学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S-ELI实验组有3个显著上调表达的差异蛋白,包括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CCL1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巨噬细胞趋化蛋白2(MCP-2/CCL8)(P<0.05),这3个差异蛋白富集到4条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NF-kappa 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主要与外部刺激引发的炎症反应、免疫反应有关.结论 FET同周期行HS-ELI可显著提高生化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可能是通过诱导内膜炎症反应,促进TSLP、趋化因子等分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同时增强滋养层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子宫内膜容受性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刺激术宫腔冲洗液IVF-ET

    Y染色体AZFc区部分缺失对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ICSI结局的影响

    吴丹红郑双林黄吴键林炎鸿...
    1588-1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c区部分缺失对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80例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助孕临床资料,根据AZFc区是否存在缺失分为缺失组(存在AZFc区部分缺失,n=34)和对照组(未见缺失,n=46),再根据缺失类型,将缺失组分为gr/gr缺失亚组(n=22)和b2/b3缺失亚组(n=12),比较分析各组的胚胎发育情况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整体缺失组的正常受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0.61%vs.74.44%,P<0.01),而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HCG阳性率和临床妊娠率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缺失组中的亚组与对照组相比,gr/gr缺失亚组和b2/b3缺失亚组的正常受精率均显著下降(63.75%、54.47%vs.74.44%,P<0.05),而2PN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缺失亚组间的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ZFc区的gr/gr缺失与b2/b3缺失虽影响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ICSI过程中的正常受精率,但对ICSI的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c区部分缺失辅助生殖技术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不同COH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王冬雪包莉莉张洁杨波...
    1594-1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和GnRH激动剂长方案用于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促排卵时,对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妇产科生殖中心首次行IVF/ICSI-ET助孕、采用拮抗剂方案及长方案促排卵的卵巢型EMS合并DOR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18个取卵周期.按照年龄不同将纳入对象分为≤35岁组(139个周期)和>35岁组(79个周期),每组又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拮抗剂组和长方案组两个亚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胚胎实验室相关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35岁组和>35岁组中两亚组间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水平、不孕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5岁组及>35岁组中拮抗剂组的Gn天数、Gn用量显著低于同组中长方案组(P<0.05),HCG日LH水平显著高于同组中长方案组(P<0.05).≤35岁组中拮抗剂组的获卵数、M Ⅱ卵数显著低于长方案组(P<0.05),优质胚胎数、冷冻胚胎数、可利用胚胎率及优质胚胎率均显著高于长方案组(P<0.05);>35岁组中拮抗剂组的获卵数、MⅡ卵数显著低于长方案组(P<0.05),冷冻胚胎数、可利用胚胎率及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长方案组(P<0.05).≤35岁组中拮抗剂组的鲜胚移植妊娠率显著高于长方案组(P<0.05);≤35岁组和>35岁组中两亚组间鲜胚移植活产率、单个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累积流产率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35岁卵巢型EMS合并DOR的不孕患者,拮抗剂方案及长方案各有特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促排卵方案;对于>35岁卵巢型EMS合并DOR的不孕患者,尽管拮抗剂方案和长方案的累积活产率相似,但累积流产率均较高,因此建议这类人群尽早行ART助孕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拮抗剂方案累积活产率

    不同BMI男性中精液质量异常对IVF-ET受精情况与妊娠结局的影响

    张倩文王曦李金生陈蕾...
    1602-1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采取IVF-ET助孕的人群中,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男性精液质量异常是否对IVF-ET受精和妊娠结局有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生殖中心行IVF-ET新鲜周期的263例患者资料,按男方BMI分为正常BMI组(18.5 kg/m2≤BMI<24 kg/m2,n=77)、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n=113)及肥胖组(BMI≥28 kg/m2,n=73),根据精液质量,将3组人群再分为精液参数正常组和参数异常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男性精液质量异常对IVF-ET受精情况和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3组不同BMI人群间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中,正常BMI组的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肥胖组(70.96%vs.63.46%,P<0.05).不同BMI人群亚组分析中,精液参数异常组与精液参数正常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肥胖对IVF优质胚胎率存在一定影响,本研究暂未发现不同BMI男性的精液质量异常影响IVF-ET中的受精情况及妊娠结局.

    体质量指数精液质量体外受精临床结局

    来曲唑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对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行夫精人工授精妊娠及围产结局影响的分析

    欧阳璐袁璠
    1608-1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来曲唑(LE)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对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行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AIH)妊娠及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生殖医学科首次AIH助孕的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340个周期,3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分成两组:LE联合HMG组(n=154)和单独使用LE组(n=186),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促排卵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间的年龄、不孕年限、窦卵泡数、卵泡直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AIH优化后男方精子浓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LE联合HMG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促排卵天数、排卵数均显著高于LE组(P<0.05).LE联合HMG组的临床妊娠率(26.62%vs.16.67%)和活产率(24.03%vs.15.05%)显著高于LE组(P<0.05);两组间的出生孕周、胎儿身长、出生体重等围产期结局均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排卵数是临床妊娠率[OR=1.707,95%CI(1.089,2.676),P=0.020]和活产率[OR=1.666,95%CI(1.053,2.636),P=0.029]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AIH助孕使用LE联合HMG促排卵治疗可提高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可能与增加排卵数有关,但对围产结局无显著影响.

    来曲唑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不明原因性不孕宫腔内人工授精

    不同宫腔灌注方法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王蕾赵红翠徐阳吴娟...
    1614-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富血小板血浆(PRP)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FET周期中诊断为薄型子宫内膜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PRP宫腔灌注组(PRP组,105例)和G-CSF宫腔灌注组(G-CSF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宫腔灌注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及其IVF助孕结局,包括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等.同时,按子宫内膜厚度<6.5 mm(重度薄型子宫内膜)和≥6.5 mm(轻度薄型子宫内膜)进行亚组分组,比较各亚组中PRP组和G-CSF组的子宫内膜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 宫腔灌注后,PRP组和G-CSF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增幅分别为25.04%和1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重度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中,PRP亚组的内膜厚度增幅显著高于G-CSF组(31.23%vs.22.34%,P=0.009),其妊娠结局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轻度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中,PRP亚组的内膜厚度增幅仍显著高于G-CSF组(19.52%vs.13.11%,P=0.033),其妊娠结局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RP与G-CSF宫腔灌注均能有效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FET周期妊娠结局,其中PRP在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方面表现更佳,表明PRP宫腔灌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项.

    薄型子宫内膜宫腔灌注富血小板血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基于SNP-array的全基因组单体型分析在病理性小拷贝数变异的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中的拓展应用

    王静马远林郭婧李荣...
    1620-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单核苷酸微阵列技术(SNP-array)的全基因组单体型分析在病理性小拷贝数变异(CNV)的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因一方携带有致病性小CNVs而要求行PGT的夫妇为研究对象.对常规ICSI受精后的囊胚进行活检,活检后的样本经全基因组扩增后进行SNP-array的检测.构建家系单体型,在CNV所在区域,将胚胎单体型与家系中携带致病性小CNVs的先证者单体型进行比对,确定胚胎是否带有风险单体型,从而确定胚胎是否携带有致病性小CNV.结果 共完成14个PGT周期,活检胚胎数71个,其中39个胚胎未遗传上一代的致病性小CNVs,29个胚胎带有致病性CNVs,3个胚胎为X染色体CNVs的携带者.目前完成移植周期9个,其中6个移植周期成功获得临床妊娠,已有5例行羊膜腔穿刺术,结果均未发现遗传了上一代的致病性CNVs.活产婴儿3个,出生后随访迄今为止均显示身体健康.所有家系的产前诊断结果与胚胎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基于SNP-array的全基因组单体型分析对低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PGT-A)检测范围的小片段CNV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另外,通过对定制的大量SNP位点进行定量分析,还可以同时完成胚胎的非整倍体筛查.

    拷贝数变异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单核苷酸微阵列技术单体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