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殖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郎景和

月刊

1004-3845

SZYX@chinajournal.net.cn,SZYXZZ@periodicals.net.cn

010-69155669 69155670

100730

北京市帅府园1号

生殖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应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委托,由北京协和医院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 并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以从事生殖医学领域科技人员及医务工作者。本刊宗旨,主要为男、女性生殖医学临床、生殖生理、生育调节及生殖 疾病的防治开辟学术论坛,介绍研究成果,推广新技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 流和生殖医学领域的学科发展。本刊设有论著、评论、综述、临床经验、技术 交流、研究简讯、讲座、会议消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状腺自身免疫与甲状腺功能正常不孕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研究

    苏卓伦张永杰管一春娄华...
    1275-1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甲状腺自身免疫(TAI)与甲状腺功能正常不孕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行IVF/ICSI-ET助孕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4 567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本中心甲状腺自身抗体(ATA)的参考值为:甲状腺髓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34 IU/m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115 IU/ml。TPOAb和/或TgAb为阳性的患者为ATA阳性组(571例),TPOAb和TgAb均为阴性的患者为ATA阴性组(3 996例)。比较两组的卵巢储备功能指标,并进一步以年龄35岁和促甲状腺素(TSH)2。5 mIU/L为截点进行分层比较。结果 ATA阳性组的年龄显著高于ATA阴性组(P<0。05),ATA阳性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显著低于ATA阴性组(P<0。05)。校正年龄等混杂因素后,ATA阳性组的窦卵泡计数(AFC)显著低于ATA阴性组(P<0。05)。在TSH>2。5 mIU/L亚组中,ATA阳性组的AFC显著低于ATA阴性组(P<0。05);在年龄>35岁亚组中,ATA阳性组的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和AFC均显著低于ATA阴性组(P<0。05)。结论 TAI可能与甲状腺功能正常不孕女性的卵巢储备减退相关,且这种关联可能主要存在于高龄和TSH轻度升高的甲状腺功能正常不孕患者中。

    甲状腺自身免疫不孕症卵巢储备功能

    不同类型孕激素的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在高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林冰文琴梅凤琦张兰琴...
    1282-1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孕激素的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PPOS)应用于高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IVF/ICSI周期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运用PPOS方案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高龄DOR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50个周期。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安宫黄体酮组(A组)、安琪坦组(B组)及地屈孕酮组(C组),每组各50个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及胚胎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 3组患者间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间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天数、扳机日E2、LH水平及卵泡数、获卵数、扳机后提前排卵率、D3优质胚胎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扳机日孕酮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C组[(24。19±16。74)nmol/L vs。(2。25±0。98)nmol/L、(5。93±2。19)nmol/L,P<0。05];B 组的未获卵率有低于其他两组的趋势,M Ⅱ 卵率、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数有高于其他两组的趋势,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促排卵失败率及无可利用胚胎率有高于其他两组的趋势,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龄DOR不孕患者采用PPOS方案进行促排卵治疗时,选用黄体酮软胶囊可以获得与醋酸甲羟孕酮及地屈孕酮相似的胚胎结局,可作为临床用药的选择之一。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孕激素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两种不同西曲瑞克在年轻不孕患者GnRH拮抗剂方案中的应用

    柏明珠袁振亚张荣荣郭磊...
    1288-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年轻不孕患者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IVF-ET治疗周期中应用两种不同西曲瑞克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年龄<35岁且应用GnRH-ant方案助孕治疗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50个周期。根据使用GnRH-ant的不同种类分为国产西曲瑞克组(国产组,249个周期)和进口西曲瑞克组(进口组,401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促排卵及胚胎实验室指标、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及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国产组的可利用胚胎数、D3优胚数、D3优胚率、优质囊胚数和优质囊胚率均显著高于进口组(P<0。05);两组间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天数、扳机日LH、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获卵数、M Ⅱ卵数、双原核(2PN)卵数、囊胚形成数、扳机日LH升高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及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自发排卵。国产组共42个周期进行鲜胚移植,进口组共73个周期进行鲜胚移植,两组间鲜胚移植后HCG阳性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及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年轻患者采用GnRH-ant方案促排卵治疗时应用国产西曲瑞克和进口西曲瑞克可达到相似的抑制排卵效果,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妊娠结局,且使用国产西曲瑞克时可利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更高。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国产西曲瑞克进口西曲瑞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不孕年限对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影响

    董辰悦王雪田沛哲张翠莲...
    1295-1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孕年限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9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AIH)的患者临床资料,共3 465个周期。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曲线拟合以及按年龄、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是否促排卵、周期内是否二次授精等分层分析探讨不孕年限对AIH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纳入的AIH周期中,女方平均年龄为(30。64±4。00)岁,平均不孕年限为(3。19±1。94)年,临床妊娠率为13。25%(459/3 46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孕年限是AIH临床妊娠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4,95%CI(0。88,0。99),P=0。026 7],且不孕年限每增加1年,临床妊娠率下降6%。曲线拟合结果显示,随着不孕年限增加,临床妊娠率降低,该效应近似于直线,无显著拐点。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卵巢储备、使用促排卵周期、周期内二次授精的人群中,不孕年限对临床妊娠率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随着不孕年限增加,AIH临床妊娠率下降,但不孕年限长的患者接受AIH仍有妊娠的可能,尤其在卵巢高储备人群中;另外,采用促排卵周期AIH和排卵前后两次人工授精可能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

    不孕年限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

    HCG日血清孕酮值对拮抗剂方案鲜胚移植结局的影响

    岳靓刘倩
    1301-1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对接受拮抗剂方案促排卵的患者鲜胚移植周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并行鲜胚移植的患者资料,共658个周期。根据 HCG 日 P 水平将患者分为 4 组:A 组(P<2。23 nmol/L,n=235)、B 组(2。23 nmol/L≤P<3。18 nmol/L,n=246)、C 组(3。18 nmol/L≤P<4。13 nmol/L,n=151)及 D 组(4。13 nmol/L≤P≤6。36 nmol/L,n=26),分析比较 4 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等妊娠结局及相关妊娠并发症。结果 4组患者的年龄整体上虽然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两两年龄比较及其余基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38。5%)及临床妊娠率(52。3%)最高,且显著高于D组(分别为16。0%和23。1%)(P<0。05),其余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患者间HCG阳性率、早期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比较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拮抗剂方案中,HCG日血清P水平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对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年轻女性,P<2。23 nmol/L时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最优,当P<4。13 nmol/L时均可考虑行鲜胚移植,P≥4。13 nmol/L时则建议全胚冷冻。

    拮抗剂方案孕酮鲜胚移植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

    探讨形成可用囊胚及优质囊胚相关的胚胎动力学参数

    郭小芹余相高郁森
    1307-1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时差成像技术探讨卵裂期胚胎发育参数对形成可用囊胚及优质囊胚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接受常规IVF治疗的76对不孕不育夫妇的344个胚胎发育及囊胚培养情况。通过时差成像技术,收集记录胚胎的卵裂模式、2细胞时的多核情况、发育至2、3、4、5细胞各阶段的时间,及各胚胎的囊胚培养结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胚胎卵裂模式、胚胎发育时间参数与可用囊胚/优质囊胚形成的关系。采用回归曲线,绘制2细胞维持时间(T3-2)、3细胞维持时间(T4-3)、4细胞维持时间(T5-4)与可用囊胚率/优质囊胚率的相关图。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胚胎异常卵裂、2细胞时多核的出现,以及各个卵裂时间点的延长均会显著影响可用囊胚/优质囊胚的形成(P<0。05)。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卵裂模式(OR=10。324,P<0。001)、T3-2(OR=1。781,P<0。001)及 T4-3(OR=1。492,P=0。029)影响可用囊胚的形成,而卵裂模式(OR=6。546,P=0。001)、T4-3(OR=1。581,P=0。006)及 T5-4(OR=1。173,P=0。001)影响优质囊胚的形成。结论 卵裂期的非正常卵裂以及T3-2、T4-3、T5-4处于优势时间外的胚胎,其可用囊胚及优质囊胚形成率均会下降。

    时差成像卵裂模式时间参数

    添加来曲唑的拮抗剂方案对卵巢储备正常不孕患者内分泌和治疗结局的影响

    杨娅美吴小华田耕赵婷婷...
    1314-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IVF-ET治疗中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不孕症患者应用添加来曲唑(LE)的拮抗剂方案进行控制性卵巢刺激(COS),对内分泌、卵泡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于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助孕的163例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拮抗剂促排卵方案是否添加LE分为两组:添加1。25 mg/d LE,连续服用至最大卵泡直径达到14 mm时停药者为LE组(n=81);未添加LE者为非LE组(n=82)。比较两组患者在COS期间不同时间点(刺激第1日、刺激第4日、刺激第6日、扳机前3日、扳机前1日、扳机日)血清雌二醇(E2)、孕酮、FSH、LH、17-羟基孕酮(17-OH-P)、抑制素B(Inh B)和脱氢表雄酮(DHEA)水平,取卵日卵泡液17-OH-P、InhB和DHEA水平,促排卵情况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在COS期间,LE组除刺激第1日外,其他时间点血清E2均显著低于非LE组(P<0。05),LE组刺激第4日、扳机前1日、扳机日血清LH水平均显著高于非LE组(P<0。05),LE组血清FSH水平仅在刺激第4日时显著高于非LE组(P<0。05),LE组扳机前1日、扳机日血清孕酮水平均显著高于非LE组(P<0。05);LE组血清17-OH-P水平仅在扳机前1日显著高于非LE组(P<0。05),LE组除刺激第1日外其他时间点血清Inh B水平均显著高于非LE组(P<0。05),两组间各个时间点血清DHEA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LE组取卵日卵泡液17-OH-P、Inh B及DHE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LE组(P<0。001)。与非LE组比较,LE组Gn时间、Gn总剂量及中重度OHSS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MⅡ卵数和优质胚胎率均显著增加(P<0。05),两组间获卵数、受精率、2PN受精率、囊胚形成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不孕症患者,在拮抗剂方案中添加改良的低剂量LE(1。25 mg/d)和缩短用药时间,能够获得比拮抗剂方案更高的MⅡ卵数和优质胚胎数,并显著降低Gn应用时间、Gn总剂量和中重度OHSS发生率。

    IVF-ET来曲唑拮抗剂方案不孕症

    PCOS不孕患者卵泡液中4种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对IVF-ET结局的影响

    蒋莹李亚敏韩颖
    1323-1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卵泡液中氧化应激(OS)生物标志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1-12月在我院行IVF-ET助孕治疗的109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孕原因将研究对象分为PCOS组(56例)和输卵管因素组(TF组,53例);又根据稳态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PCOS组分为合并IR组(PCOS-IR组,32例)和未合并IR组(PCOS-NIR组,24例)。比较PCOS组和TF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卵泡液中OS标志物[活性氧(ROS)、总抗氧化能力(TAC)、蛋白质羰基(PrC)和8-异前列烷(8-IP)]水平、获卵情况及妊娠结局;比较PCOS组和TF组、PCOS-IR组和PCOS-NIR组及各组不同分层亚组间卵泡液中OS标志物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OS标志物与IVF-ET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PCOS组和TF组患者间年龄、不孕年限和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PCOS组的基础窦卵泡计数(AFC)和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高于TF组(P<0。05)。PCOS组的卵泡数、获卵数显著高于TF组(P<0。05);两组间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持续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PCOS组患者卵泡液中的8-IP和PrC水平显著高于TF组(P<0。05);两组间卵泡液ROS和TA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PCOS组和TF组中不同获卵数、卵裂率、胚胎等级亚组间OS标志物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PCOS组中不同妊娠结局亚组(未妊娠、继续妊娠、流产)比较发现,流产亚组中卵泡液PrC和8-I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亚组(P<0。05);TF组中不同妊娠结局亚组间OS标志物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PCOS-IR组的卵泡液PrC、ROS及8-IP水平显著高于PCOS-NIR组(P<0。05);PCOS-IR组和PCOS-NIR组中流产亚组的卵泡液PrC和8-IP水平显著高于未妊娠亚组和持续妊娠亚组(P<0。05)。(3)相关性分析发现,PCOS患者卵泡液中PrC、8-IP水平与IVF-ET流产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分别为r=0。61、0。69,P均<0。05)。结论 OS可能对PCOS患者IVF-ET助孕治疗的妊娠结局产生影响,卵泡液中8-IP和PrC水平升高可能与PCOS患者助孕治疗后流产率增高有关。

    多囊卵巢综合征8-异前列烷蛋白质羰基氧化应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自身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吴昕雨刘道彦王真真王淑贞...
    1332-1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自身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徐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39例RS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自身抗体及自身抗体的类型分为6组:抗体阴性对照组(n=41)、抗甲状腺抗体(ATA)阳性组(n=22)、抗磷脂抗体(APLs)阳性组(n=32)、抗核抗体(ANA)阳性组(n=21)、ATA+APLs阳性组(n=10)和ATA+ANA阳性组(n=13)。比较各组患者孕前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并按照不同临床特征对各阳性组患者分层分析。结果 ATA+ANA阳性组患者血清中IL-2、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抗体阴性对照组和ATA阳性组(P<0。05);ATA+APLs阳性组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抗体阴性对照组、ANA阳性组和APLs阳性组(P<0。05)。亚组分析中,ATA阳性组中高促甲状腺激素(TSH)亚组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正常TSH亚组(P<0。05),而IL-4的水平显著低于正常TSH亚组(P<0。05);APLs阳性组中非标准APLs阳性亚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标准APLs阳性亚组(P<0。05),且CD8+T细胞的比例有升高趋势(P>0。05);ANA阳性组中1∶320抗体滴度亚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1∶100滴度亚组(P<0。05)。结论 合并不同类型自身抗体的RSA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主要与细胞因子水平异常以及CD4+/CD8+比值失衡相关。

    复发性流产自身抗体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

    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和切除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黄文娟施灵美
    1340-1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和切除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输卵管切除组(切除组,n=43)和输卵管开窗组(开窗组,n=43),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激素水平、卵巢储备功能和临床预后。结果 (1)两组患者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6个月,开窗组患者血清FSH和LH水平均显著低于切除组[分别为(3。71±0。56)U/L vs。(5。72±0。73)U/L,(5。62±0。56)U/L vs。(7。14±0。67)U/L,P<0。05],雌二醇(E2)和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高于切除组[分别为(255。03±28。08)pmol/L vs。(212。27±21。32)pmol/L,(3。54±0。36)ng/ml vs。(2。45±0。31)ng/ml,P<0。05]。(3)术后 6 个月时开窗组患者卵巢直径(MOD)、窦卵泡计数(AFC)、卵巢平均容积(OAV)、卵巢基质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均较切除组显著升高(P<0。05),而阻力指数(RI)水平较切除组显著降低(P<0。05)。(4)开窗组患者随访1年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切除组(83。72%vs。48。84%,P<0。05),异位妊娠率和继发不孕率显著低于切除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在改善卵巢储备功能和临床预后方面较输卵管切除术更有优势。

    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开窗术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卵巢储备临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