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殖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郎景和

月刊

1004-3845

SZYX@chinajournal.net.cn,SZYXZZ@periodicals.net.cn

010-69155669 69155670

100730

北京市帅府园1号

生殖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应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委托,由北京协和医院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 并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以从事生殖医学领域科技人员及医务工作者。本刊宗旨,主要为男、女性生殖医学临床、生殖生理、生育调节及生殖 疾病的防治开辟学术论坛,介绍研究成果,推广新技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 流和生殖医学领域的学科发展。本刊设有论著、评论、综述、临床经验、技术 交流、研究简讯、讲座、会议消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恶性肿瘤治疗后患者辅助生殖助孕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李月红方华蒋冬冬蔡雪芬...
    139-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治疗后不孕症女性采用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的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首次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的62例恶性肿瘤治疗后的不孕症女性(病例组)的病例资料,并根据年龄及取卵时间采用1:2匹配方式,匹配同期首次接受IVF/ICSI助孕的非恶性肿瘤患者12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影响因素的预测效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基础窦卵泡计数和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显著减少(P<0。05),Gn刺激天数显著缩短(P<0。05);而两组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基础性激素水平、抗苗勒管激素(AMH)、体质量指数(BMI)、授精方式、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形成率、囊胚形成率、累积妊娠率、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恶性肿瘤病史[OR=1。683,95%CI(0。736,3。847),P=0。217]不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而获卵数[OR=1。150,95%CI(1。023,1。293),P=0。020]是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ART妊娠结局的唯一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与获卵数联合预测临床妊娠效力高于单个指标预测(AUC=0。786,P<0。001),最佳诊断界值点为获卵数为8枚、年龄41岁,敏感度为0。814,特异度为0。737。结论 恶性肿瘤治疗后不孕女性行ART助孕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恶性肿瘤病史不是ART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获卵数与妊娠结局呈正相关,术后评估其获卵数的水平结合患者年龄可以有效预测妊娠结局。

    辅助生殖技术恶性肿瘤妊娠结局获卵数影响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新鲜与冻融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比较

    戴芳芳郭钰英田秀珍刘乾文...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行IVF-ET助孕时鲜胚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EMs不孕行IVF/ICSI-ET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52个周期),根据移植周期不同分为:鲜胚移植组(新鲜胚胎移植周期242个)和FET组(全胚冷冻后FET周期310个)。又根据EMs分期分为Ⅰ~Ⅱ期亚组(鲜胚移植组中190个,FET组中222个)和Ⅲ~Ⅳ期亚组(鲜胚移植组中52个,FET组中88个)。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胚胎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鲜胚移植组和FET组患者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鲜胚移植组的内膜厚度显著高于FET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FET组(P均<0。05)。鲜胚移植组的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FET组(P<0。05),鲜胚移植组中EMs分期Ⅰ~Ⅱ期患者的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FET组Ⅰ~Ⅱ期患者(P<0。05);FET组中EMs分期Ⅰ~Ⅱ期患者行降调节人工周期内膜准备方案比例显著低于Ⅲ~Ⅳ期患者(P<0。05)。鲜胚移植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宫外孕率、流产率及活产率与FET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鲜胚移植组中Ⅲ~Ⅳ期患者的临床妊娠率(44。23%vs。68。18%)、种植率(31。68%vs。48。17%)及活产率(36。54%vs。55。68%)显著低于FET组Ⅲ~Ⅳ期患者(P<0。05);鲜胚移植组的囊胚妊娠率显著低于FET组(53。64%vs。64。53%,P<0。05);鲜胚移植组中Ⅲ~Ⅳ期患者的卵裂胚妊娠率(17。65%vs。59。18%)、卵裂胚种植率(12。50%vs。40。43%)、囊胚妊娠率(57。14%vs。79。49%)及囊胚种植率(40。58%vs。58。57%)显著低于 FET 组中 Ⅲ~Ⅳ期患者(P<0。05)。结论 EMs分期Ⅲ~Ⅳ期患者行FET的临床妊娠结局优于鲜胚移植,建议此类患者可采用全胚冷冻后再择期行FET。

    子宫内膜异位症全胚冷冻胚胎移植临床结局

    使用供体精子行IVF/ICSI-ET助孕的新生儿结局回顾性分析

    朱俞欢李宁张云周玲...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供体精子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是否会给新生儿结局带来不良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生殖医疗中心行IVF/ICSI-ET治疗后获临床妊娠并活产的6 926例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精子来源分为两组:夫精组(n=6 153)和供精组(n=773),比较两组不孕女性的一般资料、助孕资料、不同分娩胎数(单胎/双胎)及不同助孕方式(IVF/ICSI)的新生儿结局。结果 两组间不孕女性的平均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供精组的平均不孕年限[(5。99±3。66)年vs。(4。57±3。13)年]、原发不孕女性占比(61。19%vs。40。32%)、IVF助孕受精方式占比(95。34%vs。83。16%)、移植优质胚胎率(96。63%vs。95。22%)、双胎分娩数占比(47。09%vs。42。16%)均显著高于夫精组(P<0。05);而体质量指数(BMI)显著低于夫精组[(21。15±2。69)kg/m2 vs。(21。57±2。82)kg/m2,P<0。05]。两组间平均移植胚胎数、新生儿性别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论是不同分娩胎数(单胎或双胎),还是不同助孕方式(IVF/ICSI),两组间的新生儿在平均分娩孕周、平均新生儿体重、剖宫产率、胎儿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低体重儿发生率以及出生缺陷率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中最常见的出生缺陷类型均分布在循环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结论 使用供体精子行IVF/ICSI-ET助孕并没有增加不良新生儿结局的风险,但仍需要在未来长期随访过程中密切关注子代安全并评估相关风险。

    辅助生殖技术供精夫精新生儿结局出生缺陷

    精子线粒体膜电位作为综合评估男性生育能力指标的初探

    樊千常凤娟陈赟孙志兴...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精子线粒体膜电位(MMP)与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学以及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之间的关联,以及MMP对于临床评估和预测男性生育能力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4-7月于江苏省中医院男科进行孕前优生检查、生育咨询以及不育症治疗的患者的精液标本为研究对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第5版标准进行精液常规和精子形态学分析,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精子DFI和MMP。根据不同精液质量分为两组:精液质量各项指标均正常,即精液量>2 ml、pH值7。2~7。8、精子浓度≥ 15×106/ml,精子前向运动(PR)≥32%、精子形态正常率≥4%、DFI<30%为精液质量正常组(n=57);PR<32%、精子形态正常率<4%、DFI≥30%为精液质量异常组(n=67),比较两组精液质量各项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MMP与精子浓度、PR、精子形态正常率以及DFI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MP对于临床评估男性生育能力的价值。结果 两组间平均年龄、精液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精液质量正常组精子浓度、PR、精子形态正常率、MMP显著高于精液质量异常组(P<0。05),DFI显著低于精液质量异常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MP与精液量无明显相关性(r=-0。065,P=0。475),与精子浓度(r=0。396,P<0。001)、PR(r=0。471,P<0。001)、精子形态正常率(r=0。468,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 DFI(r=-0。701,P<0。001)呈显著负相关;ROC分析结果显示,MMP对精液质量整体水平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敏感度87。5%,特异性83。3%,截断值53。69%;MMP对精子浓度预测的AUC为0。787,敏感度82。0%,特异性69。2%,截断值43。97%;MMP对PR预测的AUC为0。741,敏感度65。7%,特异性84。2%,截断值56。33%;MMP对精子形态正常率预测的AUC为0。733,敏感度71。1%,特异性69。1%,截断值56。63%;MMP对DFI预测的AUC为0。809,敏感度89。5%,特异性72。1%,截断值54。78%。结论 精子MMP与精子浓度、PR、精子形态正常率呈显著正相关,与DFI呈显著负相关。与各单项精液指标相比,MMP能更全面地反映精子能量代谢和凋亡,推荐将MMP 54%作为全面评估和预测男性生育能力的参考值下限。

    男性不育精子线粒体膜电位生育能力参考值

    卡波姆隔离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女性生殖道高危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疗效观察

    仇静文章璟吴彩丽潘格格...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卡波姆隔离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女性生殖道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于我院妇科就诊的300例女性生殖道高危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研究组采用卡波姆隔离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免疫指标水平及阴道微生态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已婚率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145/1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33%(128/150)](x2=11。762,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CD8+T细胞比例、Nugent评分、阴道分泌物pH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D3+T细胞比例、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变化比对照组均更为显著(P<0。05)。结论 卡波姆隔离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女性生殖道高危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干扰素治疗;患者的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和阴道微生态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卡波姆隔离凝胶干扰素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临床疗效

    染色体多态性对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

    李华锋顾玉婷武传叶
    17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不孕不育夫妇中染色体多态性与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临沂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因不孕症首次接受IVF/ICSI助孕治疗并进行新鲜胚胎移植的382例不孕不育夫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染色体多态性结果分为女方多态性组(n=22)、男方多态性组(n=23)、正常组(n=337),比较3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及其妊娠结局。结果 382例不孕不育夫妇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患者45例,发生率为11。78%(45/382)。3组患者在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基础窦卵泡数以及受精方式、不育因素、不育类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间促排卵方案、促性腺激素总用量、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MⅡ卵数、受精卵数、2PN数、优胚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染色体多态性对IVF/ICSI-ET助孕患者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染色体多态性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妊娠结局

    心率变异性中高频功率与IVF/ICSI-ET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

    董英辉李慧戴芳芳薄皓月...
    180-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中高频功率(HF)与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对2022年1-6月于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接受IVF/ICSI-ET治疗的329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研究对象根据HF水平按三分位法分成A组(HF 7。91~197。06,n=110)、B组(HF 198。22~358。03,n=109)和C组(HF 360。03~3 121。14,n=110),比较3组患者的心理测评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子宫内膜情况及妊娠结局。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HF水平与心理状况及结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及基础内分泌水平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SAS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C组S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3组间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C组内膜血流搏动指数、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均显著低于A、B组[分别为(1。68 士 0。59)vs。(1。97±0。39)、(1。88 士0。39);(1。76±0。93)vs。(2。68±1。58)、(2。30±1。36)](P<0。05)。胚胎结局方面,C 组的正常受精率显著高于 A、B 两组(66。59%vs。60。03%、63。03%,P<0。05),种植率显著高于 A 组(54。49%vs。40。96%,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F水平与SAS评分、蠕动波频率呈负相关(P<0。01),与种植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HRV中的HF可能反映了机体对心理压力的调整能力;较高的HF水平可能预示着较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种植率;医务人员应重视HRV的检测,及时进行干预,适当提高其HF水平。

    自主神经系统高频功率子宫内膜容受性妊娠结局

    不同国家与地区辅助生殖临床数据特征的比较分析

    郑永杰董杰
    187-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拉丁美洲公开的2018年辅助生殖技术(ART)数据,了解不同国家与地区的ART助孕周期数、人群特点、ART助孕原因及助孕结局。方法 搜集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拉丁美洲已公布的2018年ART数据,比较不同ART类型的治疗周期数、接受ART治疗的病因、女性年龄情况、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多胎率及单胚胎移植占比等。结果 不同于其他国家与地区,我国ICSI周期数明显少于IVF周期数;我国和日本的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数明显多于新鲜周期。我国不孕不育夫妇进行ART治疗的主要原因是输卵管因素和男方因素,分别占47。90%和31。70%。我国接受ART治疗的女性中,大部分年龄小于<35岁,占ART治疗总人数的64%;而日本有51%接受ART治疗的女性年龄>40岁。相较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我国与美国的ART鲜胚移植周期与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较高。我国的ART多胎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而单胚胎移植比例相对较低。结论 2018年我国不同类型的ART治疗周期、不孕女性年龄及不孕原因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不同,虽然我国ART治疗成功率较高但多胎率也较高,需要进一步优化ART移植策略。

    辅助生殖技术国家地区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多胎率

    一个新发SERPINF1基因突变的Ⅵ型成骨发育不全病例家系分析

    谢泽慧刘琳毛斌郭亚荣...
    194-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Ⅵ型成骨发育不全(OI)是由于SERPINF1基因突变致其编码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低下,从而导致骨矿化不足和矿化时间延长的一种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单基因遗传病。本文对1例疑似Ⅵ型OI的女性患者及其家系进行了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和家系分析,结果显示患者SERPINF1基因NM_002615。5:c。786G>A(p。Lys262Lys)突变,该突变属于同义突变,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分析该致病基因的致病性和保守性后,最终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帮助该患者生育了健康的后代。本研究报道了 SERPINF1基因的新突变,丰富了 OI的表型,补充了人类SERPINF1基因的突变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Ⅵ型OI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和未来对于此疾病的遗传咨询等提供依据。

    成骨发育不全SERPINF1基因单基因遗传病辅助生殖

    敲低锌转运蛋白ZIP7抑制小鼠睾丸支持细胞增殖的研究

    特力格尔刘璇李媛静李欢欢...
    201-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敲低锌转运蛋白ZIP7对小鼠睾丸支持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系(TM4细胞)进行实验,TM4细胞培养后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ZIP7在TM4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将TM4细胞分为对照组和ZIP7 siRNA组(采用siRNA转染敲低TM4细胞中ZIP7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使用DHE荧光探针检测两组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两组细胞内ZIP7 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细胞内ZIP7、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JNK(p-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及磷酸化ERK(p-ER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结果显示ZIP7定位于TM4细胞的内质网上。siRNA干扰使得ZIP7 siRNA组细胞中ZIP7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iRNA转染敲低TM4细胞内ZIP7的表达后,ZIP7 siRNA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ZIP7 siRNA组细胞的p-ERK/ERK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而p-JNK/JNK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敲低ZIP7可以明显抑制TM4细胞增殖,该过程可能通过细胞内ROS水平的升高及JNK磷酸化的激活介导。

    锌转运蛋白小鼠睾丸支持细胞活性氧c-Jun氨基末端激酶细胞增殖